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调的预警信号_油价下调后的最新价格表
1.帮我写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英国正面临41年以来最凶猛通胀或将在12月连续第九次加息
3.化肥价格迅速回落,经销商都不敢大量进货了,什么信号?
帮我写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必然要面临各种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财务风险定义及分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种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使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异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按其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风险,举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流动资金,为企业创造财富带来有利条件;而企业举债也给企业带来财务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经营的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企业的收益率高于或低于借款的利息率,这种风险的大小和借债规模有关,规模越大,风险越;一旦举债过重,使企业不能到期还款,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环境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的收益有所差异,它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看待企业的风险的。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汇兑风险、收益风险、结算风险及存货风险等。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企业运营的必然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源于产生财务风险的多样性。企业的社会背景的变更,市场环境的调整,企业经营策略的转换,竞争对手的战略变换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不确定性。风险发生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和概率事件有联系,也可能是随机发生。风险发生的后果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不确定。尽管风险有其不确定性,但企业也要谨防风险,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风险。3、损益性。一个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小收益自然就低,企业为获得利润需要承担一定风险,风险的大小要看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4、复杂性。财务风险的复杂性,既有市场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经营者内部的原因;既有可以预测的原因也有不可预测的原因;既有直接的原因又有间接的原因。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的程度也是不确定的,因此经营者控制风险也有一定的难度。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1、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呈现不规律性,使人们难以防范和阻止,如风暴、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如企业会因债务人的死亡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从而引起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2、政治因素的影响。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变化都可能给企业的财务造成影响。比如政治观点的改变可能引起战争,而战争会引起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使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因为战争而使企业停产。3、市场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但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调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竞争对手调整战略等都有可能引起财务风险。4、内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企业管理水平高,抗拒风险的能力就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低,对资金管理不善,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例如某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遗迹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分、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损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盲目投资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而过于保守又有可能使企业丧失市场和竞争能力。对于员工而言,如果员工素质低,风险意识淡薄,对风险的驾御能力差,就可能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及控制措施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控制策略必须是有目标导向的,认清控制目标是制定和实施控制策略的前提。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一方面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另一方面,要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只有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综合考虑风险防范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既要保证企业已经出现的风险损失能够及时予以消除和化解,又要提高企业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最终保障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其中,从行业特性、经营特性、管理特性三方面优化企业特性,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和水平,是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论风险发生与否)都应时刻关注的焦点问题。2、根据实际采取适当风险策略要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是指识别风险致险因素、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消除其影响。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的情况,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发展途径。