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价值系数公式_资金价值计算
1.复利现值系数表使用方法
2.复利现值系数怎么计算?
3.复利现值系数公式
4.会计中的P/A(年金现值系数)和P/F(复利现值系数)是什么意思?
5.资产时间价值都有几个公式?
6.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
复利现值系数表使用方法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是P=F/(1+i)n。其中:P为现值、F为终值、i为利率、n为期限。
计算方法
复利的现值是指付款的价值。例如,如果年利率为10%,从第一年到第三年,每年年底1元的价值计算如下:
一年后1元现值=1/(1+10%)=0.909(人民币)
2年后,现值1=1/(1+10%)(1+10%)=0.83(人民币)
3年后,现值1=1/(1+10%)(1+10%)(1+10%)=0.751(人民币)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1/(1+I)^n为复利现值系数,记录为(P/F,I,n),其中I是利率(贴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到具体的复利现值系数。
或:P=s×(110 I)-n
(10I)-N是将最终值换算成现值的系数,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1元复利现值,用符号(P/s,I,N)表示,例如,(P/s,10%,5)是利率为10%时5个期间复利的现值系数。
扩展资料:
复利现值系数的运用
复利的现值被称为pvif,它是指首付发生时的价值,例如,如果以10%的年利率投资一个固定期限为三年的金融产品,那么每三年投资的基金的现值就是这样计算的。
一年后=1÷(1+10%)=0.90
两年后=1÷(1+10%)(1+10%)=0.82
三年后=1÷(1+10%)(1+10%)(1+10%)=0.751
因此,计算复利现值的公式是:P=f/(1+I)n
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怎么计算?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是P=F/(1+i)n。其中:P为现值、F为终值、i为利率、n为期限。
计算方法
复利现值(PVIF)是指发生的一笔收付款的价值。例:若年利率为10%,从第1年到第3年,各年年末的1元,其价值计算如下:
1年后1元的现值=1/(1+10%)=0.909(元)
2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0.83(元)
3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1+10%)=0.751(元)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或者:P=S×(1十i)-n
上式中的(1十i)-n是把终值折算为现值的系数,称复利现值系数,或称1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S,i,n)来表示。例如,(P/S,10%,5)表示利率为10%时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扩展资料:
复利现值系数的运用
复利现值简称为PVIF,指的是当一笔首付款发生时的价值。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按照年利率10%投资一个理财产品,固定期限为三年,那么这三年中,每一年我们投资的资金的一元现值是这样计算的。
一年后=1÷(1+10%)=0.90
两年后=1÷(1+10%)(1+10%)=0.82
三年后=1÷(1+10%)(1+10%)(1+10%)=0.751
因此,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是:P=F/(1+i)n
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公式
p/a与p/f的公式主要区别是表达内容不同:P/A的意思是已知年金A让求现值P,F/A的意思是已知年金A让求终值F。
两者区分的关键是看现金流量是一期还是多期,如果是一期,就用复利现值P/F;如果是多期,且每期的数值相等,则使用年金现值,即P/A。
复利现值系数计算方法:
复利现值(PVIF)是指发生的一笔收付款的价值。例:若年利率为10%,从第1年到第3年,各年年末的1元,其价值计算如下:
1年后1元的现值=1/(1+10%)=0.909(元)。
2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0.83(元)。
3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1+10%)=0.751(元)。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会计中的P/A(年金现值系数)和P/F(复利现值系数)是什么意思?
P/A(年金现值系数):年金是每隔相等时间间隔收到或支付相同金额的款项,如每年年末收到养老金10000元,即为年金。年金现值是指按照利率把发生期收到的年金利息折成价值之和。
年金现值系数公式:PVA/A[1] =1/i-1/[i (1+i)^n]。其中i表示报酬率,n表示期数,PVA表示现值,A表示年金。
P/F (复利现值):复利终值的对称概念,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或者说是为取得将来一定复利现值系数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或者:P=S×(1十i)-n
扩展资料
年金现值通常为每年投资收益的现值总和,它是一定时间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每年取得收益1元,年利率为10%,为期5年,上例逐年的现值和年金现值,可计算如下:
1年1元的现值=0.909(元)
2年1元的现值=0.826(元)
3年1元的现值=0.751(元)
4年1元的现值=0.683(元)
5年1元的现值=0.621(元)
1元年金5年的现值=3.790(元)
计算普通年金现值的一般公式为:
P=A/(1+i)1+A/(1+i)2…+A/(1+i)n,(1)
等式两边同乘(1+i)
P(1+i)=A+A/(1+i)1+…+A/(1+i)(n-1),(2)
(2)式减(1)式
P(1+i)-P=A-A/(1+i)n,
剩下的和上面一样处理就可以了。
普通年金1元、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现值,记作(P/A,i,n),可查年金现值系数表.
