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回应原油价格调整了吗_特朗普回应原油价格调整
1.委内瑞拉怎么回应美国制裁举措的?
2.特朗普当选后国际形势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3.OPEC+达成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油价上演超级“过山车”!
4.特朗普扬言美国一分钟能摧毁伊朗15处目标,伊朗会怕美国吗?
5.疫情造成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这会对伊朗造成什么影响?
委内瑞拉怎么回应美国制裁举措的?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称,该国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来代替美元为原油计价。
特朗普8月宣布对委内瑞拉实施新制裁,包括禁止美国公司对委内瑞拉和国家石油公司分别发行的、支付日期超过30天和90天的新债务、证券进行交易,同时禁止一系列委内瑞拉国家领域拥有的现存债务交易及委内瑞拉方面的红利支付。
针对美国实施的新制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也宣布,将在国际支付中使用人民币、欧元、日元等货币篮子,从而使这个国家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外媒认为这一举措是在正面美国制裁。
委内瑞拉石油部在周五列出了9月人民币计价油价,其中包括了前几个周和前几个月美元计价油价。委内瑞拉已经下令石油贸易商停止接受或发起美元支付。
委内瑞拉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储备国,这一举措不论进展如何,都是对美元的一个打击,即使目前全球油市依然压倒性地试用美元进行交易。
在过去的两年里,卡塔尔与中国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总值达到860亿美元,并与中国签署协议,鼓励进一步的经济合作。
俄罗斯也已经在2016年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合作伙伴,并多次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而就在今年早些时候,为了回应特朗普总统的旅行禁令,伊朗也放弃了美元。人民币在国际油市中的地位正在变得愈加重要。
特朗普当选后国际形势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虽然我们一直焦点在希拉里这个老牌政治人物身上,但不知我们是否曾想过特朗普当选上了后的场景呢,对全球金融市场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是对美国股市的影响,根据川普的主张,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传统能源板块或将有大幅增长现象,原因是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后会解除对石油公司以及传统能源行业的其他版块的监管措施。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股或有所上涨,相对于希拉里欲对这两块取更加严格的监管而言川普可能管制较松。另外,AT&T和时代华纳股价或将大幅跳水,原因是川普反对这两家公司公布的合并,而且AT&T公司在,墨西哥有一项规模庞大的业务,这直接点中了川普的敏感神经。
其次,若特朗普当选总统,耶伦将会被缴权。特朗普曾明确表示只要他当选就要炒耶伦的鱿鱼。届时美联储或迎来一系列变革。这首先的变革可能就是新上任的美联储***或提前加息,因为特朗普属于偏鹰牌的人物,而耶伦立场偏向鸽派。
美联储提前加息将大幅提振美元,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大幅震动,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承压下跌,黄金价格受美元提振也将大幅上涨。同时,美元上涨使其他主要货币受到打压。
第三,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当前国际贸易的不利形势雪上加霜。特朗普倡导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引发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战争,无论是对其国内还是对整个国际贸易形势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印象。更为关键的是,特朗普保护的大多是经济效益低高耗能的传统行业,更加不利于美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会使其他出口型企业竞争力逐渐下降。
总体而言,特朗普当选总统影响更多的是经济方面,相比于希拉里这位政坛老手,中国还是倾向于于特朗普打交道的。经济上的事情都可以坐下来商谈,而且特朗普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商人天生逐利,中国的市场对于特朗普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只要谈妥了,中美贸易还是能够持续下去的。再说了,竞选宣言只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争取美国民众的选票而说的,在当选总统之后再换一套做法的例子在史上市屡见不鲜的。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来应对美国大选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无论哪位当选总统,中国都能主动应对。玩经济,中国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只要中国大量抛售美元债券,就够美国难受一阵子了。中国企业在拉美国家美国的后院已成燎原之势,人民币入篮不再让美元一家独大。若玩政治,美国也就那么几个铁杆小弟,而中国在全世界拥有广泛支持,而且因为美国的国际名声非常不好,所以大多数国家并不相信美国,不愿甘为美国的政治炮灰。
OPEC+达成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油价上演超级“过山车”!
