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2.世界第一产油国苏联为什么整不过第二的沙特

3.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4.俄罗斯每年卖石油都收入好几万亿,他们为何还很穷?

5.欧洲和俄罗斯在经济和军事上有什么弱点

6.当初苏联的工业那么强大,为什么后期俄罗斯要靠卖石油度日?

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苏联历年石油产量-现在苏联石油价格怎么样

据统计,今年夏天以来,原油价格已经累计下跌了约40%。尽管如此,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发布声明称,将石油日产出维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会改变。

紧接着,国际油价应声跳水,布伦特原油最低触及71.26美元/桶,跌幅7.93%,而NYMEX原油最低触及67.75美元/桶,跌幅7.82%。石油价格下跌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原因,也掺杂着历史因素和现实冲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谁在背后操控着石油价格?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折射了国际政治。美国是背后操控油价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很直接,就是要通过油价来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能源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分析,原油价格每跌10美元,俄罗斯将减少19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油价低落的这一年里,俄罗斯外汇储备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使用石油价格战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里根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纠集沙特等国家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得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陷入全面困境,最终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

但美国或许没有想到,油价持续下跌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国。其他主要依靠出口石油、经济多样化不足的国家同样身处险境,甚至连美国自己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沙特和科威特等国家可以忍受国际油价低至60美元/桶。但是对于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家,只有在油价维持100美元/桶时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尤其是伊朗,国内财政收入一半要靠石油出口,现在的石油价格对其国内财政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再看美国,近几年来美国页岩油的改革有了显著突破,美国页岩油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有机构分析,原油价格如果是7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如果是6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行业将全盘崩溃。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对于美国的页岩油行业也将是一次悲剧性的沉重打击。

那么这场战役的背后谁能受益?我们说,受益者反而是中国、日本这些石油进口国。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完全可以趁机囤积原油,扩大原油战略库存。

近期,中国首次公布在2006—2009年建立的战略原油储备数据,第一阶段已储备9100万桶原油,这大约相当于中国两周的进口量。

世界第一产油国苏联为什么整不过第二的沙特

世界第一产油国苏联为什么整不过第二的沙特?

苏联和沙特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产油国,一个世界第一,一个世界第二,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在伯仲之间。石油为两个国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支撑着两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两个国家极为重视石油生产和出口。作为竞争对手,苏联和沙特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两国甚至差一点引发战争。不过,双方斗了20年,结果却是第二的沙特把第一的苏联整崩溃了,苏联的解体和沙特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为何世界第一产油国苏联却整不过第二的沙特?

第一,石油是苏联和沙特的经济命脉,两国都在不断增加石油产量。但两国的石油资源虽然都非常丰富,挖出来就能卖钱,但沙特的石油埋藏浅,多为轻质油,开采提炼成本很低,所以沙特赚的钵满盆溢,成了富得流油的土豪。而苏联的石油产地不仅分散,而且多为深层地下石油和重质油,开采和提炼成本非常高,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当地冰天雪地、条件恶劣,开采成本是沙特的好几倍,苏联人和沙特还没火拼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第二,沙特是美国的盟友,又是欧佩克的龙头。一直以来,石油期货的定价权掌握在西方的手中,沙特以及欧佩克集团亲英美,长期配合西方的统筹战略,因此有英美等西方国家撑腰。而苏联经过70年代的疯狂扩张后,在8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国,苏联石油很快引发了欧佩克和美国的扼杀围剿,在美国怂恿下沙特和欧佩克拼命增产,石油价格迅速暴跌,每桶降到只有12美元,造成苏联出口石油几乎处于亏本状态,苏联经济和外汇受到了严重冲击,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第三,苏联穷兵黩武,经济畸形,国防和工业建设开支巨大,加上全面福利,使得国家不堪重负。苏联人虽然盛产石油,但国内消耗巨大,还要向华约国家、朝鲜、蒙古提供几乎免费的原油,剩下的统统拿出去卖钱换粮食、购买采油设备等,苏联人的强势很大程度上是靠石油创汇支撑。随着石油价格暴跌以及石油储量减少,苏联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沙特光棍一条,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挖出石油就拿出去卖钱,结余了就存起来保本或者搞投资赚钱,生活过的非常滋润。拖家带口的苏联怎么搞的过光棍的沙特。望采纳

