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和朝鲜的差距

2.洛杉矶旅游指南洛杉矶景点指南

3.航空的历史发展

4.美国资料(英语)

5.油价再涨也不怕!这5款7座SUV不仅空间大还“省油”

6.美国泛美航空的历史

韩国和朝鲜的差距

世界油价最便宜的国家_世界油价1950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197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直到1980年韩国才刚刚赶上朝鲜。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603亿美元和1589美元,朝鲜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13亿美元和1161美元。此后韩国则快速发展,把朝鲜远远抛在了后面。 90年代后朝鲜经济发展则每况愈下。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它们分别是-3.7、-5.2、-7.6、-4.3、-1.7、-4.5、-3.0、-6.8、-1.1。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出正增长6.2。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90年至1998年,煤炭产量由3 315万吨减少到1 860万吨;发电量由227亿千瓦减少到170亿千瓦;钢铁产量由336万吨减少到94.5万吨;原油进口量由252万吨减少到50万吨。由于原料、燃料、电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进入1999年后,朝鲜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好转的迹象。据朝鲜内阁外务相白南舜说,朝鲜经济已全面出现转机,全国数千个工厂企业实现了生产正常化,1999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有资料表明,朝鲜2000年年电力生产同比增长了140%,煤炭生产同比增长了113%,有2500多个工厂企业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计划。

60年代时,朝鲜粮食生产曾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64年朝鲜产粮500万吨,那时仅1200万人口,既能让国民过得舒服,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被国际舆论称为“经济奇迹”。70年代中后期,朝鲜年产粮食超过700万吨,80年代前半叶曾超过800万吨,年甚至达到1000万吨。但是,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2000年朝鲜的粮食总产量约为359万吨,比1999年(422万吨)减产约15%。其中1999年大米的产量为163万吨,2000年减至142万吨,玉米从192万吨减到144万吨,大豆从13万吨减到12万吨,只有红薯从31万吨增至39万吨,增产约25.8%。朝鲜目前的全国总人口为2400万左右。按平均每人每天460克粮食消费计算,朝鲜全年粮食需求量最低应为400万吨上下。朝鲜全年正常粮食需求量为746万吨左右,其中口粮480万吨,工业用粮120万吨,饲料用140万吨。可见朝鲜每年缺粮大约250-300万吨。自1991年以来每年进口80-160万吨粮食左右。

进入90年代后,随时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朝鲜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苏联一直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1990年朝苏贸易额为25.6亿美元,占朝鲜贸易总额的54.2%。苏联解体后,1991年朝俄贸易额急剧减少到4.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0%以上。此后贸易额逐年减少,1995午朝俄贸易额只有2.3亿美元,在朝鲜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下降到11%,5年间朝俄贸易规模缩减了50%以上,因此造成朝鲜对外贸易严重滑坡,贸易条件日趋恶化,进出口贸易急剧下降。1991年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47.8亿美元下降到27.2亿美元,1992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6.6亿美元,1993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6.4亿美元,1994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1.1亿美元,1995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0.5亿美元、1998年进一步下滑至14.42亿美元。1998年朝鲜对外贸易额为14.42亿美元,同比减少33.7%,其中进口额为8.8亿美元,同比减少30.6%;出口额为5.59亿美元,同比减少38.2%。这是90年代以来,朝鲜贸易额首次低于15亿美元。1999年为14.79亿美元。2000年略有回升(19.7亿美元),2001上半年骤增八成。其中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241%,从中国进口矿物性燃料和谷物分别增长112%和89%。

朝鲜从2000年以来已把强国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然而,由于半岛目前的不战不和的态势,朝鲜又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间内,沉重的军费负担仍将继续拖累朝鲜国民经济的发展,朝鲜只能继续采取“建设与军事并举”的方针。朝鲜自60年代起就一直保持对与军事工业直接相关的重工业的高投入,结果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而军工生产却发展迅速,消耗了巨大的国民财富,不仅直接排挤了农业和轻工业,也排挤了民用生产资料的生产。目前,朝鲜人口总数为2300多万,朝鲜拥有现役正规军105.5万,准军事部队18.9万,预备役470万。其兵力占世界第五位。据外电报道,近年来朝鲜每年的军费支出约占其GNP的20—25%左右,1994年其军费支出为56.6亿美元,占GNP的26.7%。这种巨额的军费不能不严重阻碍并延缓朝鲜现代化的正常进程。

东欧剧变和苏联崩溃,使朝鲜失去了原来与这些国家协作保有的战略物资来源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停止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后,朝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继续进口石油、棉花、焦炭等战略物资;而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又使许多朝鲜商品失去了竞争力。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进一步缩小了朝鲜的国际经济空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东欧剧变后,在美国要求停止与朝鲜进行贸易,否则西方国家不提供贷款的压力下,东欧等国家都停止了与朝鲜的正常贸易,导致出现了朝鲜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无处输出的局面。1995~1997年连年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朝鲜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和工业生产的瘫痪,使朝鲜不仅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而且不得不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和民用能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与美国进行的核对峙,使安全问题陡升为最紧迫的课题,致使朝鲜无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结果更加恶化了经济困境,逐渐降低了国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解决方法和越南一样:加快市场经济改革步伐,国家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裁军放权,改变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将经济管理权下放,采取按劳分配制度,提高国民劳动生产积极性,鼓励发展个体和私人经济,扩大市场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韩国经济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荡与恢复阶段(1945年~1961年)。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1948年成立的政府为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其生产设施几近毁灭。1953年停战后,在美国及联合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近三年的恢复,于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尽管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韩国经济停滞的时期,但是,1954年韩国政府实施的“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政府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分配给实际耕作的农民,结果一种佃农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收益分成佃农耕作制度,使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得到提高。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政府实施的几个重要政策目标,成为6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1953年至196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3.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7%。

(二)高速增长阶段(1962年~1992年)。1961年5月,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后,开始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不均衡发展等战略,推进了韩国经济的有计划开发。1962年开始连续实施了6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可谓外向型经济形成时期。“一五”期间作为振兴出口、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步骤之一,1965年韩国和日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60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都达到7.6%。1962年至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至81亿美元,增加2.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至252美元。“二五”计划结束时的1971年,出口额由1962年的5480万美元增至10.68亿美元。

70年代是韩国实施第三、第四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继续推进自立经济建设、解决发展不均衡时期,也是重化工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针对韩国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提出“各地区均衡发展”、“划时代地扩大出口”、加紧“重化工业建设”等目标,改善了地区间、产业间的不平衡发展。为了继续扩大出口,1973年制定了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将造船、汽车、钢铁、石化及有色金属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对重化工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创造了该时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纪录。同时,产业结构向工业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1976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31%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24.8%。“四五”计划期间(1977年~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仅为5.8%。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朴正熙总统遇刺,1980年光州事件及粮食的大幅度减产,重化工业投资失控,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尽管如此,应该说整个七十年代韩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重化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在“新村运动”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当局在宏观调控上的失误,出现了工业投资过猛,工业设备运转率过低等问题。1971年至1979年,国民生产总值由95亿美元增至614亿美元,增加5.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88美元增至1662美元;出口由10.68亿美元猛增至150.6亿美元,年均增长39.7%。

进入80年代,韩国政府针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内经济波动的新形势,提出“稳定、效率、均衡”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改革,在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中求发展。“五五”计划(1982年~1986年)和“六五”计划(1987年~1991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2%和9.3%。八十年代上半期,韩国出口增长率超过进口,贸易赤字逐渐减少,1986年终于出现盈余。年~1985年韩国同其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使得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是,1986年以后,进入低汇率、低油价、低国际利率的所谓“三低”时期,使出口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1986年增加14%,1987年36%,1988年28%),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11%,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57美元

