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涨会有哪些缺点_金价涨意味着什么
1.黄金大涨意味着什么
2.贵金属投资的优点和缺点
高金价不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实质性影响
2006-4-17 19:28:06
4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价格突破每盎司600美元大关,当日午盘阶段一度飙升至604.22美元,站上了1981年以来的25年新高点。与之相伴的,是国际贵金属价格全面上扬,屡屡突破市场心理价位。
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金价“水涨船高”。4月11日,上海黄金交易所9999金每克收盘价达到155.05元人民币。各地黄金饰品也全面涨价,北京千足金从每克165元调高至175元,上海涨至180元,广州则更是达到200元的高位,均创下20年来的最高。
数月前,当金价在550美元位置迂回时,市场上看法混杂。有机构预测,今年金价将回落至每盎司350~375美元左右。但随着金价在美联储第15次加息等利空背景下仍坚挺走强并突破600美元关口,看跌声悄然消逝,多数国际投资机构陆续调高金价预期。
4月13日,伦敦黄金收盘价报每盎司595.50美元——比前一日的每盎司600.18美元略有下挫。当日,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就此轮金价暴涨接受本报专访。
上升行情将长时间持续
《21世纪》:现在看来本轮高点在什么价位上?能否突破1980年的那个价位?
郑良豪:这个我不好讲。现在所有的分析,包括国外的那些专家都有这个看法,都认为会增加。
《21世纪》:在本轮增长中,不仅黄金的价格,铜、白银、白金等贵金属也都随之上涨。这与1980年的暴涨行情似乎不同。
郑良豪:是的。这一轮增长中,价格暴涨的不止是黄金,也不仅是其他贵金属。包括煤、石油等原料的价格都起来了。这些商品拉动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两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这些商品特殊的追求。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的驱动,拉动了商品价格。
《21世纪》:你觉得这一波的上升行情会持续多久?
郑良豪:价格是否还会往上走,最终是要看供求的变化。现在需求在增长,那么供应有没有增长?150年前,黄金的年产量约为25吨,由于19世纪大量金矿被发现,以及采掘技术的提高,黄金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但到了2004年,金矿公司的储备量却从1992年的17年的开采量减少到11年。很多大的矿商说,在未来的五年到七年之间,矿商的矿产不会增加,因为在过去几年中没有发现大的新的矿,没有发现新的矿也就是没有新的东西出来,供应就不会增加。
预期美元贬值是主因
《21世纪》:此轮行情很容易让人回想起1980年的金价暴涨,两者在成因上有何异同?
郑良豪:1980年的行情,其背景是当时的政治危机和经济衰退。1971年和1973年两次美元贬值,随后又是两次石油危机,使黄金价格成倍上涨。特别是1979年底美国在伊朗的人质危机以及前苏联对阿富汗的出兵,引起全球性的政局动荡,导致国际市场对黄金的巨大需求和价格的上涨。1980年1月18日,伦敦黄金市场每盎司金价高达835.5美元,纽约当天的黄金期货价格则为每盎司1000美元,达到黄金有史以来的最高价。
从本轮的黄金上涨因素来看,相近的是地缘政治波动,也就是最近的伊朗核子危机问题。
经济上,则是投资者预期美元要走低。
预期美元走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凭据是,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每年都创新高,投资者对于美国怎么来解决赤字有很大的疑问。
《21世纪》:这种疑问足够影响黄金价格?
郑良豪:因为赤字太厉害了,随之可能发生的就是美元贬值,贬值的下一步就是“转嫁”给买他们债券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其他亚洲的国家。而受美元的贬值影响最大的,就是黄金。在预期美元贬值会发生的时候,投资者就对黄金有期待了。
《21世纪》:目前金价和美元的走向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郑良豪:过去通常来说,美元利率走高,对黄金不利。换句话说,投钱放在美元里拿的利率高了,买黄金的可能就少了。但在这轮行情中,美国不断在加息,但金价也一直在涨。可能是投资者不相信美元的购买能力可以保值——我即便拿到很高的利息,等我拿到了也没用了。
对中国经济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21世纪》:国际金价的持续上涨也带动了国内的金价。这种持续上涨对中国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郑良豪:我的观点是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虽然我国黄金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加的黄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进口,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形成压力的忧虑。但实际上,由于我国目前人民币汇率稳定,甚至存在升值压力,国家外汇储备充裕,在人民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黄金市场没有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增加的这部分黄金进口很难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不当影响。
《21世纪》:有数字支撑这种观点吗?
