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石油钻井数-美国钻井油价走势
1.埃克森美孚的尴尬:曾经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今年亏了24亿美元
2.储量增长阶段
3.美国石油钻井数对黄金有没有影响
埃克森美孚的尴尬:曾经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今年亏了24亿美元
撰文?/?马晓蕾
编辑?/?温?莎
设计?/?赵昊然
来源?/?Nytimes,作者:Clifford?Krauss
在它135年的历史中,埃克森美孚经历过被政府排挤、投资失败和灾难性的埃克森瓦尔迪兹漏油事件,可即便命途多舛,这家石油巨头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一艘埃克森美孚钻探船驶离圭亚那。尽管世界***加大了对抗气候变化的力度,但该公司仍计划在那里和其他国家开采更多的石油
但突然间,埃克森开始严重下滑,长期潜伏的短板因疫情的蔓延和能源世界的技术转变而显现出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最赚钱、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然而在今年前9个月却亏损了24亿美元,股价下跌了约35%。8月份,埃克森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软件公司Salesforce替代。这一变化意味着,大石油公司的接力棒将传给日益壮大的科技行业。
“埃克森是幸存者吗?”爱德华?琼斯(Edward?Jones)的能源分析师Jennifer?Rowland问道。“他们当然是,拥有巨大的全球资产、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技术知识。但真正的问题是,他们还能继续繁荣下去吗?现在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投资者给埃克森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增持埃克森股份的长期股东D.E.Shaw要求该公司削减成本并改善其环保记录。另一个激进主义投资者Engine?No.1也在加州教师退休系统和英格兰教会的支持下推动类似的改革。而在12月9日周三,纽约州主计长托马?帝纳波利(Thomas?P.?DiNapoli)表示,该州2260亿美元的养老基金将出售那些在减排方面行动不够迅速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票。
今年能源需求暴跌,各国***都承诺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当选总统约瑟夫?(Joseph?R.?Biden?Jr)。每家石油公司都在努力。许多公用事业公司、汽车制造商和其他企业都承诺大幅减少或彻底消除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化石燃料,转而主攻风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Dutch?Shell)和英国石油公司(BP)等欧洲企业已经开始摆脱化石燃料的束缚。但是,埃克森和大多数美国石油公司一样,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入在加倍,对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的投资却相对较少。
就在11月份,埃克森重申,它计划逐步增加化石燃料的生产。目前,该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横跨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以及圭亚那、巴西和莫桑比克的近海油田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埃克森在自己的战略上很执着,即使它承认之前走错了一步。埃克森表示,它将减记其天然气资产的价值,其中大部分是在2010年前后买下的,减记金额高达200亿美元。为了削减成本,并维持此前近四十年来每年增加的股息,该公司还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裁员约1.4万名员工,占其总人数的15%。
但如果说这场危机足够威胁到公司的生存亡,那么埃克森的高管一直没有承认。"
“尽管目前存在波动和近期的不确定性,但推动我们业务发展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不变。”从2017年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达伦?W?伍兹(Darren?W.?Woods)在最近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
埃克森在石油界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公司,僵化的企业文化导致其错失了可行的关键性变革。自从约翰?D?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在19世纪末以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Oil,后来被政府因垄断拆解)的名义创立该公司以来,就一直如此。
埃克森美孚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的炼油厂。在可预见的未来,化石燃料生产和加工仍将是该公司的支柱
由于洛克菲勒是会计师出身,数字计算深深的刻在了埃克森的DNA里。埃克森高层主要由工程师构成,几乎都是从基层一路晋升到高管职位。整个高层团队都表现出一种决心,就是他们有能力克服每一个可以预见的屏障,比如OPEC石油禁运、战争和政府制裁。作为经常要在危险或荒凉的地方开展业务的公司,这种信心也许是必要的。
现任CEO伍兹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埃克森28年的老员工,他在说话时与他那些更知名的前任们一样冷静自信。但他是埃克森历任CEO中比较低调的一位,不像李?R?雷蒙德(Lee?R.?Raymond),他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抨击担心气候变化、石油枯竭是杞人忧天;更不像雷克斯?W?蒂勒森(Rex?W.?Tillerson)是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国务卿。
虽然这两位都是该行业的主导人物,但他们给伍兹留下了许多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短时间被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所掩盖。
