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油价这么高?

2.库存高企是什么意思

3.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4.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比国外高?

为什么油价这么高?

油价高企开不起车_汽油涨价车都开不起了

非石油石化系统人员,想必均早已对“只接涨、不接跌”的国内油价愤怒很久,中国成品油连续涨价 已超多国油品定价,总以为石油所有职工都工资高,实际上呢?油价的高企与华北油田的普通职工来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承受的也是高油价带来的各种高支出和勒紧裤腰带生存的痛苦。上班二三十年工资基本还是一两千元,这是大部分职工的生存状态。

“只接涨、不接跌”的国内油价得利的是谁?是各位带“长”的领导,科室长(副科室长)、处(厂)长(副处、厂长)、局长(副局长)、经理、总经理及其和各级行政领导配套的书记、工会主席等等……

油田基层的领导是什么?科室长。

最基层的科室长能捞多少钱?正常情况下,普通职工收入一两千,科室长是职工似的两倍,也就是三四千元,每年组织科室长以上领导干部带老婆全国各地打着考察的幌子到全国各地旅游一番,年底风险兑现三四万元,各类奖金一两万元。合计将近10万。上面我说的还是最不景气的华北油田下属综合服务单位,好的华北油田单位,收入就更不可思议。几十万都是稀松平常。科室长以上干部每天干嘛?吃喝玩乐,上面下来的通知文件,以通知文件继续传达,然后继续吃喝玩乐。具体怎么干?基层职工自己想办法、自己撅屁股、流大汗玩命干去. 这是油田企业普遍的现象,普通职工对此深有怨言。

库存高企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库存高企是什么意思 5分 “高企”一词源出于广东话,乃香港人创作,“企”等于“站”的意思。“高企”即是指价位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不落,且有再升高的可能,中性词。此词常用于金融、股票业、物价类。部分报刊杂志也将“高企”写作“高启”。

例如: 油价高企、PPI高企、CPI高企、通胀高企、房价高企、粮食价格高企、股票高企等都是指价位处于高位,并且有可能继续上升。

问题二:库存高企是什么意思 就是库存居高不下。

问题三: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是什么意思 也就说全国来说房地产库存(即没有卖出去的房子)数量太多了。

问题四:库存高企,导致过多库存常见的原因,降低库存具体怎么做 国法庄严国法尊严应该是,前提里,计算到,完全:及时供应链,衔接的。

如果,出现库存,则,应看是那个部份和哪个部门的问题,由部门经理,立即解开这个环节的问题。

国法

问题五:库存高企是什么意思 库存就是库存居高不下。

“高企”一词源出于广东话,乃香港人创作,“企”等于“站”的意思。“高企”即是指价位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不落,且有再升高的可能,中性词。此词常用于金融、股票业、物价类。部分报刊杂志也将“高企”写作“高启”。

例如: 油价高企、PPI高企、CPI高企、通胀高企、房价高企、粮食价格高企、股票高企等都是指价位处于高位,并且有可能继续上升。

问题六:原材料库存过高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1,原材料库存过高,可能会全使资金占用量较大,对企业资金周转有影响,会造成资金周转不开

2、原材料库存过高,如果管理不善,增加库存成本。同时因存放时间过久可能会变质、短缺、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3、原材料库存过高,不便于月末郸点,尤其是不可准确计量的原材料,不仅仅盘点数据误差较大,同时也给月末盘点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

问题七:2016年中国房地产库存有多大大 您好,希望点点租可以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住房形势超出预期。一方面投资增速呈俯冲式下降,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几乎为零;另一方面,库存高企,去化压力增大,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现房库存去化就需23至24个月。与此同时,住房市场步入“结构性过剩”时代,内部结构失衡,“一线城市供求矛盾突出”与“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并存。目前现房方面,去化超过18个月以上的过剩1亿平方米,期房方面,去化超过2年的过剩面积达19.96亿平方米。以2015年商品住房总库存计算,总库存预计达39.96亿平方米,其中,期房库存即在建房待售面积35.7亿平方米,去化周期达4.5年,现房待售面积方面,库存4.26亿平方米,去化周期为23个月。从城市层面来看,截止到11月,青岛商品住房存量达到2017万平米,上海、北京的商品住房存量也都超过千万平米。即使是苏州、宁波、南充等二线城市,库存也超过五百万平米,库存总量水位很高,去化一波动就会影响去化周期。

问题八:怎样降低库存积压,造成库存过高的六个原因与八大对策 从会计和财务的角度看,库存是一种资产,一定周期时间需求的安全库存是必要的,但是,过高的库存和较低的库存周转率,占用大量的资金,增加了仓储费用、产品拣选时间和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也会占用更多的时间,最严重的是,高库存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尽管很多企业把降低库存或是零库存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但是库存总是反复,不是缺料,就是库存高企;不是无法交付,就是库存积压报废。库存过量有很多原因,归结起来,导致过多库存常见的原因有:

