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破位下行_国际油价破140
1.国际油价跟国内油价的实现到底是怎么算的呢?
2.“涨”声四起!油价连涨,食用油、饲料、面粉也上涨,涨了多少?
3.2007-2008影响国际油价的大事
4.油价还会上涨吗
5.国际油价低于地板价了,不下调油价。要是高于天花板价,会涨吗?
6.如何看待此次成品油价上升的现象?
国际油价跟国内油价的实现到底是怎么算的呢?
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的换算关系 国际油价××美圆/桶指的是国际上原油的价格,并不是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国内是××元/升。
换算关系1:国际油价是以桶为单位,国内以升为单位国。国际油价的一桶相当于159升,(这个数字非常准确换算关系2:国际油价是以美圆为单位,国内以人民币为单位,现在一美圆大约换6.8元人民币,(这个数字随时间变化)。 换算关系3:国际油价指的是国际上原油的价格,并不是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国内油价指的是成品油的价格。国际上原油转换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约为1:0.9,加上加工损耗、原油进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约为1:0.8,以美国前几年的数据为例,当时原油18美圆/桶,美国商人卖22美圆/桶,比例大约为1:0.82。美国的成品油质量是高于国内#油的。(这个数字是根据国际上的平均水平算出,中石油的数据找不到,按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低,但是也可能中石油的加工成本特别高,也未可知)根据以上换算关系国际油价100美圆/桶,换算成#国内油价为100×6.8÷159÷0.8=5.346元人民币/升国际油价最高达到140美圆/桶时换算成#国内油价为7.484元人民币/升。
目前国际油价为70美圆/桶左右时 换算成#国内油价为3.742元人民币/升。
“涨”声四起!油价连涨,食用油、饲料、面粉也上涨,涨了多少?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2022年的市场“涨”声一片。
近日油价又涨了,这已经是今年第5次上涨了,并创下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纪录
关于油价的上涨,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一度逼近了140美元/桶的大关,虽然随后出现了回落,但是短期来看,原油市场的供给紧张以及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短期内油价大概率仍会高位震荡。
除了油价连涨外,还有一些产品的价格也悄悄上涨了。
首先涨幅比较明显的就是食用油。
事实上,食用油的上涨延续了2021年全年。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在内的多种植物油的价格在2021年同比上涨了65.8%,跑赢了原油50%的涨幅。
到了2022年,仍然上涨不断。
例如,自俄乌冲突发生后,北京新发地的豆油价格从240元/箱(4桶5升)涨到了270元,而河南郑州批发市场,2月底时20升的大豆油还是190元/桶,而到现在已经涨到了220元-225元/桶。
食用油的上涨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
短期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市场动荡。
数据显示,俄乌两国葵花籽油的产量合计占到了全球产量的近60%,而出口则占到全球的78%。
虽然菜籽油并不是主流的食用油产品,但是冲突爆发后,原油价格上涨,两国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出口受阻,于是国际市场转向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从而使得这两种产品需求大增。
说到大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三大主粮供给十分充足,但是大豆是一个短板,我们的大豆对外依赖度很高,近5年的平均依赖值都在85%以上。
另一方面,受之前疫情等影响,国际大豆的价格已然飙升,使得我们进口大豆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也推高了豆油的价格。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煎炒烹炸样样俱全,日用油的消费也有明显上涨。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从1996年的不足8公斤,到2014年时已上涨为24公斤,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成本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自然推升价格不断上涨。
其次,是饲料价格频频上涨。
玉米和大豆一直被称作是“饲料双王”,而今年以来,这“双王”的涨幅都不低。
而原本小麦去年在饲用替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今年的小麦价格频频上涨,已然超过了玉米。
所以整体来说,饲料成本被大幅推升。
虽然猪价频频下跌,但是产能却仍然高企,这也意味着对饲料的需求有着庞大的基础。
再加上俄乌冲突对全球大豆市场的扰乱,以及南美洲严重的干旱使得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多个大豆主产国纷纷减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豆粕价格创下10年来的新高。
并且从目前来看,4月之前国内的供给依旧偏紧,豆粕的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而在原料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饲料价格仍然有上涨的空间。
第三是面粉也悄悄上涨了。
近期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以25公斤的面粉为例,其价格也从之前的85元上涨到了100元以上。
而面粉价格的上涨主要和小麦的上涨有关。
今年以来,小麦价格可谓是一飞冲天,不仅突破了1.6元/斤的大关,甚至一度逼近了1.7元/斤,这在小麦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而小麦价格的上涨也受多重因素影响:
一是去年黄淮地区遭遇了强降雨天气,使得小麦冬播出现延迟,并且部分地区的小麦长势偏弱。
而去年小麦在饲料替代领域已经消耗了不少库存,因此市场普遍对今年的小麦看涨情绪较高。
二是受通胀以及化肥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种植成本明显增加,也导致整个粮价的底部有所抬升。
三是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市场看涨情绪进一步升高。
随着小麦价格的走高,终端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不过鉴于小麦是口粮,在国家稳定的调控政策下,其上涨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地缘政治冲突只是一个突发的因素,但其影响却比较深远,尤其是它可能会改变全球粮食的供给格局。
