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车该交养路费

2.油价下调,下班兼职跑滴滴能赚钱吗?

3.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会下降么?

电车该交养路费

油价煤气电费下调通知怎么写_油价煤气电费下调通知

电车该交养路费

由于现在油价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能源车,尤其是电车销售不断增长。

电费方面,如果家里有充电桩,电费比油费确实便宜很多。像长沙的话就是5毛88一度电,家庭用电方面有阶梯电价,新能源充电居然没有阶梯电价,有些地方还能享受夜间的谷电。

油车的养路费

上次问朋友,说谷电只要2毛多1度,这个电价的话,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现在95的油都快接近10块了,油价里面有多少是加在油里面的费用呢?相当一部分是税和费。

费用里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养路费,以前油里面没有加养路费的时候,买车每年都要交养路费的,甚至很多城市还要交过路过桥费。像长沙原来是1,000多,后来是900多,后来交到600多,再后来取消了。

但现在费用都加到油里面去了,很多朋友就提出质疑,现在开了个油车,每一升油里面 ,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养路费。

同样是开的车,你开的电车,同样在路上跑,但是电车充电不加油了,意味着加到油里面的那一部分养路费,电车是没有承担的。电车充电之所以便宜,就是由于有很大一部分养路费是没有承担的。

很多朋友就心理不平衡了,提出质疑,油价和电价相差这么大的情况下,电车享受到了这么多的福利,不用交养路费,这种情况还能够持续多久呢?针对这个问题,也跟大家理性地聊一聊。

电车没有养路费的原因

目前混动也好电车也好,咱们国家还处在推广期。

从前几年电车刚出来的时候,大家抱着质疑不接受,到这几年电车越来越普及。

像比亚迪直接停产油车,全面转战新能源电车和混动,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

就目前情况下说明,至少这几年,电车的各项刺激政策还是非常成功的。再加上高油价的推动,让电车确实出现了,目前销售的一个相对井喷的状态。

电车是否会取消优惠政策

那么像目前电车充电这么便宜的状态,还能够持续多久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如果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一直存在的话,那么优惠应该是会一直存在的。

最直接的特征就是,目前在买新能源车,基本上还是不需要交购置税,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啊。

即使对于一台10万块的车来说,购置税都近万了。这是一笔比较大的费用,对大家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前不久各地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车消费的补贴政策。比如现在买纯电车,地方政府还会补贴一笔。

对于电车充电费用问题,什么时候会像油车一样加上养路费。我觉得会出现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像购置税会出现缩减。

比如现在买电车全免购置税,可能下一步出现半免,或者购置税不再减免的时候,才会逐渐地从电费里面,把养路费给涵盖进去。

也跟电车的普及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等一系列刺激新能源消费的政策,逐渐消退之后,回归理性之后,可能就会把养路费这部分费用,逐渐附加到电车的充电费用里面,但比起目前油车这部分费用,可能还是会相对便宜一些。

总结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新能源车没有养路费的原因,以及目前油车车主心里面不平衡的原因。

油车都交了养路费,凭什么电车天天在路上跑,就因为充电就不交养路费了。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毕竟你天天在排尾气,人家没有排尾气嘛。

油价下调,下班兼职跑滴滴能赚钱吗?

油价下调很厉害,我住的杭州,92号,5块4毛9,95号也就5块8毛4。但其实兼职跑滴滴,我们不能只考虑加油的成本,保养、折旧,都是钱。而且,如果不是所谓的“持证上岗”,还有一定的风险呢。整体看下来,兼职跑滴滴,能赚到的钱有限。

兼职跑车,理想下的收入预测

我们先不考虑成本和风险,首先对兼职跑车的收入做一个比较理想化的预测。首先,我们看看滴滴的计费规则:17点到23点这个时间段,按照杭州滴滴快车司机端现行计费规则来算,里程费是每公里1块7毛2,时长费是每分钟4毛钱。所以重点就是:每天能跑多久,以及每天能跑多远。滴滴官方发布了个《2017年滴滴出行平台就业研究报告》。

上面讲:快车司机基本上就是以兼职为主的,每天在线时间不到2个小时的司机最多,占了50.67%,一半。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了一个《2016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里面调查了300多个城市的全年车速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考虑到早、晚高峰堵车的影响,全国城市道路整体平均车速为23.7km/h。

根据前面讲的这2个数据,我们就假设:每天下班之后,坚持出车2个小时,并且这2个小时的车子一直载着乘客,一直在路上跑,每天能跑47.4km左右。算下来,一天收入130。理想情况一算,一个月大概3900块钱的样子。这个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收入,对吧?