另外,预付年金、递延年金的终值、现值以及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都可比照上述推导方法,得出其一般计算公式。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如将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将资金运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可以获得利润,将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可以获得投资收益,这种由于资金运用实现的利息、利润或投资收益表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由此可见,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100元和一年后的100元是不等值的。今天将100元存入银行,在银行利息率10%的情况下,一年以后会得到110元,多出的10元利息就是100元经过一年时间的投资所增加了的价值,即货币的时间价值。
显然,今天的100元与一年后的110元相等。由于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时,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同一时间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
百度百科—年金现值系数
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资产时间价值都有几个公式?
这是完整的公式记载,我们大学上过的专业课,如果满意望纳,希望早日领悟,谢谢了!!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终值的计算
终值是指货币资金未来的价值,即一定量的资金在将来某一时点的价值,表现为本利和。
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P(1+r×n)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F = P(1+r)n
式中F表示终值;P表示本金;r表示年利率;n表示计息年数
其中,(1+r)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为FVr,n,可通过复利终值系数表查得。
(3) 现值的计算
现值是指货币资金的现在价值,即将来某一时点的一定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式中P表示现值;F表示未来某一时点发生金额;r表示年利率;n表示计息年数
其中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为PVr,n,可通过复利现值系数表查得。
注意:在利率(r)和期数(n)一定时,复利现值系数和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3.年金
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等时间、发生相等数额的收付款项。在经济生活中,年金的现象十分普遍,如等额分期付款、直线法折旧、每月相等的薪金、等额的现金流量等。年金按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普通年金和预付年金。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预付年金是每期期初发生的年金。
(1)普通年金终值
将每一期发生的金额计算出终值并相加称为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 称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为FVAr,n,可通过年金终值系数表查得。
(2)普通年金现值
将每一期发生的金额计算出现值并相加称为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 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为PVAr,n,可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得。
(3)预付年金终值
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是在普通年金终值的基础上推导的,其计算公式为:
F=A×FVAr,n×(1+r)=A× [FVAr,n+1-1]
(4)预付年金现值
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是在普通年金现值的基础上推导的,其计算公式为:
P=A×PVAr,n×(1+r)=A× [PVAr,n-1+1]
4.特殊年金
(1)偿债基金
偿债基金是为了偿还若干年后到期的债券,每年必须积累固定数额的资金。实质上就是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的问题。
偿债基金的计算公式:A=F/FVAr,n
(2)年均投资回收额
年均资本回收额是为了收回现在的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每年收回相等数额的资金。实质上是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的问题。
年均投资回收额的计算公式:A=P/PVAr,n
(3)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的年金,永续年金没有终值,其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A/r
(4)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不是从第一年第一期就开始发生年金,而是在几期以后每期末发生相等数额的款项。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相同,其现值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方法1:P=A×(PVAr,m+n-PVAr,m)
方法2:P=A×PVAr,n×PVr,m
式中m表示递延期,n表示等额收付的次数。
初级会计实务第11章资金时间价值公式总结
公式总结:
1、4对逆运算,4对系数互为倒数。
逆运算:单利现值与单利终值
复利现值与复利终值
年金终值与偿债基金
年金现值与资本回收额
2、永续年金只有现值而无终值计算。
3、递延年金、永续年金均属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递延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计算相同)
4、复利终值系数(F/P,i,n)
复利现值系数(P/F,i,n)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i,n)
