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谁获益最大_油价下跌谁获益最大呢
1.原油价格上涨对那些行业有利
2.问一道经济学原理的题
3.油价上涨对什么股票有影响
4.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原油价格上涨对那些行业有利
原油价上涨给我国炼油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同时,对航油占运输成本很高的航空业、向下游转嫁成本能力较差的化纤行业、建筑建材行业以及纺织服装业尤其是缺乏技术含量、毛利率低的企业构成极大的压力。
石油开业直接受益石油开业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最上游,成为油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有着丰富石油储备的企业更是享受着产品需求和价格大幅度提高的收益,同时,石油价格的高涨也将促进石油开发的加快,因此与石油开发相关的石油设备行业,也成为受益者之一。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原油开企业、石油工程承包商、石油机械制造商、油田修理、管道输送等企业,如中国石油、海洋石油、海油工程。
国际油价的不断走高,将推动能源价格的整体走高,煤炭行业是最直接受影响的行业。只要高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使国民经济增长倒退,作为石油替代品的煤炭行业将会间接受益。
高油价带给石油化工的成本压力对煤化工、电石化工行业形成利好,以煤和电石法为原材料的化工企业将获益良多。
油价的上升会直接传导到电力等能源行业,使得电力产品价格上涨。但是不同于煤炭行业整体直接受益的是,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火电成本上升,但水电、风电、核电成本基本未变,因而油价上涨对电力行业来说将形成分化,主要运用新兴发电方式的电力企业的优势将凸显出来。
下游行业受损。原油价格上涨总体来说是上游受益下游受累,但是影响的程度仍然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量,这主要取决于行业消化油价上涨的能力,具体包括:原油及原油上涨引致的其他成本占该行业生产成本的比重、行业向下游转嫁价格的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以改善成本结构的潜力。
问一道经济学原理的题
答案A是错误的,所以B也是错误的。
1、A的设说明了两个信息:一是汽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为夏天人们的自驾出行需求旺盛很高,就像日常的生活必备品差不多,即使价格提高人们还会如期消费很多的汽油,所以汽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二是汽油的供给也是缺乏弹性的,原因正如楼主所想。
2、既然汽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炼油厂就有提价的动力和理由,因为即使提价人们还是会消费足够多的汽油。如果通过暂时取消联邦汽油税降低汽油价格,那么炼油厂会立即提价以使价格上升到之前的水平,提价的幅度就是汽油税,人们将对提价无能为力,也就是说暂时降税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炼油厂将是获益者。
PS:所谓无欲则刚,只有你有求于人,那么你将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对方提出苛刻要求,你也只能接受,谁让人家有你想要的东西呢?
油价上涨对什么股票有影响
石油股是当油价飙升时的首要受益者。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公司的利润也会增加。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将成本上升的价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此外,较高的油价还会促使石油公司增加生产。这一趋势将促进石油公司的股价上涨,使得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油价上涨还对航空公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之一,油价上涨会使得航空公司的成本上升。这意味着航空公司可能会被迫提高票价,或减少飞行次数以保持盈利。这可能对航空公司的业绩造成负面影响,但对航空公司的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机会。其他航空公司可能会受益于这些不利条件,因为他们可以更灵活地调整价格和航线以吸引更多的乘客。
高油价还可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股的上涨。油价上涨的不利影响对传统的石油燃料汽车更为明显,因此这可能会引发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是指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更加环保的车型。在油价上涨的环境中,这些汽车的使用成本会低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这可能会增加这些汽车品牌的销售额。因此,新能源汽车股也可能会从中获益,其股价可能上涨。
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虽然从统计上很难证明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我们有若干理由相信两者之间会持续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油价将是影响美元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尤其是,较低的、稳定的油价将对美元利多,而油价攀升则是利空。
油价―美元关联