需要付出的成本预测

算完了理想的流水收入,我们再保守估计一下兼职跑滴滴需要付出的成本,基本上是4个方面。

油费成本

首先就是油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发布了个《2018中国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与油耗分析年度报告》。

上面说:根据4500多万条油耗记录的统计,国内私家车的实际平均油耗约为8.57L/100km。每天跑50km,一个月烧128.55L的汽油,算加92的,现在油价一算,705块7毛4,这算保守了吧?现在油价也便宜,对吧?

保养成本

保养车子当然也是要钱的吧?智研咨询给了个统计:2010年到2016年,国内新车平均零售价基本上保持在10到15万之间。我们按照这个车价、级别,拿个车子举例子。2018款1.4T大众朗逸,1万km换一次机油机滤,材料加工时,4S店价格344块钱。一个月多跑了1500km,相当于多花了51块6毛钱。

2020款1.6L日产轩逸,间隔是5000km,价格327元,相当于每月多花98块1毛钱。我们平均算下来,平摊到每个月,额外在保养上面多花75块钱的成本,还行,对吧?

车辆折旧成本

折旧。《2018中国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与油耗分析年度报告》上面讲:国内的乘用车,2018年平均行驶里程17213km。如果按照每天50km来算的话,一年就多跑了18000km,差不多就是正常家用车的2倍了。平安公司,去查了点资料,它有个“车辆损失险”,对车辆折旧率有个算法的,我们就参考了:私家车月折旧率为新车购置价的0.6%。

如果跑了2倍的里程,折旧率的话,就乘以2,2倍嘛。一辆15万的私家车,每月正常折旧大概是900块钱,兼职跑个滴滴,每月的折旧费就多了900块钱,这也是笔钱。

话费、违章、维修成本

除了前面讲的这3种,其实跑滴滴还会导致一些隐性费用的增加。手机导航的流量费、联系乘客的电话费、交通违章的罚款,路上小刮、小蹭的维修费用等等。

有的朋友说:“「啊」这个是我们平台里面会支付的。”或者怎么样。总归有付、有没有付;总归有平安开车的或者遇到意外的,我们就把这个东西先列出来讲。之前我们视频里面是算过的,这里不赘述了:平摊到每个月,四舍五入大概120块钱,还是逃不掉的。把收入和成本减一减:收入是3900,减掉700的油费,减去保养75块,折旧900一扣,再扣去120的隐性费用。这么一算,一个月的利润约为2100块钱。

现实中,需要承担一些风险

看上去也是钱,买个iPad也是买得了的。但是,你不要忽略前面这个收入算法叫“理想中的”,这句话不好忘记的。首先,我们就是很难坚持每天去跑的,更重要的是,有很多风险让我们利润是达不到预期的。

实际派单情况跟理想有差距

这话怎么讲?首先,滴滴快车订单,又不是像抢红包一样,“手快有,手慢无”,是平台根据一系列的规则来进行指派的。

说人话就是:有没有生意给我们做,不一定光看我们勤不勤奋、手快不快,系统说了算的。滴滴车主端有个叫做“口碑值”的一个东西。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口碑值越高的司机,接单越优先。口碑值是由出行分和服务分组成起来的,也就是:服务乘客越多、越好,分数就涨得厉害。我们每次坐滴滴,下车之前,师傅求我们“给个好评”,其实就是为了这个。

对于新注册的车主,没有数据,口碑值有可能就是落后的,很有可能就接不到单,或者说派一些短途的所谓的“小单”。可能去接人的路上开掉了3km,别人坐上了车,1.5km到了,你还要回到原来的地方,又开3km,很难受的。算下来,每天兼职2个小时,真正能赚钱的也许只有1个小时,收入就不一定达到预期了。

需要“双证合一”

