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黄金一直在涨价?国家也不控制吗?

3.现货黄金投资分析师张尧浠:认识全球经济,改变黄金传统的投资理念

4.附近黄金回收店在什么位置?

5.灵宝小秦岭金矿田()

金价在1980附近寻找方向_1980 金价

现货黄金的价格主要受以下几大因素的影响:

因素一:其实,美元在目前甚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金融市场的主导者、所有的硬通货币及非硬通货币的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美元涨跌的影响。所以,今天要说的第一因素当然就是美元走势与黄金价格走势的关系了。

简单一点来说,美元走势与黄金价格走势是互为对立的这么一个关系。也就是说,当美元走强、价格上涨的时候,黄金的价格必然走弱下跌、呈现受到打压的态势。同样的道理,当美元走弱下跌,黄金的价格必然是上扬的。可能很多投资者朋友对此又有了疑问:美元的走势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其实很简单,美国官方会不定期的公布一些美国的各项经济数据。例如每个月第一个周五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半美国非农业就业人口数据(简称非农数据)。

因素二:刚说到黄金价格与美元走势是呈对立的关系,这里要注意的是: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是正相关的关系。由于黄金与石油在世界贸易市场上都是以美元报价,而美元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媒介,所以当美元升值或者贬值的时候,都会带动黄金价格以及石油价格的同向变化。当美元升值的时候,黄金和石油的价格必然受压下跌。同样的道理,当美元贬值的时候,黄金和石油的价格会提振上涨。最近几年,为了摆脱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美国政府不得不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美元连续贬值,这就直接导致投资者纷纷从美元转向其他风险较小的保值资产上来,比如黄金、原油等。黄金是硬通货,是公认的最佳保值避险的产品,人们为避险而将更多的资产转移到黄金上来,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而石油作为当今工业必不可少的资源,人们在认为美元贬值可能会推动石油价格的上涨而大量购入石油,同时也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这就是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的正相关关系。?

因素三:战争以及政治局面的动荡对现货黄金价格也有会提振的作用。相信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战争会使该地区动荡不安,影响当地的经济,使该国的货币贬值或者成为一堆废纸。因此人们希望能使自己的财产的到保值。黄金是世界性的货币,而且具有保值避险的功能。随着这种恐慌的心理的蔓延,对黄金的需求增大,进而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

因素四:世界金融危机对黄金价格的影响。首先我要说的是世界金融危机对于我们黄金市场是一柄双刃剑。为什么呢?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金融危机面前,所有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如何让自己手中的现金不至于贬值,那么就会寻求其他投资品种来代替手中的钞票,在这个时候黄金无疑是所有人脑海中的第一选择,这就是刺激黄金上涨的强力因素。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在金融危机面前,会有庞大数量的中小企业无法维持运营甚至破产,基数庞大的普通投资者财富严重缩水,说白了也就是散户手中缺钱了无力进入这个市场,会对黄金的价格造成一定的打压。?

因素五:介绍通货膨胀给黄金价格带来的影响。通货膨胀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货币贬值了,钱不值钱了。比如当初花10万元可以买辆代步车,在发生通货膨胀之后可能就买不到了。在通货膨胀面前,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财富如何保值才能不至于出现负增长。就像上面的第三点以及第四点一样,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投资黄金这种硬通货。在这样的一个强势的卖方市场面前,黄金的暴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素六:本地银行利率的变化,这里主要依然是看美国的银行利率变化。打个比方来说,如果美国提高他们的利率的话,说明美元相对来说是升值了(钱存在银行里面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息、购买力增强),同时在全球汇市上可以兑换到更多的其他货币,而在第一点的时候我们已经说到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关系,美元强势势必对黄金价格造成打压。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停止实行金本位制。

19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希望借助金本位制走上复苏之路,恢复金本位制度。

1931年,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萧条,英国结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出口,要求人民将持有黄金全数上交银行。美国放弃金本位制。