油价上升和美元汇率下跌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最近这一趋势有所逆转,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较低的油价不仅有助于支撑全球石油需求,也赋予货币政策更大的灵活性,以应对经济增长减速。(油价和美元的联系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二者之间的关联,二是谁是因、谁是果。我们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实际上,尤其是1992~2008年,是美元在引领油价,而不是相反。)
在2003年以前,高油价往往关联着强美元。这主要是因为石油美元回流美国,不仅通过贸易,也通过金融流动: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出口和资产都是最具吸引力的。然而,从2004年起,高油价和强美元这种关联消失了,从2006年起,油价和美元之间的关联转变为强烈的负相关关系。
油价和美元的负相关关系有几种可能的解释,我们把它们列举如下,并特别考虑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
油价影响美元有三大渠道:
渠道一、石油美元循环不再那么青睐美元
近年来,石油出口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下降了。尤其是,石油美元持有者对欧洲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反观20世纪70年代,OPEC有18%的进口是来自美国。如今这个比例已下滑至9%,而OPEC从欧盟的进口则达到26%。)另一方面,它们投资美元资产的边际倾向也降低;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石油美元可选择的资产,范围比从前广泛多了。这也关系到石油出口国储备多样化的问题。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成立增强了以欧元计价的资产的流通性,而欧元区内部存在的多样性也保障了投资欧元资产可获得多样化带来的好处。石油美元持有者正是回应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这些变化。因此,油价越高,石油美元的投资就越多样化,美元也就越弱。
渠道二、各国央行对油价冲击的不同反应
关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会对上升的油价作何反应,投资者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欧洲央行会取比美联储更激进的行动,因为欧洲央行所负有的使命(控制通胀)与美联储的(增长和通胀的双重任务)不尽相同。因此,较高的油价会引发对欧洲央行激进反应的普遍预期。换言之,面对油价上升,提高利率对欧洲央行来说比对美联储来说是更自然的抉择。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欧元/美元汇率同油价之间存在一种即时关联――这一趋势很难用上述多样化理由来满意地解释。因此,一般而言,石油的美元价格升高给全世界的印象是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的全球通胀。为了回应通胀冲击而收紧银根,会进一步打击美元,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渠道三、高油价扩大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从2005年第四季度起,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在迅速收缩了,尤其是非石油贸易的部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GDP占比在2005年第四季度达到6.8%的峰值,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只略略突破了5.0%,到2008年底可望下降至4.5%左右。)事实上,从2005年以来,非石油贸易收支与石油贸易收支已呈两种态势。非石油贸易赤字由每月400亿美元缩减到300亿美元,而石油贸易赤字则由每月2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后一种情况反映了美国贸易条件的急剧变化。简言之,高油价抵消了美国在外部失衡方面已经取得的、还会继续发生的巨大改善,并且使得美元无法从这一改善趋势中获益。
另外,美元驱动油价(除了计价因素外)也有三个渠道:
渠道四、来自事实上的美元区的反馈
事实上的美元区也有助于解释美元和油价之间的关联,而且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虽然目前事实上的美元区比两年前要松散一些,但是许多亚洲货币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仍然相当地黏着于美元。美元贬值实际上使得亚洲出口商越发具有竞争力,而这些美元区国家的经济景气导致了对能源产品的高消费。因此,全盘考虑下,弱美元增强了世界对能源产品的需求。
渠道五、大宗商品金融投资
种种迹象表明,机构资金似乎已经把大宗商品当作一类独立的资产来对待了。只要大宗商品被当作反美元来对待,在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就会存在负相关关系。相似地,如果大宗商品被当作通胀的一种对冲手段,对美国通胀走高的预期就会驱使美元走低、油价走高。
渠道六、弱美元与石油需求抑制乏力
最近几个季度,许多国家都试图使自己的货币升值,以抵消美元计价的油价上涨的影响。然而从个别国家角度看起来是合理的做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在加剧通胀。从本质上讲,强货币等于是暗地里提供石油补贴,结果油价升高并未充分发挥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所以油价越高,那些国家所奉行的强货币政策就维持得越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