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客南湖店-河南景观工程贴金价格
1.北京昌平有哪些佛教寺院?
2.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3.跪求白居易的<<白云寺>>
4.铜艺制品厂家大全
5.九华山有哪些风景地点,详细说明,门票是多少?从芜湖到九华山怎么乘车?
北京昌平有哪些佛教寺院?
1、昌平:延寿寺
延寿寺风景区位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村北2公里处,传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在此区域内为明帝王选陵寝,只选中十二陵,因只差一陵址,而改选在现在的十三陵。军师刘伯温不忍舍弃这块风水宝地,而在此修建了寺院,取名延寿寺,来保佐大明江山永固,大明君民益寿延年,国家强盛不衰。
延寿寺俗称下寺,原名报恩寺。康熙51年(公元1711年),僧人性喜之徒海沧接引其弟海明来山,并将中寺塔之南、天庆寺东侧一平坦地段划予海明,同年,海明便募化修建寺院,为报答师兄的引荐之情,便将寺院名之为报恩寺。
清乾隆年间该寺修缮,并改名延寿寺至今。玉佛殿,供奉一尊长达5.20米的玉佛,玉佛是由缅甸玉及缅甸工艺精雕面成,佛的右手置于头下,旦侧卧姿,为释迦牟尼涅相。该玉佛系五台山僧人觉然师傅于1998年8月2日所请,同年9月20日由辽宁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照圆法师主持了开光大典。
2、昌平:敕赐和平寺
敕赐和平寺位于长城八达岭南麓昌平卫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龙凤山脚下花塔村内,交通十分便利,有铁路、高速公路直通南口重镇,公路直通寺院。
敕赐和平寺由唐代名将尉迟恭临建,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古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之说,寺院所在花塔村环境优美,背靠青山,面对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粮丰,寺院内一派幽静,春来鸟语花香,夏到绿树成荫。
相传1000多年前三国末、晋初就修建了敕赐和平寺,传说有一个小姑子庵在白羊城的双山因交兵作战遭到破坏,僧人自养两只白鸽放出后落在龙凤山顶,后来就在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都进行修建,从古到今人们都热爱和平寺。
和平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寺院正处在龙凤尾山坳之下,山峰险峻景色秀丽,真是:大地金沙神仙府,层层殿堂隐山下。龙凤交接环山抱,松柏荆棘古楼亭。
3、昌平:十方普觉寺
昌平十三陵镇有一个仙人洞村,明代称永陵园。清顺治年间,在此此修建了“郑新王坟”,由李姓家族看护其陵寝而居住在此地,一代一代逐渐成村。
因村北蒋山有千万年前形成的古洞,这村遂得名仙人洞村。这仙人洞,村里人也称之谓“神仙洞》。相传古代仙人吕洞宾曾在这洞里修炼过,后来成了佛教寺庙,还有传言说是唐朝的鉴真大师曾在此修行。
不过明代先人光顾确实,至今洞口还留有明嘉庆年间工部尚书雷礼,凿刻的对联:蜿蜒龙脊山吞月;磊珂云根洞有天。门额:神仙洞。洞顶原来有古建筑,还供奉过木制雕像。1938那年坍塌,但是洞还在。
4、昌平:法林寺
兴寿镇桃林火车站的地方,原本是一座大型寺院,名叫法林寺。据村里老人讲在其鼎盛时期,寺院规模宏大,香火甚望,院内武僧达到500人之多。
是当时许多云游僧人的北方 “驿站”,在一些大型图书馆里,仍有法林寺碑拓,记录法林寺的一些历史,那时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齐名,故有“南有少林,北有法林”之说。解放后因国家发展铁路,法林寺正在铁路线上,被彻底拆除,留下永久的遗憾。
5、昌平:圣恩禅寺
京城正北,燕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皇家寺院。据《钦定日下旧闻》及《光绪顺天府志》等史书记载:“圣恩禅寺始建于正统三年十月,四年十一落成。赐额圣恩禅寺,翰林院编修刘升撰碑记。中书舍人赵昂书。
其地在昌平崔村北宝峰下,四山环寺,东至大独山,南至南阿坡,西至钓鱼坡,北至将军陀。龙象庄严,钟呗清朗,一邑中胜概也。
寺院始建于明朝正统三年,即公元1438年。在至今约600年的沧桑岁月中,寺院几经兴废。如今崔村香堂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见过的“圣恩禅寺”,即是清朝时重新恢复的。可惜它被一把大火毁弃。让现在的人无法再感受晨钟暮鼓带给我们的清净。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各位游客,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袁,大家就叫我袁导。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
