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起,农村4种东西将涨,取暖费、化肥都在涨,菜油也吃不起?

2.哪些油是转基因

11月起,农村4种东西将涨,取暖费、化肥都在涨,菜油也吃不起?

本地菜籽油的价格_黑龙江菜籽油价格是多少

近期,不少人已感受到了市场上的菜价上涨,且此次涨幅比较明显,如笔者今天来到超市中发现,菠菜涨至10.9元/斤,苦瓜8元/斤,西兰花7.8元/斤,豌豆尖11元/斤,尖椒6.9元/斤,大葱6元/斤,西红柿4.5元/斤,洋葱3.5元/斤,豆角6.8元/斤。

随着菜价走高,肉价也跟着上涨,如在菜市场上,猪肉涨幅明显,前后腿肉为14.8元/斤,五花肉为15.8元/斤,精品五花肉为17.8元/斤;鸡蛋也有明显上涨,从月初的4.4元/斤涨至如今的5.7元/斤,部分超市更是涨至6元一斤;牛羊肉也不例外,如羊肉为48元/斤,黑山羊肉为55元/斤,羊排骨为50元/斤,牛肉为45元/斤,牛里脊为49.8元/斤。

随着“菜篮子”的上涨,农民的日常开支成本加大,大家的口袋又要多支出一笔钱。不过除了物价外,其他4类东西也迎来上涨,11月起开支成本要加大。

01、米面上涨

近期,不少人发现面粉价格涨幅明显,如笔者9月初买了一袋50斤的面粉,其价格为85元,但如今再去购买,其价格就已涨至96元。

其面粉之所以强势上涨,还因小麦价格迎来了猛涨。目前已有多个企业报价超1.4元,如咸阳五得利、陕西金沙河均涨至1.41元/斤,涨至历史高位。而全国小麦均价也已涨至1.3413元/斤,在山东地区,多数麦企行情已涨破1.35元,如青援食品、天邦面业、青岛五得利、宇东面粉、华统面业均在1.37元/斤以上。

往年这个时候,小麦报价不过1.2-1.25元/斤,但今年直接涨了0.1-0.15元,要知道小麦不像其他商品,其价格波动1毛已是很大的变动,而多涨1毛,那1万斤小麦利润就涨了1000元。

受麦价高涨,面粉价格也跟着上涨,其零售价有所走高。此外,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也有所上涨,如40斤一袋的大米,2个月前90元,但如今已涨至95-100元。只是,大米行情虽涨,水稻仍处在低迷中。

02、取暖费翻倍?

目前,黑龙江、吉林、内蒙多地已实现供暖,然而不少人发现,今年的供暖费涨幅明显。

如长春农安县取暖费由27元/m上涨到45元/m;公主岭市部分小区取暖费更是从30元/m涨至65元/m,也就是说,今年的取暖费直接翻了一倍。

而在长春某小区,9月份公布的取暖费为商网34元/m、住宅27元/m、车库为31元/m,但近期行情分别涨了50元/m、45元/m、48元/m。其价格上涨,也引来了业主的抱怨。

今年的取暖费上涨,主要是受能源价格高涨的影响,目前煤炭价格比起去年涨了3-5倍,因此供暖费用较高。不过有供暖公司表示,即便取暖费上涨,它们依旧处于亏损中,只是政府制定了市场指导价,它们也很无奈。

03、菜油涨破17年新高

今年的食用油价格也明显上涨,以菜籽油来看,目前均价为13000元/吨,相比去年涨了3000元每吨,而菜籽油最高已涨至16000元/吨,这个价格已和花生油相持平,可见涨幅有多大。

至于为何上涨,还因今年的菜籽进口成本有所增加。加拿大作为最大的出口国,但受干旱影响,其产量为13年来新低,预计产量为1280万吨。同时,加国为了平缓本国菜油价格,也减少了出口量,我国又是最大的进口国,结果种种因素之下,近期菜油价格由此跟着上涨。

除了菜籽油外,大豆油价格也不便宜,不少人感慨,再涨下去连菜油都要吃不起了。

04、种地成本上涨

从上半年开始,化肥价格就迎来大涨,其涨幅在1000元/吨,尽管官方采取多种措施调控行情,可因原料成本太高,其价格仍没有降温。

从笔者近期购买的化肥来看,尿素价格为150元一袋,今年6月初时购买的价格为110元;复合肥为170元一袋,6月份购买的价格为130元/袋。从这即可看出,化肥成本确实高涨不少。

