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过低专家回应-油价降低
1.别急着加油!7月12日油价或将下跌,92号汽油还能回6元时代吗?
2.油价今日或迎“五连跌”,95号汽油是否有望回归“8元时代”?
3.今年首次油价跌幅来了,车主:惊喜是惊喜,只是出不了门
4.油价重回五元时代,这次油价的调整对有车一族有何影响?
5.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别急着加油!7月12日油价或将下跌,92号汽油还能回6元时代吗?
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反复波动。 我们国家的成品油市场已经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从2022年年初至今,国内成品油在“曲线波动”中向前发展着,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12轮的宏观调节,其中有10轮属于上涨态势。
现在已经有不少大中型城市的成品油价格开始有了松动,民众也非常关心油价调整后的整体方向。终于好消息来了:2022年7月12日开始, 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进行下调,92号汽油或将跌至6块一升 。这个消息是否确切?我们一起来看!
在2022年上半年之中,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始终处在高位。 在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后,其实也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其中“原油产能供应不足”成为了所有矛盾的核心,受疫情的影响从2019年开始原油产量逐渐走低,所以直接导致了供应不足。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转型,开始着手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产品,从本质上说都属于化石燃料,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为了将能源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国家力推新能源产业,宏观控制原油产品的价格。
上半年居高不下的油价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压力,但好消息来了:油价终于要下跌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最近的各类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过程中, 将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作为了调控重点,调整之后分别为每吨320元和310元 。
那么为什么成品油的价格开始下跌?有专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根本原因是国际油价缓慢下降 。随着国际上主要产油国产出原油数量的增加,国际成品油价格开始稳步下降,这也直接影响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
目前国际原油商品的价格变动率为4.75个百分点 ,虽然变动并不是很多,但足以对全球原油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一些国家会根据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进而对本国国内原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以便稳定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今年的第13次油价调整当中,有不少人都希望成品油价格能下降5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对于广大车主自然是好事,按照这样的降幅加满一箱汽油的价格就较以往节约了20多元钱,如果再能继续下调,那也将惠及到更多人群。
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这个经济学最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虽然国际成品油的产能在从6月份开始已经有了回升,但是市场仍旧存在较大的缺口,所以即便价格有了松动但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仍旧处于较高位置。
不少原油出产国都对油价进行了调控,有些区域的降幅甚至达到了10%左右。 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期待,认为国内的油价也会下调10%甚至更多,但国内的 社会 经济情况与国外有着较大差别,国内油价的下调比例不会太大。
原油开采和生产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产品的附加值并不会太低。无论产油国如何降低产品价格,他们都会保证一定的盈利,所以价格下降永远都是小幅度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当然也是如此, 92#汽油价格将跌至6块一升很是渺茫 。
国际成品油价格反复波动,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新闻。 诸多原油消费大国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优化。2022年上半年至今,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的调整,效果都十分明显。
油价今日或迎“五连跌”,95号汽油是否有望回归“8元时代”?
概率非常大。
相关专家在分析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幅度时,就曾曾明确提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出现五次连续下跌的状况。如此一来,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越来越低,油价水平逐渐趋于稳定。
在经过五次大规模的油价下跌后,我国成品油价格还将继续下跌每桶210元左右。由于不同型号的汽油拥有着不同的市场范围,或许会导致人们会再一次看到八块钱左右的汽油价格。
国际油价下跌后趋于稳定,影响全球油价水平三月份时,部分国家的汽油价格受大环境的影响。不仅居民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燃油汽车所需要的柴油或汽油,甚至导致部分居民的个人支出水平变高。现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随之而来的是多个国家调整油价。
我国对外出售的并不是原始石油,而是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的成品油。原油到成品油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更需要花费一部分的加工成本。一般情况下,原油价格下跌,势必会导致成品油价格下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成品油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后,人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成品油价格。
总的来说,当成品油价格超过十块钱时,不仅考验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还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只不过,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的大背景下,国内油价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后,消费市场对于产品有待需求量保持稳定,而多个国家通过多个手段获得石油,大大增加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概率。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好国内回家水平,相比与价格飞涨的国外产品价格,国内物价上涨在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内。
今年首次油价跌幅来了,车主:惊喜是惊喜,只是出不了门
说到汽油价格的问题,很多车主就有说不完的话,说不完的抱怨了,现在的油价慢慢地在涨,但总体从来都没有跌过,而开车的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对车主来讲,开车累倒不是问题,如果能不用加油就好了,明明前几天才加满的油,现在又觉得油箱快空了,不过现在油价又要进行调整了,也许会直接回到6块钱的时候,看来也是有变幸福的可能。
国内原本成品油的价格是10天会调整一次,原本调整的时间是2月1号,而因为最近的新冠病毒的影响已经延长到了2月4号。到现在也就是说油价下调已经三天了,很多车主都表示:惊喜是惊喜,可是还是不出门,加油也没大作用。
不过如果是最近车没油了的话,也不用太着急加油,一个是最近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反正也出不了门,还有一个就是这次的调整很大,可能会让油价进入6元的时代,这样开车成本就直接大大地缩小了。油价迎来“大惊喜”,车主们有福了。
因为最近国际的油价一直在降低,再加上国内的新冠病毒,也就使得成品油需求量减少了,而这本身就是供求的关系,所以新一轮的油价自然就下跌了,很多的专家分析国内的疫情有着蔓延,多个地方出现交通管制以及道路封闭的情况,就使得公共运输需要的减少,必然会使得成品油消费大幅度的降低,所以这次的油价一定是下跌的。
而据一些权威的机构精确的测算,预计这次的跌幅每吨汽油为420元,柴油为405元,换算成每升的话,汽油下调大概为每升0.33元,柴油下调大概为每升0.35元,如果按照50升来计算的话,加满一箱92号的汽油,节省16.5元,就拿目前北京地区油价来看的话,92号汽油是6.99元,每升柴油是6.67元每升,而这次调整之后很显然就是6块左右了,可以说是这几天的一个“惊喜”消息了。
不过这次的油价确实是下调了,而下一轮的油价调整是不是会继续这样的势头,有权威的分析师说,还是需要观察后面原油的需求是不是会恢复,当然也不排除继续这种势头的可能,毕竟这个价格跟供求还是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需要量还是这么低,那么就会进一步的下跌,不过对大家来讲这自然是好事,开车的成本直接就降低了很多,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这主要还是因为这次疫情的缘故,所以还是希望疫情早早过去,大家都想为国家贡献GDP啊,号让大家都能加便宜地油去该去的地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重回五元时代,这次油价的调整对有车一族有何影响?