(三)调整改革发展阶段(1993年7月至今)。1992年开始实施第七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可是,1992年12月当选的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民选总统金泳三,1993年2月上台后提出了“新经济五年计划(1993年~1998年)”。在此计划中提出行政改革、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1992年与中国建交。由于韩国具有的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对日本出口大幅度增加、设备投资增加等因素,1994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1995年也保持了这种良好势头,增长甚至超过1994年,达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10037美元)。1996年由于日元升值导致韩国出口下降和设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率回落为7.1%,可是,在这一年韩国成为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这标志着韩国基本上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然而,1997年10月开始韩货价值暴跌,被卷入亚洲金融危机漩涡之中。97年11月末,韩国可用外汇储备降至73亿美元,陷入无法支付外债之困境。韩国政府不得不于当年11月21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金融救助,并于12月1日与IMF签订了金融救济协议。55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救助计划实施后,不稳定的外汇状况随着1998年1月韩国政府同国外债券组织签订短期外债向中长期转换的协定后开始趋于稳定。以IMF的金融救济为契机,韩国摆脱了全国范围的危机。而受到金融危机洗礼的韩国经济,九十年代末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调整改革中的韩国经济,于2000年显示出有力的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增长3.8%。2002年新当选的卢武玄总统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经济施政纲领。2002年经济年均增长7.0%。而2003年仅增长3.1%,国内生产总值为6012亿美元,人均为12646美元。

纵观韩国经济的发展,“根据霍利斯·钱纳里(H.B.Chenery)的研究,韩国经济的主要转换增长时期(transitional growth)为1963年~1983年。1963年随着第一次经济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业化正式启动。1970年韩国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ation country)。1983年韩国经历了1979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机,1980年负增长后经济得以恢复,并在经济稳定基础上促进自律化、开放化。”而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挫折之后,韩国经济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韩国不同历史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评价

通过韩国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促成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发展宏观角度来讲,韩国处于后发展国家可以利用更发达国家技术革新成果,“浓缩”工业化进程之优势地位;以及超越传统贸易理论所指出的一个出口国需先在本国国内市场上充分收集消费者偏好使其成熟后再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漫长过程;还有对像韩国这样资源匮乏国家,战后节约资源型技术得到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发展中资源匮乏束缚得到大大缓解;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即“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贸易将使双方受益,而后者比前者受益更多”又一次得到部分验证。而从韩国本身来讲,政府实施的以下几种经济增长战略不能不为其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的“定向”和“导向”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作用。对韩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政府规划、指导、管理和调控经济。其主要手段是:首先,运用经济开发战略,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向。韩国政府60年代中期提出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经济活动重点由国内市场转向国外。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重点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提出“重化工业化”经济开发战略,80年代以后,又提出“技术立国”等。其次,根据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制定五年经济开发计划,以自由与计划相结合为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政府主导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开发计划。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及措施并加以执行。第四,韩国政府首脑亲自干预经济。由于政府将干预经济活动视为其重点职能之一,所以,政府最高层直接干预经济、直接处理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关于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初期是比较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韩国当时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是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由政府充当其经济活动的总指挥。政府主导经济的主要手段为宏观经济决策、计划指导、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干预,经济立法和行政手段等。然而,这种依靠政府主导,3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自有其弊端。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制度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由于政府主导的企业制度、金融支持政策的安排,造成了企业对政府的强力依赖。韩国大企业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优惠,竞相不计后果地扩张,沿着规模扩张的路径走下去。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大企业集团没有适时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技术创新;企业的高负债、财务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集团的制度缺陷,终使企业管理失控。到1997年金融危机时,大企业集团纷纷倒闭也就不难理解了。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的另一弊端在金融体制上表现显著。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系统是一个金融市场,根据市场信号运用市场运行规律,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相关部门中去,推动社会生产的正常发展。可是在韩国,其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使然,金融业的职能仅是行使政府指令、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政府决定利率、存贷、投资等,使金融机构丧失了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动因,大量的呆账成为其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扭曲与滞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将其所有弊端都展现给国人,使其始于90年代初但又未能痛下决心的改革调整不得不真正使上轨道。政府由此转向旨在减少干预、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场秩序、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上。政府这种由主导经济向重点规划经济的角色转变,使如三星电子这样的大企业集团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韩国现任总统卢武玄当政之初提出的四大经济施政纲领,并非言之无物。首先提出确立自由公正的社会秩序,具体包括建造易于创业的环境、构筑透明公正的竞争机制、构筑先进的金融基础系统和进行财政税收改革。在建设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中,提出要用东北亚时代的视野,构筑以物流中心基地与国际化金融为两翼、围绕信息高新技术产业的商务中心。而建设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社会和面向广阔未来的农渔村社会都有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基本完成其使命,成为其历史的一部分。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六十年代初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继续发展以进口替代产业为主的内向型经济,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民族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和人民所需要的产品尽量不进口或少进口;其二,面向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以出口产业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通过广泛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选择后者,使韩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韩国当时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资本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劣势,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来讲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源于其采取的正确方针和措施。概括起来韩国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以比较优势为其出发点。针对缺乏原材料、资金不足但劳动力丰富的现状,韩国决定了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其二,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保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能够适时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其三,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出口。尽管这些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但在出口企业的发展初期,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不平衡增长战略。韩国在增长方式的选择上,理论上受经济学家哈士曼(A.D.Hirschmann)的“不平衡发展论”的影响,认为在短时间内可以牺牲部分产业和工业部门而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业,通过发展重点产业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7?2]。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积累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因此,选择“倾斜式”的重点投资,“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采取“先工后农”,“先出口后内需”,“先轻后重”,“先大后小”,“先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后一般产业”,“先增长后稳定”,“先速度效益后技术效益”,“先内涵后外延”,“先效率后公平”以及“先增长后发展”等一系列经济不平衡增长战略。

对于韩国所推行的这种不平衡增长战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62年至1971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韩国重点发展投资省、见效快的轻纺工业,增加出口创汇,以此增加对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能力资金的积蓄,取得显著成效。而70年代初期起,由于重点转向重化工业过程的过急过猛,出现了对重化工业的重复、过剩投资,降低了经济效益。再则,效率与公平上的不平衡,出现经济增长之同时工潮迭起等并非完美之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应该说不平衡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交错的平衡增长。

(四)与国际经济变动协调的产业政策与国际化发展战略。韩国在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各个时期国际上产业结构变动的有利机遇,以其协调的产业政策来调整其产业结构。8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推行国际化,力图把其企业全面推向国际市场,按照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冷战结束后,随着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发展经济,韩国更加强调其经济的国际化、世界化发展,同样,这符合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

(五)高科技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及其人力资源要素的支撑。韩国历来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而此战略得到产业界的普遍赞同,认识到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素质。韩国的大企业大都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职工训练所、人力开发院等职工培训机构。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现任总统卢武玄提出的“构筑技术中心的社会”经济施政纲领,体现了韩国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中,以高尖端科学技术立国的志向。

洛杉矶旅游指南洛杉矶景点指南

1.洛杉矶景点攻略

洛杉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濒临浩瀚太平洋东侧的圣佩德罗湾和圣莫尼卡湾,背靠浩瀚的圣安东尼奥山。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面积约1214.9平方公里,人口约408.67万。

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州西海岸的旧金山半岛,是美国加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加州第四大城市。

2.洛杉矶景点攻略大全

线特征

游览美国经典旅游城市,体验东西海岸的不同风情。

线条设计

D1:华尔街——帝国大厦——百老汇——洛克斐勒中心——自由女神像

D2:华盛顿纪念碑)——白宫)——国会山

D3:壮丽一英里)千禧公园——号

D4:狭长地带)——大峡谷

D5:好莱坞环球影城

D6:金门大桥)——渔夫码头)——艺术宫

D7:回到中国

行详细信息

D1:纽约州

在纽约市中心观光,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帝国大厦,百老汇街,洛克斐勒中心,可以在象征美国自由精神的自由女神像前拍照。每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2:华盛顿

