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垄断大财阀、华尔街之子——摩根是谁?

2.为什么约翰·摩根被人们称为“金融界的疯子”?

3.摩根最初是如何通过黄金聚敛的?

4.我想知道摩根家族的一些事?

5.未来十年内黄金价的变动

摩根大通金价预测_2022摩根金价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急得上蹦下跳。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你是否是一个有心人。那些成大事者自然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是他们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

如台风带来海啸一般,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我们虽然不赞成赌徒式地冒险,但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爷爷倒脏水连孩子一块倒掉了。

大凡成大事者人士,无不慧眼辨机,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遇。

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人。J·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

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暴敛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逮住机遇,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大事者会不经过风险的考验。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去冒风险,又怎能把握住人生的关键呢。

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当机会来临,善于发现并立即抓住它,要比貌似谨慎的犹豫好得多,犹豫的结果只能错过机遇,果断出击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正躺在沙发上看报纸,突然,一则短讯让他双眼圆睁:

“墨西哥将流行瘟疫。”

这位老板立刻推测,如果墨西哥有瘟疫,必定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两州传入美国,而这两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这两地一旦瘟疫盛行,那么全国肉类供应必定紧张。

于是,在证实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之后,他倾囊购买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的生猪和牛肉,并及时运往美国东部。

不出所料,从墨西哥传来的瘟疫蔓延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严禁这些州的食品外运。于是美国全境一时肉类价格暴涨,肉类奇缺。

亚默尔公司数月内净赚900万美元,一时占尽风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进退之间不能把握时机者,必将一事无成,遗憾终生。而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做个有准备的人要在平时就做个有心人,这样才会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命运,才会比别人收获得更多。那些平常无心的人,对一切事都放任自流,必然会错失许多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与其说她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不如说有准备的人善抓机遇,亚默尔公司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对那些随遇而安的人来说,机会在他面前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

垄断大财阀、华尔街之子——摩根是谁?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收盘上涨0.78%至387.45元/克;白银T+D收盘下跌0.81%至5243元/千克。金价收涨,主要因在上周连续大跌之后,金价走出技术上的回升调整,当前市场对美元走势前景出现分歧,欧美贸易问题又起争端,而美债收益率维持持续上升的态势,这对金价不利。

上海黄金交易所2021年1月12日交易行情,黄金T+D成交量40.278吨;

黄金T+D收盘上涨0.78%至387.45元/克,成交量40.278吨,成交金额154亿9375万4820元,交收方向“多支付给空”,交收量14.680吨;

迷你金T+D收盘上涨0.93%至388元/克,成交量10.5078吨,成交金额40亿5192万4956元,交收方向“多支付给空”,交收量61.720吨;

白银T+D收盘下跌0.81%至5243元/千克,成交量13949.208吨,成交金额718亿8306万2338元,交收方向“多支付给空”,交收量423.060吨

市场对美元未来前景出现分歧,金价短期维持整理

大摩不再看空美元。在摩根士丹利看来,短期美元似乎要见底。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策略负责人Matthew Hornbach表示,考虑到美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通胀这三方面前景的新变化,美国实际利率已经进入筑底的过程,现在这个时点继续押注美元走弱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包括Hornbach在内的分析师也提到,在美国新的财政刺激几率上升、美元交易拥挤之际,我们对美元的立场变为中性。至于何时会转为看多,该投行称还在寻找相应的信号。

摩根士丹利称,这种观点转变背后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民主党赢得佐治亚州参议院决选,意味着美国最早可能于一季度出台新的最高1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其次在于美联储可能要开始讨论货币政策正常化,这最早可能从6月就正式开始。

摩根士丹利称,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市场对于美国利率继续保持低位、从而抑制美元走高的预期将会逐步改变,随着关注焦点转向美国新的财政政策,我们认为美国实际利率以及美元都在筑底的过程中。

有经济学家坚信长期来看美元将暴跌。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认为,美国市场过于强调美联储的作用,认为将利率维持在零水平,就能防止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他说,这让市场盲目自信,从政治动荡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再到支离破碎的V型复苏,市场对这一切似乎毫不在意。在新冠病例激增和持续封锁的影响下,美国经济正在重新陷入低迷。他估计美国一季度GDP可能出现中单位数下滑。

