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号白酒基金价格-白酒基金8月26
1.我的基金收益有多少?
2.怎样投资基金
3.这些基金净值下跌50%或成为2022年业绩最差的基金!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4.投资基金要避免三大误区切勿追涨杀跌增加成本
我的基金收益有多少?
你买的是华安策略优选吧,它是由原来的封闭式基金安久转换而来的,原来只有约10亿资金,现在扩容至100亿,你买的就是增加的这90亿元的一部分。而显示的净值为2.4502元是原来基金安久的净值,是为了原来持有的人转换时计算用的,和我们后面买的人没有关系。
另外,现在90亿的资金刚刚转给基金公司,他还没来得及买足够的股票呢,所以净值变化不大,就当他还是1.00元吧,你如果关心,就看大盘指数,指数涨了应该高兴,因为基金至少已经买入了一些股票,开始赚钱了;若股市跌了,更应该高兴,因为还有大量的资金,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进更多的股票。
怎样投资基金
1.首先要选好基金的类型,其次同一类型的基金不要买太多,因为同一类型的买太多就很难分散风险,一般相似度越高的基金,同涨同跌的概率就会越高。
2.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看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与经验,背景资料。
3.看基金的业绩排名。一般是看基金排行和基金过去一年和三到五年的业绩排名怎么样,尽量选择五年、三年、一年的排名均处于前25%的基金投资相对比较好。
理财资料实时更新
链接:提取码:2D72
资源包含:基金实操课程、基金实战课程、基金定投实战、财富跃迁课程 、基金初级课程之基金课件.zip、基金初级课程之知识小结,基金进阶课之笔记、基金进阶课之答疑、如何挑选打新基金、看懂混合型基金赚多亏少的奥秘等
这些基金净值下跌50%或成为2022年业绩最差的基金!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2年接近尾声,盘点这一年公募基金的表现,首尾差距非常大——排名靠前的,收益超50%,而排名靠后的跌幅也超过了50%。
相比于全年冠军的毫无悬念,业绩倒数的“冠亚季军”似乎还比较胶着,多只基金业绩跌幅接近或超过50%,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小。
那么,究竟谁会成为2022年业绩最差的基金?它们在今年都发生了什么?
55只基金跌幅超过40%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在全部公募基金中,有超900只基金年内的跌幅超过了30%(A、C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55只基金年内的跌幅已经超过了40%,年度的倒数“冠亚季军”几乎可以确定将在这些基金中诞生。
浏览这些基金可以发现,科技、消费电子相关的基金占比较高,这其实与今年这些赛道的表现欠佳也有一定关系。比如华宝科技先锋、富安达科技领航、富国创新科技、兴银科技增长、民生加银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等。
最惨债券基金因“踩雷”跌超70%
除了赛道行情的影响,上述基金在2022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这么大的下跌?
先看目前排在倒数第一位的中邮睿利增强,这只基金应该是今年最惨的债券型基金,12月28日的净值数据显示,该基金的净值仅剩下0.28元,今年以来的跌幅达70.4%。
每经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净值大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踩到了问题债券。
今年8月份时,该基金曾公告因持有债券发行主体正常进行资产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保护持有人权益,暂停赎回及估值。净值数据显示,8月5日,该基金的净值还有0.93元。而到了三季报时,该基金的持仓中,债券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5.05%,其中在前五大重仓债券中,“17洛娃科技CP001”的持有数量为10万张,彼时的公允价值仅为183万元,相比于今年二季报时496.8万元的公允价值大幅缩水。
虽然持有金额不算高,但同时又占到了基金资产净值50.95%的比例,这显然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三季报中,基金管理人还提及,基金持仓债券“17洛娃科技CP001”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保护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于2022年8月5日起对基金财产进行暂停估值处理。暂停估值期间,“17洛娃科技CP001”债券依据中债特殊证券估值价格制作报告,该债券价格以实际变现价格为准,基金净值会相应变化。
到了12月21日,该基金又公告,前期持有的资产重组主体发行的债券已交易卖出,产品估值方面较大不确定性已消除,决定自2022年12月21日起恢复基金的赎回业务。而12月20日的净值数据显示,基金的净值直接跌至0.2790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该基金今年以来出现超70%跌幅的原因,从“踩雷”到资产价格大跌,再到处理问题资产,基金净值大受影响。
“精准”调仓,出坑后又入坑
除了中邮睿利增强,在跌幅榜前列的基金,大多数主要还是偏股型产品,而这些产品一方面是所在的主题赛道今年表现一般,另一方面主要是没有抓住结构性行情。前者如上述所提及的多只科技主题相关的产品,后者则是今年完全没踩准方向。
比如华商远见价值,今年一季度主要重仓新能源板块,持有个股包括了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华友钴业等个股,而这些个股一季度的调整可以说比较大,这就使得该基金的净值在一季度出现了超22%的跌幅。
到了二季度末,原来的基金经理梁皓离任,由李双全来管理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也做了非常明显的调整——前两大重仓股在三季度末换成了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但换股之后,贵州茅台等白酒类个股在10月份迎来了一波明显调整,该基金再次受伤,单季度净值又下跌超过了22%。
一季度和三季度两个季度,虽然是两位基金经理在操盘,但是持仓都踩到了调整幅度较大的板块,且都出现超过22%的单季度跌幅,自然就使得这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越来越靠后。
同样没踩准节奏的还有富安达科技领航。该基金一季度对持仓结构做了一定调整,加大了与新能源汽车未来产业趋势相关的资产配置;同时增加了汽车产业链的配置;另外,还加大了光伏领域的配置权重。彼时,前十大重仓股中也汇集了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新能源个股。