偿债基金系数(A/F,i,n)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i,n)
资本回收系数(A/P,i,n)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F/A,i,n)*(1+i)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P/A,i,n)*(1+i)
5、单利终值=现值*单利终值系数:F=P*(1+i*n)
单利现值=终值*单利现值系数:P=F*1/(1+i*n)
复利终值=现值*复利终值系数:F=P*(F/P,i,n)或F=P*(1+i)n
复利现值=终值*复利现值系数:P=F*(P/F,i,n)或P=F/(1+i)n(注意:此公式P=F/(1+i)n
普通年金终值(简称年金终值)=普通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F/A,i,n)
偿债基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A=F*(A/F,i,n)
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P=A*(P/A,i,n)(重点公式)
资本回收额=现值*回收系数:A=P*(A/P,i,n)
即付年金终值=即付年金*即付年金终值系数:F=A*(F/A,i,n)*(1+i)
即付年金现值=即付年金*即付年金现值系数:P=A*(P/A,i,n)*(1+i)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
不同时点绝对不等的资金在时间价值的作用下却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不同时期、不同数额,?价值等效?。资金等值计算公式和复利计算公式的形式是相同的。
一、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现金流量的概念
投入的资金、花费的成本、获取的收益
现金流量图的绘制
流向、数额、时间。
1 以横轴为时间轴,时间轴上的点称为时点,通常表示的是该时间单位末的时点;0表示时间序列的起点。整个横轴又可看成是我们所考察的.?技术方案?。
2 相对于时间坐标的垂直箭线代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情况,现金流量的性质是对特定的人而言的。
4 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即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
现金流量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终值和现值计算
(一)一次支付现金流量
一次支付是最基本的现金流量情形。一次支付又称整存整付,是指所分析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无论是流入或是流出,分别在各时点上只发生一次,如图1Z101012-2所示。一次支付情形的复利计算式是复利计算的基本公式。
例题1Z101012-2
在P一定,n相同时,i越高,F越大;在i相同时,n越长,F越大,如表1Z101012-2所示。在F一定,n相同时,i越高,P越小;在i相同时,n越长,P越小,如表1Z101012-3所示。
用现值概念很容易被决策者接受。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现值比终值使用更为广泛。
在工程经济分析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正确选取折现率。折现率是决定现值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根据现实情况灵活选用。
二是要注意现金流量的分布情况。从收益方面看,获得时间越早、数额越多、其现值也越大。因此,应使技术方案早日完成。从投资方面看,在投资额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少,其现值也越小。尽量减少建设初期投资额,加大建设后期投资比重。
(二)
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的终值、现值计算
1 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
P=A1(1+i)-1+A2(1+i)-2+?+An(1+i)-n =
(1Z101012-5)
公式(1Z101012-9)中A?年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价值。
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图1Z101012-3所示。
2 终值计算(已知A求F)
式中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F/A,i,n)表示。式子(1Z101012-10)又可写为:
F=A(F/A,i,n) (1Z101012-11)
例题 IZ101012-10
3 现值计算(已知A求P)
算式(1Z101012-12)中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现值系数或年金现值系数,用符号(P/A,i,n)表示。则算式(1Z101012-12)又可写成:
P=A(P/A,i,n) (1Z101012-13)
例题1Z101012-4
(三)等值计算的应用
(一)等值计算公式使用注意事项
(2)P是在第一计息期开始时期(0期)发生。
(3)F发生在考察期期末,即n期末。
(4)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末。
(二)等值计算的应用
等值基本公式相互关系如图1Z101012-4所示。
例题1Z101012-5
画出现金流量图(如图1Z101012-5)
计算表明,在年利率为10%时,现在的1000元,等于 5年末的1610.5元;或5年末的1016.5元,当i=10%时,等值于现在的1000元。
如果两个现金流量等值,则对任何时刻的价值必然相等。
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资金数额的多少、资金发生的时间长短、利率(或折现率)的大小。其中利率是一个关键因素,一般等值计算中是以同一利率为依据的。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其不同时间发生的收入或支出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而利用等值的概念,则可以把在不同时点发生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的等值资金,然后再进行比较。
例题1Z101012-6
表(1Z101012-4)
从绝对额看是符合各方出资比例的。
表(1Z101012-5)
应坚持按比例同时出资,特殊情况下,不能不能按比例同时出战的,应进行资金等值换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