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卡塔尔当地油价_科威特和卡塔尔是一个国家吗
1.你认为世界金融危机对中东石油国会产生哪些影响
2.经济学中的石油与天然气案例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为什么会造成油价的上升
3.一揽子原油价格变化率是什么意思?详解,谢谢
4.为什么说中东土豪国家卡塔尔的水是世界上最贵的?
5.石油危机的对世界影响
你认为世界金融危机对中东石油国会产生哪些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东国家虽然远离危机的中心地带,但依然难以独善其身。仅2008年下半年,中东国家便由于金融危机损失约2.5万亿美元。而据专家预计,素有“中东经济引擎”之称的海湾六国GDP总额将从2008年的1.05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9345亿美元。
从影响程度上看,国际能源价格的暴跌对于中东国家经济的
打击最大,尤其是对于海湾国家来说可谓是重创。国际油价2008年7月飙升至147美元之后便“一泻千里”,并一度探底至30美元左右,令中东产油国损失惨重。一方面是油价长期在70美元以下的低位运行,而另一方面则是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因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石油需求减少,中东广大产油国不得不面对“价量齐跌”的双重打击。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预测,若油价维持在40美元左右,海湾国家2009年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额将比2008年减少60%,石油总收入将从2008年的5180亿美元减少至3100亿美元,国家财政将由盈余转为巨额赤字。为此,中东国家央行相继调低了本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其中阿联酋由2008年的7.5%下降至3.1%,巴林降至3%,卡塔尔降至7%-9%,阿曼1%-3%。
在石油收入大幅缩水的同时,中东国家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金融市场的投资也损失惨重。去年9-12月,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基金和金融储备投资的资产价值已经缩水30%-50%左右。而美联储研究报告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湾国家2008年的对外资产额损失了3550亿美元,其中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的主权财富基金损失最多,约下降40%。例如,巴林主权财富基金损失了投资总额100亿美元的10%-15%;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的损失高达310亿美元。科威特第二大商业银行——海湾银行因在海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损失惨重,一度发生了储户挤兑现象。由于财政盈余减少,海湾国家2009年的对外投资额预计将从2008年的3076亿美元降至560亿美元。
中东国家的股市也同样未能幸免。据阿拉伯货币基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海湾国家7个股市总市值为6000亿美元,较之2007年同期的1.116万亿美元的市值,损失5160亿美元。其中迪拜股市降幅达72.4%,沙特股市降幅达56.5%;阿布扎比股市降幅达47.5%。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由于自身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其对中东国家的经济援助也被迫减少。而许多欧美跨国大企业为弥补损失,也逐步从海外市场撤资,这对于较为依赖国外投资的中东国家来说也是个“坏消息”。此外,金融危机还造成欧美游客人数减少,给埃及、土耳其、约旦等国的旅游业造成了损失。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东各国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以缓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从今年2月起,埃及央行已连续5次降息,累计降息300个基点。沙特央行向沙特信贷市场注资27亿美元,沙特央行还4次降息,以缓解国内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困难。沙特政府也提出了一项在未来5年内投资4000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阿联酋央行去年分两批向金融系统注资327亿美元,并将两家抵押贷款公司收归国有,阿联酋中央政府也承诺对境内所有存款提供长达3年的担保,以增强市场信心。科威特专门成立了稳定经济应急小组并制定了总额达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避免国家经济陷入衰退。
经济学中的石油与天然气案例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为什么会造成油价的上升
伊拉克统一科威特之前的国际油价基本维持平衡,而在伊拉克统一科威特时,科威特为了拒统,烧了很多油井并砸烂了很多的采油设施,而科威特的主子美欧,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又不让伊拉克出口原油,这样两国的石油都无法出口,这就造成了国际上石油供求的严重失衡。
一揽子原油价格变化率是什么意思?详解,谢谢
分两步回答
1)价格变化率指的是一揽子原油的移动平均价的变化率。
2)一揽子原油指的是欧佩克引入的油价机制,包括:
撒哈纳原油(阿尔及利亚)
伊朗重质原油(伊朗)
巴士拉轻质原油(伊拉克)
科威特出口原油(科威特)
锡德尔原油(利比亚)
博尼原油(尼日利亚)
卡塔尔海上原油(卡塔尔)
阿拉伯轻质原油(沙特阿拉伯)
穆尔班原油(阿联酋)
马瑞原油(委内瑞拉)
吉拉索原油(安哥拉)
奥瑞特原油(厄瓜多尔)
为什么说中东土豪国家卡塔尔的水是世界上最贵的?