再一个就是:现在跑个滴滴,很多地方是要求所谓的“双证合一”的。

一个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另一个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一个是车,一个是人。如果没证,跑滴滴途中出了个事故,保险公司有可能不赔钱。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网约私家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承担研究》上面讲。我国对网约私家车交通事故的承担主体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保险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以各种理由拒绝赔付。

说人话就是:我们开非营运的车子,干了一点类似于营运的事情,一旦出了事故,被人揪住“小尾巴”了,就不给赔钱,还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另外,如果没有证,运管部门一查到,也有可能有罚款的风险,这个东西就是概率,很难讲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34条: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警告,并处1万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

你看,刚才我们都在几千几千地算,这逮到一次,上万了,罚一次,就几个月白干了。如果刚刚开始干就被罚了,这痛的……对不对?

有证车辆转营运,保费上浮、强制报废

所以说,有些车主可能讲:“没有证,我去办个吧。”是不是?没那么简单的。《网约车运输证》一办理,车子就转换成营运性质了,保险费会更贵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干营运跑得多,保险公司就认为你出险、刮擦,要它赔钱的概率就会更大,你风险更大,当然收更多的钱了。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会下降么?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不会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基于国家对能源实行价格保障。第二、天然气属于能源,即便加大了产能也只会将多生产出来的气进行液化储备,并不会将其投放市场。第三、国际天然气需求很大,多产出的气将会出口销售到国外。综合上述原因,即便国内的能源供应企业开采到新的油、气资源,也不会将其马上投放到国内市场,而是将其储备起来或者是出口销往国外,所以国内燃气价格并不会降价,相反的因为国际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加大,有可能国内能源企业将会把天然气资源销售出口,如此一来,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海油在海上开采到一个大气田,不少网友以为天然气价格会降价,其实你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国内的能源战略是,稳供应,多储备,所以即便开采出再多的大气田,天然气价格也不会降价,因为天然气作为能源,没必要像蔬菜或者是别的工业商品那样搞降价促销,对于这些燃气供应企业来说,有气不愁卖,多生产出来的气可以将其液化储存。

另外一个原因很有可能会使得国内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欧洲和漂亮国,对战斗民族进行了制裁,大家都知道,欧洲主要的供气来源就是战斗民族,现在因为制裁,战斗民族供应给欧洲的天然气要使用卢布付款,原本这些欧洲小伙伴们结算气费都是给的美刀,现在要用卢布来付账,他们还在犹豫之中,而且漂亮国让欧洲的小伙伴们全部都不准再用战斗民族的天然气,如此一来,欧洲小伙伴就得找新的供气来源,这就加大了天然气的国际需求量,不排除国内这些能源企业将会开辟欧洲市场。

我之所以说国内天然气价格不但不会降价,还会涨价,用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来说明,比如说,修建三峡水电站之前,我们那时候电费才五毛一度,现在三峡电站修好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出,一年的发电量大约为800-1000亿度,而且现在这些年,又陆陆续续修了好几个梯级电站,那发电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是我们的电费降了吗?不但没降价而且价格还越来越高!

天然气和电是一样,不管他们开采多少个大气田,不管新修了多少个水电站,电费不会降,气费也不会降。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水费了,水我们可以说很多吧,资源可谓是很大,可是呢?05年的时候水费每吨水价格1块钱,一个月水费也就十块钱左右,现在呢,我一个月七吨水,给了32元水费。

之所以水电气价格从来都是有升没有降,主要就是这些供应企业都是垄断性的,没有人跟他竞争,说白了就是,一家独大,你不用他们的水电气,你就没得用,价格当然也就是一口价,没得商量了。

天然气价格不降价的原因

一、国际能源市场需求量加大

因为欧洲天然气市场出现大量缺口,虽然国内能源企业开采出新气田,但是极有可能会将天然气出口销往国外。

二、能源战略

国家的能源战略是稳供应、多储备,所以开采出来的新气田,产出的天然气一时用不完,只会将其储备起来,不会降价促销。

三、燃气降价促销对于供气企业没有实际意义

天然气作为能源,和别的工业产品不一样,一时间用不完,可以长期储备,毕竟能源是个长期消耗品,故而他们没必要搞什么降价促销。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不会下降,反而会因为国际天然气需求量加大,导致国内气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