湖北油价92汽油价格_湖北新型车用油价格
1.湖北省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办法
2.5折促销都得卖出!都2023年了 如今买燃油车还值吗?
3.隔岸观火的燃油车祸及自身,湖北价格战会波及全国?
4.湖北汽车补贴2023最新政策
5.燃油车价格崩了,后果远比你想得严重!
湖北省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办法
第一条 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车用乙醇汽油,是指符合国家标准(GB18351-2004)、用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组分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后形成的乙醇含量在10%±2%(按体积分数计)的新型清洁环保燃料。第三条 本省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区域为武汉、襄樊、荆门、随州、孝感、十堰、宜昌、黄石、鄂州(含所辖县、市)。
以上试点区域内调配、储运、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适用本办法。
工业生产所需、军队特需和国家特种储备所需普通汽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 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坚持统一和便民的原则。实行定点生产、封闭运行、全程服务、规范操作,注重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五条 省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管理工作;试点区域内市、县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管理工作。第六条 试点区域内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制定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工作的落实。第七条 商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加油站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和设备改造。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车用乙醇汽油市场的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车用乙醇汽油市场秩序。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油组分油和车用乙醇汽油的质量、标准、计量,组织制定相关地方标准。
物价部门负责车用乙醇汽油零售价格的核定与监督检查、汽车清洗收费标准的核定与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罚擅自提高价格的违法行为。
交通部门负责制定车辆燃料系统清洗规范,对汽车清洗维修企业及清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油组分油、车用乙醇汽油调配、储运、销售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监督,以及配送中心、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监督。
环保部门负责对车辆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和监督检查,并对清洗废水、废油排放进行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车用乙醇汽油经营和储存的综合安全监管工作。
各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意义,介绍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八条 自2005年12月31日起,试点区域内所有加油站停止销售除车用乙醇汽油以外的其它车用无铅汽油。
各加油站库存的各种标号车用无铅汽油可自行处理,也可由配送中心按照协议价格回收。
试点区域的市人民政府应在市界公路入口处设立“车用乙醇汽油使用区”的告知标示牌。第九条 车用乙醇汽油配送中心依托现有油库,由定点企业根据规划设立,统一向辖区内的各加油站提供车用乙醇汽油。第十条 加油站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改造完成车用乙醇汽油的贮存销售设备。第十一条 试点区域内加油站完成改造后,由试点市商务部门会同质监、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由商务部门换发《车用乙醇汽油零售经营证书》、安监部门换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企业持换发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经营项目变更手续。
改造后的加油站必须符合《新建与改建车用乙醇汽油加油站设计施工规范》(DB42/321-2005)及《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390-2004),符合安全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家的有关环保法规。第十二条 配送中心和加油站销售的车用乙醇汽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严禁销售、使用添加甲醇的汽油等车用燃料。第十三条 车用乙醇汽油的零售价格由省物价部门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公布的同期同标号普通汽油零售中准价格和浮动幅度制定,并予以公布。第十四条 行使里程在3万公里以上的汽车,在首次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之前,遵循自愿原则,由车辆所有者到具有二级以上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对车辆的油箱、油路进行清洗,并对有关技术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第十五条 汽车维修企业的清洗废水收集处理应做到达标排放,清洗的废油应按有关危险废物的要求处理。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销售车用乙醇汽油以外的其它车用无铅汽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5折促销都得卖出!都2023年了 如今买燃油车还值吗?