1、只考虑直接采购成本

如果一个零部件的年度需求量为200件,供应商的报价提供三种方案:A方案MOQ 200 pcs,单价90美元;B方案MOQ 100 pcs,单价95美元;C方案MOQ 50 pcs,单价100美元。A方案全年直接采购成本为18000美元,B方案全年直接采购成本为19000美元,C方案全年直接采购成本为20000美元。很多企业会选择A方案,理所当然地认为买来的库存作为资产,根本不考虑库存管理费用和资金成本,也没考虑零部件切换和升级的风险,低价格采购最终可能导致高运营成本。

2、担心潜在的销售损失

生产计划的制定,源于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销售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销售往往不是卖不出去产品,而是害怕有市场需求时没有产品卖,同时,销售预测在大多数的情况想可能过于乐观,他们更希望有丰富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来获取更多的销售机会。很多工程机械企业在今年年初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预期过高,害怕失去争夺市场的机会,第一季度备了大量了整机和零部件库存,结果第二季度国内整个行业非常悲观,库存也相当“壮观”,各大企业纷纷减产或是停产。

3、客户取消订单

在现有的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商业环境里,尽管违约的风险在逐年降低,但是客户取消订单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尤其是一些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口头约定、合作意向或是备忘录。另外由于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订单取消,都会造成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库存积压。

4、需求和库存管理体系不完善

很多企业的需求计划不是基于客观的需求,而是一种感性的决定:原材料价格便宜,多买点;零部件交期较长,多买点;运输风险大,多买点……订货周期没有滚动需求预测的支持,也不采取不积极措施管理库存,对库存周转率、老库存消化意识度不高,对质保期较短的产品也不实施先进先出(FIFO),甚至不为产品和零部件进行ABC分类。

5、供应商的表现不良

供应商交货周期长,采购方不得不备足安全库存来弥补供应商交货问题,以应对缺料风险;供应商提供的MOQ过高,尤其是独家强势供应商,采购方不得不以MOQ数量订货;供应商的质量、交付不稳定,采购方不得不提高库存数量来承担供应商的责任。

6、产品设计变更或废止

库存不仅仅包括成品库存,也包括半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委外加工库存以及经销商(代理商)库存。很多产品由于功能缺陷、政策变化或是市场需求变化而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产品升级或是产品废止,都会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环节产生库存。

除了上面常见的原因外,一个企业库存过高,往往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因素导致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库存高企的背后,更多的是流程、制度、体系不完善造成的。过多的库存对企业没有太多好处(投机性低价采购除外),消除多余的库存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地降低库存?下面总结减少库存的八大对策:

1、把库存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

建立完善的流程和体系来管理库存,从前端的销售预测、销售需求,到中间的生产、组装,到后端的采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流程管......>>

问题九:购租并举的含义 2016年伊始,多地打响房地产“去库存”攻坚战。《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多地将推出包括降税、补贴、公积金、租售并举等在内的去库存一揽子政策,住房保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或成为去库存的有力支撑。  从目前中央和地方提出的措施看,去库存的方向一个是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挖掘原住民的购房潜力。对此,多地正在酝酿房地产去库存一揽子政策。以内蒙古为例,该自治区正在研究制定去库存的具体政策措施,将在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金融扶持、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记者从住建部官网获悉,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16年要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的住房体制改革,把去库存作为房地产工作的重点。其中,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住房租赁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并进一步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房地产去库存举措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减少建设量,将成为今年地方“去库存”的主要手段。  据了解,自2014年年底以来,从取消限购、取消限贷,到降息、降首付,再到补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去库存成效甚微。业内人士指出,其原因在于新建及待建住房库存高企,难以达到理想的去化速度。  陈政高指出,2015年,棚户区改造开工580万套,创造了历史新高,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28%,对去库存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2016年将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努力提高安置比例,明年新安排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实现公租房货币化,通过市场筹集房源, *** 给予租金补贴。

问题十:我看财经新闻说我国现在面临三大经济问题: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债务高企。前面两个我懂,但是债务高企是 债务高企就是赛跑时,有个选手却是准备武装越野能赢才怪。

企业进行债务筹资时,要考虑适当的债务比例。企业债务比例过高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利息支出过大的话,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同时企业也很难再进行新的债务融资。过低的话,主要依靠股权融资,会稀释股东股权,同时不能很好的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是但当地方 *** 、企业都债务高企,银行为防止债务危机的引爆就必定会减少借贷,令到 *** 投入的升数效应减低。

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工业化进程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将逐步加深。即使从目前的油价水平看,油价对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还没有真正缓解乃至消除。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各大国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来看,原油价格与各国经济增长之间总是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因为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波动而受到影响。目前,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刚刚显现,因此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GDP 增速的影响不太大。而考虑以下因素,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在逐步加深:

(1)资源价格改革的最终完成。目前资源价格改革并未真正推进,成品油价格受到管制,如果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原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显著;

(2)工业化进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原油消费量在快速增长。原油消费量的增长使中国经济增长与油价的关系会更紧密,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将更深入;