参观华盛顿纪念碑,世界著名的总统官邸-白宫。然后在大草地附近玩。下午去国会山,参观那里的美国植物园、国会图书馆和最高法院。

D3:芝加哥

芝加哥被称为风城。这一天,建议你穿上厚外套,戴上帽子。芝加哥。

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清晨走在宏伟的大道上,可以看到芝加哥标志性的汉考克中心、约翰汉考克中心、芝加哥老水塔、哥特式论坛报塔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下午,参观千禧公园,观赏克劳德门倒影下的芝加哥城。

D4:拉斯韦加斯

参观米高梅,威尼斯和大道上的其他顶级酒店,感受世界上最豪华和最著名的酒店。下午,参观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欣赏大自然的杰作。晚上可以去一试身手。

D5:洛杉机

参观——好莱坞环球影城,世界上最大的**工作室,体验回到未来,侏罗纪公园,火科技,终结者2,水世界,木乃伊的复仇。你也可以乘坐游览车在环球影城周围参观影城。然后拜访好莱坞明星。

3.洛杉矶10大必游景点

美国十大城市

第一名。纽约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被称为苹果城或者不夜城。

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中心。它也是美国最大的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位于美国东北海岸的哈德逊河河口。

纽约美国的GDP已经超过东京,位居世界第一。

纽约的人口是849万。

第二名。洛杉矶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它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

洛杉矶也被称为天使之城。

著名的好莱坞位于洛杉矶。洛杉矶人口约397万。

还有像加州理工学院,洛杉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样的名校。

主要景点:好莱坞、环球影城

第三名。芝加哥

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位于密歇根湖的西南岸。

芝加哥也被称为风城。人口约272万。

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航空中心和最大的铁路枢纽。

主要景点:西尔斯大厦、林肯公园

第4名。休斯敦

休斯顿是美国第四大城市。南方最大的城市。

休斯顿位于墨西哥湾沿岸。

休斯顿也被称为太空城。因为它是约翰逊航空中心的所在地。

休斯顿有220万人口。休斯顿大都市区是美国第五大大都市区。

主要景点:休斯顿航天中心、丰田中心竞技场

第5名。费城

费城是美国第五大城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宾夕法尼亚州的特拉华河口。

费城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城市。华盛顿是美国建国前的首都。因此,它在美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费城也被称为友谊之城。费城是美国第四大都会区。

费城有155万人口。

费城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

主要景点:费城艺术博物馆、马特医学博物馆

第6名。底特律

底特律也被称为汽车城。底特律是美国北部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

底特律有68万人口。

第7名。旧金山

旧金山也被称为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海岸。它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旧金山是美国西海岸的中点。

旧金山人口85万,其中华人18万。是西半球华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华人总数仅次于纽约。

主要景点:金门大桥、旧金山唐人街。

第8名。波士顿

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它也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最大的城市。

波士顿有64万人口。

第9名。匹兹堡

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之都。它也是美国的钢铁中心。

匹兹堡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

匹兹堡有33万人口。

匹兹堡是美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多次被评为美国最宜居城市。

匹兹堡美国的钢产量占美国钢产量的一半。

主要景点:匹兹堡大学、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第十名。亚特兰大

亚特兰大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格鲁吉亚的首都。

亚特兰大人口超过50万。其中,52%是黑人。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城市。

亚特兰大美国的航空业发展迅速。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的总部设在这座城市。

1996年,第26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亚特兰大举行。

主要景点:亚特兰大植物园,可口可乐的世界

4.洛杉矶旅游攻略附带详细路线图

丹佛,你得去知名的16街商业区,这里不仅是购物和旅游的天堂,也是丹佛的一大亮点美国城市公共管理水平。

作为丹佛主要的商业艺术步行街,从联合车站到市政中心有两公里多长,这里集中了丹佛的商业艺术精华。除了数百家商店和餐馆,还有许多文化。从洛杉矶到丹佛的距离是1637公里,大约1英里。策略请参考娜美旅行网。

5.洛杉矶景点介绍

阿拉斯加州门登霍尔冰川

门登霍尔山谷,位于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诺号附近,隐藏着一个仙境——门登霍尔冰川洞穴。

门霍尔冰川长19公里,宽2.4公里,最厚的地方有30多米高。起源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班德里山脉的巨大朱诺冰原的南半部。这里可以看到自然状态下的冰碛层,夹杂着埋藏已久的森林残迹。冰川(Glacier)毗邻汤加国家森林,是该地区唯一一个全年汽车都可以到达的冰川。

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有黑熊、狐狸、鬣狗、豪猪、松鼠等哺乳动物,陡峭的悬崖上可以看到野生的白山羊,天空中盘旋着雄鹰。

亚利桑那州羚羊峡谷

亚利桑那州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峡谷之一,也是著名的摄影景点。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最近的城市是佩奇,属于纳瓦霍土著保护区。在地形上,羚羊峡谷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称为上羚羊峡谷和下羚羊峡谷。

俄勒冈州奥尼昂峡谷

俄勒冈州奥尼昂塔峡谷

感觉就像神仙居住的奥尼昂塔峡谷,位于俄勒冈州的哥伦比亚谷。狭窄河流旁边的岩壁覆盖着绿色

华盛顿州斯卡特谷

华盛顿斯卡吉特谷郁金香场

斯卡吉特谷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斯卡吉特县西雅图以北100多公里处。这里是北美最大的郁金香和水仙花产地,据说是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郁金香产地,甚至郁金香还会运回荷兰。

科罗拉多州

科罗拉多州,栗色贝尔斯-斯诺马斯荒野

科罗拉多州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州,东邻堪萨斯州,南接俄克拉荷马州和新墨西哥州,西接犹他州,北接怀俄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丹佛是该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

这条100英里长的山道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原野,让游客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行走在栗色的铃铛-雪块荒野中。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风景,无论是冬天是雪山,秋天是黄叶,夏天是花田。

佛罗里达州海龟国家公园

佛罗里达州干托尔图加斯国家公园

干托尔图加斯国家公园是美国的一个国家公园。它位于墨西哥湾,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的西基群岛以西约109公里处。它由七个珊瑚礁组成(花园、红海龟、灌木、长、东、医院和中间)。

这里蓝绿色的水很清澈,一眼就能看到水中的海洋生物和珊瑚。除了浮潜、划船和露营,这个岛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巨大堡垒——杰斐逊堡。充满文化历史气息的夏日岛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犹他州锡安国家公园

犹他州锡安国家公园

锡安国家公园是位于美国西南部犹他州斯普林代尔附近的国家公园。

这个229平方英里的国家公园的主要景点是扎因峡谷,其红色和黄褐色的纳瓦霍砂岩被维尔京河的北部支流分开。其他著名的景点包括白色大王座、棋盘山墙群、洛布拱门、三圣父和秦伟山口。

纽约沃特金斯格伦州立公园

纽约沃特金斯格伦州立公园

沃特金斯峡谷州立公园,以其峡谷而闻名。千百年来被水流侵蚀的岩层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它的自然风光就像小说中的世外桃源一样,层层叠叠的瀑布和周围迷人的秋色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让人心旷神怡。

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加州约塞米蒂山谷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NationalPark),位于美国加州东北部,内华达山脉西侧,曾是印第安土著Awany的故乡。

几亿年前的大陆板块造山,几百万年前的地震断层和火山岩浆沉积,几十万年前的冰川侵蚀,共同造就了今天优胜美地的壮丽景观。

这里有山峰,高耸的岩石,瀑布,潺潺的溪流,蜿蜒的小路,还有成千上万的野生动植物,随时都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怀俄明州大棱镜温泉

怀俄明州大棱镜泉

彩虹般的天然湖畔大棱镜温泉是美国最大的温泉,世界排名第三。这个位于黄石国家公园的彩色温泉是每个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最特别的是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季节你会看到不同的景色!