2、“布林顿森林体系”

在二战已近尾声的1944年,44国代表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参会的部分国家在次年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

国际经济体系的核心从黄金变为美元,当时的美元有世界黄金准备的75%支持。美国持有黄金二百亿美元以上,债务却不到一百亿美元,可谓盛极一时。

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方价格一直持续到1967 年。其时美国因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庞大的财政赤字多次冲击美元信誉,于是各国纷纷抛售手中美元,疯抢黄金。随着越战的深入,美国财政状况的恶化终于全面引爆美元危机。

3、1968年3月,全球黄金抢购潮导致伦敦黄金市场成交创天量,美国再也无法维持黄金官方价格,最终不得不宣布放弃每盎司35美元的市场供应。从此,金价正式进入自由浮动。

而7年后,由于美元危机加深,西方国家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转而实施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崩溃,黄金踏上了非货币化改革的历程。

但好景不长。美国经济超强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蚀,当年的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流动资产已从1950年的八十亿美元增加到二百亿美元,这也就是说,如果全数兑换成黄金,美国的黄金存底便会见底。

4、1967年,法国退出黄金总汇。

戴高乐站在投机客的一边不无私心。法国是美国以外全世界拥有最多黄金的国家,如果按它宣称的将每盎司黄金提到70美元的水准,法国将大赚一笔。

结果是,美国无限制地用美元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美元泛滥成灾,将国内的通货膨胀输出并加剧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而美国黄金大量流失时,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物质基础大大削弱,最后它和黄金的固定联系被切断,纸币流通规律遂发生作用。美元相对黄金必然贬值,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已不堪一击。

5、1967年11月18日,英镑在战后第二次贬值。

1968年3月17日,“黄金总汇”解体。

1969年8月8日,法郎贬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关闭黄金窗口,停止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美元前来兑换黄金。美元挣脱黄金的牢狱,自由浮动于外汇市场。在当时这一招的功效还压迫了西德和日本两国实现货币升值,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状况

6、接下来就是黄金价格像一匹野马那般狂飙突进了。

1972年这一年,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间波动。

1978年,原油飙涨达一桶30美元,金价涨到244美元。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这一年3月12日发行的美国《商业周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泪流满面,标题是《美国的衰落》。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黄金成为对抗通胀的有力武器。

7、1980年是世界黄金市场起伏最大的一年。里根政府上台后推行高利率政策,使美元汇率坚挺,给黄金投资者很大打击。  

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12年。?金价从1968年的35美元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间,每年有30%的获利率。

1980年黄金投资额达1兆六千亿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黄金的投资额仅是美国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现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十二年。

可惜在这么壮观的黄金多头市场,真正的赢家是那些供应黄金的卖方,比如金矿主之类。就像各种市场的大牛市,看多投机客未必赚了很多钱,金价从35美元涨到850美元,要有多大的想象力啊!恰恰相反,那些在850美元还在追涨的人要比在40美元买进持有的人要多得多。

伯恩斯坦就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美国阿拉斯加州退休基金在1980年进场,以691美元的价格买进一吨黄金,在同年年底以575美元的价格又买进一吨,1983年3月,它以414美元抛出这些黄金。

现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十二年。

扩展资料:

要确定黄金市场的大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常常需要进行基本面分析,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因素有许多,投资者需逐个分析,判断出主要因素。以下将列举对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影响较大的因素。

1、金价美元

由于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计价,黄金价格走势与美元汇率走势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历史资料显示,两者常常呈逆向互动关系。美元涨,黄金跌;美元跌,黄金则涨。

2、金价原油

国际原油价格与黄金市场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抗通胀是黄金的一个主要功能,而国际原油价格又与通货膨胀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国际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正向运动的互动关系。

3、商品市场

随着金砖四国经济的崛起,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再加上国际对冲基金的炒作,导致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从2001年开始强势上扬,高企的价格引起了全球经济界的担忧。