“新能源车的问题没解决,对燃油车就造不成太大威胁。”
——《教授有话说》V0L.02 作者:张海灵
先有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油车除了能闻点汽油味,别的还有什么好”,如今新能源车大打价格战,燃油车只能被迫跟进,补贴海报、大幅降价在网上疯传。
一时之间,燃油车价格“崩盘”,燃油车“命不久矣”的言论四起。而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尤其是插混车的油电同价、低能耗和无里程焦虑,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燃油车持观望态度。
为此,今天教授就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2023年,燃油车还值得买吗?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零售销量2054.3万辆,其中燃油车1486.8万辆,新能源车567.4万辆;2023年1-2月累计销量267.8万辆,其中燃油车190.8万辆,新能源车77万辆。
可以看到,确实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车,但并不代表大部分人已经接受,燃油车仍是当下支撑整个行业销量的最大基盘。
一方面是相比这几年才崭露头角的新能源车,燃油车已经发展超百年。对于购车群体占比最大的主流家庭用户,在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是重中之重,而新能源车的自燃、失控、自动加速等情况,则是不断挑战着这部分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另一方面是电动车在整个用车周期上还有不少硬伤。首先就是补能速度,燃油车补能只需要5分钟,而电动车目前大部分快充都是半小时30-80%,如果要真正充满需要1小时以上,万一赶上节假日,碰到排队充电的情况,甚至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而且,目前加油站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可充电桩只有在一二线城市的密集度会比较高,三四线城市往后是越来越少,同时一些老小区是不允许安装充电桩的。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用车周期的幸福感。
其次是不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冬天南北地区温差还是比较大的,而电动车的电池受寒冷天气影响,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南方8折,北方6折),反观燃油车影响就小很多,也不存在冬天开不开暖气的顾虑。
再次是燃油车的性能,这里的性能并不是指“绿灯一亮,油/电门到底冲出去的推背感”,而是一台车的综合表现。简单一句话就是,“弯道快才是真的快,谁直线不会加油啊?”
在同级别的情况,电动车起步加速更快是不争的事实,燃油车零百做到7s级就算得上快了,而电动车双电机版基本都能进入3、4秒俱乐部。但是如果把战线拉长到跑完整的赛道,电动车需要面对更大的车重、电机热衰减、电量降低对加速影响等因素,一般情况燃油车的性能表现会比电动车更好一些。
最后是保值率,据J.D.Power数据显示,43%的中国车主平均3年就换车,5年换车的更是突破60%,而目前热销新能源车三年保值率主要是55%左右,热销燃油车三年保值率65%左右,两者大概相差10%。
重点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二手车商主要做的是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品牌的车型,其它新能源品牌车型考虑到转手难度还有可能出现“拒收”的情况。
这些都是燃油车暂时不可替代的优势,也造就了更多新能源车观望者,他们都想着买台燃油车开个三五载等技术成熟了再换新能源车也不迟,开头提到的销量便能真实反映。
犹记得2022年的独特景象:92汽油进入9元时代。使得“92加满,负债满满,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等段子层出不穷。
同时,去年也有很多国家和车企陆续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似乎都在劝说消费者:新能源车已是大势所趋,燃油车时间不多了。可尽管如此,2022年新能源渗透率仅上升到27.6%。
到了2023年更是直接激进了起来,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直接打响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油电同价”成为了它们向燃油车进攻的号角,“颠覆燃油车”成为了它们奋斗的方向。
这番猛烈的进攻下,燃油车不得不发布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也使最近关于燃油车价格“崩盘”,燃油车“命不久矣”的言论四起。
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燃油车跟进的“价格战”,更像是一场借势促销,除去湖北“12万买C6、5万买C3-XR”的个别现象,后续其他车企更像是蹭热度卖车。
一方面是因为车型原本就有不小的优惠,补贴后价格实际只比平时优惠后多几千块;另一方面是“买丰田bZ4X送威驰”、“买本田皓影送飞度”等活动更多是噱头,例如广汽本田皓影插混版原本就能优惠6.8万,而丐版飞度起售价8.18万元,而且别忘了飞度还有最高6000元补贴。
大家都清楚,行业发展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价格体系,如果继续降价的话,势必会出现更多“等等党”,所以目前已经有多个品牌推出保价政策,例如领克、理想、零跑等车企。
在教授看来,当下已经是这次价格战的高潮了,而新能源车企打出“油电同价”的口号,更多是为了进一步收割潜在消费者。
当下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竞争环境并不公平,即使今年国补推出,新能源车还享有免购置税政策,如果2024年,新能源车不再享受免购置税,而燃油车还拥有上述优势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油电同价”的口号还能吸引多少消费者?