他说:,我们看到11月的消费者零售销售意外地急剧下降,消费者信心疲软,然后12月公布的失业数据令人惊讶地显著下降。经济下滑就在我们眼前发生。

罗奇表示,目前美国政府额外的疫情援助至关重要。然而,他警告说,这将产生后果,目前处于创纪录水平的预算赤字将会进一步扩大,这将对国内储蓄、经常账户以及美元造成进一步的下行压力。美元在过去9个月里一直在大幅贬值。

罗奇周一表示,我确实认为今年美元指数还会下跌15%到20%——这不仅反映了经常账户赤字,也反映了欧元的强势,最重要的是,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零。

欧美贸易问题给市场增加了一些避险支撑金价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宣布,美国将从12日开始对产自法国和德国的飞机零部件、葡萄酒等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当天发布通知说,根据美国贸易代表此前修改与美欧航空补贴争端相关的加征关税商品清单的决定,美国将对产自法德的部分飞机零部件加征15%的关税,对产自法德的部分葡萄酒加征25%的关税,新关税从12日开始生效。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去年12月30日发布声明说,欧盟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授权落实对不超过39.9亿美元的美国输欧商品加征关税时,参照的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贸易量大幅下滑时期的贸易数据,导致欧方加征的关税涵盖了更多美国商品。为此,美方“被迫”做出调整,将对产自法德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

美欧航空补贴争端始于2004年。世贸组织先后裁定,美国和欧盟均存在对各自航空企业提供非法补贴的问题。

2019年10月,世贸组织授权美国每年对约75亿美元的欧盟输美商品和服务采取加征关税等报复措施。2020年10月,世贸组织授权欧盟每年对不超过39.9亿美元来自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加征关税。

美联储官员暗示缩减购债和加息有望双双提前,不利金价

虽然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上周五预测,美联储2021年不会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但在1月11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和达拉斯联储主席等多位美联储官员预测,美国经济能在下半年强劲复苏,2021年缩减购债规模成为可能。此外,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不认为至少要等到2023年才能加息,他预测可能提前至2022年年中。

1月11日,美联储的官员表示,更多的财政支持和大规模分发疫苗,可能帮助美国经济在2021年下半年强劲复苏,为年底前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奠定基础。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当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测美国经济将在下半年强劲复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度过上半年这段难熬的时期。

美联储上月暗示,利率至少在2023年之前将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并表示将继续以每月12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债券,直到美国的就业和通胀目标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我对2021年末可能缩减购债规模持开放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疫情和疫苗的分发情况。

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也在当天晚些时候表示,希望美国经济能够充分反弹,至少让有关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成为可能。

卡普兰表示,我不想现在就做出预判,我们何时能实现该目标,尤其是我们还处于疫情危机期间,但我希望是2021年。卡普兰还表示,他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5%左右。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也不愿预测具体日期,但听起来对美国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他同时承认,2021年初持续的疫情危机将继续削弱美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但他也表示,财政支持和储蓄率上升将为美国经济提供支撑。

美联储官员强调,将提前很好地传达缩减债券购买规模的信息,以避免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在上周五表示,尽管预计美国经济会走强,但他预计美联储2021年不会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

金价通胀交易升温,未来前景依然受到支撑

通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周一晚间,新债王冈拉克表示,美国5、6月份的CPI将达到3%,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通胀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

Seekingalpha分析师Jason Tillberg在周末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通胀很可能会飙升至3%。

Jason Tillberg指出,在美国债务大幅攀升的情况下,通胀其实早该上升。2020年,债务总额大幅增加,去年二、三季度同比增速超过9%,然而,通货膨胀却仍然非常温和。

他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使美国在2020年大部分时间保持了低通胀。一方面,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在同期下跌,美元在2020年春季和夏季同比走强。

他还指出,今年美国通胀是否能起来,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美元是否还会继续疲软;另一方则是大宗商品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Jason Tillberg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的通胀表现,他发现,通胀的起伏跟美元和生产投入成本(原材料价格)息息相关。

Jason Tillberg指出,如今,美元正在走软,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从历史经验来看,这正好满足了通胀抬升的两个最关键因素。他认为,从2021年春季开始,美国将面临来自大宗商品价格逐渐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美元走弱也将加剧通胀压力。

高盛在周一也表示,由于石油市场紧俏,它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今年夏天将达到65美元/桶。

华尔街大投行摩根士丹利也认为通胀很快就将失控。大摩全球经济主管Chetan Ahya预期,全球经济将开始呈现V型复苏,衰退时期投放的流动性将改变通胀的动态表现。

去年,市场普遍低估了经济增长的反弹,高估了疫情对通胀的抑制作用。而在今年,市场却低估了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上升空间。

