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上涨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了吗?

2.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油价下调,油价何时下降?

4.关于煤炭,石油.自然资源类的股票

5.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

原油价格上涨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了吗?

财政盈亏平衡油价怎么算-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原油价格上涨并不能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事实上全球经济的至暗时刻远远没有到来。 本周末原油价格连续两日暴涨,是因为美国也同样扛不住石油的大跌,主动参与进来,希望能与沙特、俄罗斯一起就减产保价达成新的协议,并已经分别与俄罗斯和沙特两方进行了沟通,而且特朗普还迫不及待了发了推特,向全世界“报告”了利好消息, 市场对后面的会谈持有乐观的态度,所以油价连续上涨了2日。

显然油价长期在成本价以下低位运行,不符合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三个主要产油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三方谈判的物质基础。那么能不能谈成呢?我认为一定能谈成,不过想要一次谈成的概率几乎没有。

我们先来看一看,三国分别需要的是什么?

沙特: 过去两年来,欧佩克+俄罗斯按照减产协议在减产,保护了石油价格,但是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增加却完全填补了减产份额,等于是沙特、俄罗斯等国减产牺牲所带来的利益,都被美国给攫取了。沙特肯定是不乐意的,沙特新王储上位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的价值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次沙特发动价格战,其实也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谈判对沙特来说,只要大家都愿意减产,让油价回升,就是成功的。

美国: 美国的利益也很直接,本周已经有一家大型石油企业宣布破产了,可见石油价格大跌,生产成本高的页岩油企业日子的确难熬,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利益很明确,让自己的页岩油企业能生产,怎么办?减产,保护油价。但是之前页岩油是并没有纳入欧佩克的,所以美国人想像之前那样一直占便宜是没有可能了。能否谈成,也取决于美国让出多少利益。

俄罗斯: 俄罗斯现在反而是最握有主动权的。所以俄罗斯在这次谈判中要什么很关键,在我看来,俄罗斯可能要的有两点,一是把页岩油纳入欧佩克,要减大家一起减,否则减产就没有意义,不能大家都补贴你美国。二是取消制裁,俄罗斯被制裁多年,日子过得很苦,这些年全靠中国给撑着呢。这么一来,大家就可以看出,这个会谈并不好谈。

所以,明白了三方的主要诉求点,就又有利于我们对石油后期走势的判断,个人看法是,一次能谈成的概率极低,肯定要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这样的话,不排除原油价格后续还有波动,所以抄底原油的,动手的早的没问题,追高进去的,很有可能被埋掉,石油价格最后肯定也会回升,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市场平衡,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需求,油价先回到30-40美元是一个合理的区间,至于能否回到50-60,先要看产油国直接按的博弈,然后看经济的复苏程度。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 财经 验。

受油价暴跌的影响,全球股市连环暴跌,惨不忍睹。美股更是触发了熔断机制。道指狂泻了2000点。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本身就承受着下行压力,石油价格战等于又补了一刀。

一、.油价暴跌,反映了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后对于石油的需求自然会下降,所以油价下跌体现了需求下跌的悲观预期。

二、油价的暴跌给各大油企以及一些产油国的财政以及经济带来暴击。美股最近的暴跌与石油暴跌不无关系。

三、石油巨头们发行的大量高收益债券被抛售,也会引发美国债券市场的巨震。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页岩油公司以高利率发行了大量的债券,石油价格战打起来的话,资金链可能就崩了,还不起债了。

中国正在启用新基建稳经济,油价的暴跌对中国油服企业的冲击也不会太大。所以很有可能中国经济能够率先的从疫情所带来的这场危机中走出来,提振中国市场信心。

原油下跌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复苏了。

首先我们了解2020年原油为什么下跌。

世界生产原油区由美国,俄罗斯,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三大组成。

美国是页岩油也是生产成本最高的,其盈亏平衡价格需要每桶50~55美元之间,生产成本在35~45美元之间,如果低于30美元每桶美国页岩油公司将无法维持正常生产,长期下来面临倒闭。

俄罗斯和欧佩克及非欧佩克成员国生产原油是从地下抽起来就可以了,所以他们的生产成本是10美元左右每桶,远远低于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