4、股票市场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在通常情况下,黄金价格的走向与经济状况、股票走势相反。如果股市当前是牛市,股票、基金价格上升,将带走大量黄金投资,这是黄金价格很有可能下跌;如果当前股市是熊市,股票、基金等价格疲软走弱,投资者也自然会离场选择其他投资渠道,他们可能会选择黄金投资,这时就有可能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这种变化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如果投资者预期经济发展前景良好,预料股市将繁荣发展,自然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股票市场,黄金市场的资金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5、金价与黄金现货市场季节性供求

供求关系是市场的基础,黄金价格与国际黄金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相关,黄金现货市场往往有较强的季节性供求规律,上半年通常是黄金现货消费淡季,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黄金价格底部一般出现在二季度,而受欧美发达国家消费刺激,三季度黄金现货需求会逐渐到达高峰,使得黄金价格持续走高。

6、政局震荡

国际政局和各国之间的战乱也常常影响黄金价格。当出现政局动荡或战乱时,经济发展会受到相当负面的打击,这种情况将造成通货膨胀,人们会把目光投向黄金投资,这时黄金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

7、中央银行

世界各国央行是黄金的最大持有者,假如央行开始抛售黄金,那黄金短期内价格将会下跌。

8、金融危机

当金融危机来临,人们会觉得将钱存在银行并不安全,于是大量资金将涌向其他投资渠道,例如买黄金。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时,黄金价格很大机会会出现上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造成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

9、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相对稳定,代表其货币的购买能力也稳定。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则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将会下跌。这时市场资金将会转向黄金市场。从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金价格

为什么黄金一直在涨价?国家也不控制吗?

1、美元走势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2、政治局势

历史上黄金就是避险的最佳手段,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即是对黄金避险价值的完美诠释,任何一次的战争或政治局势的动荡往往都会促涨金价,而突发性的事件往往会让金价短期内大幅飚升。

3、通货膨胀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货币,黄金与纸币,存款等货币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不像其他货币只是价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价值微乎其微。在极端情况下,货币会等同于纸,但黄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

4、供给因素

金价波动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5、需求因素

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扩展资料:

投资黄金好处:

1、对抗通货膨胀

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遍国家都受此问题的困扰。货币价值贬值,货币购买力日渐降低,钱变得不值钱了。

2、卓越的避险功能

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

3、市场难以被操控

地区性的股票市场,人为操纵大市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黄金市场属于全球性市场,没有任何个人或财团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操控全球黄金市场,因此黄金价格能够一直保持在反映实际供求关系的水平。

4、不易崩盘

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有发生崩盘的风险,一旦崩盘,投资者将血本无归。黄金是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已开采的总量超过地球蕴藏量的一半,未来黄金供给量只会越来越少,使得黄金价格趋势一直上升,即使中间时有波动,长期而言,黄金价格仍然是一路看好。

百度百科-黄金

现货黄金投资分析师张尧浠:认识全球经济,改变黄金传统的投资理念

黄金的价格是控制不了的。

黄金的价格是国际期货市场千千万万的投机者交易出来的价格。 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一)美元汇率走低对黄金价格有拉升作用,自2007年11月1日,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息、美元对欧元比价创历史新低等因素的影响,10月31日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突破每盎司800美元,这是自1980年1月份以来黄金期货价格首次突破这一关口。美元汇率走低对黄金价格有拉升作用

(二)随着石油价格的迅速上升,部分投资者开始选择黄金这一硬通货作为投资对象,市场的追捧促进了黄金价格的进一步攀升

(三)近几年世界市场上对黄金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繁荣

(四)货源地的原因,这一点被许多黄金行业业者视为此次黄金增长的主因.作为曾今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南非因电力短缺导致当月矿场关闭5天。1月黄金产量年比下滑16.5%,下降趋势加速。南非产量下降导致该国将长达1个多世纪的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的头衔让给中国。