Chetan Ahya还表示,由于评估得出的5年/5年期通胀互换利率和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分别达到2年来的最高水平,距离通胀失控可能仅剩几个月时间。

大摩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Ellen Zentner预测,2021年底,美国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的年通胀率将为2%,从2022年起将持续超过2%。近期内,美国的通胀前景面临的风险是新冠病毒的再次爆发,这可能会限制经济活动和通胀压力。

Zentner表示,在短期之内,投资者们还会看到两个额外的风险:首先,通胀可能不像人们预期的那么温和。其次,如果供给面比人们想象的更灵活,这可能有助于抑制通胀,但也有加剧资产泡沫的风险。

美国疫苗接种进展缓慢影响未来美国前景,支持金价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11日的数据,美国各州已经分发了近2550万剂疫苗,目前有近900万人接种了疫苗,但接种比例仅为分发疫苗总数的35.3%,疫苗接种进展依旧缓慢。

对此,美国公共卫生专家和媒体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在接种疫苗的问题上承诺过多而计划不足,缺乏资源和政策支持的各州政府对疫苗接种束手无策。

美国公共卫生官员和专家表示,按照现在的速度,美国至少还需要数年才能完成联邦政府此前的目标。美国在疫苗分发和接种上存在许多问题,而美国联邦政府只管运送,不管分发以及接种等后续工作。各州政府和卫生部门忙于救治激增的确诊病例,无暇顾及疫苗接种,导致疫苗接种进展缓慢。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前局长称,现在这个疫苗分配的问题,在两三个星期内会发展为供应问题,他们联邦政府或许现在就应该解决分配问题。货架上还放着4千万剂的疫苗未分发,我们还有5千万超过65岁的美国人,我们完全可以更加快速地给这些人完成接种。

此外,也有美国媒体表示,2021年仅仅过去10天,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增加了220万例。对比美国疫情病例的增长速度和美国疫苗接种的落后现状,美国疫苗接种恐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称,问题是疫情恶化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有两点造成了我们的惨状,第一点是我们的联邦政府已经完全放弃了控制疫情,总统对此仍然没有任何回应。第二点是有人利用疫情让我们国家的政治分裂,口罩都是其中之一,戴口罩成为了政治的象征。

美国政治风险增加市场避险情绪支撑金价

“我们将采取紧急行动,因为这位总统代表着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 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一声令下,民主党准备本周在两条战线上迫使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前下台。

当地时间周一上午11时,众议院民主党人正式公布了弹劾特朗普的决议,指控他在上周美国国会中的作用是“煽动叛乱”。

众院民主党人还准备在11日给副总统彭斯下最后通牒,要求他在24小时之内利用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解除特朗普的职务。而接近特朗普的知情人士告诉媒体,总统没有任何辞职计划。

事实上,他正准备本周二前往得克萨斯州阿拉莫的美墨边境,宣传他任内的标志性政绩——边界墙。他的支持者在各种社交平台被封杀的情况下,仍顽强串连要在拜登就职日搞“百万民兵游行”。

这位总统将表演怎样疯狂的“告别秀”仍是媒体最担心的事,“特朗普总统任期正处于最后的混乱漩涡之中”,评论说,即便最后期限近在眼前,但每个小时似乎都在给美国脆弱的民主带来新的威胁。

众院已经拟好弹劾案。据报道,这份公布的弹劾决议案称特朗普严重危害了美国及其政府机构的安全,他威胁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干涉权力的和平过渡,他辜负了人民给予总统的信任”。这是民主党本周举行弹劾投票的第一步,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有的被弹劾两次的总统。

佩洛西10日表示,众议院共和党议员11日还将提出一项决议案,呼吁彭斯利用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解除特朗普的职务,“我们呼吁副总统在24小时内作出回应”。该决议将在12日之前进行投票,如果获得批准,而彭斯在24小时内没采取行动,众议院将开始对特朗普的弹劾。

美国民主党议员忍无可忍,即便特朗普总统任期只剩几天也要赶他下台,196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中有一条规定,如果副总统和大多数内阁成员认为总统不能履行他的权力和职责,副总统可以接管总统的职责。不过,《纽约时报》称,几乎没有民主党人相信彭斯会采取行动,民主党第三号人物、众议员克莱伯恩表示,众议院可能会在13日投票弹劾特朗普。《纽约时报》称,截至10日下午,已有210多名民主党众议员在弹劾条款上签字,接近通过所需的半数票(217票)。

按照弹劾程序,弹劾条款在众议院获得超过一半的简单多数即可通过,但在参议院需要获得2/3多数赞同才能对总统定罪。

这意味着至少需要17名共和党参议员支持弹劾,特朗普才能被定罪。目前虽有更多共和党人加入到谴责特朗普的队伍,比如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图米、内布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萨瑟、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等,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金青格还呼吁用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罢免特朗普,但公开支持弹劾总统的共和党参议员还明显不够。

为什么约翰·摩根被人们称为“金融界的疯子”?