雷蒙德公开质疑气候变化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蒂勒森则迟迟没有利用页岩钻井的优势,而页岩钻井的确提升了美国的石油工业。他与俄罗斯和伊拉克交易让公司损失惨重。2009年,他以30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XTO公司,以获得压裂技术和珍贵的天然气田,而当时天然气价格正处于高峰。随着此后几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该公司亏损,并在今年11月份撤销了大部分投资。
“达伦?伍兹(Darren?Woods)继承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近年来下了巨大的赌注,却并不成功。”华尔街退休分析师法德尔?盖特(Fadel?Gheit)说,他在1999年美孚与埃克森合并之前是美孚公司的研发工程师。
“埃克森美孚就像一艘大游轮。”他补充道,“你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航向。他们可以经受住风暴的考验,但不会走得太远。他们最终不得不转型保持与时俱进。”
雷蒙德拒绝发表评论,蒂勒森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埃克森主要通过伍兹和公司此前的公开声明来回应问题。
公司发言人凯西?诺顿(Casey?Norton)表示,收购XTO除了带来潜在资源外,还带来了人员和技术,帮助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页岩油田取得成功。
在工作的头几年,伍兹遵循蒂勒森制定的广泛战略,通过借贷和大量投资以扩大生产。疫情迫使伍兹改变方向。该公司现在计划到2025年,在勘探和生产上的支出比原计划减少三分之一。
然而,埃克森所做的改变虽然绝对值很大,但与欧洲石油公司相比,却只能算得上是“打打补丁”。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未来十年将把低排放业务的投资增加10倍,达到每年50亿美元,同时将油气产量缩减40%。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of?France)和其他欧洲公司也在以不同的速度采取类似的行动。
在美国,唯一接近“欧式”目标的大型石油公司是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Petroleum)。该公司最近承诺,到2040年其业务活动的碳排放量将达到净零,到2050年其燃料的使用量将达到净零。它正在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工厂,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利用它将原油推出地面,同时将温室气体永久留在地下。
“我们已经从页岩时代进入了能源转型时代,所以各家公司的战略分歧较大,是现代以来最大的。”能源历史学家、《新版图:能源、气候与大国冲突》(The?New?Map:?Energy,?Climate?and?theClash?of?Nations)作者丹尼尔?叶尔金(Daniel?Yergin)说,“现在最大的争论是,石油峰值是在2020年代还是2030年代或2050年代?”
埃克森的高管们表示,他们已经认识到能源转型的存在和必要性。但他们也宣称,埃克森进入太阳能或风能业务是没有意义的。相反,该公司正在投资突破性技术,其中一个项目是利用藻类生产卡车和飞机的燃料。埃克森多年来一直在谈论这个项目,但尚未开始商业化生产。
二叠纪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之一,埃克森正在那里投资数十亿美元
埃克森的炼油厂有朝一日也可能成为氢气的主要生产者,许多专家认为,氢气可以在减少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正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上,其中一个项目是将工业运营中排放的碳引导到一个可以发电的燃料电池中,在产生更多电力的同时减少排放。
伍兹在10月份给员工的致辞中说,“这些领域的突破对减少排放至关重要,为实现巴黎协议(2016年的全球气候协议)的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能源专家表示,埃克森有可能为二氧化碳想出新的用途,比如加强混凝土或制造碳纤维,从而取代钢铁和其他材料。
“如果埃克森和其他主要的石油行业参与者破解了这些难题,整个关于碳氢化合物的讨论就会发生变化。”美国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能源研究中心的高级主任肯尼斯?梅德洛克(Kenneth?B.?Medlock?III)说,“这个过程在前期会很缓慢。想一想风能和太阳能也是如此。”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可以抵消埃克森的一些隐忧,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的。最近几周,油价随着对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而攀升,埃克森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埃克森负责研发的副总裁维杰?斯瓦鲁普(Vijay?Swarup)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公司明白自己需要降低排放,并正在开发更好的燃料、润滑油和塑料。
“但是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途中,我们还不能停止供应平价的、可大规模应用的能源。”斯瓦鲁普说。
但英国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John?Browne)表示,尚不清楚埃克森和其他美国大公司是否会为低碳未来充分转型。
“他们可能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说,‘让我们看看长期会发生什么’。”他说,“如今,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策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储量增长阶段
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储量增长的历史来看,根据20世纪以来原油年度资源探明率、原油储量增长速度、新增可采储量的平均水平、勘探工作量,以及各时期的理论与技术条件和政策,可以将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储量增长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900~1919年的起步阶段;1920~1945年的快速增长阶段;1946~1970年的稳定增长阶段;1971~2004年的递减阶段(图3.33)。