除了俄乌冲突外,原本就高企的通胀一直挥之不去,在此影响下,农产品价格难免出现波动。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2007-2008影响国际油价的大事
2008年是国际原油市场大幅波动的一年,油价走势跌宕起伏。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在上半年节节攀升,并在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在下半年迅速跌落,并在12月5日跌破每桶41美元,创4年来最低水平。
以下为2008年国际市场上最具指标意义的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大事记:
1月2日,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受投资者担心原油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纽约市场油价盘中交易一度达到每桶100美元,最终收于99.62美元,创历史最高收盘价。此后,油价有所下降,但还是在90美元上下徘徊。
2月19日,纽约市场油价再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收于100.01美元,再创历史新高。随着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纽约市场油价一再刷新历史纪录。
3月13日,纽约市场油价盘中一度达到每桶111美元,报收110.33美元。收盘价首次突破110美元。
5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创出每桶120.36美元的历史新高,最终收于119.美元。
5月21日,纽约市场油价大幅攀升并突破每桶130美元大关,最终收于133.17美元。
6月26日,受欧佩克轮值预计国际油价仍将走高等消息影响,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一举突破140美元大关,并创下每桶139.64美元的收盘新高。
7月11日,由于市场担心中东地区局势紧张有可能影响全球原油供应,纽约市场油价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盘中新高,收于145.08美元,刷新历史收盘纪录。此后,国际油价在波动中逐步走低。
7月15日,受美国经济的影响,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140美元,收于138.74美元。
7月17日,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状况影响国际市场原油需求,纽约市场油价连续第三天大幅下挫,跌至每桶130美元之下,报收129.29美元。
8月4日,受热带风暴“爱德华”将不会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等消息影响,纽约市场油价盘中跌至每桶119.50美元,收盘时报121.41美元。
9月2日,纽约市场油价在早间电子盘交易中即暴跌10美元,盘中触至每桶105.46美元。当天纽约商品场内交易开盘后油价虽小幅回弹,但最终仍跌破每桶110美元,报收107美元。
9月15日,由于美国金融业震荡引发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以及飓风“艾克”对墨西哥湾产油设施未造成严重破坏,纽约市场油价在收盘时跌至每桶95.71美元。这是今年2月以来纽约市场油价首次收于100美元以下。
9月19日,受美国将出台援助金融机构的消息刺激,纽约市场油价重返每桶100美元以上,收于104.55美元。
9月22日,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金融救援将导致美元贬值,原油市场出现逼空行情。纽约市场油价一度达到每桶130美元,最终收于120.92美元,暴涨15.7%,创出年原油期货市场建立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9月29日,由于美元走强以及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加剧了投资者对原油需求下降的担心,纽约市场油价开盘后迅速跌破每桶100美元,到收盘时报96.37美元,单日暴跌10.52美元。此后,油价一路下滑。
10月6日,受全球股市暴跌的影响,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90美元,收于87.81美元。
10月10日,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80美元以下,收盘时报77.70美元。
10月16日,受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幅超过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纽约市场油价再次大跌,收于每桶69.85美元。
11月11日,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60美元,收于59.33美元。
11月20日,纽约市场油价进一步下跌,收盘时报每桶49.62美元。
12月5日,受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纽约市场油价再次大幅下挫,收于每桶40.81美元,创下2004年12月10日以来最低收盘价。
油价还会上涨吗
可能会降。
我们来看一下上涨的原因,首先,国际油价虽然没有到前期140美元/桶的高点,但也一直在涨,现在基本在80美元/桶左右。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年美元超发,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煤炭等价格飙涨,也带动了石油的上涨。
其次,石油属于不可再生,但又属于用途极广的战略和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强,也会推动石油的紧缺。
但是,油价不可能一直上涨,这是因为,首先,国际欧佩克组织属于专门来调节石油的供需和生产的,如果油价过高,将导致国际经济的减缓,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会加大石油的生产,这也会导致油价的下跌。其次,美国每年有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到时候也会导致油价下跌。最后,还是因为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间接促进油价的下跌。
所以,油价预计很快就会到达高位,然后就会震荡回落。
2022年1月29日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轮油价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10元和300元,对应油价上涨0.25元/升左右。对应全国最新油价平均值参考:92号汽油:7.63元/升;95号汽油:8.12元/升;98号汽油:9.14元/升;0号柴油:7.32元/升。
油价还存在“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天花板价”为原油每桶130美元,地板价为原油每桶40美元,当国际原油价格超出此范围时,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不再调整。即便原油跌至20-25美元一桶,国内的汽油价格也会维持在5.5-6元之间。
国内油价调整是有规则的,即周期为10个工作日,即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节日。
国际油价低于地板价了,不下调油价。要是高于天花板价,会涨吗?