>

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

金融界疯子的诞生摩根少年时代开始游历北美西北部和欧洲,并在德国哥西根大学接受教育。从哥西根大学毕业后,摩根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的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

“有何贵干?”

摩根感觉到对方焦急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掉。这些咖啡算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

“这事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

“是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怎么这么便宜。”

说着,拿出咖啡的样品。

“我买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样品答道。

“摩根先生,您这年轻人,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与样品一样呢?”

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船还没亲眼见质量的咖啡,在一旁提醒道。这位同伴提醒的并不假,当时,经济市场混乱,坑蒙拐骗之事,屡见不鲜。光在买卖咖啡方面,邓肯公司就数次遭暗算。

“我知道了,但这次是不会上当的,我们应该签约,以免这批咖啡落人他人之手。”

摩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

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吓了一身冷汗:

“这混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

邓肯这样严厉指责摩根:

“去,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吼道。

摩根与邓肯决裂了。摩根决心一赌,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助他一臂之力。在望子成龙的父亲默许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

最终,摩根胜利了,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二三倍。摩根自己赚钱了。

不久,摩根在父亲的资助下,在华尔街独创了一家商行。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财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首先也是从投机钻营开始的。

这时已是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了全面进击。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这天,克查姆来访,说:

“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一段时期北方军队的伤亡惨重!”

摩根敏感的商业神经被触动了:“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点?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

“让伦敦匹保提和自己的商行以共同付款方式,先秘密买下500万美元的黄金。一半先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来,只要把汇款消息稍微泄露一下……到那时,我们就把留下来的那一半抛出去!”

“你这个主意跟我不谋而合,现在还有一个良机,那就是我们军队准备进攻查理斯敦港。如果现在黄金价格猛涨,那么这场军事行动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就又会使黄金上涨。”

“这回我们可要大赚一笔了!”

这两个谈话者一个是摩根,另一个是他的同伴克查姆。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万—500万美元的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北方军队新近战败的消息了,金价必涨无疑。这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果然,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当然,摩根、克查姆坐收渔翁之利。对于金钱的追求,使他们敢于藐视一切,包括国家、法律、民族利益。美国政府不得不对这次经济恐慌的原因,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写道:

“导致这次经济恐慌的根源,是一次投机行为。据调查是一个叫摩根的青年人背后操纵的。”

刚刚赢得一次投机胜利的摩根,又踌躇满志地盘算着再一次的投机。

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的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

“到哪儿才能弄到武器呢?”摩根在宽大的办公室,边踱步边沉思着。

“知道吗?听说在华盛顿陆军部的库内,有一批报废的老式霍尔,怎么样,买下来吗?大约5000支。”克查姆又为摩根提供生财的消息了。

“当然买!”

这是天赐良机。5000支!这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多么诱人的数字,当然使摩根垂涎三尺。枪终于被山区义勇军司令弗莱蒙特少将买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汇到了摩根的账下。

“这是比南军更可怕的武器。”由于错买了这些废枪,而以渎职罪免去司令职务的弗莱蒙特少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联邦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美元的国债。在当时,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法解决。

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

摩根巧妙地与新闻界合作,宣传美国经济和战争的未来变化,并到各州演讲,让人民起来支持政府,购买国债是爱国行动。结果4亿美元债券奇迹般地消化了。

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舆论界对于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现在成为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姿态出现了。

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

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室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能不能把华尔街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咖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克查姆时,克查姆大吃一惊,连忙惊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疑,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其实摩根又何尝不知这些呢?但他仍坚持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摩根凭借着过人的胆略和远见卓识看到:一场暴风雨是不可避免的,但事情不会像克查姆想象得那么糟,机会是会来的。

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太胆大包天了!”“金融界的疯子!”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旋人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

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为了消化这些国债并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之势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

“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

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舆论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每个人都会在它的脚下动摇。软弱者在舆论面前,会对自己产生疑问。而只有强者才是舆论的主人,舆论是强者的声音。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

“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在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

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

摩根最初是如何通过黄金聚敛的?