4月9日,市场经历超级星期四。
众所周知,4月9日是境外复活节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在这一天里,不仅美国会公布4月4日当周的初请失业金报告,OPEC+也在当日召开紧急会议,再次协商深度减产问题。此外,当日美联储再次发力,宣布推出2.3万亿美元举措支持地方和中小企业。
4月9日,OPEC+终于在减产问题上达成初步协议。在一份声明中,OPEC+表示,自2020年5月1日起OPEC+将减产1000万桶/日,为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同时OPEC+还确认自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
这是OPEC成立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减产协议,但只是初步协议,正式协议未达成。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减产协议是否以美国周五在G20会议上承诺减产为前提,不过据一位代表透露,OPEC+希望OPEC+以外的G20国家额外减产500万桶/日。
G20能源部长将于北京时间周五20:00举行在线会议,沙特阿拉伯为国,美国和其他国家有机会考虑并可能参与减产行动。
国际油价冲高回落,尾盘跳水,OPEC+减产会议谈判进程令投资者有所失望。截至收盘,WTI原油主力合约跌9.29%,报22.76美元/桶,盘中一度上涨约13%,最高触及28.3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4.14%,报31.48美元/桶,盘中一度上涨超10%,最高触及36.40美元/桶。
周四美股连续第二日收高。截至收盘,道指涨285.80点,涨幅1.22%,报23719.37点,纳指涨0.77%,报8153.58点,标普500指数涨1.45%,报2789.82点。
OPEC+减产协议达成,油价上演超级“过山车”
国际油价冲高回落,尾盘跳水,OPEC+减产会议谈判进程令投资者有所失望。截至收盘,WTI原油主力合约跌9.29%,报22.76美元/桶,盘中一度上涨约13%,最高触及28.3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4.14%,报31.48美元/桶,盘中一度上涨超10%,最高触及36.40美元/桶。
4月9日,OPEC+终于在减产问题上达成共识。在一份声明中,OPEC+表示,自2020年5月1日起OPEC+将减产1000万桶/日,为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同时OPEC+还确认自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
此前,一度有消息称,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已就大幅减产达成协议,减产幅度可能高达2000万桶/日。
特朗普上周表示,他期待并希望沙特和俄罗斯削减石油产量1000万桶—1500万桶/日,占全球总供应量的10%—15%。特朗普没有承诺美国公司取任何行动。
“油价的第一阶段的底部支撑已经出现,但未来进一步的上行空间取决于疫情何时得到充分控制。在无其他利好推动的前提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布油将在30—40美元/桶的区间内运行。”李婉莹认为。
国投安信期货原油分析师李云旭表示,本次减产协议对原油市场的信心大于实质,按照近期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滑可能高达2000万桶/日比对,减产很难扭转疫情影响下全球油品的累库局面,但供应压力大幅减轻、累库速度放缓为等待疫情好转提供时间差十分重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3月的增产氛围已经是供应端预期最为悲观的时候,OPEC+对此后长期保持减产的预期管理大幅减弱了油价的下行压力。
对于后市,李云旭认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现货及近月合约的疲软将对油价与月差持续形成压制,疫情对原油需求的打击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但供应端主动及被动减产对本已较低估值的油价将有所支撑,油价底部宽幅振荡的概率偏大。此外也应注意到,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近1个月来已下降100余台且还在持续 ,页岩油新井贡献暴跌叠加旧井衰减可能使二季度产量环比减少达到200万桶/日以上,供应端大幅缩减的背景下,近期如果能看到需求预期有所改观,油价向上的弹性可能有所放大。
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发负责人杨安认为,只靠减产是不能改变目前需求坍塌造成的过剩局面的,因此,即使减产协议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其带来的影响也只能是短期的,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无法支持油价长期上行。