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也就是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不再跟随上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不再调整。
我觉得不会涨,从30涨到130,国内油价也得再翻个2倍吧,等国际油价130美元一桶,那国内成品油都要20元每升了,估计到时全国都是坐公交车了,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估计不对,来个大神帮算下
也就是常说的40美元的地板价。但不是说低于40美元一桶就不调整了,是按40美元每桶再加上成本和利润计算再进行调整。
上一次调整时间是2020年3月3日,由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是10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后就是2020年3月17日。
而且油价调整是按照3月3日至3月17日中10个交易日德平均价格计算的。而且要遵照上调或下调幅度不足50元/吨时,国内成品油限价将不作调整的规定。
因此,是否下调油价,下调多少,还需要看接下来几个交易日油价的变动情况。从目前来看,由于上次成品油调价搁浅,累积有一定的差价,现在又下跌幅度这么大,因此下调肯定一定的了。
至于高于天花板价130美元每桶,是否会调价,调价多少的原理和地板价调价原理一样,就是看10个交易日平均涨跌了多少,是否达到50元每吨的幅度要求,如果达到了就调整,达不到就搁浅不调整。
其实油价下跌利于国内航空油运行业,国家也可以减少储备原油的成品。我们老百姓也可以加到便宜油。
08年国际油价147美园一桶,国内每升6.7元。现在40元一桶国内近6元一升,如果再回升到147元一桶,国内油价就要2O元一升。
高于天花板130美元/桶的价格国内油价也不会上涨,这是由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的。
简单来说我国发改委于2008年推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从此以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跟国际原油价格“有条件”的接轨,国际原油价格涨跌触发“机制”则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做出调整。
2008年“机制”推出以来,截至今天,“机制”经过多次调整,就目前而言“机制”的运行规则基本如下:
1.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当原油价格涨跌超过50元/吨时,就跟随涨跌,如果涨跌幅度不足50元/吨,则暂不调整,涨跌幅计入下一个调整周期累计。
2.上下限制的规定:“机制”规定,当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或者低于40美元每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不做调整。这也是为了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基本稳定,防止油价大涨大落对经济生产造成影响。
因此,通过以上对“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的解读可以 看出:如果国际油价上涨至天花板价格(130美元/桶),国内油价就不会做出调整,因此油价不会上涨。
显然不是的,国内成品油成本价格远远高于原油价格。
目前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加之OPEC成员国与俄罗斯就石油减产协议谈判失败的刺激,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32美元/桶左右,换算成国内度量也就是1.4-1.5元/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成品油成本价就是1.4-1.5元/升,因为成品油价格包括原油原料价格、加工提炼价格、运输储藏价格,因此油价成本远高于1.5元/升。
我国实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即使国际原油价格这两天出现大幅度下跌,但是在下一个调价周期到来之前,我国并不会对现油价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维持国内油价基本处于稳定水平,当国际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或者涨到130美元/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就不会再调整了。
油价,我个人觉得,要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油的亏赢点,按照现在的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40美元一桶时,国内价定在临界点上!然后,随行就市!现在40美元,国内现在6块多,就不动了,所以,临界点太高!造成了国际140多,国内6块多,国际3o多,国内还是6块多!现在的机制,国际140时,国内涨到多少,才不涨?!所以,专家要把真实的油价成本找出来,才是油价涨跌的本质!
国际油价在3月9日下跌幅度达到30%,目前原油价格已经跌破地板价32.91美元每桶,折合人民币约228元一桶,每桶原油约等于158升,按照目前原油价格来计算每升原油等于1.44元人民币,比国内矿泉水价格还要低!
