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食用油期货价格行情

2.食用油的最新价格

3.食用油涨价?

4.08年的食用油价格为什么上涨? 还会不会下降?

中国食用油期货价格行情

食用油近期价格和走势_食用油价格食用油价

2021年11月以来国内食用油普遍进入销售旺季,食用油价位预计均上涨,导致期货行情上升。

1.受市场需求拉动,国产油菜籽价格持续缓慢上涨,使得食用植物油价不同程度上涨

新季油菜籽一上市,就受下游市场消费需求拉动,油菜籽消费不断上升,价位持续保持在高价位。月末,湖北地区油菜籽进厂价每斤3.07元,同比增长2.9%;当新季植物花生上市了,因多家榨油厂还未开始大量收购新季花生,且农户们不舍低价售卖,使得新季花生市场总体偏淡。十一月下旬,一些油厂的补库需求增多使得新季花生价格小幅度上涨。

2.国际油菜籽价格持续回升,食用植物油价格也预计均上涨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回调,带动豆油价格也持续上涨;有个别品种植物油本月增产不及预期,如马来西亚 棕油增产比减少3.35%,使得棕 油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十月份,24度棕 油外售每吨约为1314.8美元,同比和环比均上涨10个百分点以上。

3.国内外油脂价格持续高位价格

在油料方面,由于社会公众消费需求增加和国际油菜籽供给紧缺的影响,我国国产油菜籽价位持续保持在高价位。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区新季花生持续上市,在市场短期内供给还是比较充足。从目前来看,购商还在持续观望中,榨油厂还开始放量购,压榨率较低,预计短期内新季花生价位较低。在油脂方面,冬季是食用植物油销售旺季,但棕 油库存价处于较低位,又由于油料价格缓慢上涨,预期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会在高价上运行。

国际市场上的油菜籽收产量的减少而给予市场的供给偏少,供给偏紧,市场需求不变或者增加,都会使得油菜籽价格上涨,油价也跟着上涨。从十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中得知,全球2021年度食用植物油库存已剩2294万吨,相比去年下降5.18%。预计在短期内全球食用植物油仍然保持高价格出售。

食用油的最新价格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而粮油市场的逐步开放,更使食用油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世界上的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国家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叁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是也名列前茅。但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的食用油消费量,国内食用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现今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大豆、大豆油、棕榈油、菜籽等。2005年仅大豆油及其分离品进口一项就达到1,694,411,344吨,比我国2005年1-12月份全国植物油加工16,122,142.09吨还要多1,678,289,201.91吨。

2006年1月1号,我国取消食用植物油关税配额,植物油进口环境将更加宽松。2006年度国内食用油进口需求将继续增长,平均增幅约为3-4%。其中棕榈油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进口额为1,777,085,619美元,位居各种植物油进口的首列。

此外,食用油的消费将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样小小的转变将造就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小包装油的行业成长,每年将有20%-25%的成长比率。而我国油脂产业总体增长大约在5%-6%,小包装油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散油的平均增长。目前,小包装油已在城市市场打开销路,并逐步向农村市场渗透。

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多巨头,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着名品牌,以及“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国内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主要的品牌企业,中国的食用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

中国食用油市场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时期,既具有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空余的大好形势,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您若想对中国食用油市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食用油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食油价格普遍将升两成

记者昨日在公园前地铁站百佳超市内看到,食油货架前有不少市民正在挑选油类,一些市民称,油价着实让他们吓了一跳。一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往日一瓶普通牌子的食用调和油(2.5升装)价格绝对不会超过30元,现在却普遍要30多元。

百佳一位销售员称,几乎所有品牌的食用油价格都有所上升,调和油和罐装油每瓶(5升)至少上升了5元,一些产品甚至上升了10多元,涨幅普遍在两成左右。这位销售员指着一瓶5升装的食油对记者说,这种油之前每瓶售价为53元,但现在要卖63.9元。当记者问起涨价的原因,她则说不太清楚。

记者同时也走访了万佳商场以及吉之岛超市等,发现市民除了对油价上升有点愕然以外,反应还算平静。

超市限购特价油

一商场的销售员告诉记者:“粮油的价格大概是从5日开始上升的。”由于部分食用油是在涨价前入货的,因此这些油的价格并未上涨,目前作为特价货推出。自从油品价格上升后,购买特价食油的市民非常多,此前曾经有一位顾客一下子买走了30箱特价食用油。百佳超市已开始取措施限制市民购买的数量,记者看到特价食油货架上贴着一张告示:“每人限购2瓶。”

可能导致潲水油“受宠”

有饮食业人士担心,油价上涨可能会导致潲水油重新流入一些小型食肆,使市民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莲香楼有关负责人张雪清认为,油价虽然上升,但是不会对他们这些老字号酒楼造成影响,因为食用油的价钱分摊到每一款菜式上,菜式成本不会有大的增幅,同时因为他们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所以菜式价格也不会有所波动。然而,一些小规模的食店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价格低廉的潲水油则有可能重新流入小食店。