卡塔尔是中东的石油国家,可以说中东与北非地区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地区。在全世界三十三个最缺水国家中,中东一共有十四个国家都列在榜单之中,如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中,科威特、巴林、阿联酋、沙特、阿曼、卡塔尔,都在全世界最缺水国家TOP10榜单之中,而且水资源的消耗量也占世界是名列前茅的。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资源危机,也会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与极端恶劣的天气导致危机的加剧,尤其是在GCC国家之中,占世界前列都是人均水资源的消耗量。根据世界银行推测,在2050年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也即将缩水为一半。可以看到,由于水资源的缺乏,中东与北非大多数国家也很难满足目前对水的需求量。
由于物以稀为贵,由于卡塔尔水资源的匮乏,使水的价格也跟着上升。在卡塔尔的水都是从沙特或者阿联酋等地方进口的,一般家里喝的水都要去超市购买,如农夫山泉这样矿泉水卖到4个卡币,是国内矿泉水价格的十倍。有报道说,在卡塔尔养活一棵直径大约在5-10厘米的树,大约花费人民币是一万左右,这也是非常令人惊艳,看来在卡塔尔的水真的比石油还要贵,也是世界上最贵的!
造成卡塔尔水比较贵的一个原因,也是邻国沙特造成的。卡塔尔三面环海,喜欢大海风景的人,卡塔尔是一个风景佳怡的旅游胜地。卡塔尔与同时又与沙特阿拉伯接壤,由于沙特阿拉伯挖了一条运河?塞勒瓦运河,这一条运河的开通方便了沙特货物的运输,尤其是石油运输到沿海地区,提高了生产力。
可是,这一条运河却把卡塔尔从阿拉伯半岛分割开了,变为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也影响了卡塔尔交通业的发展,甚至还把卡塔尔的水费进一步提高,造成了现在卡塔尔的水比油价还要贵的状况。而且,卡塔尔都用进行海水淡化,这也造成水的成本价格高。
虽然卡塔尔的水比石油还要贵,但这里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卡塔尔的国土面积是1.15万平方公里,比北京还小三分之一,人口是260万,规模与我国一个二三线中等城市差不多,人均收入却高年6.5万美元。在卡塔尔生病看医生基本不需要花钱,而且免费看病是面对在卡塔尔境内的所有人,不管你是不是卡塔尔国民。
卡塔尔土豪也自豪说:?自己工作一天勤奋到只有三个小时!?国民都是开凯迪拉克、奔驰和宝马一类的豪车。由于国民的富有,水虽然比较贵,却不影响生活质量!
石油危机的对世界影响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10天,阿拉伯几个主要产油国宣布,将海湾地区石油价格提高17%。阿拉伯世界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而发动的石油战正式打响,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这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并对此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12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发动“斋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配合战争,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战争爆发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输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国际石油市场一片恐慌,标志着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开始。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短短三天,阿拉伯各产油国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给西方国家来了个措手不及。
1973年12月,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击了严重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当时,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200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门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闭。尼克松总统还下令降低总统专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
美国国会则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的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而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1978年12月,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到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顿,终于使油价创下每桶41美元的纪录,从而酿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致使尚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中恢复元气的世界经济再一次陷入大规模的严重经济危机。
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还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开发。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超过了欧佩克组织。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国还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尽管各国防范石油危机的意识日益增强,但石油危机仍然无法完全避免。1990年海湾战争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尽管由于国际间防止石油危机形成的机制日趋完善,但在能源需求和供给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石油危机的阴影仍然无法消除。“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紧要的战略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