(五)在历史上,黄金还不单单是防范通货膨胀的手段,更是防止战乱、防范自然灾害的保险形式。与纸币不同,无论是在何种社会环境还是在某个国家,黄金均是一种价值交换的有效媒体,是一种不受当时当地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影响的硬通货。

国际社会政治动荡、战争持续不断,终将会影响黄金生产量并造成黄金供给减少,促使金价上扬。当然也有因政局不稳,使投资者转向黄金投资,从而刺激金价持续上升的现象。近几年,各国政府也在大量收购黄金以期稳定本国市场,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美元长期下跌,为了避险市场选择了买进黄金,这是黄金上涨的原因。

附近黄金回收店在什么位置?

经济学者张尧浠;对于黄金金融属性来看,那些支持黄金价格的因素,似乎正在被市场逐个推倒。要了解黄金价格走弱的根本原因,或许我们应该更多考虑黄金的政治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轮黄金价格出人意料的暴跌,或许就不难解释了。

近日,黄金价格暴跌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对于抢购黄金的人,有国外媒体将其形容为“金虫”。他们所信奉的“金虫主义”的最大特征,是坚信黄金在经济不景气时可以作为避险资产,成为唯一的保证,以及对于恶性通胀爆发后全球货币体系将回归金本位的信念。

央行抛售行为打压金价?

从历史来看,黄金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全的投资品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恢复自由交易之后,黄金价格就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随着全球经济以及货币体系的发展,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对于这轮金价暴跌的原因,分析认为,美联储泄露的会议纪要透露出将有逐步退出量化宽松的可能,这导致通胀预期下降;瑞信、法国兴业银行、高盛等多家金融机构下调金价预期以及投资大师罗杰斯的悲观情绪,都为金价的暴跌推波助澜;日本国债市场的大幅波动导致日本金融机构抛售黄金,也被视为是引发此次金价暴跌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压垮金价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塞浦路斯将抛售10吨黄金储备的消息。由于从历史经验来看,黄金的第一次熊市便是由政府抛售黄金的行为导致的,因此这令投资者担心欧盟其他国家也会将采用同样的方法来缓解债务紧张的局面。

1975年,在美国高通胀(1974年11月,美国CPI高达12.2%)的压力下,投资者对黄金避险的需求大增。为了平抑这些避险情绪同时解决贸易赤字问题,美国政府售出了大量黄金。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76年签订的“牙买加协定”,最终将黄金价格打入谷底。这一协定取消了黄金官价,按照市场价格自由交易,并取消了各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之间用黄金清算的义务,同时把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都列为国际结算货币,这使得黄金价格从184.7美元/盎司跌至104.2美元/盎司,最大跌幅达到43.5%。这一跌势一直持续到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及第二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才得以终结,历时两年半。

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1990年的衰退,直到1992年底才走出谷底步入10年的高增长期。在这一时期,黄金价格也从416美元/盎司回落至300美元/盎司,加之各国央行不断抛售黄金,打压金价,导致金价在2001年4月跌至251美元/盎司的低位,最大跌幅达39.6%,而这一次的黄金熊市经历了11年。

黄金的避险功能不再?

格林斯潘曾在《论黄金与经济自由》一文中指出,“没有了金本位,人民就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免遭通货膨胀掠夺的手段,再也没有价值的安全避难所。”因此每当政局不稳、战争发生或经济危机出现、通胀压力增大时,黄金都被视为是避险保值的最佳工具;当经济复苏、通胀压力较小时,人们往往会抛售黄金转而将资金投向回报率更高的资产。

从历史来看,在1980年金价一路飙升至852美元/盎司之后,随着国际政局紧张气氛的缓和,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通货膨胀率的快速下降(从1980年的3月的14.6%下降到1983年7月的2.4%),加之更多的金矿陆续在澳洲及北美洲被发现,黄金价格也逐渐回落到300美元/盎司附近,并在这一价位持续震荡了多年,直到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爆发历史上最大的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之内暴跌了22.6%,恐慌情绪不断蔓延,才再次将黄金价格推升至500美元/盎司附近。从1980年1月到1987年,这一轮黄金熊市的最大跌幅达到创纪录的64.7%左右。