通往天堂之路,夏威夷

夏威夷瓦胡岛的俳句楼梯

虽然地标名为天堂的阶梯韩剧的吸引力不就在于天堂的阶梯n年前,它是夏威夷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这座世外桃源的陡峭险峻的天梯共有3922级台阶。它是美国陆军在1950年为了爬上山上的电台而建造的。

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

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洞窟

这个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其与众不同的洞穴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地下世界。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列为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名录》。

阿肯色州

阿肯色州的惠特克角

被称为自然状态阿肯色州美丽的山脉和清澈的溪流。魅力并不不要停在那里。阿肯色州欧扎克国家公园的玳瑁岩,又名惠特克角,是拍摄和求婚的美丽胜地~

图13

14)德克萨斯州汉密尔顿池

德克萨斯州汉密尔顿池

隐藏在奥斯汀森林地下洞穴中的是一个美丽的天然绿湖汉密尔顿池。千百年前地下河顶部被侵蚀,最后顶部坍塌露出地下河,形成了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的翡翠汉密尔顿池~

泳池上还挂着一个高约14米的瀑布,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天然避暑胜地。周围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和树木。汉密尔顿池及其周围的溪流都是天然的,所以水质会定期监测。

亚利桑那州马蹄弯

亚利桑那州马蹄弯

马蹄弯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的U形河道,也是格伦峡谷的一小段。因为河湾周围的巨石形状像马蹄铁,所以叫马蹄铁弯。在这里,不需要任何拍摄技巧,就可以拍摄出令人惊叹的自然景点。

阿拉斯加的北极光

阿拉斯加的北极光

当你看到北极光时,你会很开心和你一生中至少应该看一次的北极光可以在阿拉斯加看到!由于昼短夜长,每年9月至4月是观赏极光的绝佳机会。被称为北极光之都的费尔班克斯位于阿拉斯加中部,甚至宣称一年中有200多天可以看到北极光。只要在费尔班克斯呆上三天,就有80%的机会看到让你终生难忘的北极光!

犹他州布雷斯峡谷

犹他州布莱斯峡谷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是犹他州最小的国家公园。虽然名字中有峡谷二字,但并不是真正的峡谷,而是侵蚀形成的石柱。经过几千万年的风雨侵蚀,这里的悬崖别出心裁,形态各异。她们有的如少女般婀娜多姿,有的则如剑屹立于天地之间。

加州/内华达州太浩湖

加州/内华达州太浩湖

位于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边界的太浩湖是北美最大的高山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的顶级度假天堂和**《教父》的拍摄地。湖光潋滟,山色空荡,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莫基山脉

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的斯莫基山脉

横跨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美国游客最多的国家公园之一斯莫奇山(SmokeyMountains)经常在清晨或雨后被云层包围,连绵的山脉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

纽约尼亚加拉瀑布

纽约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的交界处,全长57.6公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瀑布。瀑布的巨水,以银河倾流、千万马奔腾之势,冲入山谷,咆哮怒号,犹如闷雷,数里之外都能听到。

亚利桑那州波谷

亚利桑那州的浪潮

波谷是指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上的帕里亚峡谷,其砂岩有波浪纹。由于它的地质结构,博朗谷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许多人会去参观。

加州红杉国家公园

加州红杉国家公园

红杉国家公园(RedwoodNationalPark)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的太平洋海岸,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自然遗产。

红杉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植物——可以长到350英尺的红杉常绿原始森林。国家公园内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红杉林,其中有170多平方公里百年以上的老林区。这里靠近海洋,气候温和湿润,为红杉的生长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托尔哦,俄勒冈州

俄勒冈州托尔井

托尔位于Perpetua角海岸的sWell,是一幅迷人的画面,由岸边深深的岩洞和奔腾的海浪组成。从远处看,它像是海里的一口井。

佐治亚州萨凡纳

佐治亚州萨凡纳

萨凡纳,佐治亚州最古老的城市,就像是欧洲童话中的小镇。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每年吸引一百多万游客。

华盛顿的帕洛斯福尔斯。

华盛顿帕卢斯瀑布

帕卢斯瀑布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富兰克林/惠特曼县。高约61米,占地约42.5万平方米。它是美国最壮丽、最美丽的瀑布之一,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和地质特征。帕卢斯瀑布很美,尤其是春天和初夏,水流巨大,景色壮观。

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NationalPark)成立于1910年,位于美国蒙大拿州北部,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接壤。顾名思义,公园里有古老的千年冰川。

冰雪融化时,山峰周围陡峭的山谷呈现出美丽的曲线。山谷中的小溪从几十米的高处流下,时而溅起水花,时而被风吹走,一泻千里。

怀俄明州的魔鬼

怀俄明州魔鬼塔

魔鬼峰高约386米,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圣地。据民间传说,有几个小女孩出去玩时,不幸被黑熊追赶。为了逃离这些凶猛的黑熊,小女孩们跑到石头上,祈祷神灵能拯救她们。说完,整块石头突然升起,带着小女孩们到了离天堂很近的地方,最后她们到达了天堂,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这个地标平均每年吸引40万游客,40多名游客成功登顶!你也想尝试挑战吗?

6.洛杉矶景点攻略图

洛杉矶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和体育中心之一。它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矶还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佩珀代因大学等。洛杉矶举办过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年洛杉矶奥运会,并将举办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7.洛杉矶周边景点

洛杉矶市内及周边有很多景点和项目,可以玩7-10天。中国人也比较集中,餐饮、购物、旅游服务都很发达。如果你不不要在迈阿密坐游轮,最多只能玩三天。它现在是邮轮促销的季节,而且it’乘船去迈阿密正好。那些不don’我不喜欢玩水。我不想去迈阿密。

航空的历史发展

美国最早的班机商业航线于1914年1月1日设立。

最早的航空公司有布兰尼夫国际航空、泛美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最初为波音的子公司)、环球航空、西北航空和东方航空等。

1920年代早期乘客服务很少,大多数航空公司运送邮包。

1925年福特汽车收购了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开始建造全金属的福特三发动机飞机,这是美国第一家成功的航班飞机。

它可以运载12名乘客,因此使得乘客服务更加有盈利。

航空飞行逐渐成为美国运输网中铁路运输的补充。

与此同时胡安·特里普开始建立一个把美国与世界其它各地连接在一起的航空网。

他创办了泛美航空,使用一支水上飞机队设立了洛杉矶至上海和波士顿至伦敦的航线。

1940年代前泛美航空和西北航空(从1920年代开始飞往加拿大)是美国唯有的两个有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

1930年代里波音247和道格拉斯DC-3的出现使得美国的航空公司普遍进入盈利状态,即使大萧条也未能削弱这个趋势。

这个趋势一直维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后的发展

战后各国 *** 开始为正在出现的民用航空业设立标准和范围,美国支持给予航空公司最大的操作自由。

其中原因之一在于美国航空公司不象欧洲和亚洲的航空公司那样在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至今为止美国 *** 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支持这个“开放空间”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对飞机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许多航空公司通过与军队的租借合约发了大财,预测到未来货物和乘客民用航空运输的巨大需求。

它们此时愿意投资购买新的飞机如波音377、洛克希德星座和道格拉斯DC-6。

大多数这些新飞机是在美国轰炸机如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的。

这些轰炸机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研制(如增压)。

这些新技术提高了这些飞机的效率,使得它们的速度和负载量均获得提高。

1950年代里哈维兰彗星型、波音707、道格拉斯DC-8等成为西方喷气式飞机的第一批旗舰。

1970年代里出现的波音747、道格拉斯DC-10和洛克希得L-1011三星客机为航空公司业再次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今天这些飞机依然是国际航空业的主力。