美国在世界一直霸权主义,长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原油收入占俄罗斯主要地位,在世界占有最多的市场份额,在疫情影响下,世界需要石油量下降,由美国,俄罗斯,沙特三大产油国都为自己打着“小算盘”,在3月6号欧佩克减产建议遭到非欧佩克国俄罗斯的拒绝,会议未达成一致。3月8号,沙特宣布将石油价格下调到6~8美元一桶,同时宣布从4月起,原油日产量由970万桶调高到1000万桶,必要时增加到日产量1200万桶。

沙特掀起价格战,目标似乎直指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希望以打促谈,逼回俄罗斯重回谈判桌上同意减产,将油价重新推回高位,同时沙特也有意借此机会打压高成本油气,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原油价格的下跌完全是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自身利益上演的“三国杀"。

原油价格上涨是三国的内心都是不希望长期这么低价的卖卖卖,随疫情的影响,石油需要量是大减,三国经过拼杀后对谁都没太大好处,有信息俄罗斯和欧佩克于4月6号愿意再次协商减产。

各国受疫情影响严峻,但我们中国疫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已接近尾声,重新回到复工复产的繁忙工作中,我国是原油进口大国,所需石油量非常大,这些因素倒至原油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属于回归正常价格。

不是的,OPEC紧急会议下周—召开,讨论原油减产1000万桶/日,即使达成协议,疫情期间还是供大于求,减产1000万桶太少了,再说,能不能达成协议不—定呢,因为涉及到各方利益,所以此次原油价上涨只是受OPEC会议短期刺激,原油价会反反复复的[玫瑰]

油价暴跌可能会给很多国家的经济带来压力,但要说谁最惨,非伊拉克莫属。数据显示,伊拉克3月出口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都要高于2月,但收入却减少了近一半。

据法新社报道,3月份伊拉克的原油销售量为105亿桶,获利29.9亿美元;2月份的原油销售量为9830万桶,收入却几乎较3月翻一番,达到55亿美元。

出现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原因——油价暴跌。《伊拉克石油报告》援引伊拉克石油部的公告称,伊拉克联邦政府目前以平均每桶32.73美元的价格出口了333.9万桶石油。据法新社报道,伊拉克石油部长嘉班告诉当地媒体,伊拉克的石油价格通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低约4美元。而在过去几周,伊拉克的原油价格已低至每桶21美元。

展望后市,由于沙特早早降低了4月份的石油官方售价,通常依赖沙特阿美提供的价格信号作为定价依据的伊拉克,也难逃继续降价的命运。

根据市场消息,伊拉克将4月销往美国、亚洲的巴士拉轻质原油官方价格分别设定为贴水1.05美元/桶和3.2美元/桶,并将4月销往亚洲的巴士拉重质原油官方价格设定为贴水5.3美元/桶,降幅相当惊人。

虽然从理论上讲,伊拉克仍然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出口量来部分抵消价格战造成的损失——即走薄利多销路线,但由于油价下跌幅度实在太大了,伊拉克国内经济体系显然无法承受这次冲击。

石油收入对于伊拉克来说有多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组数据得到直观解:

据悉,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经济来源最单一的经济体之一,其石油收入约占政府财政收入预算的95%。

换句话说,假设伊拉克2020年的预算草案约为1350亿美元,按照当前的油价计算,伊拉克最多只能依靠卖油赚取约40亿美元的收入——即财政预算的30%左右。而2019年的年度平均油价,可是高达每桶56美元。更严重的是,若油价没有好转,到2020年底,伊拉克可能会消耗掉总计约620亿美元的所有外汇储备,最后只能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苦苦支撑。

众所周知,伊拉克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2020年本是其重塑国内经济体系的关键一年。据悉,伊拉克政府此前曾出台史上规模最大的预算案,致力于改善国内残旧的基础设施。有分析认为,这份庞大的预算案很大程度上是对2019年大规模抗议的回应。常年积弱,伊拉克国内民众对公共服务的缺失及高失业率已经十分不满。