而且,新能源车的高成本、盈利能力、基础设施的完善都是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亟需面临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有能力控制成本、发动价格战的新能源车企似乎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说人话就是,目前新能源车的成本还降不下来,对燃油车也就造不成太大威胁。
前段时间,德国政府才与6个国家结成联盟,一同抵制欧盟提出的关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立案,教授也做了相关具体分析:作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留给产业转型的时间太短,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太大。所以才有了这场“宫斗戏”。
当然,为了争取更多转型时间也好,为了自身利益也罢。我们能看到,燃油车并不会那么容易淘汰,只是行业洗牌正在悄然加速。
教授始终相信电动化是未来的趋势,但燃油车是目前主流车型也是事实,在电动车续航、充电、保值率、基建等问题得到完善之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仍然会纠缠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会在这场产业升级当中受益。
所以,2023年教授还是会选择一台燃油车,你们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教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隔岸观火的燃油车祸及自身,湖北价格战会波及全国?
“不论什么车,只要降价够狠,都是香饽饽”,用这句话来形容本轮“湖北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最合适不过。凭借着让人无法拒绝的降价优惠,去湖北抢车已经成了这几天网上最火爆的话题。
同时,通过本次降价促销,也让在国内沉寂多年的法系车重新翻红,经销商电话被打爆,4S店无车可订的盛况更是让其他车企分外眼红。对此,一位东风雪铁龙4S店工作人员坦言:“很长时间没这么忙过了,这几天电话被打爆,别说接电话,店里的顾客都顾不过来,仅雪铁龙C6车型一天就能卖出百辆。”
那么,湖北掀起的这股降价潮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呢?未来是否会让全国其它省市纷纷效仿呢?
全国价格战已悄然打响
东风系车型为何降价如此之大?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湖北政府的扶持,就拿降价最狠的雪铁龙C6来说,原价21万元的雪铁龙C6直接降了9万元,起步价只需要12万元。在这9万元的降幅中,其中有一半是来自湖北政府的补贴,如果没有湖北政府出手,雪铁龙C6的降价幅度也不过才4.5万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21万元的雪铁龙C6啥也不是,但12万元的雪铁龙C6充满了法系车的浪漫与优雅,此前一直备受吐槽的法系车双离合和扭力梁悬挂的问题,在绝对的价格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看到湖北东风系车型通过降价火爆全网,其它汽车品牌明显也已经坐不住了,什么奔驰降价11万、凯迪拉克降价13万、32万提奥迪A7L在网上更是比比皆是。实际上,在湖北对东风系车型开启大降价的同时,其他省份就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购车补贴,只是补贴力度没有湖北这么狠而已。
就比如吉林,一汽就对吉林省消费者推出了“旗惠吉林——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补贴范围涵盖一汽旗下全部品牌,补贴总额达到了1.5亿元,单车补贴金额最高3.7万元。除此之外,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奥迪、凯迪拉克、一汽丰田在内,共有超30家汽车品牌都加入了降价大军。
湖北打响油车降价潮的蝴蝶效应
从湖北本轮的降价幅度来看,的确非常诱人,但湖北购车补贴也并非是没有条件限制的。首先,只有东风系车型才有如此大的补贴力度,其次,只限于3月份,且必须要在湖北上牌照才能享受补贴。
湖北之所以补贴力度这么大,其目的就是为了稳住东风集团,因为东风集团正是湖北成为汽车大省的关键,每年都会给湖北带来巨额税收,同时还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从去年开始,东风集团在销量上都受到了很大打击。所以,湖北此次对东风系车型推出巨额补贴,实际上就是在自救。
不过,湖北的自救势必会在汽车行业带来连锁反应,既然湖北都能为了扶持汽车产业,难道像重庆、成都、浙江、上海、北京、广东这样的汽车大省就不会跟上吗?毕竟现在的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外都不好过,一旦价格战打响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
特斯拉是油车降价的始作俑者
从行业层面来看,特斯拉作为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与燃油车之间的价格战似乎并不相干。可实际上,也正是因为特斯拉在1月份大降价,导致国内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得不同步跟进,新能源汽车之间的价格战由此展开。
原本燃油车只是处于一个隔岸观火的状态,可新能源汽车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部分新能源汽车已经与燃油车同价,导致燃油车压力倍增,毕竟新能源汽车绿牌的优势在限牌城市非常吸引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直接将插电混动汽车的入手门槛下探到了10万元以内,这一价格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要更低,成为了压死燃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为此,传统燃油车品牌彻底坐不住了,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掀起的价格战,以此来巩固市场地位。
除此之外,新车价格崩盘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二手车市场。进入到2023年以来,二手车市场本就表现不佳,交易量同比下降了30%以上,随着新车的大降价,必定会导致本就不景气的二手车市场雪上加霜,毕竟新车都这么便宜了,谁还会去买二手车呢?