不过,此次黄金价格暴跌的时点,正经历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美国和中国一系列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以及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特殊时期。按照以往的逻辑,这些事件都应成为支持金价上涨的因素,但我们看到的却是金价暴跌。许多人不禁要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这轮黄金价格的走弱可以追溯到2011年9月,美联储启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金价在一度冲高之后,便持续弱势震荡。随后,金价也并没有因为QE3、QE4的推出而走到更高价位。

从历史数据和经验来看,在通货膨胀高企及政局动荡的情况下,黄金价格通常都是一路上扬。在这样的逻辑下,仍有不少人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美国推出QE3、QE4以及日本央行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黄金价格将冲到2000美元/盎司乃至5000美元/盎司的高位。因此,在他们看来,金价的暴跌似乎不符合常规。

政治属性致金价回归?

金价到底怎么了?难道持续了12年的黄金牛市真的就此终结了吗?时至今日,讨论黄金的投资价值,或许已经不能再用过去的逻辑了,必须从黄金本身的属性及其与经济变化的关系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自黄金出现以来,由于其具有耐久性、稀缺性和可分割性,同时满足能够用作交易媒介的所有特征,因此,就一直充当着货币的角色。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货币格局的不断变化,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汇兑本位,再到“牙买加协定”的签订,在货币属性被一步步削弱的同时,黄金也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属性,即政治属性。

这也可以解释为货币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在货币经济发展的早期,黄金作为交易媒介还可以满足经济活动中的交易需求。但是随着资本经济、金融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无法再用静态的黄金价格来衡量经济总量,而黄金有限的产量和储量也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潜力。正如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将金本位称为“野蛮时代遗俗”,认为用一种装饰性金属的供应来束缚现代工业社会的财富是荒唐的。

尽管在制度层面上的黄金非货币化并不等于其已完全失去了货币职能,但从上述角度来看,那些试图恢复金本位,从货币属性来考量黄金价值的“金虫”恐怕要失望了。从黄金的金融属性来看,那些支持黄金价格的因素,似乎正在被市场逐个推倒。要了解黄金价格走弱的根本原因,或许我们应该更多考虑黄金的政治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轮黄金价格出人意料的暴跌,或许就不难解释了。

灵宝小秦岭金矿田()

今天下午即将要下班的时候,一位女子拿来一斤重的狗头金,说这个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就像半个桃子大小的东西?用手拎起来倍沉,她说自己找专家看过了,这就是天然形成的黄金,我在计算机上打出回收价,没想到女子瞬间就不乐意了,说这么稀罕的东西,价钱就应该翻两倍。

今天下午的时候,逛街的人不是太多,我们店里也是显得很清静,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踩着高跟鞋杠杠杠的来了,看着她十分自信的样子,进门就问我们谁是当家的,说自己拿来一块过去的狗头金,我客气的上去迎接她,反倒是她感觉我像是一个新手。

我拿起女子递来的这块狗头金,整整三指那么厚,乍一看不认识的还以为是一坨屎粑粑,托在手里确实有一斤之重,上面很多地方突显得像是烧过似的,看上去就是一副很完整的样子,说实话和黄金烧成的疙瘩没什么区别,这是我一眼质疑的地方。

原来这块狗头金是女子家传的东西,据说是在她家已经有几十甚至上百年了,一直没有拿出来给别人看过,九几年的时候找专家鉴定过,专家肯定的说这是一块天然的狗头金,按当时专家的话说就是价值不菲,正好最近家里有事要用钱,今天就果断的给我们拿了过来。