有鉴于此,为了油价暴跌带来的沉重打击,伊拉克已经想尽了各种方法。

上周,伊拉克提议所有在其境内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在不影响原油产量的前提下将预算削减30%。

除此之外,伊拉克还积极呼吁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支持油价的方法。

也有分析师指出,也许伊拉克只能期待美国介入价格战,或者多方协调减产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伊拉克似乎再合适不过了。除了石油收入锐减之外,伊拉克的疫情同样不容乐观。截至4月1日,伊拉克确诊病例超过720例,康复病例约180例,亡52例。 联邦政府还要负担700万名政府雇员的收入,而国内生活几近瘫痪,私人企业濒临破产。

3月9日,伊拉克南部发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疫情在石油产地巴士拉附近蔓延,极有可能危及当地石油生产。更糟糕的是,伊拉克政府每月的赤字高达20亿美元,国内重要的产业很少由私人掌握,联邦当局只能筹集不到5000万美元的资金抗击疫情。

原油价格最近两天出现大幅反弹,最多一天最高上涨了46.6%,这种行情 历史 上肯定是没有出现过。那么原油这次暴涨是否说明经济复苏了呢?

我认为事实上刚好说明经济很艰难,因为这次原油之所以出现暴涨,主要还是因为俄罗斯和沙特达成每日减产1000万桶的协议。这次是因为减产导致的大幅反弹,而不是因为经济复苏引起的。之所以会减产,就是因为预期到经济变差,需求量变少,所以只能通过控制产量来阻断原油暴跌的局面。

资本市场风险是非常大的,大机构借助这次利好消息炒作一番,然后就会恢复平静,到时原油还是得按原来的老路子往下跌。只有全球经济真的复苏之后,带动原油需求量增加,到时原油上涨才有动力。

其实这个问题提问者也知道答案,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大家都应该认可这个答案。原因也不难。

第一,疫情没有结束,有疫情在,要么面对亡,要么就需要隔离,很自然大家都选择了隔离,既然要隔离,经济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疫情结束前,不要期望经济会复苏。

第二,疫情并发症,疫情刺破了世界经济的泡沫,这就好比我们感冒不可怕,但感冒引起了其他的病症就麻烦了。经济也一样,疫情可怕吗,疫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战胜疫情是迟早的事,但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比如美国吧,疫情刺破了股市的泡沫,股市下跌又引发了流动性危机,用超发货币解决了流动性危机,又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疫情持续下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疫情并发症,现在疫情冲击下已经显现出经济危机的苗头。

小结,很明显,在疫情没有结束前,经济是不可能会出现复苏的,还会一天比一天衰退下去,如果疫情还在持续,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发生。

原油为什么上涨?

第一,跌的太多,需要技术修正

如上图所示,从2020年的1月份高点算的话,原油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跌了65%了,中间没有明显的反弹,如此大的跌幅,不说基本面了,技术面也需要修正的。

第二,各大产油国亏损严重,人心思涨

从原油的开采成本看,现在的价格除了少数几个中东国家还可以盈利外,大部分产油国都在亏损状态,特别是美国亏损的更严重,这就倒闭减产,因为原油价格太低,已经低到了不合理的位置,低到产油国亏损经营的地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说,这个位置是人心思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油价是不合理的,上涨是早晚的事。因此,美国一条不靠谱的推特引爆了油价。

总结:油价上涨是因为现在的油价太不合理,不合理到让产油国亏本经营的地步,所以,现在原油的上涨不是经济恢复,而是原油的价值回归,这种上涨是没有持续性的,因为没有需求端的支撑。

一般来说原油价格的上涨说明供需关系已经逆转,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价格的上涨,是经济复苏的一个明显的征兆,但是这样的关系在这一轮原油价格下跌当中并不成立,所以现在原油价格即便上涨也不能说明经济已经复苏了。

原油是标准的,工业品价格由供需决定,原油价格下跌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1种原因是需求下降,第2种原因也有可能是供应上升,现在的情况就是第2种情况为了报复与俄罗斯减产协议的破产,沙特决定增产减价进行价格战,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上扩大的使用供应和降低的石油出口价格,让全球的原油价格下跌,同时这也叠加了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放缓的背景,使原油同时在供需两端受到压力。