约翰·摩根毫无疑问是华尔街的金融奇才,在其创业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冒险和投机钻营。在帮助法国政府发行公债中,大胆改造,终于创建了金融联合公司“辛迪加”。

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也是先从投机钻营开始的。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1861~1865年)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击。

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

克查姆说:“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北方军队的伤亡惨重!”

摩根敏感的商业神经被触动了:

“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点,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

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500万美元的黄金,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有许多人都知道北方军队新近战败的消息,金价必涨无疑,那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

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摩根、克查姆大赚了一把。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的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

“到哪才能弄到武器呢?”

摩根在宽大的办公室,边踱步边沉思着。

“知道吗?摩根,听说在华盛顿陆军部的库内,有一批报废的老式霍尔,怎么样,买下来吗?大约5000支。”克查姆又为摩根提供生财的消息了。

“当然买!”

这是天赐良机。5000支!这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多么诱人的数字。枪终于被山区义勇军司令弗莱蒙特少将买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汇到了摩根的账下。

“这是比南军更可怕的武器。”由于错买了这些废枪,而以渎职罪免去司令职务的弗莱蒙特少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联邦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美元的国债。在当时,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美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美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

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办法解决。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

摩根巧妙地与新闻界合作,宣传美国经济和战争的未来变化,并到各州演讲,让人民起来支持政府,购买国债是爱国行动。结果4亿美元债券奇迹般地消化了。

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

舆论界对于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姿态出现了。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使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

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000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亲密的伙伴克查姆时,克查姆大吃一惊,连忙惊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他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

正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他太胆大包天了!”

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

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

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

《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为了消化这些国债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

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

“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是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切都表明,他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摩根作为开创华尔街新纪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中度过,他赚的钱不下百亿,但他死后其遗产只有1700万美元。

摩根从投机起家,却对投机深恶痛绝,并针对华尔街的这一弊端加以改造,创造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经营管理体制。他为聚敛财富而不择手段,而他却又敬重并提拔待人忠诚的人。

摩根在他76岁生日时逝去,他成功的经营战略,至今仍影响着华尔街。

我想知道摩根家族的一些事?

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也是先从投机钻营开始的。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1861~1865年)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击。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精心策划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500万美元的黄金,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有许多人都知道北方军队新近战败的消息,金价必涨无疑,那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

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摩根、克查姆大赚了一把。

未来十年内黄金价的变动

金融寡头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亦是1900年代美国最重要的实业家,他帮助美国基础工业筹款,并在多个领域成就卓著——其中包括铁路、钢铁、电话、电力、银行、保险。J.P.摩根从一个无名小辈,经过艰辛的努力奋斗,在强手如林的金融界站稳脚跟,并一一击败对手,终于发展成为纽约市华尔街第一号人物,荣登美国经济霸主的宝座。

“摩根式”的经营哲学是:不怕风险,勇于向强者挑战,实现独占鳌头的目标,同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含着金钥匙出生

J.P.摩根1837年4月17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的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从他的祖父约瑟夫到他的父亲J.S.摩根,摩根家族经商都很成功。他的父亲J.S.摩根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富商,起初搞干菜批发,后与城里著名的银行家皮鲍狄合伙,在伦敦成立皮鲍狄公司,专门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及国外汇兑等项买卖。他们生意兴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国游资引入资金极度匮乏的美国。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从年轻时就敢想敢干,很富有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他日后的发展与其父背后的资助也是分不开的。J.S.摩根严厉地要求儿子J.P.摩根接管家族产业,帮他选定在瑞士、德国留学的课程,安排他在华尔街当学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他教训J.P.摩根的事因。

自古英雄出少年

J.P.摩根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其善于抓住机会的超人能力。他大学毕业后,去父亲朋友华尔街开设的邓肯商行里实习。一次采购途中在新奥尔良码头,一位陌生白人问其是否想买咖啡,那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如果谁给现金,他可以半价出售。J.P.摩根考虑了一会儿,从最初的惊疑中清醒过来,觉得这桩生意不错,决定买下这船咖啡。他带上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但是没人接受,他们反过来还劝告他,也许这些咖啡与样品不符,何况以前还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但摩根觉得,这位船长是个可信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先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全船咖啡,并电告商行总部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说,不许擅自用公司名义!立即取消这笔交易!无奈摩根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向他求援。在父亲的默许下,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款项。他还在那位船长的介绍下,买了其它船上的廉价咖啡。

摩根赢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错: 舱内全是好咖啡,非但如此,就在他积极联系客户的时候,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幅减产,国际市场咖啡价格猛涨2-3倍。摩根大赚了一笔!他的冒险精神令熟悉他的人赞叹不已,他那在商海中奋斗大半辈子的父亲,也情不自禁夸赞孺子可教!