图-144和协和飞机使得超声速飞行成为现实。

1972年成立的空中客车是至今为止欧洲最成功的商业飞机制造商。

这些飞机大多数在速度上没有多少提高,但是在载客量、负载量和飞程上均有巨大的提高。

1978年美国放松对航空业的管制,降低了对新航空公司成立的要求。

当时经济正处于萧条时期。

新的航空公司进入市场。

它们购买飞机、租用机库和维护服务、训练新的人员和雇用其它航空公司解雇的人员。

1980年代里世界上半数的航空飞行是在美国。

今天美国国内每天有上万次航班。

20世纪末一种新型的廉价航空公司,它们提供没有外加的廉价飞行。

西南航空、捷蓝航空、穿越航空等廉价航空公司对大航空公司造成了严厉的挑战,与此同时在欧洲、加拿大和亚洲也有相应的趋势。

它们的商业可能性对常规航空公司造成了严峻的竞争威胁。

但是穿越航空等又已经停业了。

在过去50年里美国航空业从盈利发展到极其亏本。

1978年作为第一个被放松管制的大市场美国航空业比任何一个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航空业受到的冲击都要大。

今天除美国航空外所有大航空公司均处于《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破产保护状态下,或者已经退出市场。

欧洲公司 欧洲最早从事空运的国家有芬兰、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

荷兰皇家航空是今天世界上最老的、依然以它原名运行的航空公司,它于1919年成立。

它的第一次飞行是1920年把两个英国人从阿姆斯特丹飞到伦敦希斯罗机场。

与欧洲当时的其它大航空公司一样荷兰皇家航空一开始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连接远处殖民地的服务。

但是荷兰帝国丧失了其殖民地后荷兰皇家航空的境遇不良,因为荷兰是一个小国家,只有很少可能的旅客,因此它主要依靠转机的旅客来维持其营业。

荷兰皇家航空是第一个使用枢纽系统来达到简易转机。

1919年法国开始与摩洛哥的空邮服务,1927年这个服务被私有化,公司命名为空邮公司(Aéropostale),它获得了许多资本,成为一个重要国际航空公司。

1933年该公司破产,被国有化,与数个其它航空公司合并为法国航空。

1923年9月12日在赫尔辛基包机公司Aero O/Y成立,它是芬兰航空的前身,是世界上至今为止依然运行的最老的航空公司之一。

公司使用的最早的飞机是一架荣克F13,于1924年3月14日交货,最早的飞行1924年3月20日从赫尔辛基赴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1926年德国汉莎航空成立,与当时其它大多数航空公司不同的是汉莎航空成为欧洲外的一个大投资者,它向巴西航空和哥伦比亚航空投资。

德国的航空公司使用的荣克、多尼尔和福克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德国空运的顶峰是1930年代中,当时纳粹宣传部部长批准开始商业齐柏林飞船服务。

这些巨大的飞艇成为工业能力的象征。

但是它们使用易燃的氢气造成安全问题,最后导致1937年兴登堡号飞船的空难。

1919年8月25日英国公司飞机运输和旅行公司(Aircraft Transport and Travel)开始伦敦至巴黎之间的服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班机。

英国此时最重要的航空公司是帝国航空公司,1939年改名为英国海外航空。

帝国航空使用巨大的汉德利-佩季双翼飞机在伦敦、中东和印度之间飞行:帝国航空的飞机在鲁卜哈利沙漠中由贝都因人修理是大英帝国时期遗留下来的中最著名的之一。

放松管制 

1990年代初欧洲联盟对航空业放松管制对航空业有很大的影响。

航班的距离缩短,易捷航空和瑞安航空对传统国家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竞争。

这些国有航空公司本身也私有化,比如爱尔兰航空和英国航空。

一些航空公司如意大利航空2008年初受到油价上涨的冲击。

据国际机场协会统计,2010年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33.36亿人次,同比增长6.2%。

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2.3%。

在全球民航业得到较好复苏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也表现出色,2010年,中国运输机场达到175个,覆盖全国91%的经济总量、76%的人口和70%的县级行政单元,民航旅客运输量由2006年的1.60亿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2.68亿人次,复合增长率达14.1%。

从国内机票代理来看,中国航空客运销售代理企业众多,但集中度较低。

1998年,国内的机票代理加直销呼叫中心仅约500家,而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到2010年,全国具有代理人资格的一二级分销商约8000家,加之通过网站系统销售的机票代理商家数字可能过十万,而年平均每家代理企业每年销售机票不足3万张,行业前3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低于15%,前8名低于20%,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从分销售渠道来看。

携程、艺龙以及腾邦等公司的OTA模式在线机票销售,酷讯、去哪儿等网站的机票垂直搜索引擎模式,以及票盟、51BOOK等机票竞价平台是国内机票分销渠道的主要阵营。

近两年,国内上百家第三方平台迅速崛起并获得市场认可,每天通过平台成交机票金额达两三亿元,机票交易量占中国民航机票交易总量的40%-50%,第三方平台以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满足了市场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从国外机票代理来看,在美国,航空公司机票直销比例已达61%,代理商只占39%的市场份额;在欧洲,英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等直销份额也达到了50%。

即使推行零机票代理费,代理商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呈现直销与代理商基本平分秋色,机票代理商市场占有率高度集中的局面。

尽管佣金比例长期来看有下调趋势,直销和分销作为机票销售的两条渠道,仍将长期共存。

航空公司直销和代理分销各有优势,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互为补充,虽然机票直销比例的提升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对代理行业的影响有限。

对航空公司而言:代理销售为其主要销售渠道,航空公司通过大型代理企业可以实现其销售规模的提升。

航空公司若实施垂直一体化策略进入机票销售领域,需要扩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将会增加管理的复杂性;而寻求与之相匹配的企业进行合作,则可以降低管理费用和边际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消费者角度看:能够同时提供有保障服务和多样化选择的大型代理企业是更好的选择。

单一航空公司由于航班密度低,旅客的选择范围有限,尤其是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务旅客,出行时间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大型代理企业综合了多家航空公司的机票供给,能够较好地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此外,大型代理企业还可以提供酒店预订、汽车租赁、旅游线路等多产品“一站式”服务,节省旅客大量的搜索时间和准备工作,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代理企业仍将长期存在并在机票的销售渠道中占据重要位置。

虽然中国民航业发展迅速,但民航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

“十二五”时期,中国民航将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的趋势,快速增长仍将是本阶段的基本特征。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中国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旅客运输量将达4.5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1%。

假设到时中国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提高到30%,按照平均机票价格1100元,综合佣金费率6-7%估算,预计航空客运销售代理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00-24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航空客运销售代理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航空客运销售代理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

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航空客运销售代理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航空客运销售代理行业中的翘楚!