我不慌不忙的把这块狗头金放到秤上,正好还差八克就整整一斤了,其实我一直看着这块狗头金,在心里我一直在想,这个东西绝对是黄金炼成的疙瘩,至于是不是狗头金我说不上来,这个时候我立刻把老板喊了出来,老板接过一看也认为是烧过的金疙瘩。

所以经过再三肯定,我按照今天的黄金回收价,在计算机上打出184500的数字,递给女子看完之后她却不乐意了,再怎么说这个狗头金也是过去的东西,既然是天然形成的东西,怎么着也得比计算机上的价钱翻一番吧?这些都是她的原话。

听完她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正好我们一直质疑这东西不是狗头金,也不敢冒险收购,所以借没有证明准备打发女子走,女子反问家传的东西需要开上面证明?我随便来一句村委社区之类的证明,没想到这句话彻底惹怒了她,夺回金疙瘩气呼呼的走了。

其实通过今天女子来卖狗头金,我们也经常遇到来路不明的东西,如果是天然的狗头金,就不能切开检查含金量,也怕里面有夹层,如果是不懂黄金的人来看,贪小便宜到最后很容易吃大亏,所以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黄金,建议大家三思而后行,毕竟上当一次十几万没了。大家觉得呢?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黄金回收店铺,也可以看看网上的黄金回收店铺哦,玖玖金回收,全国都可以上门回收哦!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灵宝县,西起豫陕交界,东至涧河,南起朱阳、寺上一线,北至陇海铁路,面积共约600平方公里。分属豫灵、故县、程村、阳平、五亩、朱阳、焦村等乡所辖。

小秦岭呈东西向,其最高峰老鸦岔脑海拔高度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山峰。小秦岭金矿田横跨豫陕两省,在河南省境内范围与小秦岭范围相吻合。矿田河南部分已发现含金石英脉600余条,脉长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含金石英脉具有成群、成带、平行分布的特点,以走向北西西向者为主,近南北向者次之。小秦岭各金矿床和矿体主要分布于石英脉中,呈脉状和透镜状。矿体长30—300米,最长者达740米,延深100—500米,矿体厚度一般0.3—2米,最厚7.71米,金平均品位6—16克/吨。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均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中,矿床生成与太华群和燕山期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田内矿床数目众多,有文峪、东闯、杨寨峪、大湖峪、四范沟等大型矿床,金硐岔、竹峪、枪马峪、老鸦岔、金渠沟、和尚洼、四范沟等中型矿床和一大批小型矿床。探明金储量数百吨。灵宝县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小秦岭金矿田老硐密布,明代时已有相当规模的开采。在金硐岔矿区东蹄子沟有石刻“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起开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1451年)。但清初实行禁采政策,且由於该处树木繁茂,坡陡沟深,悬崖密布,深山区过去长期无人居住,至近代,小秦岭曾产黄金一事已湮没无闻。

1956年起,小秦岭地区地质工作才逐步开展起来。1956—1957年,地质部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该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圈出有重砂异常,并提交有金硐岔铜矿等找矿报告。1958年,河南省地质局豫西综合队在该区进行检查,采集了标本和化学样,否定了铜矿,仅计算了140吨铅矿储量。1961年,河南省地质局豫○八队以找磷为目的进行了水系重砂测量,发现有金。(旋因机构撤销资料未整理,交给豫○一队)后由豫○一队于1962年编制成图。

1963年,国务院转发了《地质部关于矿产资源情况和今后地质工作方向的报告》,报告要求“今后几年应将黄金地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加强”。从此,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次找金的热潮。

