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佛像贴金价钱-大昭寺佛像贴金多少钱
1.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2.布达拉宫与大昭寺:总有梦绕魂牵的东西,在现实也在梦里吸引你
3.请佛教达人回答(本人是虚心请教,不是砸场子的)
4.绿度母的圣迹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尺尊的真实地位如何?
文成是正妻,在两方史书都有记录,比什么都可靠。尺尊记得少不等于不存在,除非古人一起抽风共同撒了个大谎。文成公主绝对不会是妾,强盛大唐绝对不会容忍公主为妾为妃,即使这个公主并非皇帝亲女,一个甥(土蕃)舅(大唐)之国足为明证文成公主地位。但是勿以汉礼套土蕃或是藏族礼制。
汉礼是一妻多妾制,但在解放前的很多资料显示藏族土司是多妻多妾制。即是有不止一个来自不同势力有同等地位正妻和无数地位低下姬妾和无地位和名份的女人。在礼制上这些正妻的地位是一致的,但事实上地位略有高低的差别来自每位妻子背后的势力和妻子手中实权。
藏族是多妻制,而且就算先来后到的原则也轮不到赤尊公主当妻,人家松赞干布娶赤尊前之前还有个老婆,你去大昭寺看塑像就知道,抱个娃站松赞干布后面,而且她那个娃还是下一任赞普。
不仅如此还有布达拉宫为证说明文成的地位。至于没有生儿育女只能说松赞干布的问题,娶啦那么多老婆好像只生育啦一个,而且39岁就挂啦,说明其人身体素质不行。尺尊的存在需要几国的历史记录支持,都没有任何国的历史记录只存在于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当真存在吗?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带去大量的技术,导致吐蕃的实力大增。
文成公主和亲带来大唐的是短暂的和平和长久的灾难!她带去了大量先进中原军事,农业技术和专业人才使吐蕃国力高速增长并长久威胁大唐,在安史之乱中入侵并占领长安给大唐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痛心!
文成公主无疑是松赞干布正妻,但不是唯一正妻,所以在所有译文藏歌中都是写"我们的皇后文成公主",这不是大唐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因为文成公主就是正妻。但土蕃王松赞干布显然不止一位皇后,史料有载的还有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而塑像中文成公主为绿母度尺尊为白母度常立于土蕃王左右,其实史料还有一位西藏当地的正妻,只是影响没有来自土蕃两个强邻的公主那么大,几乎没有资料留下。
去拉萨走一圈,去大昭寺和小昭寺看看就知道了。小昭寺为文成公主而建,大昭寺为赤尊公主而建,在大昭寺有他们三个像,文成公主在左,赤尊公主在右,且松赞干布有藏族皇后,而文成公主一生未生育。
从小看上下五千年知道文成公主为两个民族作出的贡献。可是大学毕业去西藏旅游听到当地人贬低文成,松藏不喜欢她,又说她路上和松藏手下大将有首尾,手下大将被挖了双眼,还塑了面朝内背朝外的雕像,表示自己无颜面对松藏。听了心里特别难受,至今看到类似的文字还是很不舒服,觉得接受不了。
大昭寺给尺尊放置她带来的九岁等身佛像,小昭寺放的是文成的12岁等身佛像,松赞干布挺年轻的,娶了那么多没孩子,最后生了一个,本身藏族也不是很讲究贞洁啥的。我怀疑他伤了那啥,毕竟骑马打仗,不注意的话容易伤到。语言不通,口味不同,公主是个贵族女孩子,和糙汉子有啥聊的。真不容易,松赞干布的战利品,会不会真心真不一定。
客观来说和亲这个词就意味着搞不定。文成公主时期,基于全面衡量稳定吐蕃的考量,当时的李唐并不是全境安稳的,谈不上折节,但实实在在是低头了。不想劳民伤财的打仗给个宗室女安抚。金城公主时期就差的更远了!禄东赞的政治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妻妾的称谓确实没有明显资料,就如清初是有三个福晋的,后来改制只有一个嫡福晋。说得再好听正妻也只有一个!现实是所有异族妃都没有子嗣,还是血统至上的!更别说文成公主跟吐蕃王长期异地而居,一切都是为了政治目的!只是可惜了文成公主,如果身处周武时期怕是上官婉儿都逊色的!