世界上依然存在的五家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为墨西哥的墨西哥航空和捷克的捷克航空、哥伦比亚的哥伦比亚航空、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航空、荷兰的荷兰皇家航空。

位于智利圣地亚哥的智利国家航空飞机拉丁美洲最早拥有航空班机的公司有智利的智利国家航空、哥伦比亚的哥伦比亚航空、墨西哥的墨西哥航空、巴西的巴西航空和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合作成立的中美洲航空集团。

这些航空公司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开始营业了。

墨西哥航空于1934年成立,一开始命名为Aeronaves de México。

其它地区性航空公司如阿根廷航空公司类似。

所有这些航空公司依然在运行。

拉丁美洲的空运市场发展迅速。

这些航空公司为它们国内航空飞行服务,同时也连接拉丁美洲各国以及飞往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非洲和亚洲。

只有智利国家航空以智利为中心外还在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多米尼加有海外分公司。

拉丁美洲的空运枢纽有巴西的圣保罗、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秘鲁的利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智利的圣地亚哥。

最早开始有空运企业的亚洲国家之一是菲律宾。

1941年2月26日菲律宾航空成立,它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依然以其原名运行的航空公司。

该航空公司由一群当时在菲律宾的商务人士举办,其第一次飞行从当年3月15日开始的马尼拉和碧瑶市之间的每日航班。

后来它又开始使用比较大的飞机如道格拉斯DC-3等。

日本航空的第一架飞机(一架DC-3)是从菲律宾航空租来的。

1946年7月31日一架被菲律宾航空租借的道格拉斯DC-4运载40名美国人从马尼拉尼尔森机场经关岛、威克岛、约翰斯顿环礁和夏威夷檀香山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成为第一个跨越太平洋的亚洲航空公司。

同年12月该公司开始马尼拉和旧金山之间的航班,1946年该航空公司也成为菲律宾的国家航空公司。

另一个起步早的航空公司是印度航空,它于1932年以“塔塔航空”为名成立,是当时印度工业家贾姆谢特吉·塔塔的企业(今天的塔塔集团)的一个分部。

1932年10月15日塔塔本人飞一架小型单引擎飞机为帝国航空将邮件从卡拉奇经艾哈迈达巴德传递到孟买。

此后一名英国皇家空军继续将该飞机飞到钦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新成立的国家航空公司将它们的飞机转为军用,因此在亚洲民用航空基本停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恢复民用航空,1946年7月29日塔塔航空成为一个部分国有企业,并改名为印度航空。

印度独立后 *** 占有改航空公司49%的股份。

该航空公司拥有从印度飞行国际航班的权益,并是印度的国家航空公司。

印度的邻国也很快就开始从事民用航空了,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原名东方航空)和国泰航空于1946年成立,新加坡航空和马来西亚航空于1947年成立,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于1949年成立,日本航空于1951年成立,中华航空于1959年成立,大韩航空于1962年成立。

美国资料(英语)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ferred to as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overseas territories, such as the Columbi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Washington, [1] and Guam, and other overseas territories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The main body part is located in central North America, the CIA World Factbook, from 1989 to 1996 the initial version of the total area is 9372610km L and amended in 1997 to 963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plus five Great Lakes in American sovereignty and estuaries, harbours, inland sea, coastal waters area), a population of 3.2 million, general English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 [2].

From America for the Indians,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At the end of the 15th century, Spain, the Netherlands and other countries began to migrate to here, the British will surpass. In 1773, 13 colon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1775, the outbreak of the American people's independence war against the British colonists. July 4, 1776, in Philadelphia held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by George Washington served as commander in chief, through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end of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George Washington was elected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788. After the civil war, the American capitalist economy was rapidly rising. In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to expand, after a war, World War II, the cold war, the national strength, is the world's only super power [3].

The United States is a highly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y, its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e, innovation and other strength led the world. As the first military power in the world,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civil aerospace technology, but also it is worthy of the world's first, the research funding, research university enterprises, rich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can be called model for the world. Although faced with various domestic problems,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due to its relatively sound legal system, a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top educational resources, etc., continue to attra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pursue the American dream

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1] 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2,610km?,1997年修正为963万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人口3.2亿,通用英语,是一个移民国家[2] 。

北美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等国开始向这里移民,英国则后来居上。1773年,英国已建立13个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独立战争结束后的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崛起。19世纪初,美国开始对外扩张,历经一战、二战、冷战后,国力大增,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3] 。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实力领衔全球。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以及民用航天技术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经费投入之大、研究型高校企业之多、科研成果之丰富堪称世界典范。虽然面临各种国内问题,美国还是因其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健康的生活环境、顶尖的教育资源等,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来这里追逐美国梦

油价再涨也不怕!这5款7座SUV不仅空间大还“省油”

对于纯电动车,大咖一直认为那是属于“再购车”人群考虑的范畴,且考虑的范围多半以十几万甚至几万元这种“尝鲜价”为基础。只不过,从近期推出的不少新款纯电动SUV车型来看,当它们不断强化自身的续航表现时,整体的售价也在不断走高,而且座位布局也开始逐步多样起来。这时候不少人就会存在疑虑了:6/7座布局到底实不实用、对尾箱空间会不会有很大影响?带着这些疑问,大咖找来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7座电动SUV来一探究竟。

理想汽车?–?理想one

指导价:32.80万

纯电下NEDC续航:180km

作为理想汽车旗下的首款车型,理想one只推出一种车型版本,但可选装6座或7座布局。这款车是目前唯一采用增程式动力的电动车,当然咱们也能理解为“可自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它主要是依靠1.2T增程器+发电机来为电池进行供电,增程模式下,NEDC续航能达到800km。此外,理想one的电池容量为40.5kWh,在纯电模式下NEDC续航为180km。除了续航模式比较特别外,它的设计也是与众不同。理想one搭载了4块高清触控屏,显示效果虽佳,但人机交互逻辑仍需进一步优化。

空间上,理想one的车身尺寸分别为5020*1960*1760mm,轴距为2935mm,它的第三排腿部空间有一拳的距离,头部也有两指的余量,关键是理想one在三排开设了超大的侧窗,以至于不会有多少压抑感。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排均不放到的情况下,尾箱有302L的容积,能够放得下一个26英寸的行李箱和一个书包。另外,大咖比较推荐6座版本,一方面进出较为方便,另一方面还能供三排乘客往前伸腿。

比亚迪?–?唐DM

指导价:23.99-33.99万

纯电下NEDC续航:81/100km

在比亚迪唐新能源上,纯电动版本是没有6/7座版本可选的,只存在于唐DM上。这台插电混动SUV拥有两种不同的续航版本,其中电池容量为19.96kWh在NEDC工况下为81km,容量为23.97kWh的续航为100km。对于比亚迪唐DM而言,加速猛是它的一大特性,毕竟百公里加速4.5s的成绩可不是虚的。除了动力强之外,比较令大咖满意的是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实际体验下来,由于搭载了安卓系统,因此能兼容大部分软件,加上出色的语音指令系统,基本上能当一台Pad来使用。

比亚迪唐DM的车身尺寸为487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由于尺寸的限制,第三排空间的表现并不算好,个子稍高会出现“顶头顶腿”的情况,另外第三排的侧窗开口并不大。尾箱表现上,座椅全部直立状态的容积为272L,只能勉强放下一个较小的行李箱,两侧开设小储物槽设计,但能放置的物品并不多。

腾势汽车?–?腾势X

指导价:31.98-35.78万

NEDC续航:500-520km

作为比亚迪和戴姆勒合作下的又一产物,继腾势之后,腾势汽车又推出了一款电动车——腾势X,相比第一款产品,腾势X显然要成熟不少。这款车拥有纯电动版本和插电混动版本,其动力总成和续航表现均与比亚迪唐EV/唐DM的参数一致。不同的是,腾势X的内饰完全交由奔驰设计,因此可以看到奔驰许多经典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腾势X的可旋转中控屏尺寸为15.6英寸,要比比亚迪唐上搭载的14.6英寸更大,边框也更窄。就设计感而言,腾势X多少还是保留奔驰那股豪华风格。

尺寸方面,腾势X的长宽高分别为489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整体参数与比亚迪唐相近,第三排表现和尾箱容积基本没太大差别。总的来说,只有一种布局可选的腾势X,在选择性上显然就不如拥有三种座椅布局可挑的比亚迪唐DM了。

特斯拉?–?Model?X

指导价:80.99-90.99万

NEDC续航:550-575km

作为土豪们的“大玩具”,Model?X的售价基本已经劝退80%的消费者了。不过既然作为“大玩具”,百公里2.9s的加速成绩能打倒不少性能跑车,鹰翼门的设计确实是非常拉风,L2.5级自动驾驶技术至少也比不少品牌要靠谱些。但不靠谱的地方在于特斯拉的做工较差,包括座椅会出现异响、座椅乘坐体验差、接缝处瑕疵明显等。