大发战争财

在父亲的资助下,J.P.摩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对面成立了摩根商行。他的事业开始了!一座经济的摩天大厦就这样奠基了!

当时正处南北战争时期,有一天一位名叫克查姆的小伙子来拜访他,还似乎是随意提到1862年1月27日林肯总统颁布的“第一号命令”。这道命令决定2月下旬北方军队总动员,陆海军全面进击,南北战争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段北军伤亡惨重。摩根一下子激动起来,他认为金价又要上涨了。那时的林肯政府常被军费严重不足所困扰。后来曾任过俄亥俄州州长的波兰·乔伊斯出任了财政部长,他开始实施“赤字政府”政策,尽管政府出现货币不足,除国债外乔伊斯还用高达7%的利息发行战争债券。结果一种反常现象出现: 如果北军胜了金价就会下跌,反之就上涨甚至暴涨。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投机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他们会面后不久,北军在布尔渊河战役中大败。为补充军备,乔伊斯赶紧发行200万美元战争债券,但是无人认购,最后只好通过纽约联合银行转卖到伦敦。克查姆将情况迅速通告了摩根。他们很快又得知债券是经皮鲍狄倒手的。摩根同伦敦皮鲍狄商量后秘密买下大量黄金,一家一半。美国、英国到处都流传着皮鲍狄购买黄金的消息,金价也随之飞涨。人们开始了种种调查和猜测,因为这时北军不止一处失利,金价上涨似乎与军备、日用品、工业用品紧缺没有联系,那么一定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面操纵。随后《纽约时报》宣布这个操纵者找到了,他就是青年投机家J.P.摩根。这家报纸严厉批评蓄意导致金价暴涨的行为。但是批评归批评,金价还是在暴涨。从这件事看得出年轻的摩根为了赚钱有些不择手段,他父亲对此的解释是这孩子胆子太大了。随后摩根雇佣了一个电报工作人员,专门跟前线军官联系,从而更确切地知道消息。无疑这些消息给摩根带来了不少黄金。后来J.S.摩根获得绝密情报,美国政府要赔偿英国100万英镑的黄金。不用说,J.P.摩根又发大财了。

南北战争后,摩根商行日趋兴旺。他从前的同事、邓肯商行的查尔斯·达布尼及他的表弟古特温都加盟了他的公司,公司的名字也因此改为达布尼·摩根商行。

随着摩根一次次获利,他也终于从一个无名小辈成长为华尔街的一颗新星。从而掀开了摩根辉煌事业的新篇章。

鹬蚌相争摩根得利

1869年,摩根插手闻名的萨斯科哈那铁路之争。

萨斯科哈那铁路是联结美国东部工业城市与煤炭基地的大动脉。它起于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到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宾加姆顿,全长220多公里,宾加姆顿城有许多铁路通往各煤炭产地,是著名的煤炭集散地。而且这条铁路南接伊利铁路,西达美国中部重镇芝加哥,匹兹堡的钢铁和产油河的石油都可经此运抵纽约。所以在实业家眼里,萨斯科哈那地方铁路简直就是条运钱的路。1869年8月,围绕着这条铁路的所有权问题,华尔街的投机家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争夺是由在投机业上独霸华尔街的年轻投机者乔伊·顾尔德发动的。为了夺取萨斯科哈那铁路,他联合了年轻力壮的吉姆·费斯克一起行动。他们聪明地利用华盛顿的金融紧缩政策,在渥多维剧场印刷虚有的公司交换债券,使铁路半数左右的股份落入自己手中,同时行贿司法人员,在萨斯科哈那铁路股东大会召开前,查封了萨斯科哈那总公司。纽约州法院同时下令,免去萨斯科哈那铁路总裁拉姆杰的职务。随后,顾尔德很快延长他所有的伊利铁路到宾加姆顿准备宣布拥有萨斯科哈那铁路的所有权。当他满载武装人员的列车驶入萨斯科哈那铁路时,却被拉姆杰率领全副武装的公司职工们堵住,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死伤惨重,成为轰动全美的一大惨案,政府只有出动军队予以平息。