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其实关于油价的讨论现在是国际经济市场?最热的话题!具体看一下以下:

近日,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国际原油价格继80美元后,再度失守70美元整数关口。从今年年中到现在,不到5个月时间,国际油价跌去35%,创下4年来新低,下跌速度着实惊人。

国际油价下跌,无疑,进口国多欢喜,产油国很受伤!这边厢美国、加拿大经济受益良多,西欧国家生产成本降低,中国减少巨额支出;那边厢俄罗斯损失千亿美元,委内瑞拉政府收入锐减,欧佩克各成员国为保价格,还是争份额争论不休。

油价如此“跌跌不休”,除了“全球需求减少”这个供求关系的传统因素,各种“阴谋论”也是甚嚣尘上,到底哪家更有道理呢?

阴谋论一:美国、沙特联手教训俄罗斯

:来场“石油战”,我看你认不认怂!

此番国际油价连连下挫,正值乌克兰危机各方相持不下之时,美国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俄罗斯经济已现疲态,若是油价再遭重挫,经济将雪上加霜。于是,很多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得到了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的鼎力支持,目的是联手打击收入50%来自石油出口的俄罗斯。

美国精心策划“石油战”可是有先例的。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这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是不是将再次上演?

阴谋论二:欧佩克“排挤”美国页岩油

欧佩克由12个成员国组成,来自中东、北非、南美,肩负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开采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组织,如果主动减产,肯定会提振油价。但这位大佬却没这样做,因为减产会流失不少市场份额。

那么,谁将受益?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啊!于是,“阴谋论”产生了,欧佩克被认为不减产,与美国页岩油磕。

欧佩克决定不减产,顶住国际油价! 漫画来源:CFP

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现在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从沙特的大客户,摇身一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抢夺其在石油市场的定价主导权。

欧佩克怎能善罢甘休! 于是,利用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欧佩克的“带头大哥”沙特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

阴谋论三:沙特借机侵吞伊朗的“蛋糕”

沙特决定不减产,还有一位受害者是谁?是沙特的老对手伊朗。伊朗财政收入的50%,来源于石油出口。就算在西方国家解除其制裁的情况下,伊朗的油价也需要维持在100美元以上,才能支持其政府预算。

而财大气粗的沙特则大为不同,可以承受低油价带来的短期冲击。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沙特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他产油国,尤其是老对手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油价下跌后最难受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伊朗。”

无论“阴谋论”哪家强 中国都应抓紧买油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种种“阴谋论”,小编无法判断哪种说法离真相更近。

但各方专家都认为,国家油价大幅下跌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因为产油国说到底还是要靠石油吃饭的,油价跌的太狠,产油国经济运转不了,最终还是会减产,让石油的供需关系平衡,油价企稳。

以目前的形势,小编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的,无论这场国际油价的博弈游戏,背后有多少翻云覆雨手,对于石油消费大国中国来说,都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利好:将节省大笔银子购买原油。

按照我国原油出口量计算,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中国可节省12亿美元。这是增加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机会!

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容,大约相当于两周的供应量,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石油战略储备差距不小,与美日等主要石油消费国比,更是相形见绌。

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油价暴跌的机遇,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购买石油,补充中国的战略储备,保证未来的能源安全,这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每年卖石油都收入好几万亿,他们为何还很穷?