对此,李婉莹表示认同。她认为,市场需重点关注美国方面的动向,减产的实际落地情况以及全球疫情的走向。具体来说,美国方面,众所周知,页岩油的生产成本较常规原油偏高,一般在35—55美元/桶,也正是因为如此,当Brent原油价格跌破30美元/桶后,美国方面就开始敦促OPEC减产。此次美国虽然并未直接参与OPEC+会议,但在会议前,该国曾对沙特等国释放出强制减产等刺激信号。而会议后,美国很快对OPEC+减产协议表示欢迎。另外,还有消息称,美国白宫社交媒体主任斯卡维诺表示,特朗普在会议后开始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沙特王储讨论原油协议。
叠加低油价的持续,将会使得全球石油行业被动进行“供给侧改革”,一些高成本如油砂,深海油项目将首先面临被叫停风险;另外页岩油方面参考前两年的“价格战”,预计也会遭到打击。
实际上,最新EIA数据就曾显示,本周美国的原油产量下滑60万桶/日至1240万桶/日,贝克休斯活跃钻井数量也呈现大幅下跌。不少独立的页岩油生产企业受到冲击明显,甚至已有个别公司申请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婉莹认为,尽管美国尚未表态减产,但在未来数月中,低油价环境将倒逼相关企业关停一部分成本高,出油率低的老旧钻井。根据估算,设该国的页岩油钻井关停一半左右,美国将有200—300万桶/日的产出下降。当然,这一部分的产量无法立即显现出来,仍旧需要1—3个月的时间,届时还需要考虑油价的整体水平。“结合减产协议情况,我们认为油价的阶段性底部已经形成。”李婉莹说。
至于减产落地情况,在她看来,即便将美国可能贡献的供应缺口考虑进去,对比全球2000—2500万桶/日的原油消费下滑,二者仍旧存在一定差距。换言之,在后面一个月的全球抗“疫”重要时期中,供应端暂时缺乏进一步的利好提振。
实际上,李婉莹认为,此次会议后,油价的上行动力取决于全球疫情拐点何时到来。而在观察境外一些行业专家的模型后,她发现疫情拐点可能要等到二季度末,在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不考虑地缘政治冲突等潜在的“黑天鹅”,油价重心上行较为乏力。因此建议投资者理性对待此次会议结果,谨慎关注疫情情况。
同时,她也表示,在当前的时间点,从囤油的持续性上来看,前段时间的深度contango曲线提振全球低位囤油需求,然而伴随时间推移,曲线有所修复,且可用储罐与浮库数量越来越少,仓储价格也不断创新高。设油价短期内迅速上行,则大型企业将重新考虑囤油布局。“因此,我们认为运费继续上行空间不大,建议投资者逢高止盈。”李婉莹说。
至于能化方面,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减产预期带来的油价上行,以及国内疫情好转形成的利多,燃料油、PTA等能化品种纷纷重拾上行信心。然而,目前伴随OPEC+会议的结束,李婉莹认为油价带来的利多支撑将呈现边际递减。因此,在利多出尽后,市场仍旧需要重点关注需求端受到的冲击。
以聚酯产业链为例,纺服出口占据我国终端消费的重要比例,而对口的国家如美国等大多仍旧深陷疫情困境。根据CCF消息,当前外贸赖单状况时有发生,新订单也十分清淡,鉴于此,6月底前的外需大概率比较悲观。因此,在成本炒作相对告一段落之后,她认为,各能化品种也将回归自身供需基本面,建议投资者近期把握好仓位,可能会面临短期的高波动风险。
美联储推出新一轮刺激举措
周四美股连续第二日收高。截至收盘,道指涨285.80点,涨幅1.22%,报23719.37点,纳指涨0.77%,报8153.58点,标普500指数涨1.45%,报2789.82点。
周四(4月9日)北京时间20时0分,美联储宣布新的举措:将取措施提供高达2.3万亿美元。市政(债券)流动性措施可提供至多5000亿美元的。主体街(Main Street)便利措施可提供至多6000亿美元的。
据了解,美联储的措施包括有关主要商业的细节,以及为支撑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而取的其他几项举措。此外,美联储还提供了更多有关其市场干预措施的细节,包括以投资级水平购买公司债券以及购买高收益债券(即垃圾债券)的。
根据首次概述的条款,这些将面向2019年雇员人数不超过1万人、收入不超过25亿美元的企业。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将推迟一年。
美联储表示,这些总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其中包括薪资保护和其他旨在向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措施,以及通过5000亿美元的提振市政财政的措施。
这些措施加强了美联储为保持市场运转和支持经济而取的本已积极的举措。由于防控冠状传播,美国经济已经被束缚住手脚。
“美联储的大胆举措帮助抵消了就业市场上更可怕的消息。我想说的是,美联储今天取的有力行动,突显出美联储拥有无限的火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本周市场的平静。”Western Union Business Solutions驻华盛顿的高级市场分析师Joe Manimbo表示。
美联储鲍威尔周四表示,在美国经济开始从新型冠状疫情造成的伤害中全面复苏之前,美联储将继续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尽管他承认美联储权力有限。
与此同时,美国劳工部发布至4月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报告称,至4月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660.6万,预期500万,前值664.8万。
加上过去两周的数据,过去三周美国的初请失业金人数超过了1600万。若将这一数据与上一月份就业报告中的1.51亿就业人口相比,不难发现,3月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美国三周内失去了10%的劳动力。