写在最后:
随着各汽车品牌优惠力度的加大,最受益的莫过于即将买车的消费者,而最气愤的莫过于刚买车不久的消费者。任谁也没想到,特斯拉的降价会对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如果特斯拉未来继续降价,那是否也意味着燃油车价格将进一步下调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湖北汽车补贴2023最新政策
2023湖北买车补贴政策如下:
2023年湖北省购车政策优惠力度前所未有,不仅包含了燃油车,也包括了新能源车。除了雪铁龙c6以外,还有东风本田、东风风神和东风日产等汽车厂商也参加了此次的优惠补贴活动,购车选择十分多样。
在燃油车方面,优惠力度达到了比较诱人的价格。而本轮优惠政策补贴力度最大且热度最大的就是雪铁龙c6,这个价格对于同价位车型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可以说c6是此轮优惠补贴的“排头兵”。
不仅如此,新能源车也参加了此次的购车优惠政策。此前武汉市在2月份的时候就出台了《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中提到了2023年将继续对符合规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同时支持武汉经开区、江夏区联合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展开购置车辆补贴活动。但是时间只持续到2023年3月31日,有相关购车需求的朋友可要抓紧这次的优惠政策了。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参加本轮购车补贴活动,必须要符合相关条件,比如必须拥有湖北省户口或者缴满湖北省社保半年以上(具体以4S店为准)才可以参加。
提车注意事项:
1、肉眼观察车身漆面,检查车漆是否有划痕、斑点、凹陷以及磨损,在充足阳光下观察车漆是否有色差,打开车门推拉几个角度让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来检查钣金是否平整,是否有修复痕迹。
2、检查车辆铭牌,汽车铭牌位于驾驶座车门侧或发动机舱内,要注意看出厂日期是否相距太长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时间超过半年,那么这辆车很有可能是库存车或试驾车。同时车辆铭牌的信息要与车辆合格证上的一致。
3、检查挡风玻璃,如图,数字代表最近生产年份,点代表生产月份,点在数字左边,说明是上半年生产,用7减去黑点数,得出具体年份。
如果点在数字右边,说明是下半年生产,用13减去黑点数,得出具体年份。如果车窗玻璃距离新车生产日期太远,一年或以上,那么很有可能是车窗玻璃被更换过。
4、打开发动机舱盖,检查发动机舱内是否清洁,如果车辆放置时间很长或者被使用过,那么部分地方会有明显积尘或污渍。另外检查发动机机油是否充足,其他油液液面是否合格。
5、打开车门,注意车门开关是否顺畅灵活,门轴转动时没有杂音,车门缝隙和前后保险杠缝隙是否一致,关门是否能一步到位。
6、检查轮胎生产日期,由于轮胎属于采购,那么生产日期肯定和汽车生产日期不同,这个不用太在意,不过如果轮胎生产日期距离提车日期已经有了一定年份,那么就值得注意了。
7、坐进车内,车厢内是否有明显异味,内饰是否存在伤痕或者严重污渍。
8、检查车辆基本功能,比如车窗是否正常升降、空调是否制冷、出风口是否有异味、中控台功能是否正常运行、雨刷是否正常、灯光是否正常点亮、天窗是否正常开启关闭等等。
9、试运行车辆,如果允许启动发动机,那么要观察发动机怠速是否平稳、方向盘是否明显抖动、前后座椅是否明显振动、车内是否有明显噪音等等。
到这里,验车步骤就基本完成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车相关的证书要保管好,通常4s店会主动交到客户手中,比如购车发票、合格证、车辆一致性证书、机动车登记证书、三包证明、车辆使用手册、新车交付确认表等等。
如果由4s店负责上牌,办理保险,那么就还需要从销售手上拿取保险单正本、保险发票、交强险发票、车船税发票、购置税发票、完税证明以及交强险标。如果缺少,应及时向4s店索要。
燃油车价格崩了,后果远比你想得严重!