郑良豪:很简单。目前我国的黄金消费量连续数年保持在200吨左右,黄金市场开放后,黄金的投资需求预计会有比较大幅度的上升,而消费需求很可能与往年基本持平。举例来说,2004年中国黄金市场不过增加了30吨左右的需求量,即使这增加的30吨黄金都由进口满足,所需资金不超过5亿美元,相对于我国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言,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应当是非常小的,甚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国际经验,黄金市场开放的初期需求量增长很快,随后会持平乃至有所降低,因此黄金市场开放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的。
《21世纪》:按照你的看法,似乎黄金的需求增长多来自投资需求?
郑良豪:是的。最近几年来投资需求是明显增加,根据我们的测算,至少有30%以上的增长。所以说,对黄金的需求增长多来自投资方面。
《21世纪》:哪些方面的投资占了主导地位?
郑良豪:世界黄金需求主要来自四大方面:首饰加工需求,电子、通信设备等工业需求,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需求以及私人投资者储藏和对金锭、金币的投资需求,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首饰用金需求,占70%左右。中国的黄金消费主要以珠宝首饰用金为主,约占市场消费总量的96%。
《21世纪》:正如你所说,高金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投机资金进入。这会对中国或者世界的金融市场带来压力吗?
郑良豪:黄金投资市场对于整体的投资市场来讲,还是一小块。这几年石油的价格猛涨,石油产出国的购买力很高,有一些人把从石油上赚到的钱换成黄金。此外,也有大量的基金投资或投机黄金。但整个黄金市场整体的投资真的是太小了,对整体投资市场,比如说外汇投资来说,只有一两个点,所以一定不会有太大影响
黄金大涨意味着什么
黄金涨价意味着通胀、有突发事件、弱势美元,股市表现可能不稳定,经济前景可能不乐观。
如果黄金暴涨,大多意味着风险因素。
一、膨胀。
当经济繁荣时,企业将扩大再生产,从而雇用更多的工人。当普通人的收入增加时,自然消费就会增加,需求就会增加,通货膨胀就会到来。然而,这种通货膨胀是相对良性的,即由于人们的需求驱动型通货膨胀,它很容易转化为货币恶性通货膨胀,一旦转化为后者,经济就会有问题。
此时,市场出于对未来经济通胀的担忧,使得黄金价格在预期和对冲情绪的影响下震荡上行 数据显示,美国过去1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趋势与国际金价趋势高度正相关。
二、紧急情况。
所谓的紧急情况不仅包括正面事件,还包括黑天鹅事件。然而,这些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市场预期不高。但是,黄金不会只有在负风险事件发生时才会飙升吗?这条规则现在并不特别明显。
例如,当美联储提前加息时,黄金有时会大幅上涨。可以合理地说,加息意味着对未来经济保持乐观,消除避险情绪,从而抑制黄金。然而,历史数据告诉我们,20世纪70年代美国利率持续上升时,黄金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开始牛市,因为当时美国正面临多重地缘政治风险,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石油危机。
黄金价格的长期支撑也是由包含中长期风险的事件提供的,如中美摩擦、英属英国退出欧盟和欧洲民粹主义。然而,一旦这些事件因某种原因爆发,金价也会飙升。因为一旦地缘政治失控,它将直接拖累一个国家的经济复苏,并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三、美元下跌。
美元指数与金价呈负相关,即美元上涨,黄金下跌;美元下跌,黄金上涨。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宏观环境中,这种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弱。在许多情况下,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会同时上涨和下跌。此外,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他一直奉行强势美元政策,因此在特朗普下台之前,至少美元指数不太可能大幅下跌,美元的相对强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金价格。
贵金属投资的优点和缺点
黄金价格大涨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
1.通货膨胀预期:黄金通常被视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当通货膨胀预期升高时,人们会倾向于购买黄金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侵蚀。因此,黄金价格大涨可能是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的一个信号。
2.美元走弱:黄金价格和美元走势通常呈负相关。当美元走弱时,黄金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会上涨。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寻求替代资产来对冲美元贬值的风险。
3.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从而推高黄金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稀缺性和不易损坏性使其成为理想的避险工具。
4.股市低迷:股市低迷时期,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到黄金等避险资产,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这可能导致黄金需求增加,推动价格上涨。
5.投资需求增加:黄金价格的上涨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黄金作为投资品种的兴趣增加,或者是机构投资者调整资产配置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黄金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黄金价格大涨归因于某一个单一因素。在分析黄金价格走势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贵金属投资主要有抗通胀、有避险属性、价格透明、市场流动性好、交易时间长等优点;参与贵金属交易的投资者需注意掌握相关交易规则与风险控制,尤其要把控资金管理与杠杆使用程度。
如您有进一步了解专业金融市场本外币资产配置方案,随时享受交易、行情、咨询、策略、金融日历等众多金融服务,可在应用商城搜索并下载“E融汇”,即可享受全方位个人资产管理优质服务体验。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