对于今天的数据,有评论认为,过去三周,美国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超过1500万。而截至4月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约为660万,较前一周上修后的687万略有下降,但仍连续两周录得超过600万,因美国依然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导致经济陷入停滞。
纽约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Gregory Daco称,就业市场已进入创伤期,预计4月份失业率将飙升至14%。
此前有媒体报道表示,在这次疫情期间的失业情况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因为被解雇后可申领的失业救济高于他们的工资,因此很多美国人主动选择被解雇。对于这种明明可以拿工资,却要主动辞职,去蹭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专家表示不会加重财政负担,甚至有部分专家鼓励这种蹭补贴的行为。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有经济学家表示,这段过程中先让联邦预算支付工资而不是让企业承担,这样保证企业不会深陷债务,然后导致一场信贷危机。
受初请失业金人数结束三连升,美联储宣布新举措等影响,美元持续遭遇抛售,最低跌至99.35。
特朗普扬言美国一分钟能摧毁伊朗15处目标,伊朗会怕美国吗?
我觉得伊朗是不害怕美国的。因为单凭伊朗现在跟美国很强硬地在打嘴仗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不害怕,因为他们知道美国其实对他们是不会动手的,这是一个心理的战争,看谁先去妥协。
因为现在美国对伊朗启动了一个制裁,所以伊朗的石油出口是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妨碍,那么,既然美国不让伊朗去出口石油,那么伊朗是有打算切断全球将近30%的原油市场供应。那么这个30%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一个石油供应的动荡以及石油的价格大幅上涨。而且现在伊朗主要担心的问题是怎么样把石油卖向不受美国控制的领域,而不是能不能卖石油的问题,毕竟石油是刚需。毕竟我觉得现在这个局势应该要着急的是美国而不是伊朗。么讲都是因为美国单边退出伊核协议,其实是美国错误,伊朗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但是就是这个关系变得不好。
即使美国限制了伊朗的石油出口,是压不垮伊朗,因为石油并不是伊朗唯一的支柱,他们是有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所以有一些用品依然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且一旦美国攻打了伊朗失败的话,那么也会影响到美国和他的盟友的关系,同时也会给美国的国情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创伤,不知道美国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恢复。
美国一旦发动了这个战争的话,那么他们的国债会不断地增加,现在美国的国债已经有20多亿了,如果再发动一次战争的话可能会更加的高,那么这可能是美国的一个低谷期。
疫情造成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这会对伊朗造成什么影响?
? 中国此次发生的疫情造成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需求增速减小,对于作为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的伊朗而言无疑是打击巨大的。
? 国家原油价格下跌,这挤压了作为产油国的伊朗的产油利润,低油价导致石油行业在生产上无利可图。事实上,油价不仅仅事关伊朗的石油行业,它几乎会对伊朗的所有行业产生影响。其中,一些以燃料为主要成本的行业和企业将从油价走低中受益。而另一方面,占比很大的建筑业,工程业公司会因失去能源行业的业务而受到巨大打击,因为在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之际,能源行业将紧缩开支。因此将两方面综合来看,此次对伊朗的经济必将是拖垮的。
?而伊朗对石油的出口减少,对于其在石油出口国的排名必然会有所下滑。特朗普在今年5月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第一轮制裁已于8月生效,而针对伊朗原油出口的第二轮制裁定于11月初实施。而此举正是要扭转伊朗出口原油的趋势为供大于求,此后中国发生的疫情雪上加霜,这使伊朗在石油出口方面更是加速走上了一个滑坡。而加之中国的疫情,美国在石油出口方面的后来居上,无疑是打压了伊朗在这方面的地位。而伊朗地位的下滑,也许会成为像伊拉克战争那样,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总的说,疫情造成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一方面会拖垮伊朗本国的经济,另一方面威胁了伊朗在石油出口方面的地位,可能会导致战争的摩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