但随后出现的板块调整,显然也“踩到了坑”,随着新能源板块的调整,该基金单季度的跌幅超过了24%。到了三季度,该基金减配了新能源汽车,增加了光储及风电的配置,不过这次调整后,基金也没有太好的表现。比如重仓的派能科技,在三季度之后一直在调整中。最终,该基金的单季度跌幅又超过了17%,这也使得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不断创出新低。
类似的基金其实在这些跌幅较大的产品中,还有不少,只是相比于这些“精准”的调仓,还有些是执着于某些板块,一直没有明显转向,而重仓板块今年以来又持续没有太好的表现。比如长城久祥,该基金一季度对数字经济、元宇宙产业链、智能生活等成长性方向进行了重点布局,单季度净值跌幅超过28%,三季度持续重点布局在数字消费经济、元宇宙产业链方向,单季度净值跌幅又超过了20%,显然这种坚持在今年并没有带来太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跌幅较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因为没踩准板块的机会而出现净值的大幅调整,而主要的重仓方面都集中在科技、新能源、消费电子等今年跌幅较大的板块。
投资基金要避免三大误区切勿追涨杀跌增加成本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5日讯今晚8点,由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五期节目准时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基金投资有技巧这些‘干货’少不了。平安基金FOF投资总监代宏坤详细介绍究竟该如何投资基金。
平安基金FOF投资总监代宏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手中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如何让资金保值增值成为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近两年,在股市走牛的背景下,证券市场投资基金展现出良好的赚钱效应,但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基金并不十分了解,也不知道怎样去挑选基金,所以在面对牛市行情时大多处于跟风购买基金甚至是走入误区的状态。
代宏坤指出,投资者面对的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基金面值是1元才叫便宜。其介绍,基金的面值叫做单位净值,它是由基金的净资产除以这个基金的份额算出的,也就是投资者看到的基金价格,有一块钱,也有三块、四块甚至七八块钱的,但这个单位净值实际上与贵或便宜没有关系。
代宏坤还举例称:“如果投资1万块钱,你买一块钱的基金,能获得比较多的份额,如果你买三、四块钱面值的基金,折算下来买到的基金份额就相对较少了,但总的投资金额还是1万元。对于这笔投资的效果,则要看基金经理的运作以及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综合决定。后面涨了1%,实际上是投资的这1万元涨了1%,和买入时是按一元还是三元买入没有差别,所以代宏坤建议投资者不要把净值价格作为主要的投资因素考虑。
第二个误区是有的投资者认为买新基金和打新股一样,大概率都能赚钱。但代宏坤表示,打新股在特定市场条件下赚钱的概率会比较大,但买基金实际上是通过募集,把资金交给基金经理去投资股票,这些股票不管是新基金去买还是老基金去买,价格都是一样的,所以新基金不一定能够赚钱。
第三个误区就是认为新基金可能比老基金好。代宏坤称,决定一只基金业绩表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股市走势、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甚至是运气。有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新基金和老基金,而且新老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完全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两只基金就几乎没有差别。有的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新基金和老基金的策略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就会有很大差别。或者新基金是由一个新基金经理管理,这就要重新评估。
代宏坤总结到,上面几个误区其实都不是投资基金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相比之下,一只基金是否适合投资者、基金经理过去的投资业绩怎么样、投资策略是不是比较成熟、市场未来走向等才是投资者更需要的考虑因素。
同时,代宏坤还针对节目中播放的短片谈了自己的看法,在一个短片中,投资者根据听来的消息和同事赚钱的经历盲目购买基金,代宏坤指出,这个案例揭示出很多问题,首先是这个投资者没有考虑清楚购买的因素,比如同事买的基金是否适合自己?别人什么时间买的,自己现在去买能不能赚钱?别人什么时候会卖掉等等,以听消息去买基金很可能市场已经火热,这种时候蕴藏的投资价值其实是下降的,大家都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候。
第二点就是容易追涨杀跌。投资者会发现赚钱的时候比较少,亏钱的时候反而亏了一大笔钱,这是因为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不断上涨的时候,受情绪的控制容易不断追加资金,这种做法就导致基金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持有的份额越来越多,一旦市场出现急速下跌,投资者受情绪的影响出现恐慌,就可能会不理性的卖出,或者叫杀跌,这时候因为前面积累了很大的份额,一旦卖出亏损就非常大了,所以投资者要尽量克服这种操作。
第三点就是频繁的申赎。有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间太短,或者遇到追涨杀跌的恐惧,这种频繁申赎的操作就更明显,频繁申赎的一个问题首先是成本非常高,申购的时候有手续费,另外,赎回费是根据持有时间不同则比例不同,如果是七天之内赎回,那将会非常高,达到1.5%,即便持有30天以上可能也有0.5%,其实是比投资股票要高很多。所以这种追涨杀跌的做法,其实是成本把利润完全抵消掉了。
最后一点就是投资者特别会去买一些热门的基金,因为热门基金最受关注,特别是像医药基金等行业主题性的基金,因为它只投单一的一个行业,所以它在市场涨的时候涨的最多,包括像现在的新能源芯片这样的,但是它的短期风险也最大,因为它集中度非常高,涨的时候涨得快,跌的时候也会跌的很快,投资者还是要回避这些。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