盐城一大户称,因化肥上涨,每亩种地成本涨了100元,承包了300多亩地,成本增加30000多元,这也意味着亩利润下滑。

除了化肥外,今年的深耕成本也从50元涨至80元/亩,其原因一个是油费成本增加,一个是前期下雨地太粘。其他成本如农药、种子等成本都在涨,如果粮价不涨,那农民实际收益只会下滑。

不得不说,近期多种东西的价格都在涨,对农民来说,很多东西涨价是不可避免的,大家接下来要开源节流、勒紧口袋才行。

哪些油是转基因

我国常年种植六七千万亩棉花,其中大约80%是转基因的。我国的棉籽油产量每年大约150万吨,大部分棉籽油自然也是转基因的。棉籽油含有棉酚,棉酚具有杀灭精子的作用,消费者因此避而远之。其实,只有把棉酚提取出来,制成避孕药,服够剂量,才能杀灭精子,吃棉籽油是不可能杀灭精子的。棉酚还有好作用,那就是抗癌。不过,也是因为剂量不够,吃棉籽油也不可能抗癌。国家规定的棉籽油所含棉酚的安全值为0.02%,据说一级、二级的精制棉籽油根本就检测不出棉酚,只有传统作坊的粗制棉籽油才可能含有较高的棉酚。关于棉籽油,消费者似乎只在意棉酚,并不在意转基因。

消费者最在意大豆油的转基因。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5800万吨,而国产大豆只有1200万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几乎都用来榨油,而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则很少用于榨油。我国2012年生产1170万吨大豆油,绝大部分是转基因的。国家规定,用转基因大豆榨的油,包装上必须标示。但转基因大豆油便宜,依然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对饭店更有吸引力。饭店一般不会用价格贵的油。我国人均年消费食用油20公斤,其中近10公斤是转基因大豆油。有的人在家里不吃转基因大豆油,但是在饭店不得不吃。2013年6月,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曝转基因大豆油与癌症高度相关,引发新一轮激烈争论。黑龙江大豆协会一贯反对转基因大豆,因为受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黑龙江的非转基因大豆面积逐年下降。

消费者刚刚开始注意菜籽油的转基因。加拿大年产1300万吨油菜籽,都是转基因的,加拿大菜籽油无疑也是转基因的。加拿大最早育成低芥酸油菜,因为品种创新,所以名字、概念也创新,所以榨的油不叫菜籽油而叫芥花油,就像美国葡萄不叫葡萄而叫提子。若不考虑转基因,加拿大芥花油品质的确好,堪比橄榄油,胜似橄榄油。但出口到我国,价格竟是我国低芥酸菜籽油的几倍,其实和我国的低芥酸菜籽油的各种脂肪酸含量是一样的。我国的油菜都是非转基因的,那么我国的低芥酸菜籽油就可以说:堪比橄榄油,胜似橄榄油;堪比芥花油,胜似芥花油。

全世界的花生都没有转基因,花生油标示非转基因,纯粹是出于市场竞争。

转基因之争,不是科学与科学之争,而是意识形态与科学之争。人类社会总是存在意识形态之争,如古代的宗教之争,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争。上世纪60年代发现工业化对生态造成破坏,又形成势不两立的两种生态观:“生态中心论”认为人类应该服从生态;“人类中心论”认为生态应该服从人类。其实二者都是偏颇的、极端的,中间正道是“和谐发展观”: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和谐发展观”也支持转基因。各国政府以及联合国下属组织皆持“和谐发展观”,支持转基因,只是力度不同。

转基因就是把A生物的优良基因转移给B生物,“生态中心论”者认为这就不是原生态了,是让生态服从人类,于是极力反对。转基因是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通俗的代名词,它是科学;“生态中心论”不是科学,是观念、理念、主义、意识形态。科学之争终会有结果,总会分清是非的。意识形态之争亦如此,阻碍生产力的意识形态终将被放弃。但是意识形态与科学之争将永无结果,难分是非。

转基因属于分子遗传学,在这个科学领域无人反对转基因。广为流传的转基因致癌、致不育的猜测、预言、谣言以及所谓的实验、例证,都被分子遗传学家以及支持分子遗传学家的各国政府以及联合国下属组织所否定。

转基因作物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将来的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像宗教的饮食禁忌,但是某种宗教不吃某种食品,并不等于这种食品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