拉姆杰决心雪此奇耻大辱。他经人介绍,求助于已成为华尔街年轻金融投资家的摩根。摩根经再三考虑后答应给他帮助。办法是与顾尔德上法庭,摩根要求拉姆杰雇用他的岳父崔西律师及其助手韩特律师,拉姆杰满口应承,并许诺事成之后专门发行3000股新股,使摩根、达布尼、崔西和韩特均列为股东。法庭斗争很快有效,法院为拉姆杰复了职。接着他们准备迎接股东大会的斗争。崔西预料在大会上顾尔德和费斯克很可能以武力相威胁,摩根觉得岳父的想法是正确的,就与拉姆杰等人进行了周密的协商与布置。股东大会那天一大早,摩根、拉姆杰、崔西、韩特4人就赶到会场,却见费斯克早带着许多全副武装的侍卫来了。看着他们如此紧张,摩根觉得滑稽。就在这时会场大厅入口传来一声断喝: “费斯克,不要动!”随即四周冒出许多身着灰制服的奥尔巴尼郡警察,费斯克呆住了。在局长的指挥下,费斯克被逮捕。当然,没有出示逮捕证,没有公布他的罪行,遭受恐吓的费斯克也忘记要求他们这样做,就糊里糊涂地被押上马车带走了。由于弗斯克的被捕顾尔德破坏大会的计划泡了汤,股东大会顺利举行。会上拉姆杰继续担任总裁职务,摩根则被选为萨斯科哈那铁路的副总裁。步出会议大厅摩根情不自禁大笑。人们后来才知道,逮捕费斯克那戏剧性的一幕,完全是摩根一手策划导演的,那些所谓“警察”、“警察局长”自然也是雇来的。

股东大会后摩根实际上取代拉姆杰,掌握了萨斯科哈那铁路的实权。华尔街乃至全美国都对此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纷至沓来。无形中摩根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无人否认他第一次涉足铁路投机业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并且有人把他喻为华尔街极有手腕、谋略和发展前途的新军。《美国人物志》这样评价他: “摩根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同当代最具有实力、拥有各种武器的金融资本家抗衡,他获得了胜利,由此奠定了驰骋于企业大舞台的基础,也开拓了他自己的人生。”

摩根集团的早期历史,记录了一去不返的垄断时代

1871年,创始人J.P.摩根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

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向钢铁、铁路及公用事业等产业渗透,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银行家的银行家”

19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从背景来看,1990年代中期后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确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国资本市场有相似之处:闲散资本过剩,市场充满投机行为,投资者希望企业领袖横空出世。

摩根的经历却无法因此被复制,1898年承销美国政府2亿美元债券、1899认购英国18亿美元国债后,摩根一跃成为世界头号金融大亨。

不过,摩根整合无序竞争产业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鉴意义。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钢铁业发展迅速,其后的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令钢铁价格一路上涨,利润猛增,兼并事件比比皆是,但无序的价格战也由此出现。摩根认为,要想在钢铁工业中建立正当的秩序,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兼并与改组。

为此,他首先选择了约翰·恩·盖茨拥有的美国钢铁·铁丝公司。摩根用拉拢盖茨律师等多种方法威逼利诱达成了一个协议:在美国钢铁·铁丝公司之上,成立一个联邦钢铁企业,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钢铁企业。

接下来,摩根以此为资本,开始了那场和安德鲁·卡内基家喻户晓的谈判,最终以4亿美元收购了后者的钢铁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国钢铁公司终于正式成立。

为了使公司加速运转,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额产品价格,以挤压中小钢铁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业门槛;另一方面,趁这些中小公司财务吃紧时,继续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举吞并了700多家相关钢铁企业。

此后,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马上开始降价,这种策略相当奏效,公司鼎盛时期,董事会控制了全美3/5的钢铁生产,可以决定近17万钢铁工人的命运。而美国钢铁公司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

如今,垄断时代终结,世界商业权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机构。正如现在国内畅销书《摩根财团》中所言:今后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裕。

从十八世纪中期法国出现纸币的通货膨胀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发生几次大型的纸币贬值风波使得各国政府明白纸币的发行必须与黄金挂钩。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虚拟资产的急剧膨胀使得纸币与黄金的兑换出现难题,国际货币体系终于结结束了与黄金挂钩的历史。从1971年布雷顿解体时,一盎司35美元,到1973年一盎司42.22美元,以后一路发展到一盎司四百多美元。黄金的涨价也就是美元的贬值,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吸收和享受着做为世界流通货币贬值的好处。