图3.33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储量增长阶段划分
3.3.2.1 起步阶段(1900~1919)
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内,美国开始从“煤油时代”进入“汽油时代”,内燃机的兴起推动着人们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之后,对石油的需求更加旺盛。这都推动了石油公司开始寻找更多的原油,促进了勘探工作的发展。
1900~1919年期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平均每年新增可采储量0.56亿吨。原油新增可采储量以平均每年4.71%的速度递增,但是绝对增长量并不大,从1900年的0.63亿吨增至1919年的1.20亿吨。
从资源探明率指标来看,年度资源探明率从0.19%增至0.36%,平均年度资源探明率为0.17%。到1919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的累计资源探明率为4.42%。
从勘探工作量来看,本阶段是美国石油工业的起步阶段,探井密度不大,到1919年,探井密度约为3.34口井/万平方千米。在本阶段内,美国本土48州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大油田,这些油田主要集中于加利福尼亚州、俄亥俄州和俄克拉何马州。根据EIA的统计结果,到2004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剩余原油储量最大的100个油田中有10个油田是在本阶段发现的[28]。
在理论与技术上,本阶段内主要以地面地质工作为主,背斜理论是当时主要的地质理论。随着勘探实践经验的积累,石油地质学开始成为地质学中的一个分支。
从美国的国家能源政策来看,政府认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实施了《无形钻井开发费用扣减》的政策以促进勘探再投资。
3.3.2.2 快速增长阶段(1920~1945)
1920~1945年期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原油每年平均新增可采储量2.13亿吨。新增可采储量从1920年的1.29亿吨增至1945年的2.85亿吨,新增可采储量增长速度达到4.84%。1929~1935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1931~1933年期间最为严重,油价甚至一度低于1美圆。在1928~1930年连续发现了俄克拉何马城油田和东得克萨斯两个巨型油田的情况下,1932年的新增可采储量仅为0.12亿吨,这表明受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影响,当时的勘探活动急剧减少。若不计入1931~1933这3年的新增可采储量数据,本阶段的年均新增可采储量将达2.35亿吨。
本阶段内的年度资源探明率从0.39%跳跃式增长至0.85%,其中1929、1937 和1938年的年度资源探明率都超过1.20%。本阶段的平均年度资源探明率为0.64%。若排除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1931~1933年的数据,本阶段的平均年度资源探明率为0.71%。到1945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的累计原油资源探明率已达到21.40%。本阶段内的新增可采储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勘探工作量的快速增长。本土48州的勘探井密度从1920年的3.79口井/万平方千米增至1945年的70口井/万平方千米。
从勘探理论与技术水平来看,现代石油地质学的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已经基本形成,圈闭找油理论成为主要理论,并明确了有关石油的生成、运移、聚集等基本概念。本阶段的勘探技术方法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1923年美国开始出现试验纽秤和折射地震仪,并在墨西哥湾地区应用获得成功。从1925年起,这些勘探方法在美国石油勘探中得到迅速推广。30年代以后,地震反射法被成功应用在俄克拉何马州、墨西哥湾、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40年代开始,地震技术继续改进,提高了复杂地区和深层的勘探能力。
本阶段内,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发现油田个数也显著增加。在本阶段的26年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共发现了27个剩余探明储量到2004年仍位于全美前100位的大油田。
美国政府为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从1924年起实行《耗减百分比津贴》政策。这一优惠措施曾为美国石油工业维持了大量的勘探风险资金。1935年的《科那里豪特石油法案》有效防止了各产油州以低于规定价格销售超过配额的石油,也制止了油田开发混乱的局面,保护了油田,并稳定了美国国内油价。
3.3.2.3 稳定增长阶段(1946~197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46~1970年期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继续带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在这25年间新增可采储量保持高位稳定增长的趋势。1946年的新增可采储量为3.63亿吨,1970年为4.19亿吨,其中1951年新增可采储量达到峰值,为6.02亿吨。本阶段年均新增可采储量3.88亿吨,新增可采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64%。
从资源探明率来看,本阶段各年度的资源探明率大多稳定地保持在1%以上的水平,平均年度资源探明率为1.16%。正是由于新增可采储量保持着高位稳定增长,累计资源探明率在此期间也大幅度提高,从1946年的22.1%增至1970年的50.79%。本阶段的勘探工作量增长迅速,探井密度从1946年的79口井/万平方千米增至1970年的456口井/万平方千米。探井密度的迅速增长是新增可采储量高位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在这段时间内新发现的油田中有16个油田的剩余探明储量到2004年仍位于全美前100位。