因为他们在苏联解体以后欠下了很多的钱。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许多国家的基本条件差,经过艰苦的发展,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些国家基本上可以靠躺下来赚钱,他们可以仅靠出售自然资源就能过着暴君的生活。中东是最典型的石油富国,每年出售石油足以使人们富裕和发达。北欧也有挪威。该国通过出售石油和天然气而非常发达。还有卢森堡,它通过出售铁矿石资源已成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对于某些国家来说,尽管资源非常宝贵,但是金钱几乎没有反映在人民的收入和国家的发展中。最典型的国家是伊朗,伊朗每年销售数千亿美元的石油,但人民仍然如此贫穷,另一个例子是俄罗斯。从全球角度看,俄罗斯绝对是世界资源的宝库,整个国家充满了资源。

它富含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煤矿,森林和其他资源。资源总值居世界首位,高达数十万亿美元,足以让俄罗斯人世世代代享受。2018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达到5.56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6300亿立方米。石油产量在前苏联之后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天1,116万桶。仅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就超过5000亿美元,约合3万亿元人民币,这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了如此巨大的收益,如果俄罗斯习惯于发展经济,那么俄罗斯必须非常容易成为发达国家。但是,为什么它不仅仍然不发达,而且仍然很穷?苏联解体后,留下了巨额债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最大的权力和权利,包括核武器和常任理事国,但也继承了苏联的所有债务。瓦解后,俄罗斯又经历了十年的国内混乱。车臣战争和休克疗法欠了很多债,而且漏洞很大。 1998年5月和6月,俄罗斯的内外债余额已达2000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2017年,俄罗斯偿还了苏联时期欠下的债务。

欧洲和俄罗斯在经济和军事上有什么弱点

欧洲虽在经济总量上很大,但各国依然自行决定自己的财政政策和军事防务政策,所以,依然是一盘散沙。另外,欧洲本土缺乏资源,一旦被海上封锁,战争潜力很低。

俄罗斯的工业竞争力已经完全没有了,军队不断缩编,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缓慢,陈旧,军事思想变革刚刚开始,已经很落后了,经济上过于依赖资源开采,要重新强大不太容易,如果不是还保留很大的核武库,早就不属于强国之列了

当初苏联的工业那么强大,为什么后期俄罗斯要靠卖石油度日?

曾经实力非同一般的苏联过于在意军事和重工业发展,导致轻工业、农业以及人口增长缓慢,最后导致苏联后期以及俄罗斯依靠卖石油度日的局面。现在许多人对于苏联辉煌的过往并不熟悉,在过去苏联的军事能力非常强,以至于让蠢蠢欲动的美国都不敢动一丝一毫可见能力不可小觑。

一、当初的苏联工业非常强,成为全球军事化强国

苏联曾经是世界霸主之一,无论是军事还是工业实力都非常强,是可以跟美国媲美的超级大国。在沙俄时期,苏联掠夺了许多领土,成为了当时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具有非常强的军事潜力。作为二战时期最大的战胜国之一,仅次于美国取得了战后的红利,于是苏联着力发展重工业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的成为了与美国实力不相上下的国家,特别是在军事能力上更胜于美国。

二、苏联发展军事力量,将国家打造成军事化力量强国。

在苏德战争当中,苏联打败了德国,从此成为了世界军事第一的地位。并且苏联非常看重陆军的建设,大力研究和发展重型武器的发展,在最巅峰的时候,苏联拥有数万辆坦克和装甲车,火箭炮的数量也非常多,同时还发展空中军事力量,当时全球有三款战机,苏联就占了两款。再加上苏联军人有着钢铁般的意思。可以说当时的苏联拥有着机械化的军队,横扫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绝对的傲视全球。

三、看重军事和重工业科技,忽视轻工业发展,最后沦落到卖石油

苏联年代因为过于偏重于国防方面的发展,导致农业以及轻工业发展缓慢,再加上进口货品廉价对于轻工业造成了致使的伤害。同时人口的增长是根本,有足够的人口代表着有充足的劳动力和基础建设,俄罗斯的土地非常广阔,但人口却非常的少,许多土地无人居住,未来人口还在持续的下降而老年人口又在不断增加,别说创造劳动力,就连未来征兵都非常困难。

总结

因为没有轻工业的发展,整个国务无法增长,越是依靠渡日,工业化越难以实现,资源卖不出一个强国也无法令国家强大。因此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只是依靠军事的强大,还要依靠许多方面,轻工业的发展、人才的储备、民心所向、科技的进步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