尺寸方面,特斯拉Model?X的长宽高分别为5037*2070*1684mm,轴距为2965mm,整体表现要比理想one的尺寸还要大,因此在第三排空间表现上,腿部空间能有一拳距离,头部也有近一拳的表现。至于尾箱表现,特斯拉Model?X常规下的容积为327L,不过下盖板掀起来后能增加储物深度,加上前舱留有一定的储物空间,因此整体装载能力并不算差。

蔚来汽车?–?ES8

指导价:44.8-62.4万

NEDC续航:415-580km

作为新造车势力品牌的第一梯队,蔚来ES8算是当时第一批交付给用户的品牌之一了。虽然此前有着诸多的不完美以及各种质量故障,但时隔两年后,全新蔚来ES8续航继续得到了提升,车身各部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化。不过,续航打折和车机偶发的死机依旧是当前蔚来ES8的主要问题。

尺寸方面,蔚来ES8的长宽高分别为5022*1962*1756mm,轴距为3010mm,提供6座和7座两种座椅布局。从第三排的体验来看,尺寸虽大,但实际腿部空间所剩无几,头部空间也只有些许空间。尾箱表现则中规中矩,312L的容积能放下一个行李箱,而盖板下面和特斯拉Model?X一样设有储物格,但空间并不大,只能琐碎的物件。

大咖点评:

总体来看,以上5款6/7座纯电SUV,由于电池布置在底盘下方的缘故,上车台阶都相对较高,而且第三排的乘坐感受都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6/7座SUV在必要时刻是能够胜任拖家带口短途出行的条件的,把第三排放倒后,更大的装载能力也能满足三口之家长途旅行的要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国泛美航空的历史

泛美航空公司于1927年3月14日由亨利·阿诺德少校和他的伙伴创立,他们的公司有能力取得到古巴的把邮件运送的合约,但却没有能力去执行运送工作。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成立了美州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尔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等几位有权势和政治关系的投资者于背后支撑,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一职。在购入一家于1926年成立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公司后,取得哈瓦那的着陆权。1927年10月11日,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这三家公司于1928年6月23日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名为美州航空公司。理查·霍伊特担任公司主席,特里普和其伙伴取得公司四成权益,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而泛美则成为美州航空公司旗下的附属公司,由特里普主理。

合并前,美国政府为免当时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SCADTA在无竞争者的情况下取得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于是批准泛美的邮件运送合约,并把泛美视为美国国外航线的选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政府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不断扩展。

特里普与其伙伴计划将泛美航空的航线网扩展至中南美洲。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时,泛美在中南美洲购入了许多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并向美国邮政商议前往该地区的大部份邮件运送合约。1929年9月,特里普与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到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商讨着陆权,其中包括SCADTA的基地—哥伦比亚。年终推出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鲁的航线。翌年,因收购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而取得一条沿南美洲东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向西往智利圣地牙哥的航线,并把航空公司易名为“Panair do Brasil”。泛美亦与基斯海运公司(Grace Shipping Company)于30年代组成泛美-基斯航空(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于在安地斯山脉地区立足。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州航空公司于1929年时是纽约场外证券交易所(New York Curb Exchange)里最炙手可热的股票,每次公布新航线时都会引起一阵买卖热潮。在3月的一天内,美州航空公司的股价就攀升了50%之多。特里普与其伙伴曾阻止联合飞机运输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 Corporation,UATC)对泛美提出的收购,并继续掌管泛美航空的业务。(UATC是今天波音、普惠和联合航空的母公司) 泛美于南美洲扩展的同时,也于1937年与挪威DNL航空的伯恩特·巴尔肯(Bernt Balchen)商讨合作飞行越大西洋前往欧洲航线的合作协议。协议由泛美把乘客送到冰岛雷克亚维克,再转乘DNL航空的西科斯基 S-43前往挪威的卑尔根。但计划其后搁置,泛美转而筹办由美国前往英国及法国的航线。英国国有的帝国航空(Imperial Airways)非常渴望于泛美航空合作开办越大西洋航线,但法国则因为其国家航空公司“Aéropostale”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航空公司,并与泛美于一些航线上直接竞争而未对合作协议提起太大兴趣。但最后两国仍然与泛美达成协议合作开办由维吉尼亚州诺福克(Norfolk)经百慕达及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的航线,但这条航线并未有完全投入服务。1937年6月16日,泛美航空与帝国航空合作提供纽约往百慕达的航线。泛美使用一架名为百慕达飞剪号(Bermuda Clipper)的西科斯基 S-42飞行,而帝国航空则使用塞特(Shorts)C级水上飞机服务该航线。泛美亦于同年取得由波士顿往哈利法克斯的邮件运送合约。

首次越北大西洋的商业勘查飞行于1937年7月5日进行。一架名为泛美飞剪三号(Pan Am Clipper III)的西科斯基S-42由纽约起飞,停经加拿大纽宾士域谢迪艾克(Shediac)后抵达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的博特伍德(Botwood)。翌日,由夏诺·戈雷(Harold Gray)驾驶的泛美飞剪三号离开博特伍德飞往爱尔兰的佛尼斯(Foynes)。同日,帝国航空一架C级飞行艇亦自佛尼斯起飞前往博特伍德,于7月8日抵达蒙特娄,9日抵达纽约。这次试飞标志著越大西洋商业航班正式展开。

一批六架的波音314水上飞机于1939年初交付与泛美航空。1939年6月28日,泛美利用这种新型飞机每周飞行一班航班来往美国与英国。由纽约起飞,停经谢迪艾克、博特伍德和佛尼斯最后抵达南安普敦(Southampton)。单程机票收费375美元,相等于今天的5,00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终站改为佛尼斯直至10月5日因入冬而停飞。二战期间,泛美航空的波音314时常横越大西洋中部和世界各地支援一些军事行动。

泛美航空于1930年曾计划经阿拉斯加前往日本及中国,并委派林白勘查航线。但因为美国对苏联及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而未能开办。特里普因而决定开办由加州三藩市经檀香山后分别前往香港及奥克兰的航线。1934年,取得珍珠港、中途岛、威克岛、关岛和马尼拉苏碧湾(Subic Bay)的着陆权后,泛美于1935年3月把价值500,000美元的航空器材运往各中途站。首次勘查飞行于4月由一架西科斯基S-42进行,又于年终取得由三藩市往中国广东的邮件运送合约。首班航班使用一架马丁M-130飞行于11月22日启航。其后,泛美改用波音314飞行该太平洋航线,前往中国的乘客能在香港转接由泛美营运的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CNAC)航线网前往中国其他城市。

泛美航空把旗下大部份飞机都以“飞剪”(Clippers)命名,而飞剪一词则取自19世纪的高速帆船—飞剪船(clipper ship),这些飞机是当时唯一能进行洲际飞行的客机。为了与邮轮竞争,泛美为乘客提供头等客位,飞航组员都会穿着正式的海军服装,而不会像运送邮件的飞行员一样穿着皮外套和颈戴丝巾。在登机时亦采用了一般登船的程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份飞剪飞机都被军队征用,飞航组员以合约方式协助军方飞行。在这个时代中,泛美率先横越西非和中非前往伊朗,又于1942年初首先开办环球航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搭乘泛美旗下名为“迪西飞剪号”(Dixie Clipper)的波音314由迈阿密飞往英属甘比亚的班珠尔,成为第一位搭乘飞机出国的在任美国总统。而《星舰奇航记》的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亦曾经在这段时期担任泛美的飞行员。1947年6月19日,日蚀飞剪号(Clipper Eclipse)于叙利亚坠毁时他也在机上。 战后,泛美航空的机队由波音377、道格拉斯DC-6和洛克希德星座式这些速度更高的飞机取代。泛美以环球航线垄断了所有西行的航空旅客40年之久,001号航班由三藩市出发停经世界各地,包括檀香山、东京、香港、曼谷、加尔各答、德里、贝鲁特、伊斯坦堡、法兰克福、伦敦,最后抵达纽约,全程46小时。而002号航班则向东作环球飞行。