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率的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是指改善由人参与的风险生成传导机制、控制机制等。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是指通过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升华成企业风险防范/控制能力的提升,并产生良好成效。要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的转移。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是指避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使企业免遭损失或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尽量减少损失。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转移是指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由严重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无风险状态的过程和结果。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的转移受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制约,即直接目标受手段目标制约。 3、增强财务风险意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企业管理者要增强财务风险意识。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企业系统能由落后、低级的状态,逐步演化到先进、高级状态。融入在市场经济大潮流下的企业风险随处可在。风险与收益是辩证对等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应越大。完全避免风险、获得无风险的收益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多元化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是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力。计财部门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把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合理地规避不利风险因素,将不利可控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一项业务或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可通过企业在技术、管理、资本、人才等企业资源的配置与运用的优化配置来实现。五、小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企业而言,更需要更新观念,调整思维,树立和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提高企业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并努力使财务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英国正面临41年以来最凶猛通胀或将在12月连续第九次加息
欧洲经济衰退再添阴霾。
屋漏偏逢连夜雨,濒临衰退的英国正面临41年以来最凶猛的通胀。当地时间11月16日,英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CPI同比增长11.1%,明显超出预期的10.7%,创出1981年以来的新高。英国央行预计,2023年全年英国的通胀将保持高位,可能会在12月连续第九次加息。
对此,市场担忧,加息、增税政策或彻底将英国经济拖入衰退。英国央行曾警告,英国或将陷入持续长达2年的衰退,将是上世纪20年代有记录以来英国历时最长的一轮衰退。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也传来了危险信号:第一大集装箱港10月的进口量暴跌26%。有分析人士指出,传统消费旺季前夕,进口量大跌较为罕见,这或许是美国经济寒冬的预警信号,美国零售商、制造商因需求崩溃而放缓从海外订购。
另外,一则关于全球公司的分红数据也引发关注。骏利亨德森最新发布的全球股息报告显示,全球股息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至4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0亿元),创下了单季度历史新高。
通胀“爆了”
41年以来最凶猛的通货膨胀,令英国央行“压力山大”。
当地时间11月16日,英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CPI同比增长11.1%,明显超出预期的10.7%,直接创出1981年以来的新高;10月CPI环比增长2%,亦大幅超出预期的1.8%和前值0.5%。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英国10月核心CPI同比增长6.5%,高于预期的6.4%;10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7%,预期增长0.6%。
其中,直接关系到英国居民生活的食品、燃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尤为剧烈。
据英国统计局数据显示,电力、天然气和其他燃料价格环比上涨24.3%,其中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36.9%,电价环保上涨了16.9%;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10月同比上涨16.4%,创下1977年以来最快。
而且,这是在英国政府出台了电力、天然气价格上涨限制的情况下,英国统计局表示,如果没有限制措施,英国10月的通胀率将飙升至13.8%。
迅速飙升的成本,令英国2022年的冬天变得愈发严峻。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警告称,大约120万英国家庭的收入不足以支付食品、能源和住房成本,预计今年冬季将有250多万人不得不靠慈善机构生存。
同时,“爆表”的通胀正在给英国央行带来巨大压力。英国央行预计,2023年全年英国的通胀将保持高位,可能会在12月连续第九次加息,加息幅度将取决于英国财长亨特将于周四宣布的削减开支、增税的规模和时间。
11月17日,英国财政部长亨特将发表新的财政声明,或将宣布大幅增税和削减开支计划,以填补英国公共财政500亿英镑的资金缺口。
市场担忧,加息、增税的政策或彻底将英国经济拖入衰退的危险境地。今年三季度,英国经济已经开始陷入衰退,GDP收缩了0.2%。
另外,英国央行警告,如果利率上升幅度达到投资者预期的水平,英国经济将陷入持续长达两年的衰退。这将是上世纪20年代有记录以来该国历时最长的经济衰退,可能从第三季度持续到2024年,未来两年失业率将升至6.5%。
美国的危险信号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也传来了危险信号。
昔日美国最繁忙的两大港口经历了一个无比“凄凉”的10月。据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西海岸毗邻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10月处理的入境集装箱数量为630231个,同比暴跌26%,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货运吞吐量。
当地时间11月15日,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Seroka表示,洛杉矶港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最安静”的10月。
Seroka指出,今年8月以来,货运吞吐量便已经开始下降,造成吞吐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是旷日持久的劳资谈判,这使得进口商将部分货物转移到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港口。