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美国出于打击俄罗斯经济的目的,极力制造舆论,抛出了什么:“纸币放银行可以生利息,而黄金则不可以生利息”的黄金无用论,再结合美国和欧洲盟国联合向市场投放黄金的行动,黄金价格出现了低于或接近开发价格的情况。1996年世界黄金的价格在美国的操控下,从418美元一盎司跌到257.6美元一盎司。

但是黄金的稀缺性和易于保存,使得人们在动荡时期愿意留存黄金来保证自己财富的价值。现在黄金价格的高涨是人们对经济前景的忧虑所造成的。具体的忧虑是以下的几个经济表征引起的:1.外汇美元强劲的表现与美元实际的购买力脱钩,也就是说美元在外汇市场上升值,但在油价上、在黄金上没有体现。2.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不能使得美国股市上涨,反而有所下挫。对这样异常的经济表现,经济界人士有所忧虑是理所当然的。3.美国巨大的债务和赤字使很多的人担心美国经济突然发生问题。因为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是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发生的。做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美国有经济问题,大家当然忧虑。4.日本活力门事件一天就让股市损失三千亿美元,也就是丢掉一万吨黄金。日本政府也因为害怕产生连连锁反应而关闭股市。事件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

在从生产和需求方面来看,世界上理论上的黄金储量是64万吨,而实际开采的探明储量是14万吨,年生产2900吨黄金,现有的世界黄金现货储量统计是近四万三千吨。照一盎司700美元一盎司折算,一吨有35273.37盎司,一吨黄金的美元价格是2469.14万/吨。世界上的黄金总价值也不超过10617.3亿相比整个世界的数字财富,黄金价值也只是一个零头。如果以黄金的数量和世界总体财富价值来衡量,黄金所代表的价值远远不够,从这方面来讲黄金存在大幅涨价的可能。

从宏观层面来看,各国央行面对急剧贬值的美元会考虑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国家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不损失,购买黄金转而销售给本国的人民,是一个很好的藏富于民的计划。因此上现货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加上各种投资基金的为了获利的需要大量入市,也造成了大量需求表现的买盘。

另外遭受多次股灾,资产大幅缩水的经验后,人们普遍认为黄金还是保值的最好手段。因为股票、房地产在发生股灾时难以保留价值。想想富豪门卖掉一小部分股票,把它转换为黄金,不失为保证自己生活品质的好途径。因此而形成了黄金购买热潮。精明的日本人已经开始行动,索尼2月初卖掉非核心业务的股份,东芝在刚买下西屋电器后马上表示要卖掉。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摩根、美林、高盛等大量的买进虚拟资产程度极小的中国资产也是一种避险的行为。种种的迹象表明,市场对黄金的需求会更加的强劲。因此在本年底如果黄金价格达到700美元一盎司你也不要惊奇。

现在的黄金价格表面上下跌,可是人们对经济前景的忧虑的逐渐加重会促使黄金的买盘增加,在大家都有购买意愿而生产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黄金价格继续上涨是不可避免。因为美国也需要自己的黄金储备,他们不会冒险抛售黄金来压低市场黄金价格的,即使他们要抛售也没有多少的影响能量,因为八九千吨的黄金对庞大的市场的购买力来说只是一个零头。

总体的结论是:黄金价格还会继续涨,到什么价位终止说不了。现在出现跌势的情况说涨价才能显示预见性。因为从宏观的价值与财富数量来衡量,黄金还远没有到达自己所应该体现的价格。按美元定价1000美元一盎司也不为过,除非发生剧变,就是美元不能作为世界流通货币。但即使不是用美元计价黄金一样还是能保留自己的价值。今后黄金将部分的恢复货币功能。

黄金价格变动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供给因素:

(1)地球上的黄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5)央行的黄金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71%、28%、10%和9%。

据统计,中国现在人均黄金消费量仅有0.2克,与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相当于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4倍以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均收入看,中国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黄金消费潜力,前景非常可观。

(2)保值的需要。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赛尔金银研发中心高金表示:"现在黄金市场价格走势并不完全由市场供需来简单决定,也不是由各国央行在其间简单博弈,其中投机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3、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比如2005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债务国本身如果发生无法偿债的现象将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近$300/盎司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7)石油价格

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同伙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