虽然,泛美航空致力提高其国际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其优势正逐年减少。美国海外航空(American Overseas Airlines)率先打破了泛美航空的垄断局面,随后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加入竞争。如环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布兰尼夫国际航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和西北航空(Northwest Orient)分别加入竞逐欧洲、南美洲和东亚的市场。1950年开办环球航线不久后,泛美开始研究经济客位的概念,并易名为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

面对着各航线的重大竞争,泛美航空开始进行一些革新,包括购入DC-8和波音707这两种喷射客机。1958年10月26日,开始使用波音707飞行纽约至巴黎的航线。

泛美航空是波音747的首批客户,于1966年4月订购25架波音747。1970年1月15日,首架泛美波音747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由第一夫人派翠西亚·尼克森(Pat Nixon)施洗,泛美总裁纳吉布·哈拉比亦有出席典礼。首班以波音747飞行的商业航班于1970年1月21日黄昏由纽约出发前往伦敦。遗憾的是,该编号N736PA的飞机于1977年在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与另一架747相撞后完全损毁并造成583人遇难。

泛美航空于1963年6月4日签订6架协和式客机的选择权,是首三间签定选择权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最后并未有购买协和式客机,泛美亦是波音超音速客机波音2707的潜在客户,但波音2707从未有投入服务。

50年代,泛美航空的业务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创立了洲际酒店和购入一架商务飞机。也参与了建构南大西洋导弹追踪系统和在内华达州运作一个核能发动机实验室。

随着客量逐年递增,泛美航空于1962年向IBM订制“PANAMAC”,PANAMAC是一部用作预定机位及酒店房间的大型电脑,还载有大量城市、国家、机场、飞机、酒店和餐厅的资讯。PANAMAC占据了位于曼哈顿的泛美大厦四楼全层,而泛美大厦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大厦。泛美也在纽约甘乃迪国际机场建造名为世界港(Worldport)的客运大楼,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客运大楼,椭圆形的屋顶面积达16,000平方米。

在高峰时期,泛美航空的定期航班服务遍及六大洲。大部份航线都由纽约来往欧洲和南美洲及迈阿密来往加勒比海地区。1964年起,泛美提供直升机服务来往曼哈顿与纽约主要机场。泛美机队除了DC-8、波音707、747外,还包括波音720、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SP、L-1011三星客机、DC-10、A300和A310。

泛美也有参与一些著名的人道飞行任务。当年泛美使用DC-6B每周飞航650班航班来往西德和西柏林之间,到1966年转用波音727飞航。越战期间,泛美亦为美军飞航R&R航班(Rest and Recreation,意为休息和消遣),接载美军人员到香港、东京和其他亚洲城市休假。

70年代初,泛美航线网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它的先进机队、富经验和专业的飞航组员和能操多种语言的机舱服务员已经令它受尽青睐。而当时在广告中推广的品牌口号“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令泛美变得更知名。贾桂琳·甘乃迪也首选泛美航空的头等客舱来往纽约和雅典之间,而不选择由他丈夫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拥有的奥林匹克航空(Olympic Airlines)。 好景不常,1973年,石油危机令泛美航空的营运成本大幅上升。高油价、航空旅游的需求降低加上国际航班供过于求(1969年美国开放越太平洋航线的航权,引入多公司竞争)导致泛美客量大减,也严重影响其盈利。如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一样,泛美大量引入波音747,原本希望以迎合客量增长,但情况明显与预期相违。

1974年9月23日,一些泛美航空的雇员于纽约时报刊登广告,认为政府的政策会危害泛美航空的财政能力。广告中举出了例子,指泛美降落悉尼机场时须缴付4,200美元,而澳洲航空降落洛杉矶时只须缴付178美元。又认为美国邮政(U.S. Postal Service)付给外国航空的空邮运送费用是泛美的5倍。最后,广告质问为什么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以6厘利息借贷给日本、法国、沙特阿拉伯,但是泛美借贷却须要收取12厘利息。

为了与其他航空公平竞争,泛美开始尝试进入美国国内线的市场。经多次申请国内线许可失败后,泛美终于在1979年在解除空运管制法案(Airline Deregulation Act)制定后获得许可在其国内枢纽之间营运国内航班。但解除空运管制法案同样影响了其海外市场,一些拥有国内航线网的航空公司开始也开始与泛美在国际航线竞争。

泛美大厦于1981年售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

在总裁威廉·斯威尔(William Seawell)的管理下,泛美于1980年收购美国国家航空公司(National Airlines)藉以壮大国内航线网。但是,由于争相提价收购令泛美购入国家航空所付的金钱远远超越其市值。国家航空不但未为泛美带来盈利,反而令机队变得更为复杂,航线网亦未能配合泛美航空(国家航空航线网集中在佛罗里达州),而两家公司的文化更是不尽相同。这次收购后来被称为“斯威尔的蠢事 ”(Seawell's Folly)。斯威尔为了挽救泛美航空而出售公司部份资产,包括于1981年出售泛美大厦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及1985年将整个太平洋航线网售予联合航空。出售资产所得到的资金则用作购买新飞机,包括空中客车A310和A320(但A320从未交付予泛美)。泛美亦开始提供穿梭服务来往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然而,持续亏损、每况愈下的服务仍然困扰著泛美。

泛美的象征形象亦令它成为恐怖份子的袭击目标。为了找出保安漏洞和使公众相信搭乘泛美航班是安全,泛美于1986年设立了一个名为警报管理系统(Alert Management Systems)的保安系统。但新系统未有改善保安工作,泛美为了节省资金和减低对乘客的不便而将保安程序维持在最低水平。1988年12月,联邦航空局在29间航空公司中共发现236项保安漏洞,泛美亦因19项保安漏洞而被罚款。

1986年,泛美终于失守,泛美73号班机在巴基斯坦被劫机,超过140名乘客和机员受伤或死亡。1988年,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更造成270人死亡,令乘客开始避免搭乘泛美航空。泛美还须要面对103号班机100多个死难者家属的诉讼,共索偿3亿美元。泛美则反驳指6家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情报局、等等早已收到炸弹袭击的警告,但未有知会泛美。死难者家属认为泛美只是在推卸责任。“洛克比空难”正正给予了泛美航空致命一击。

1990年8月,波斯湾战争爆发,导致越大西洋的航空交通量大减。1990年10月23日,泛美出售来往伦敦希斯路机场这条有利可图的航线予联合航空(航线于1991年4月,在英美有关当局批准后转移)。出售航线后,泛美只剩下每天2班航班前往伦敦格域机场。虽然如此,但泛美仍然于1991年1月宣布破产。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购入泛美余下有利可图的资产,包括所有欧洲航线和甘乃迪国际机场的世界港,并注入资金维持泛美在加勒比开及拉丁美洲的服务。这段期间,泛美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在达美航空停止注资后,泛美终于1991年12月4日结业。泛美最后一班航班由一架名为亲善飞剪号(Clipper Goodwill)的波音727飞航,以航班编号436从巴贝多的桥镇飞往迈阿密。泛美的最后枢纽迈阿密由联合航空和美国航空瓜分。泛美的商标则售予投资者,这令到后来出现过几家泛美航空。

在著作《泛美:一个航空传奇》(Pan Am: An Aviation Legend)中,作者巴那比·康拉德(Barnaby Conrad)认为泛美的衰落是一连串的管理失误、美国政府不重视保护其主要航空公司和规管政策有瑕疵引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