需要介绍的是,美国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一直都是美国最繁忙的两大港口,通常会处理进入美国的货物集装箱中的大约40%,同时也是中国商品入境美国的主要港口门户。
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劳资谈判以外,港口货运量下降的另外两个原因分别是,美国需求疲软导致零售商和制造商大幅放缓或停止了从海外订货;以及库存积压过多。
Seroka也表示,美国消费者对家具、电器等家庭用品的支出减少,令繁荣的货运市场降温。往年的这段时间都是航运旺季,但今年货运公司却在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来临前夕减少了运力,零售商也大量取消了海外订单。
事实上,除了洛杉矶港、长滩港以外,美国其他港口的整体进口货运量也在大幅下滑。
供应链软件提供商笛卡尔物流系统集团的贸易情报部门就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今年10月份,美国集装箱进口总体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
知名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也指出,各大公司的库存已经非常危险,库销比数据已经达到了数十年来的最高点,进口商被迫大幅减少了来自海外供应商的订单量。
美国整体进口货运量大幅下降甚至已经导致集装箱现货运费出现了暴跌,部分大的航运公司已经取消了部分航线的航行。
美国经济乌云密布之下,空运也受到了影响。部分大型航运公司,如美国联邦快递、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等,已经停飞飞机并取消了部分航班。
联邦快递首席执行官预计,经济将进入“全球衰退”,市场对包裹运输的需求低于预期,因此不得不缩减航班数量。
随着全球贸易量的下滑,另一个问题也开始显现:各大港口已经被空集装箱塞满。贸易商发出警告称,这是全球消费者需求下滑的危险信号。
狂撒29000亿
受益于全球能源巨头的慷慨分红,今年全球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或将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资产管理公司骏利亨德森最新发布的全球股息报告显示,全球上市公司的股息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至4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0亿元),已经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
同时,骏利亨德森将2022年全球整体股息预期上调300亿美元,至1.56万亿美元,将同比增长8.3%。
报告指出,第三季度的全球股息刷新历史纪录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石油行业股息同比增长75%,达到创纪录的464亿美元。如果不考虑石油行业的股息增长,第三季度的全球股息将与2022年同期持平。
骏利亨德森的分析师表示,世界各地的石油公司都提高了派息,主要是通过特别股息,其中新兴市场、亚洲和北美的石油公司股息增长最为强劲,增幅最大的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而这背后,背靠高油价的石油巨头们均赚得盆满钵满,全球五大石油巨头公司二季度利润达到51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三季度利润总额也接近500亿美元。
对于未来的油价展望,高盛全球大宗商品主管杰夫·柯里(JeffCurrie)周一表示,欧洲尚未摆脱能源危机,2023年年初之前,国际原油价格预计将再度飙升。
柯里进一步指出,随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令的生效时间越来越近,西方国家也接近达成俄油价格上限,石油供应短缺可能会成为未来问题。若俄罗斯对价格上限采取报复行动,油价可能会被推高。
11月早些时候,高盛发布报告预计,到年底原油需求将增加500万桶/日,因为炼油厂正在增加产能,而供应正在收紧;维持2023年一季度布伦特油价115美元/桶的预测,风险仍偏向上行。
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的影响,国际油价回落了约30%。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维持在93美元/桶、86美元/桶附近波动。
化肥价格迅速回落,经销商都不敢大量进货了,什么信号?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自全球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一路飙升,其中最引人收藏的除了能源、粮食外,另一个就是化肥。
化肥价格飙升也成为助推粮价上涨的一大因素。
然而近期,随着全球油价、粮价不断回调,国内粮食价格也开始阴跌,同时国内化肥价格也有了明显回落。
在今年6月中旬的时候,国内化肥还创下了历史新高,但谁也没想到这瞬间成为了顶点,随后涨势戛然而止,并且开始迅速下跌。
截至目前,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尿素价格跌幅最高超过了1000元/吨,从之前的高点3200-3300元/吨降至2200-2300元/吨,而钾肥价格也跌了440元/吨,磷肥的降幅也超过1000元。
虽然称不上是“断崖式”下跌,但是在仅仅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这个跌幅也有点惊人了。
惊人到什么程度呢?
厂家对备货已经变得不再积极,而是先开始倾销库存,而经销商的反应更明显,相比之前的积极采购,现在已经不敢再大批进货了。
化肥价格大幅回落,厂家着急清库,经销商提货意愿降低,难道化肥要大跌了吗?
首先,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观望情绪开始变浓。
随着全球经济通胀见顶回落的预期越来越高,能源、粮食下行,国内原料成本也有一些波动,而另一方面,需求高峰已过,因此在库存高位、需求低位的状态下,厂家并不急于生产。
而经销商更是一反常态,之前在化肥价格不断上涨时,其进货还很积极,生怕今天一个价明天就是另一个价,但是俗话说“买涨不买跌”,化肥价格迅速下跌以后,经销商采购也开始明显收紧。
其次,成本可控。
近期欧洲多国又再次发布了高温预警,欧洲的热浪还在持续,电力需求飙升,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欧洲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而就在这时候,欧洲对俄罗斯煤炭的禁令已过完120天的过渡期,这意味着煤炭需求将变得更加强劲,全球煤价也应声上涨。
不过相比国际煤价大涨,国内早已提前布局。
去年国家就曾公布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2022年煤炭长协签订范围进一步扩大,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签订范围;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
所以国内煤炭长协价格稳定,成本相对可控。
企业心态也相对宽松,原料库存备货最多只会备1个月左右,产品价格随行就市。
这也意味着在化肥领域的博弈已有所下降。
第三,国家会对化肥“动手”吗?
一说起粮价,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粮价上涨了要调控,化肥涨了什么时候调控啊”。
粮食不仅是重要的口粮,同时也是工业生产重要的原料,因此粮价的波动牵涉方方面面,而决定粮价的不仅是供求关系,还有种粮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肥价格。
除了稳定化肥原料煤炭等价格外,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就大力保障化肥企业生产开工率,使得日产量一直维持在高位,并且还限制化肥出口,目的就是增加国内的化肥供给,给市场降温。
因此可以预见,下半年这一系列措施仍将持续。
那么,化肥价格会大跌吗?
我们认为大概率也不会大跌。
因此市场经过2年多的调整,已发生巨大变化,再考虑到通胀的因素,无论是原料还是其他成本都有所走高,这也意味着化肥价格很难再回到原来的价格区间。
其实不止化肥领域,粮食领域也是如此,它们正在新的市场供需中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