妾的概念只存在于汉文化体系内吧,你确实一千年前西藏民族有这个概念?现在一夫多妻制的国家比如阿拉伯世界,合法妻子是平等的,再娶必须所有妻子同意,而且即使娶满四位妻子在任何方面都不能厚此薄彼,从财产,礼物,子女待遇,甚至是留宿天数,到最后决定妻子的地位往往最后拼的是娘家势力了。
文成公主确实是妾,小昭寺是为她而建,她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确实立功了,也把大唐文明带到了西藏,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些都不可能代替她妾的身份,松赞干布迎娶她的时候本身年龄大了,早就有王后的了,历史就是历史,无论我们心目中怎样不愿意接受文成公主妾的身份都不可能改变历史。
首先是年龄差悬殊,其次是:不是一个民族不但生活习惯不同,连语言也不通,再其次是对方是君王早妻妾成群,最重要的是还是政治联姻。婚后十年无所出,老松自己可是早有子嗣。如果说文成地位尊崇可以理解,毕竟是王的女人。如果说她多受宠那就未必了。
我觉得文成公主,应该是幸福的,因为第一,吐蕃接受了汉文化,带动力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文成公主和武则天是同一时期的人,她有难,武皇帝绝不会等闲置之,第三,文成公主进藏后,唐朝的国力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娘家强大,婆家也不会不顾及!
布达拉宫与大昭寺:总有梦绕魂牵的东西,在现实也在梦里吸引你
2021年3月初,我在拉萨有12天时间看寺、看面,看拜佛。
在拉萨期间,已经记不得去多少次布达拉宫广场和大昭寺了......
我在拉萨的12天时间,竟然有十一天来过这里。
去得多了,也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每天拍摄,每天也在记录。
1、布达拉宫广场的泼水照,你玩过吗?
在布达拉宫广场有一个很大的水池,这里可以拍到布达拉宫倒影照片,我在拉萨期间经常来这里看看,拍怕。
早上我同两个女孩子来到这里,我觉得水面倒影很漂亮,赶紧手机、相机拍几张,没有想到啷个女孩子不屑,说这里水面不静,径直往广场走去,她们掏出一瓶水,倒在地上,然后趴在地上找角度,最后拍布达拉宫的倒影。
其实这种玩法在这里很普遍,特别是到了晚上人多时,很多人这么趴在地上玩,留下一滩滩的积水......
其实很多人来拉萨就是为了拍照,特别是看别人玩得好、照得别致就模仿,不仅地面泼水照,还有服装照,在布达拉宫广场和大昭寺,看到太多的穿“藏装”照,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产业。
而现在有了快乐飞等,很多女孩子就利用周末飞了,只停留一两天,在两个地方拍几张打卡照片就离去了......
交通的便利,让西藏拉萨的打卡游成为新的 时尚 。
2、小贩的手串你敢买吗?
拉萨 旅游 从布达拉宫下来,会遇到更多小贩推销手串和佛珠,信誓旦旦其真货,是开过光的,保准灵验。
而且基本卖法都是出奇的一致,都会说一早还没有开张,“第一单”便宜卖给你!
可也有人说他们卖的都是假货,是塑料或树脂的。
你敢买吗?
3、大昭寺门前被一个老奶奶感动!