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从最低点反弹了很多,这里的原因并不是需求已经回升,从美国情况来看,经济遭受冲击最严重的时刻才刚刚来临。因此原油需求的疲软,至少还将维持几个月的时间,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市场消息称愿意在沙特和俄罗斯之间进行斡旋,让双方达成相对能够让各方满意的减产计划这个消息,如果成立那么原油供应方肯定会得到一定的削减,从而利多油价。

然而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双方对于这样的消息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澄清,至少从目前来看沙特和俄罗斯都还没有结束价格战的意思,因此低油价很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在需求,真正由于经济复苏而恢复之前,油价很难回到50美元以上的正常价格。

当前油价上涨的因素:

1、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尤其是国际石油生产出口国,它们的疫情日趋恶化。它们会停工、停产、隔离防疫,其中就有产油企业。这就使得,国际原油供给量会减少,尤其是美俄的稳油价通话。

2、疫情下,虽然各个国家为防疫情采取了,停工、停商、戒严、隔离等措施,这减少了经济生活的石油需求总量。但是居民生活、基础商业经济活动,这些对能源的需求还有,其中就有石油能源,且数量不小。这就使得,一边石油产出国为疫情的不得不停工停产,国际市场石油需求各方不得不为未来做打算,多进口些石油。

3、前一段时间,沙特和俄罗斯发起石油价格战,它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价格战下的暴跌价格,它在市场上会有修正。

当前石油涨价,它是市场对暴跌油价的一次修正回归真实;也是国际石油需求方对疫情下石油减产,和石油出口国家间为稳油价减产沟通的当前市场回馈。当前国际油价上涨,它证明的不是经济复苏,反而是疫情影响石油产出国下的抗疫停工停产和闭市。

目前原油的“阶段性”上涨,并不能代表经济已经复苏。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疫情的笼罩肆虐下,迎来至暗时刻,至暗时刻后的黎明,也就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生产秩序、贸易秩序得到有效恢复的转折点,才意味着经济将步入复苏轨道。很遗憾,目前并没有到来。

目前原油阶段性的上涨,完全是供给侧的利好消息刺激所致,是市场认为,沙特、俄罗斯、美国已经承受不住当前低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停止目前的无序增产并进入实质性的减产协议谈判,所有油价应声而涨,也是对之前超跌预期的修正。此次油价的上涨与需求端几乎毫无关系,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石油消费需求和能力也在进一步降低,很显然需求端的情况是利空油价。

我们认为,只有石油消费需求增大,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有复苏的迹象,而目前因为减产预期而造成的油价报复性上涨,并不能代表着经济复苏。

那么,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油价会继续上涨吗?如果4月9日的OPEC+会议顺利达成,笔者预测,油价会继续上升到35美元,但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将在35美元左右横盘整理。如果在6-8月,全球疫情迎来拐点,经济活动、复产复工形势良好,那么油价将进一步建立上行轨道,到年底左右可以恢复50到60美元的正常价格区间。

经济会复苏吗?什麽时候能复苏呢?跟油价需求侧改善的步调一致,在疫情迎来拐点时,经济形势会逐步筑底企稳,如果各国能配合有效、精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那么全球经济将扭转衰退局面,进入复苏轨道。但是,复苏的起步阶段和过程会比较漫长,到2021甚至2022年才能消化2020年因疫情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我们要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抱有信心,更要对全球战胜疫情抱有信心,虽然当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但不会进入经济危机。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7.3.1 期权带来更佳的投资机会

油气投资项目的大部分投资发生在项目启动初期,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启动,全部或部分投资将转化为沉没成本。通常,期权可以给油气项目投资者带来以下权利: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油价低于盈亏平衡点,则放弃开发,从而避免了前期大量投资带来的损失;同时,在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寻找一个合理的价位和时机启动投资。

油气田开发过程类似于美式期权,当油价上涨到盈亏平衡点以上时,行使这个期权在现金流上是可行的。例如,本节中小规模开发方案为18美元/桶,大规模开发方案为21美元/桶,在1997年启动投资方案就可以盈利。但是,从机会的角度来看,不一定要马上进行投资。根据资产价值波动规律,利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持有价值和执行价值,当持有价值大于执行价值时,项目宜延迟开发;当执行价值高于持有价值时,马上启动投资项目。