3月以来,湖北地方政府联合东风汽车公司,对旗下本田、日产、雪铁龙等本地车企推出了“史诗级”优惠活动,其中最火的车型雪铁龙C6补贴高达9万,优惠完后C6入门版只卖12.16万,性价比简直爆棚。从湖北当地4S店的反馈来看,这次活动的效果立竿见影,曾经一度滞销的C6,居然在活动当天就被抢购一空。虽然这次补贴是临时性降价促销活动,且销售地区并没有扩展到全国,但它却是国内汽车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开端。
随着新能源车不断向低价位车型渗透,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侵蚀。具体到销量上,2022年燃油乘用车相比2021年销量直接减少了230.2万台,而新能源净增268.7万台。今年1-2月国内新车累计销量为265.7万辆,同比下降21%。其中,1-2月燃油车销量为191.2万辆,同比下降29.5%;新能源销量为77.1万辆,同比增加23.5%。可以看出,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燃油车市场在不断缩水,新能源车却没受到什么影响。因此,以东风系合资品牌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正是为了帮助本地车企渡过难关,所以湖北才开始大搞汽车促销活动。
客观来说,湖北的购车补贴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限制地区和品牌的补贴政策却具有强烈的地方保护色彩。所以其它汽车大省是不会坐视不管的,比如吉林就针对一汽系的车企提供了补贴,广东则给广汽系的车系有额外补贴政策,最终的结果就是从地方保护演变为燃油车集体大降价。
比如一线品牌降2万,二线品牌就降4万,三线品牌还要降更多。这种踩踏式的降价把过去多年燃油车的定价体系彻底打乱了。最终出现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燃油车的价格认知会长期停留在降价时期,传统合资燃油车在消费者眼中不再值钱,日后车企再想把价格提上去,市场可能也不会买单了。
迫于销量压力,未来这些降价车型不得不以价换量,为了保证利润,车企只能用偷工减料的方式压缩成本,不仅导致消费者买到的产品越来越差,还会让品牌过去多年建立的良好形象崩塌,甚至有些车型干脆彻底停产断代,不再更新。也就是说,这次集体大降价虽然是临时性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加快了燃油车的衰落速度。
与此同时,新车接连不断降价,也让消费者认为,新车的价格会持续走低,随着市场对降价预期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准备买车的人推迟计划,新车销量很可能经历了补贴带来的短期繁荣后,又再次跌到谷底。
所以原来计划靠补贴消化库存、扭转财务状况的企业,刚刚喘一口气,就又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市场形势。即便财务状况好转的车企有意稳住价格,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车企也无法配合,就像这次湖北东风系的购车补贴一样,外省的车企本来还想咬咬牙坚持一下,结果东风自己先挺不住了。
要知道,在消费者的眼中,只要价格便宜,品牌知名度差、产品缺点再多那都是不是事。毕竟现在有句名言: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所以在二、三线品牌与一品牌价格相差悬殊的前提下,一线品牌的忠诚度和号召力将会变得一文不值,只有降价才是真理。
另一方面,燃油车价格崩盘很快会把压力给到新能源车这边。按照过去的行业预估,2030年纯动车的成本才可以跟燃油车持平,但是今年燃油车大降价把很大一部分利润让了出来,一下子拉开了与新能源车的价格差距,进而削弱了新能源车的吸引力。在同样的尺寸、配置面前,燃油车如果价格比新能源车便宜了一大截,对于预算不多的用户来说,显然会倾向于购买更便宜的燃油车。所以今年燃油车的大降价,不仅是在卷自己,也是在卷新能源车。