1964年初,河南省地质局处境已十分困难,地质勘探项目很少,投资处于全国最后几位。为摆脱困境,局长杨玉璞,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韩影山就更重视找金工作,将此视为可能扭转河南省地质局地质工作被动局面的一条出路。将黄金找矿方向研究任务作为急需工作交给综合队限期完成。综合研究队技术负责人张辅民等在搜集了有关黄金的信息和资料后,结合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灵宝小秦岭一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区。为此,并将陈列馆馆藏有关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小秦岭大金硐3块标本金品位为6—50克/吨。该分析结果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综合研究队立即向局作了汇报。张辅民与王凤芝、符光宏、李兆华一行4人迅速赶到灵宝,面对巍峨群山、莽莽林海,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当地老猎户帮助下找到了含金石英脉。此后,他们与豫十六队中抽调的苏德才、郭天义、曹庆臻等共同组成普查组,经过3个月工作至6月份,共发现含金石英脉30余处,老硐80多个。至此,小秦岭金矿再次被发现。

小秦岭金矿被找到后,河南省地质局局长杨玉璞详细听取了综合研究队的汇报,并征询了豫十六队的意见。豫十六队在小秦岭调查水晶的人员指出过去在东闯一带见过老硐,多金属矿化脉分布比已经调查的范围要大。杨玉璞果断决定组织会战。他的这个想法得到韩影山等其他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会战的决定作出后,以豫十六队制作的含水晶石英脉分布图为基础,首先采用岩脉调查方法迅速取得可喜的成果。1964年6月,会战指挥部成立。会战工作主要由豫○一队(远东任队长,易克诚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测绘队在测量方面,区测队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方面进行协作,还抽调了综合研究队、水文队、物探队、豫十二队和贵州、湖南、湖北、北京等省市地质局的人员参加会战。

会战早期,工作异常艰苦,吃住都十分简陋。最早期进入小秦岭找金的人员之一李兆华在攀崖时摔成了重伤。广大地质职工在天寒地冻,地形恶劣环境下坚持工作,但全体会战人员找金积极性很高,地质部冯景兰、孟宪民教授又先后到会战现场指导工作,致使矿田范围不断扩大,含金石英脉条数越找越多。1966年,会战指挥部撤销,工作由豫○一队负责(辛元清任队长,潘毅昌任技术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大型金矿田的面目已迅速展现在人们面前,截至1970年,共发现含金石英脉500余条。基本查清了含金石英脉分布情况,并对一些较大矿脉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

在矿床勘探方面,1967年提交的金硐岔矿区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王凤芝、李文祥)为河南省第一份金矿勘探报告。储量超过10吨,按当时我国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定为大型矿床。矿区平均品位17.10克/吨,伴生银、铜、铅、硫等。1968年,提交了文峪矿区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黄克义),为河南省第一个储量超过30吨的金矿区。除这两个勘探报告外,至1970年还提交了东闯和扬寨峪矿区初勘报告,枪马峪、老鸦岔和王家峪301脉等矿区详查报告以及四范沟、灵湖、西峪、南闯等地普查报告。探明储量总计超过70吨,从而使小秦岭金矿成为我国重要山金基地之一。

1970年底,由于形势及地质工作任务的变化,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暂告一段落,豫○一队撤出灵宝。在工作告一段落之际,由大队综合组罗铭玖、许永仁、温同想3人编写了《小秦岭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东部矿田矿床特征的初步总结》。这是该矿田第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对区内地层、岩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老鸦岔复背斜控制成矿,东西向逆冲和平冲断裂为赋矿构造。报告将矿田分为北、中、南3个矿带,首次在孙秦岭东部矿田中矿带300多条含金石英脉分布图。并在总结矿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同时,对矿床特征,金矿化富集规律等都有深入的阐述。总之,该报告是1970年以前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的有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概括。

1975年末,国家新的找金指令传达下来,河南省地质局才又重新组织力量重上小秦岭。但由于条件困难,1975—1980年工作进展速度比较缓慢,是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的恢复时期。由豫十六队和地质三队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对杨寨峪和灵湖进行勘探,1980年提交了杨寨峪东段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宋大柯、张中迎),为大型矿床。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国际上金价的暴涨和国家对黄金需求增加,小秦岭工作再次开始得到了加强。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河南省地矿部门的第一地质调查队和第三、第四探矿工程队以及武警黄金部队九支队都在小秦岭地区开展了颇具规模的金矿地质工作。此外,省有色勘查局所属队也作了少量工作。