4.7.3.2 期权期限、油价波动率与项目价值有着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油价波动呈现上升趋势。投资者所获得的期权期限越长,油价波动率σ越大,则油价波动的幅度就越大,见表4.34。2003年,油价最高可能达到54.85美元/桶;2004年,油价最高可能达到64.36美元/桶。投资者可以选择在油价高位时启动项目,则更有可能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见表4.32和表4.33。

4.7.3.3 期权定价具有动态变化性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给出的油价预测是一个可能值,而不是真实值。在决策所在年,应该根据新的国际原油价格数据和更新的油价波动率,得到新的项目价值。例如,在2003年,国际油价达到31.08美元/桶,1991~2002年油价波动率为0.22,据此得到2004年油价预测和两种方案的项目价值,见表4.35。

表4.35 油价预测和项目价值

4.7.3.4 延长期权期限有利于风险控制

在海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投资者将面临多种风险,而这些风险不仅仅来自油价的波动。国际上,资源国出现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趋势,一些拥有无限期开发权的油气项目面临着被资源国回收的风险。中国的海外油气田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政治不稳定地区,如非洲、中亚和南美,在投资开发之前,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期等待局势的明朗。

因此,在不同资源国,不确定性越大,就越应该使用期权定价方法,延长期权的期限。

4.7.3.5 经营策略

投资者的损失最多不会超过其拥有期权所付出的投资,却能从标的资产价值的剧烈变动中获得显著收益。启动开发之后,也可能出现油价急跌的情况,只要高于可变成本即可继续生产。从前文我们可以发现,汇率波动与投资收益有着直接的正相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上升趋势,投资者应关注美元贬值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另外,应该积极运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长期期货交易,以及和当地的炼油厂谈判,协商长期供应合同(Chorn et al.,2006)。我国的大型国企具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当油价在低位时,可以加大商业石油储备;在高位时抛出,抵消对外投资中的损失。

油价下调,油价何时下降?

目前进行的今年第9次油价调整,虽然今早收盘国际油价大跌6%,不过油价预期涨幅仅减少5元,截至第6个工作日的统计,预计油价上涨225元/吨,折合升价上调0.16元/升~0.20元/升。<br>2022年4月28日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轮油价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05元和200元,对应油价上涨0.16元/升左右。对应全国最新油价平均值参考:92号汽油:8.42元/升;95号汽油:8.91元/升;98号汽油:9.93元/升;0号柴油:8.11元/升。

关于煤炭,石油.自然资源类的股票

1.石油价格为什么一直涨,而股票却一直在跌.

我国的石油行业除了采油之外,还有炼油的业务,由于开采的石油不能满足炼油的需求,大部分原油需要进口,随着油价的上涨,进口石油炼油的成本在不断的增加。例如,中石化炼油盈亏平衡点是油价70美元左右,高于这个价格炼油就是亏损的。所以说现在中国的石油石化炼油都是亏损经营。理论上这种成本可以转嫁到市场,但是国内市场是受到国家的控制,石油石化无权定油价,所以炼油的亏损导致其整体利润下降,投资者对其预期投资信心不足,股价自然下降。

2.煤炭股票是不是真的是前几年一直很低糜,后来接轨以后涨起来很多

这个说法是真实的么?

由于我国是煤炭出口大国,同时限制了煤炭的产量,在供求关系下,煤炭的价格一直都在提升,这对与煤炭行业是很大的利好,尤其在业绩方面,因此煤炭的股价上涨是必然的

3.有这个说法.说自然资源类的股票只要长期持有,一定.我不问多久能赚,我想问.这个说法为什么成立?