下午又去转大昭寺,转了一会儿,躲在阴凉地方歇歇,这时一个老奶奶缓慢走过来,径直奔店铺的台阶过去,而边上似乎是店铺老板(也可能是路人),马上起来给奶奶让座,但奶奶摆手,坚决不坐。
结果老板也不坐了,老奶奶示意老板继续坐,她开始念经了……
不给别人添麻烦!或许这就是老奶奶的做人理念,老人已经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状态,每天转经都要歇几次,而尽量做到不打搅别人。
常常想,我们虽然做不了贵族,但是应该有一点“贵族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尽量不打搅别人,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做尊者,不讨人嫌,努力帮助别人,或许这也是一种贵族精神。
4、大昭寺是座什么寺院,那么多的信众排队拥挤着见佛祖。
我的印象里,大昭寺的游人与信众一直是很多的。所以来拉萨好些天也没有拿定主意进去参观。
最后选择了星期日的下午,这时没有了拜佛的信众,而这个季节的游客也是寥寥。
拉萨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 历史 ,它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在路上看到很多拜佛的人,他们一路走来,甚至磕长头几年,终点就是大昭寺。
现在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看似很相似,主要是来自大昭寺的建筑形式,而大昭寺又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了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至今依然是这种结构。
大昭寺作为藏传佛教的殿堂级寺院,有太多的故事与典籍,也有非常重要的收藏与展示,其中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也是佛教界最高的存在, 历史 价值、文物价值、宗教价值不可估量。
我有个朋友,这次比我晚到一天拉萨,由于高反连续两个晚上去医院输液,他是佛教徒,最后坚持到大昭寺“贴金”后,乘最晚班飞机离开了,他说“不负此行了”。
据说此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按照佛祖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并请佛祖释迦牟尼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这就是佛祖2500年前的真实形象,而世上只有3尊佛祖释迦牟尼等身佛像。
而在这三尊佛像中,又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
这尊佛像先是从古印度流入中国长安,又被唐代**公主带入西藏,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那些拜佛的人,一路风餐露宿,吃尽辛苦,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就是最后能见到释迦摩尼等身像,就见到了佛祖释迦摩尼的真尊,然后就可以快乐的返乡了。
请佛教达人回答(本人是虚心请教,不是砸场子的)
第一个问题 济公曾经说过 世人若学我 便要堕魔道 他是神僧 他吃肉 但能超度那个被他吃掉的生灵 而且随时能吐出活的来 觉林菩萨曾说过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所以心意虔诚最重要!
第二个问题 佛 四大皆空 但人要修行 贴金是一种表示恭敬的行为 不会有人吧金子贴上去然后再收回来自己自用的 那是五逆重罪 会下无间地狱 只要心诚 木头佛像也会显灵 所谓贴金最开始不过是因为佛有三十二种威德形象 其中一种 是金身晃耀 贴金 不过是为了让佛像更形象而已《佛说阿弥陀经》记载 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 也就是说 金子在佛界和沥青是一种东西 会有人喜欢把沥青贴在脸上吗? 那都不过是凡人的行为罢了。
第三个问题 你是误解了 阎罗天子 生前为国王 与另一个国王厮杀 总是败北 所以生出大嗔恨:“次世界 有强权而无公理 吾后当为地狱王!审尽世间不公!” 他老人家是真的铁面无私
做了坏事不是要下地狱 而是要受报应 “假使所作业,千百劫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
无论是谁都会受到报应 佛本身也受过报应的 佛说的入佛门是指你要真正发善心 慈悲清净 有些人念佛经 入佛门但是心里还是不干不净 那他一样下地狱!报应面前 谁也不管用!
地藏王菩萨曾说过:“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你的这个问题很庞大 一天也说不完 所以简单介绍。
第四个问题 出家人的确不问世事 你说的那些 都是在布施俗家人的愿望 这也是一种慈悲 那些大多都是俗家人自己找上门的 可不算是僧人再过问世事哦 而且寺院要维持 僧人要饮食 所以收取费用不算过分 不过有些地方……对不起 我是佛弟子 不能乱说我的老师。
第五 你说的不允许拍照我没见过 你说得有道理 不过 照相机这东西对着佛像有些不敬 而且如果是知名寺院 可能是怕法象外流 而且不信佛的人 不知道怎么供养佛像 到处乱放 反而会招来罪状 这是为你们着想!