油价的调整对于有车一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油价高低很大程度就决定了它的出行成本,前一阵子油价比较低的情况下,大概就是4块5一升左右,92和95的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比现在的价格低5毛到一块,现在价格有了一个较快的上涨。
现在石油的价格重回5元时代,基本上92号汽油价格也到了5块3到5块5这样,有的车可能还要加95号油,因为92号油的纯度不够高,汽车的发动机质量要求高的话,就必须要加95号的价格就会更贵,有的人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买得起车养不起车,车子买来便宜的几万块贵点儿的几十万,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选择买几百万的车,因为实用性并不高,车子的钱是一次性付清的,但是加油的钱却是持续性输出的。
一升油差了5毛到一块,可能说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汽车加满一箱油差了20块到30块,这就有很大的差异了,因为按照汽车的正常续航里程来说,行驶100公里,正常的家用汽车大概需要8升左右的汽油,也就是40块钱到50块钱。正常的家用汽车是指排量在1.5~1.8的,1.2的属于小排量了,在城市里面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在一些道路崎岖的地方动力不够强,超过2.0升的那属于大排量汽车,在购置的时候税负也会加重很多,所以常用的就是1.5~1.8排量的。
油价是高是低都不能避免的,就是开车加油,因为这没有办法,大家买了车自然就是为了开的,如果买了车为了省油不开车,那这个车买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油价的高低无非就是汽车使用频率的事情,油价贵的话可能短途就不开车了,毕竟成本太高了,油价便宜一点,可能就会在出行方面有更多的便利度。
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1.国际石油“需求动荡”将会威胁到我国石油安全
国际能源署日前表示,2005年的石油需求增幅将会较去年创纪录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依然脆弱的全球石油供应链仍有可能再次重演2004年需求动荡的一幕。国际能源署在月度报告中表示,去年的需求暴涨完全出乎市场人士预料,因此难以排除今年再度出现意外的可能。预计2005年的日原油需求量将增加140万桶,低于去年的265万桶。2004年的原油需求增幅是1976年以来最大的,几乎是最初预期的两倍。同时,美国东北部的寒冷天气及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可能再次削减配额的担忧推动纽约期交所石油期货再度逼近每桶50美元大关。二月份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报每桶49.26美元。目前外界猜测,由于夏季驾车季节前需求通常疲弱,欧佩克可能进一步削减产量,以推高油价。但国际能源署将第二季度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量调整到每天2680万桶,仅略低于该组织目前日产2700万桶石油的产量上限。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称,挪威、加拿大和俄罗斯冬季的恶劣天气将增加全球对欧佩克石油的依赖程度。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增量占全球41%——这一比例在今年还会增加,国际石油“需求动荡”也将威胁到我国石油安全。
燃油税不开征威胁我国石油安全
2.燃油税不开征威胁我国石油安全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表示,国家将结合当前形势,根据节约能源和道路交通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燃油税的改革方案,择机开征燃油税。燃油税开征受阻于“择机”长达10年之久。1999年通过的《公路法》修正案,将开征燃油税正式列入法案,上升到法律层面。随后出台的《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对我国燃油税的纳税人、纳税环节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当燃油税的推出看起来顺理成章的时候,却一再搁浅。
此前,许多人把燃油税不能开征,归结为油价太高,这种托辞显然难以令人信服:第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开征燃油税的时候,将低油价作为必要前提。第二,油价的变化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油价的高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国内外油价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关系:国内油价高的时候,国际油价更高,国内油价相对而言仍是低的(如目前的情况);国内油价低的时候,国际油价更低,国内油价相对仍然是高的(如2006年和去年年初,国际油价下跌而国内油价不调整)。
3.汽车产业发展威胁我国石油安全
在第五届长春汽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汽车·长春论坛2007峰会上,来自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专家王忠宏公布了一项研究数据,数据显示,到2020年,即使严格控制下中国石油需求量仍将翻番,同时,机动车耗油量占石油比重将不断增加,将由2000年的三分之一增加到60%,届时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17%。快速增长的汽车工业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构成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