(3)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最大,占比约70%,而石油约21%。如果考虑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预期和能源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会更大一些。

回到短期上来,近期油价高位回调减缓了下半年乃至明年经济增长下滑的速度。一方面,由于存货等原因,4 月以来高企的原油价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存在时滞效应,下半年GDP 增速将比上半年减缓,预计下半年在9.8%左右;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在美国不发生飓风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7 月11 日的147 美元/桶很可能会成为今年油价的最高点,油价的回落盘整将增大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即油价回调将减弱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减缓对经济增长回落的冲击。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目前的油价水平看,油价对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没有真正缓解乃至消除。2009 年通胀的高低依然有赖于油价水平。从短期看,油价回落将大幅减轻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并进一步确认下半年中国CPI 的下降趋势。

我国现行的CPI 由八大类商品构成,大致的权重是:食品约3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约14.5%;居住约13.2%;交通通讯约9.3%;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约11%;衣着约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约4.4%;烟酒及用品约5%。八大类商品的权重这几年有微小的变化,但大致如此。从CPI 的构成来看,石油并没有直接的权重,但构成CPI的各类商品及服务大多直接或间接消费石油相关产品。

石油价格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中国CPI。直接途径是影响CPI 中交通运输和水电燃料等消费价格,其影响大小取决于成品油的价格和价格管制程度以及它们在CPI 中的权重。间接途径是通过影响石化中间体和成品油等生产资料价格来影响CPI,影响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程度。根据国际能源署、OECD 经济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在没有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 个百分点。

6 月20 日,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缩小了和国际成品油的价差,但对非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形成一定的上涨压力。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进一步拉大,很可能迫使我国加快调整成品油价格,从而对初步缓解的通胀形势形成新的压力。而油价的调整将缩小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也将带动其它石油化工产品价格的回落。截至8 月8 日的数据显示,国际成品油价格随油价大幅下跌,美国成品油价格跌幅超过10%,新加坡成品油价格跌幅超过14%。国内汽油、柴油、航煤油不含税价格与国际分别倒挂811元、1339元、1034 元/吨,差价幅度分别为13.1%、19.6%和14%。一个月以来随着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外成品油价差大幅度收窄。

油价回落也会带动其它能源价格的回调。近期,国际油价回落带动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截至8 月8 日,国际天然气价格已经从6 月份的12.68美元/吨 均价回落到8.22美元/吨,近一个月其价格跌幅高达37.63%。天然气价格的下跌最终影响到国际国内尿素价格出现回落,跌幅分别为1.44%和1.21%。尿素价格回落将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从而减弱下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因,减缓下半年CPI 的上涨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油价回落将大幅减轻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和上调预期,削弱了非食品类价格上涨的驱动力。从而进一步确认下半年中国CPI 的回落趋势。

对相关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高油价直接抬高企业原材料成本并间接抬高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对企业利润造成挤压。在未来的2-3 年,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价高低。而从下半年来看,油价回落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但盈利状况难以改善。

从油价波动下石油消耗前十位的行业的成本波动来看,如果油价提高50%,则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气生产供应业、电力热气生产供应行业为了弥补成本上升将要求分别提高价格50.75%、8.04%、6.95%。但是,由于价格管制的存在,成品油、煤气、电力往往不能按照成本上涨幅度定价,因此油价大幅上涨实际上形成了对这类行业的利润挤压。同时,从经济史来看,高油价往往伴随全球性的经济调整。全球经济调整和将原料价格上涨转嫁给最终产品价格方面的困难将对工业企业的支出(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利润的下滑。而油价下跌能缓解各行业的成本压力。

油价波动对各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的时滞也不同。同样,各行业对油价的反应速度和敏感性也不相同。而成品油价格的管制会改变部分行业对油价的敏感程度和行业盈利状况。结合各行业石油直接消耗系数的情况,并根据产业链上、中、下游间原材料成本的传导,我们分析了成品油价格管制下的油价下跌或上涨情况下相关行业盈利状况的变化。总体而言,对油价波动不敏感的行业主要有医药健康护理、文化娱乐、通信服务及设备制造、金融保险、食品饮料等。

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比国外高?

1、我国油价有近一半是各种税,比例高于美国的22%,这是我们油价比国外贵的重要原因。

2、另一个原因是能源供应安全相关的,我国石油资源并不算很丰富,而且存在有效资源递减、含水比例上升、开采难度大等难题。

目前来看,要提高开采技术和保障开采产能需要较大的投入。按照之前的数据,我国开采石油的成本大约在40美元一桶,如果国际油价低于这个价,将导致我国国内石油开采出现亏损,因此发改委低于40美元一桶不再降油价的政策有这方面因素的考量。

3、国家建立是有储备以保障燃油供给安全,这也需要成本之处,这些钱其实都得车主出了。

4、因为税率和技术这两种因素,国内的油价普遍要比其他国家要高,不过这些问题是目前很难解决的,我国的石油资源也并不是很丰富,技术也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