在新的一轮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中,科研工作得到格外重视。地质矿产部下达了重点科研课题,以此为契机科研工作蓬勃发展起来。1980—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和成都地质学院二系共同承担了部属重点课题“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的研究”,由王亨治、栾世伟任课题组正副组长。该课题在河南省金矿地质研究中第一次广泛应用了同位素地质,包体成分、电子探针、痕量金分析等手段。提出的研究报告,建立了5个地层组并测定了这些地层组金的丰度,获得了我国第一批金矿田低丰度的准确数据,改变了过去认为小秦岭地区金丰度高的认识,并认为地层中金是矿脉金的主要供应者。对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形态提出了新认识,认为老鸦岔背斜是三次褶皱的背形向斜;成矿期的北西西向断裂是主要成矿断裂。对岩浆控矿作用丰富了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的论据,而且指出主要矿脉都分布在距岩体2—7公里范围内。报告对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作了系统研究,研究了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同位素测试新数据讨论了有关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等理论问题。报告建立了区内“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并对区内含金资源远景进行了预测。这个研究报告,是继1970年矿田东段初步总结之后,对小秦岭金矿田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矿田地质总结和深入研究。除该项研究外,其他较重要的研究有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与第一地质调查队合作完成的《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德尔菲法和主观概率法资源总量预测(1982—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完成的《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条件及盲矿预测(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为主完成的《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1991年)》等。此外,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陶铁镛等,南京大学胡受奚等,中国地质大学张本仁等,河南省地矿厅科研所张荫树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沈保丰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秉伦等,北京科技大学何知礼等都对小秦岭金矿田作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取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小秦岭金矿的勘查工作。1980—1992年期间,黄金探明储量以年平均10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地矿部门勘探的大型矿床有四范沟西段(张中迎、刘俊成、孙喜成等),中型矿床有杨寨峪西段,竹峪。武警黄金九支队在省地矿局一调队已进行初勘并提交十多吨金贮量的基础上进入矿区投入工作。勘探了该大型矿床东闯507等3条脉(祝延修等),中型矿床枪马峪、老鸦岔。地矿部门详查的大型矿床有大湖峪,中型矿床有四范沟东段和金渠沟、和尚洼等。此外,地矿部门和黄金九支队还都找到了一批小型矿床,省有色勘查局地质六队找到一个小型矿床。

小秦岭金矿田历经近30年的重新发现和勘查,成为我国中原一带最大的金矿田,从事勘查和科研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多次获得部、省级奖励。1989年,在豫陕两省构成的整个小秦岭金矿田从事勘查的各有关单位主要科技人员中有潘毅昌、常建国、罗铭玖、易克诚、张辅民等15人以其在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秦岭金矿田的开发始于1967年。在提交金硐岔金矿勘探报告后,随即筹建了秦岭金矿。秦岭金矿,1975年建成250吨/日的采选规模,成为小秦岭最早的矿山。以后,又逐步扩建,至1990年已扩建至750吨/日的采选规模。继秦岭金矿之后,文峪、枪马、灵湖等矿山都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投产。80年代,新的矿山不断涌现,开采规模日益扩大,1990年小秦岭金矿河南部分已有矿山16座。其中,中国黄金总公司所属秦岭、文峪、东闯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2000吨/日。地方国有矿山灵湖、枪马、樊岔、安底,桐沟等1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1325吨/日。经过广大地质人员的艰辛劳动和矿山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小秦岭已由昔日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山峦变成公路畅通、矿山遍布的金山。过去,它几乎无人知晓,沉睡在豫陕边界。今天,它已以著名的黄金产地闻名于世,以名山资格与其脚下流过的黄河、渭水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