粮油库存充足不必抢购

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物价局非常关注最近的粮油价格上升一事,并且每日都派人进行巡查和检测。他认为,这次的粮油价格上升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价格低位运行一定时间后必然会出现反弹,市民没有必要因为正常的价格波动而抢购粮油。何况物价部门会随时对市场进行监控,必要时可启动价格紧急预案,防止不法商人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谁搞乱涨价,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广州市粮食集团办公室主任吴敏宜指称,目前广州有非常充足的粮油库存。他认为,这次食油涨价是由正常的市场关系所造成,并不是性的涨价,因而不会出现脱销。

新闻链接

专家分析粮油涨价原因

本报讯 (记者 李慧燕 凌慧珊) 广东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副处长张锦生分析,目前粮油价格普遍上扬,这主要跟这几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有关。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下跌,价格一度跌到每百斤稻谷仅售40元,连成本都收不回。这使得一些农户纷纷放弃种粮食而转种蔬菜、水果等。近3年来,广东省粮食的种植面积便减少了150多万亩。另外,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不过,张锦生也表示,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市民不必过度惊慌。前些年油、米价格一直徘徊在低谷,现在价格上涨,也和当初下跌一样正常,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据了解,这次的粮油价格上涨是全国范围的一次食用油价格波动。生产金龙鱼的嘉里粮油公司有关人士称,本次粮油价格上升是短期的市场行为,估计价格不会继续往上涨。

食用油涨价?

食用油开始新一轮调价潮 部分品牌涨10%-15%

福临门最低涨10%;本月中下旬卖场将调价完毕

记者昨日从国内两大食用油生产商福临门、金龙鱼获悉,12月伊始,食用油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其中福临门大豆油、调和油、菜子油等油品涨价幅度在10%-15%;金龙鱼旗下大豆油、菜籽油的提价幅度在6%-6.5%。

涨价涉及全系油品

福临门所属的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透露,从12月1日起,开始陆续向全国终端零售商发布福临门的提价通知,“此次提价涉及的油品范围比较广,大豆油、调和油、菜子油等几乎全系列的油品品种都在提价范围之内。”该负责人说,这次提价的幅度在10%-15%。

金龙鱼方面昨日则表示,提价是从这两天开始的,旗下每个油品的提价幅度都不太一样,两大主力油品大豆油和菜子油,提价幅度在6%-6.5%。如金龙鱼5L一级大豆油每桶从45.9元涨至48.9元,5L一级菜籽油每桶从48.9元涨至50.9元。

此外,昨日有消息称,金龙鱼调和油上涨10%-12%。

本月中下旬落实到位

关于终端卖场方面何时提价,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预计本月中旬或下旬终端商超方面会把价格调整完毕。”

金龙鱼方面昨日表示,“预计从这两日开始陆续向卖场发布涨价信息到最终的落实到位,需要两周的时间。但是有些卖场的库存量会比较大,面临着消化库存的问题,因此可能没有这么快就涨价。”

11月底,在北京批发市场,大豆油的批发价已经开始上涨,金龙鱼、福临门大豆油每桶批发价较11月初涨了2.5元左右。当时市场上就有人预测称,食用油批发价的上调必然会殃及到终端零售市场。

上述中粮集团负责人表示,食用油这一轮提价,主要是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目前原料的涨幅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设定的食用油价格涨幅。金龙鱼也称,“面临的原料成本压力很大”。

物美集团公关总监富宇昨日接受记者访时表示,还没有接到厂家的涨价通知。另一家北京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天前收到了厂家的口头提价通知,但是具体的涨价通知单还没有收到。本报记者 李静

- 专家分析

“食用油涨价不会引发通胀”

食用油价格的新一轮上涨是否成为引发通胀的诱因?

昨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分析称,食用油的价格上涨是由其本身的周期决定的,和原料的涨幅及市场的供求有关,而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量增多造成的。

“食品等商品价格因为自身周期或原料等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都是由市场规律自身调节的、属于正常现象。市民不用担心这会引发通货膨胀。”刘福垣说。

据了解,最近一两天,国际大豆的到岸完税价从3500多元/吨涨到了3900元/吨,而东北大豆由于年初的旱灾而减产,农民又对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有一定预期,惜售心理严重,使得国产大豆价格攀升。(新京报)

相关报道:

食用油下周起价涨一成 一批小老板提前备油

鲁花率先发出花生油涨价通知 福临门跟进

各地情况:

金龙鱼5升调和油涨5元 杭州食用油全面提价

广州食用油集体提价10% 为今年第三波涨价

湖北食用油价格全线上涨 多个品牌上涨10%

北京花生油价格将上调 鲁花通知提价10%

延伸阅读:

专家称国际粮商操纵致我国食用油价大涨大跌

全国蔬菜食用油肉类等价格趋涨

水电成品油等民生产品接连上涨加剧通胀预期

成思危称中国存在通胀危险 将成明年经济隐忧

08年的食用油价格为什么上涨? 还会不会下降?

原因是:1.豆源紧缺,黄豆青黄不接。2.南方受雪灾影响,菜籽原料受到严重影响。3.国外市场美元贬值,使得物价不断上涨,豆价和油价也不断上涨,价位很高,使得油厂的成本大幅升高,所以食用油的价格才会上涨。有可能会在高位震荡整理,但幅度不会太大。要降的话也得等新豆下来。

希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