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国际油价-国际历年油价
1.什么是MD-90客机?
2.石油期货是什么意思?
3.美国操纵油价,他的同党受的伤谁买单
4.国际贸易学习中,区域贸易的六大特征是什么呢?
什么是MD-90客机?
1989年11月,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宣布上马MD-90中短程双发喷气客机系列。麦道公司原准备在MD-90上装超高涵道比桨扇发动机,现改装涡尉发动机。理由是,世界石油市场油价一直趋于稳定,致使桨扇发动机的节油效果不太能显示出经济上的优越性。MD-90客机系列将安装两台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V2500涡轮风扇发动机,采用与nm80相同的机身横截面、先进高升力机翼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驾驶舱显示器,并且可互换标准单元体机身部件,这使得MD-90可与MD-80在同一生产线上装配。MD-90客机系列有三个型号。第一个型号MD-90-30,机身在MD-80基础上于机翼前部增加1.45米并采用MD-87的尾翼,麦·道公司正在将MD-80桨扇验证机改装成MD-90-30原型机。预计1993年初首次试飞,1994年取得适航证并开始交付使用。第二个型号MD-90-10,基本型,机身长度与MD-87相同,期望1995年初取得适航证。第三个型号MD-90-40,其混合级客舱可容纳180名乘客。另外还有一种具有不同燃油量和商载能力的欧洲型,定名MD-90-40EC。截止1990年5月,MD-90-30已获正式订货140架,意向订货200架。据麦道公司预测,自1994年交付使用算起,世界市场对MD-90的需求量可达800架,生产可延续到2000年以后。
动力装置MD-90-10装两台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V250002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97.86千牛;MD-90-30装两台V2500-D1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11.21千牛;MD-9040装两台V2500-D5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24.55千牛。
座舱MD-90-10客舱可容纳114人,其中头等舱12人,经济舱102人;MD-90-30客舱可容纳153人,其中头等舱12人,经济舱141人;MD-90-40.混合级客舱容纳180人。
尺寸数据(A:MD-90-10,B:MD-90-30,C:MD-90-40)翼展32.85米,机长(A)39.75米、(B)48.04米、(C)52.30米,机高(A)9.30米、(B和C)9.40米,机翼面积112.32米2,展弦比9.62,主轮距5.09米,前主轮距(A)19.17米、(B)23.53米;(C126.91米,货舱总容积(A)26.56米3,(B)38.03米3、(C)45.56米3。
重量数据使用空重(A)36968千克、(B)39415千克、(C)431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A)63050千克、(B)70760千克、(C)74160千克,最大停机坪重量(A)63500千克;(B)71215千克、(C)74615千克,最大燃油重量(A)51710千克)、(B)58965千克、(C)67585千克,最大着陆重量(A)55335千克、(B)64410千克、(C)71210千克,最大载油量22107升。
性能数据(估计值,最大起飞重量,国际标准大气)巡航速度(10670米)M0.76/812千米/时,FAA起飞场长(A)1802米、(B)2098米、(C)2104米,FAA着陆场长(最大着陆重量)(A)1392米、(B)1552米、(C)1691米,航程(机内燃油)(A)4472千米、(B)4441千米、(C)3226千米。
石油期货是什么意思?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
美国操纵油价,他的同党受的伤谁买单
你好 给你参考这个资料
俄罗斯今年的财政预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产能出口量折算石油价格114美元为基础制定的。如果油价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罗斯经济将陷入极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规模财政赤字,巨额资本外逃……
通过能源价格打击对手,历史上有过成功先例。在冷战末期,美国就曾操纵石油价格下跌重创前苏联。
前苏联解体主要是内部原因导致,但来自外部的颠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价格是促使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苏共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红场演说中,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概念。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前苏联这个对外宣称发达社会主义的底气,并非其经济发展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产出获得的收益。
1971年初,国际石油只有1.8美元/桶,1973年初涨到2.95美元一桶,到197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975年苏联石油产量超美国,至1979年成为第一大产油国。这段时间,苏联因为产能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坚挺,从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苏联红军的强大武力,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表面上异常强大,四处对外扩张,与西方国家搞对抗。
1981年,国际油价格继续坚挺,一度高达39美元/桶,这时苏联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完全不把欧佩克的限产措施放在眼里,产量连年增长。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开始实施遏制苏联的战略,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二是通过施压对欧佩克施加压力,促使其增产,使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从而拖垮苏联经济。
美国的这两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国怂恿下,沙特阿拉伯指责苏联、墨西哥等产油国无限制开采,决定不再捍卫欧佩克价格,迅速提高产量,追回市场份额。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85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国纷纷效仿。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实质上已经沦落为一个依靠石油换取食物的落后国家,工业体系完全为军工服务,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完全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经济结构失衡,工业技术工艺落后。苏联在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
所有这一切,导致苏联人民在整个80年代饱受生活物资短缺的痛苦。苏联经济接近崩溃、民间怨声载道,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随后1991年苏联解体了。
国际贸易学习中,区域贸易的六大特征是什么呢?
在中国经济的影响下,世界经济正经历一场革命。劳动密集型商品和服务价格相对下降,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上升,非熟练工种价格相对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下降更快。伴随着相对价格的巨大变化,世界经济呈现六大特征。
第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在出口增长的同时,贸易条件显著恶化。中国出口了低技术含量制成品,并在产量上弥补了价格损失。
第二,大宗商品价格在长时间不景气之后大幅上升。油价达到26年前的最高水平;金属价格达到了1989年的水平;食品价格也在长期下跌后出现稳定。
第三,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利润提高,而非熟练工种相对工资一直下降,工作机会恶化,西方福利国家失业率偏高。
第四,开放部门的国际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几乎所有国家都可能实现低通胀。
第五,收入向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企业利润拥有人和石油输出国等三大高储蓄群体转移,高预期储蓄导致低实际利率。
第六,各国面临新的调整挑战,但这些挑战的性质取决于与中国是互补关系,还是竞争关系。各国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还要利用调整带来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