在本阶段内,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理论上,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槽台说、生物地层学、海相生油理论;60年代诞生了革命性的板块构造和年代地层学。技术上,60年代初地震技术的数字化增加了地下覆盖的密度,提高了地震勘探精度。这些都为新增可采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从国家能源政策来看,美国在本阶段仍然继续实行积极的石油政策,美国国内油价在本阶段内始终高于国际油价。高油价政策保护了本国石油工业免受当时较低国际油价的影响,促进了美国石油勘探的迅速发展。
3.3.2.4 递减阶段(1971~2004)
1971~2004年期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的原油年均新增可采储量为2.13亿吨。新增可采储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从1971年的3.16亿吨递减至2004年的1.53亿吨。本阶段新增可采储量年均递减率为1.6%。
从资源探明率来看,本阶段的平均年度资源探明率为0.64%。正是由于新增可采储量开始递减,累计资源探明率在此期间的增长也开始减缓,1971年为51.80%,到2004年为75.63%。
本阶段的勘探工作量投入仍然较大,探井密度从1971年的466口井/万平方千米增至2004年的796口井/万平方千米。由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勘探程度已经趋于成熟,虽然勘探工作量的增长幅度较大,但是新发现大油田的数目与前三个阶段相比已经显著减少,在这段时间内新发现的油田中只有2个油田的剩余探明储量到2004年位于全美前100位。
在本阶段内,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进一步发展。理论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板块构造学说为核心的全球大地构造理论迅速发展,加深了对油气与沉积盆地密切关系的了解,可以通过盆地的分类来整体动态地评价沉积盆地的含油气远景。90年代以后,油气地质理论研究的总趋势是向着精细、定量、多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含油气系统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而且还发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全息地层学。技术上,70年代以后,多道地震采集系统和多种纵波可控震源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其他非炸药震源的改进都大大增强了地震的勘探能力;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勘探成功率。90年代以来,提高油田采收率成为美国地球物理活动的重要领域。高分辨率地震、井间层析成像技术成为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从1971年以来,美国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为保护美国经济,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政府采取了国内油价低于国际油价的政策;8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批开采油田逐渐进入了衰减阶段,美国政府相继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刺激石油工业的发展,如解除油价控制,免除低产油气作业者及矿区使用费所有者的原油暴利税,鼓励勘探开发新油田和非常规原油。
随着原油新增可采储量的递减,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注重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并制定了相应的税收抵免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水油气资源成为美国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特别是1995年颁发了《免除深水矿区使用费法案》(DWRRA)后,深水新增可采储量巨大。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4年的报告,在1971~2004年期间,美国共新发现28个剩余探明储量到2004年仍排在前100位的大油田,其中26个位于外大陆架。
美国石油钻井数对黄金有没有影响
美国石油钻井数对黄金是没有影响的,它只会对现货原油产生一定得影响得!
影响黄金现货的六大因素:
1.政治因素
黄金具有避风险的功能,如果政局紧张,黄金此功能将发挥作用,投资者买入黄金,于是黄金价格就会上升。若政局稳定,金价就立即回复原状。但倘若战争属地区性,其影响未必能刺激金价大升。
2.经济因素
经济的好与差,均能影响黄金的升跌。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由于黄金具有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功能,投资者则会选择买入黄金。
衡量通胀的指针很大程度依赖石油价格的变化。因此,油价的上升会刺激金价的上涨。相反,油价平稳,则金价也会趋平稳。
若经济转好,息率上涨,如美元的息口上调,则投资者会舍黄金而取美元,金价会受压。
3.央行的活动
各国央行是大量持有的机构,他们持有黄金的意愿直接影响金价的走势。若央行增持黄金,则金价就会上升。相反如央行出售黄金,那么金价就会走软。
4.消费因素
该因素取决于经济的好与差。经济好,人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意欲增强,金银手饰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对象,需求的增长刺激金价的上升。相反,若经济差,消费者的购买意欲下降,则金价受需求下降影响而回软。
5.科技工业
黄金的另一用途是广泛用到最更要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以上工业愈发展,对黄金的需求便愈大。金价会上扬。另一方面,若科技发展,黄金的开采成本相应下降,金价会偏软。
6.投资性需求
黄金本身所具有的投资价值,故当以上因素利好黄金,投资者会相继入市,黄金受需求因素带动而令黄金价格上扬。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