在每升国际油价比国内每升矿泉价格还要低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还会下降吗,目前成本油已跌破国内设定的地板价 (下限)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原油价格一直持续低于地板价,国内成品油也不会在进行大幅的调整 (不过略微调整也是会有的)。
如果未来某一天国际原油价高于天花板价 (上限) 国内成品油还会涨吗,按照国内目前所执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来看,如果在原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依然执行的是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发布的成品油价机制政策的情况下,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那么即便是原油价在未来某一天,飙升超越上限130美元每桶 (天花板价) 国内成品油价格这时候也不会再上涨。
综上:虽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息息相关,但是国内为了维护平衡在2016年的时候,设定了成品油价机制政策上下限40美元-130美元 (每桶原油), 不管是低于下限还是高于上限国内成品油价格均不会再发生下降或上涨 (未来某一天原油价格高于上限(天花板价)国内成品油是否会持续上涨,主要取决于当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按照目前政策来看是不会发生上涨)。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与国际油价有条件的联动,不是随便设定的。2016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成品油调控的机制,将成品油调控的上限定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定为每桶40美元,这是国家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油价,世界平均油成本(世界平均油成本是3~5美元每桶),通过经过长期的摸索,市场检验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多方博弈的一个定价机制。
所以,国际成本油价格即使高于130美元的天花板,国内油价也不会涨,因为已经到达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上限。这是国家级层面的制度,不会因时因事而改变。
另外,即使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那么国内油价水涨船高,也已经涨到了很高的位置,人们已经无法承受,国家也会启动相应的机制来做调节,比如启动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平抑油价。否则不仅仅是老百姓开不起车,所有跟一次能源有关的产业都将会受到波及,会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字不易,欢迎关注,不同观点请评论区留言。
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不管国家油价涨与跌,国内油价都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调价的问题有操心
再者国际油价哪怕到200美元一桶,按1桶=158.98升 来算也就1.2美刀一升。换成人民币才8.8元左右。何况现在才48美元左右。刨去加工成本,油价的利润可想而知。
国内油价保持10元左右1升一点问题都没有
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发现,国际油价已经非常低了,而且还有可能价格会更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进口大量石油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机会,很多人希望国家能够借此机会大量储备低价的原油。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一组进口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石油进口8688.8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加425.7万吨,增长5.2%。2019年,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度已增至72.3%,依赖比例也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上升,据分析,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7%,比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油田众多,中国石化主要以炼油为主,但我国油田有限,属于石油穷国,每年都有大量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下跌意味着我国进口原油成本下降,但是我国是否应该大量储备现在的低价油呢? 此时,国际原油暴跌,股市暴跌,作为原油的消费大国和进口国,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过不了多久,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家就开始恢复生产工作,需要大量的来发展生产,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增大,国际油价的走低,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的降低,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复苏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当前国际油价不稳,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国际油价大跌,第一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第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第三可以增加外汇储备。然而,油价下跌可能导致能源化企业亏损,对新能源 汽车 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石油储运需要很大的成本,虽然供应端油量充裕,但是运输端的运力能不能达到还是个问题,而且,原油储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较高的成本。 现在的油价很低,国家根据现在的情况有可能增加石油的储备,但不会无限量的增加,而是根据未来国内石油需求去增加,储备或者是不储备,有利也有弊,所以要权衡实际,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如何看待此次成品油价上升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价一直处于上多跌少的局面。当2008年国际油价到140美元每桶是国内油价是每升七元多。现在国际油价跌至每桶70美元左右,国内成品油价还是每升7元多。这让很多有车族颇有渊源,他们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是多跌少,直接造成了垄断油企日进斗金,利润过高。
针对此类现象的问题,业内专家表示,国内油价藏多跌少,除了考虑到我国进口原油后国内炼油环节的成本之外,成品油价近期要下调也不能跌幅扩大,主要是出于低碳环保考虑。这些年多地出现大量雾霾天气,主要还是由于汽车尾气排放所致的。通过成品油价上涨,既能抑制住部分车主出现次数,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我们认为通过高油价抑制部分车主出行,并不能使中国从此走上低碳环保之路,反而高油价带来的副作用却是非常的大。艳若真是为了环保导向,那就应该进口一些流量低的优势原油,而不是贪图便宜去进口含硫量高的国际原油。
我们应该加大科研的投入,提升工艺,让成品柴油汽油的品质更加好,不然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制造出燃烧更充分,性能更强发动机。还要发展一些新能源汽车,一定要研制出数量更大,寿命更长,成本更低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以利于新能源车的普及。
另外一层原因,国内成品油价涨得快,跌得慢的确能使很多车主开不起车只能搭车上下班或出去办事,但这样还是解不了问题。这样的理由也根本站不住脚。如果只想着暗中推升成品油价格的话,那国内油价上升对于国民经济也是极为不利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