任何资源类的股票都有稀缺的价值性,但是不是绝对的长期持有就一定有收益。就好比石油价格一样,被炒作很高之后,经过一个周期势必回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当然总体来说稀缺性的资源长远来看肯定是可以获利的,只是获利的多少。就好比原油价格原来是50美元一桶,最高炒作到147,现在是113,相比50美元肯定还是有盈利的

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

一段时期以来,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目前已跌至80美元/桶以下。

目前,国内外各种机构对于油价下跌成因众说纷纭,若要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阴谋论与阳谋论两类。前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美欧阵营,特别是美国视为油价下跌的“罪魁祸首”,认为美国是出于私利目的,为了打压俄罗斯,一路暗地主导油价下行,但具体到美国暗地主导油价走势的具体措施似乎又说得不很明确。至于油价下跌过程中的沙特不减产行为,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阴谋,认为沙特不减产是为了打压美国的页岩油开采事业,旨在巩固和维持自己石油生产大国的地位。不过,阳谋论者并不认同油价阴谋论之说,认为美国目前尚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左右国际油价;他们主要从供需基本面的因素出发思考油价波动问题,认为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低迷造成需求疲软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是造成本轮油价下跌的主要推手。笔者以为,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更多体现了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差异,其事实依据有相同之处,殊途同归。阴谋论的说法有政治标签,但其实施手段依然离不开实体经济。换个角度看,纵使美国主导的阴谋论为真,它的实施也需要有产业载体,终逃不出要通过扩大石油供给以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一手段。至于选取何种手段,则有多元选择,可以是扩大石油供给,可以是提高美国页岩油的产量,也可以是“串通”沙特不减产。

争论阴谋阳谋的真伪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即使是美国真的在实施依靠压低油价打压俄罗斯的阴谋,那也需要有一定的度,过犹不及是硬道理。对美国而言,油价下跌使得俄罗斯处境难堪,不管是否是美国有意而为之,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借油价下跌惩戒俄罗斯的目的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要比美欧之前发起的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威力强大,因为油价波动的杀伤力更广。但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油价下跌对美国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吗?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成本。

美国能源独立梦想的重拾应该说源自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蓬勃发展。“页岩气革命”的发生已经让美国成为天然气第一生产大国,天然气不出口让美国很多领域实现了能源替代,特别是电厂的煤炭燃料已让位于天然气,如此一来,美国的碳排放数量快速下降,经济也有了新的增长点,就业也被拉动,总之好处很多。页岩气之后,美国希望在页岩油方面继续有所作为,从过去几年的表现来看,美国实际上已经做到了。页岩油产业能够在美国发展起来,高油价是很重要的一个驱动因素,高油价悄然掩盖了较高的开采成本。如果油价低迷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对页岩油生产的影响不言自明。而页岩油产量下降,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页岩气,因为目前美国页岩气产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富油区,单纯的干气生产利润空间很小。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若油价过低影响到美国页岩油气发展大局的时候,美国应该不会坐视不理。

基于以上分析,国际油价下跌的底限很有可能就是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完全成本。伍德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当油价在80~90美元/桶时,美国页岩油行业整体有利可图;当油价在70美元/桶时,投资商将只对甜点区感兴趣,此价位令页岩油行业的现金流将大幅减少;当油价在70美元/桶以下时,页岩油开采将严重滑坡。此外,伍德麦肯锡还对全球60家石油公司包括大量在美从事页岩油气生产的本土及跨国公司进行调研,发现这些公司的经营保本油价是80美元/桶。若低于此油价水平,多数公司仅能维持日常的开支及现有的产量规模,公司正常发展所必需的勘探投资将严重萎缩。而近些年全球油气勘探成本持续上升,因此,基于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油价下跌的底限是原油生产成本。

伍德麦肯锡对于页岩油气行业的保本价格及石油公司经营的盈亏平衡点价格的分析建立在10%的内部收益率的假设基础上。但是从实践角度看,10%的内部收益率选取比较保守,许多项目在评价过程中的内部收益率选取要高于这个水平。一般情况下,内部收益率要求越高,所需要的相应的油价水平也就越高。伍德麦肯锡依据其研究报告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幅度不会太大,在2015年由当前的低于80美元/桶水平可能反弹至90美元/桶附近。若考虑石油公司投资项目评价时提高内部收益率要求,这样的预测或许还趋于保守。据此分析判断,油价再次过百美元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是基于行业生产成本底限得出的结论。

说的是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