新车价格崩盘,自然也会影响到二手车市场的行情,毕竟一辆车的二手保值率,向来都是跟新车成交价紧密相连的。最近燃油新车价格大跌,二手车商在收车时一定会往“死”里压价,毕竟谁也不敢保证燃油车价格不会继续下滑,二手车商肯定不想收来的车砸在手里,这也会直接导致目前已经持有燃油车的车主们,未来如果想要卖车,会面临很严重的汽车贬值问题。
至于已经进入市场流通的二手车自然也不能幸免,毕竟一些降幅较大的车型,目前的新车价格甚至比当初车商收车的二手价还便宜,为了不让车辆砸在手里,车商只能硬着头皮赔钱甩卖。以这次降价声量最高的雪铁龙C6为例,去年在二手市场上,1年车龄的C6 400THP舒适版收车价格为14万,但是现在新车优惠完才卖13.68万,比二手车还便宜。
所以一些二手车商看到新车大降价后,马上把C6?400THP舒适版价格下调到12.68万,当然也有一些商家不忍心割肉,依然在网上挂着13.98万的价格卖。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后,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二手车商可能都不敢碰C6了,即便是胆大敢收C6的车商,也会大幅压低收车价格,C6从此会变成一款非常不保值的车。
值得留意的是,这次地方补贴名单中不乏丰田、本田、日产这些一线日系品牌。过去,日系品牌给用户树立了保值的形象,甚至为了维持住这一形象,丰田、本田甚至宁愿销量低一点,都不愿意降价,以此来保证新车价格稳定。
正因如此,以前日系合资车的保值率一直比国产车高,再加上早期日系车确实更加出色的可靠性表现,才造就了这些年合资车更高的溢价能力和品牌认可度。这里我们不妨以本田UR-V举例,这款中型SUV虽然销量不高,但终端优惠力度并不大,新车价格非常稳定,所以UR-V的3年保值率高达79.56%,仅次于丰田汉兰达。
但由于近两年日系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疲软,连丰田、本田的热销车型都开始在终端有了比较大的优惠。这次突如其来的官方补贴,更是进一步对日系车的价格产生了很大冲击。比如今年湖北地区的本田UR-V,直接降了6.8万,原来1年车龄的二手UR-V 370TURBO两驱尊雅版的收车价高达23.08万,但是现在新车只卖21.18万,比二手车收车价还低!所以UR-V这类日系车的处境与前面提到的雪铁龙C6是非常相似的,它们的二手车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可能跳水。而失去了保值这块金字招牌后,日系车想要靠燃油车维持高溢价会越来越难。
相比之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较快的国产品牌,在此次价格战中损失较小。以比亚迪为例,插电混动宋PLUS车系目前官方优惠只有6888元,纯电动车海豹优惠也只有8888元,与合资燃油车动辄几万的优惠相比,国产品牌降价简直少的可怜。也可以看出,国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主导权,在这一波踩踏式降价中,确实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今年燃油车集体降价,既是被迫自救,也是对新能源的绝地反击。但不管怎么说,燃油车降价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时间的低价确实可以换来销量的增长,但消费者心中原本属于合资燃油车的高价光环,却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这次大降价活动本质上是在加速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灭亡,各大车企除了尽快朝着新能源转型,已经再无退路可言。2023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燃油车逐渐丧失历史地位,国产新能源飞速崛起,这样的变革很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萝卜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