绿度母的圣迹
尼泊尔圣地帕平诸圣迹
尼泊尔帕平(Pharping),藏语:扬勒雪。
帕平主要是莲师修持金刚橛(普巴金刚)成就的圣地,以莲华生大士圣迹而著名,莲师在此修行时所留下的珍贵手印、脚印,为后世参访者增添了无尽的信心以及修行的愿力。。
到了帕平后,顺着朝圣的阶梯上去,第一个就会见到度母圣地的殿堂,在一处山洞岩壁中,有一尊自然浮出的绿度母浮石,这便是神奇的自生度母像。
这里曾经因为一位1930年出生的格鲁派活佛珠脱仁波切于此精进修持「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禁饮食斋闭关法门」,所以在石壁上自然产生绿度母像,据说绿度母像至今还在不断成长,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绿度母像也愈来愈清晰。据说珠脱仁波切在西藏时,曾经被关了三年,有次监狱的人连续七天不给仁波切食物和水,仁波切由于精进修持度母法门,所以不仅没有饿,精神反而更好。
广仁寺度母显灵:
汉地唯一绿度母主道场----西安广仁寺。
唐朝的时候,藏王松赞干布派噶尔东赞到长安,向唐朝求亲。当时,噶尔东赞带了一尊用六公斤黄金造的绿度母像,作为给唐太宗的礼物。通过噶尔东赞的努力,唐太宗答应了这门亲事,将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文成公主入藏前,请求唐太宗将供在开元寺的国宝——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带到藏地。唐太宗虽然有点不舍得,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尊释尊像被带到藏地后,供在拉萨大昭寺,到目前为止,每天朝拜的人依然络绎不绝。)这尊佛像被带走后,佛像的莲花座依然留在开元寺。后来,藏王送的度母像也被供在开元寺。有一次,唐太宗到开元寺,看到空着的莲花座,心想:在莲花座上供什么佛像好呢?这时,那尊度母说话了:“皇上,您不必供其他佛像,就由我来替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吧。”于是,唐太宗就将度母供在了释尊的莲花座上。公元1703年,康熙巡历到西安,在西安修建了广仁寺,将开元寺的这尊度母像以及巨光天母像和一髻天母像改供在广仁寺。于是,广仁寺就成了汉地唯一的度母道场。在汉地寺庙的大雄宝殿里,全部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而广仁寺的大雄宝殿里却供着度母。
阿底峡尊者与度母授记
阿底峡到藏地弘扬藏传佛教,这也和度母分不开。尊者在世时代,藏地正处于前弘期和后弘期之间,为了在藏地弘扬藏传佛教,藏王派人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一开始尊者没有答应,但藏王反复派人迎请,最后尊者问度母:“我去藏地能否利益众生?能否满足藏王的心愿?对寿命有没有障碍?”度母说:“你如果去藏地,必定能利益众生,藏王也一定会欢喜,因为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弘扬大乘佛法。但如果去藏地,你会少活二十年。”得到度母授记后,尊者牺牲了自己的长寿,毅然前往藏地弘扬佛法。
临入藏前,度母给阿底峡尊者授记,将来会摄受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居士(仲敦巴)。尊者到藏地后,遇到仲敦巴的前一天晚上,度母又授记:“明天有一个居士会拜见你,你一定要摄受他。”第二天,尊者一直在家等候仲敦巴,可是等了很久,仲敦巴还没有来。尊者心想:度母不会骗我吧?不久,有一个人请尊者应供,尊者应供时还惦记着仲敦巴,他把食物分成两份,一份自己食用,另一份留给仲敦巴。可是直到应供结束,仲敦巴还没有来。其实这个时候,仲敦巴也在到处打听阿底峡尊者。最后,阿底峡尊者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仲敦巴。
拉萨大昭寺度母显灵
在藏地,也有很多度母显灵的公案。拉萨大昭寺有一幅庄严的度母壁画,这幅壁画中的度母就曾经显过灵,很多人都对她贴金、供养。据说,八思巴大师曾经去大昭寺拜佛,在经过这幅壁画时,他把一条哈达搁在地上作供养。这时,壁画中的度母开口说:“你把哈达供上来,不要放在地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