下面请各位去参观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
太和殿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改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总之处处显示“第一”。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
故宫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请大家参观中和殿并稍事休息,不过不要乱扔垃圾,我们10分钟后集合,谢谢大家。
跪求白居易的<<白云寺>>
1、河南洛阳白云寺
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之古刹白云寺,背倚千仞白崖,高耸入云。古刹始建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70年),与洛阳白马寺(始建于公元68年)是同时代建造的姐妹寺,距今约2000年,现存四块碑碣为证。
昔时,晨钟暮鼓、僧众诵经礼佛声闻十里开外,香火鼎盛乃豫西一大名寺。土改期间一度遭到破坏,后毁于时期,有居士尚记古寺对联:红尘滚滚苦海无边,白云悠悠回头是岸。
今日,古寺在遗址旁边重建,原遗址依然保存。
[编辑本段]2、安徽庐江白云寺
位于安徽庐江汤池镇二鼓峰.又名白云禅寺.明洪武3年(1370年)憎妙宁建.寺内有藏经阁,撞钟楼,千年海棠,八卦井等.
[编辑本段]3、河南商丘白云寺
商丘白云寺卧佛白云寺,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白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白衣庵。相传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康熙二下白云寺寻父的传说在商丘一带广为流传。康熙为了寻找隐名出家的父亲顺治南游白云寺,为白云寺1200名僧人打斋供众,遇到一位自称“八乂”的烧锅僧人。康熙回京后与母后说起,聪明过人的母后将“八乂”二字合成一个“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只得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大字,意含将田、土、巾(布)、贝(钱)赏赐僧众,而后扫兴而归。 寺内原有一施粥舍饭用的大铁锅,后弃置不用,却从中长出一棵槐树,得名“铁锅槐”,成为白云寺一大奇观。白云寺内还有大雄宝殿、多宝塔、佛公灵塔等景观。 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叫白衣庵。传说每当夏秋季节,这里白云缭绕,景色奇异,因此,更名为白云寺。该寺历史上多次毁于兵火战乱,又多次重修、扩建。
近几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 该寺现占地百余亩,坐北朝南。寺门雄伟,上书“白云禅寺”四个大字。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后左侧有禅堂,禅堂左右有厢房。均系清代建筑。 白云寺内安放有6尊玉石佛像。这是傅作义将军的姑母傅凤英长老从缅甸进献的,价值30多万美元。 大殿东侧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树,长在一口大铁锅内,锅体理于土中,称为“铁锅槐”。这是白云寺的一大奇观。 大雄宝殿后,有一经栋,又名多宝塔。高4米,九级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诵经图、《提婆呵》经文、一佛图及日、月、鹤、莲花等。刻工精细,古朴大方。 寺东北五十米处有佛公灵塔,高4米,楼阁式,三级六棱,下部为六棱形须弥座。塔正面阴刻“佛公灵塔”、“佛洞宗三十一世佛公大和尚”十六字,塔身还刻有门、窗、花、鸟、虫、草、兽等。此塔玲珑小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编辑本段]4、河南辉县白云寺
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西35公里的白麓山下,境内林木茂密,翠竹葱笼,汩汩清泉,景色宜人,虽酷署盛夏亦无炎日蒸灼之苦。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和“油松种子园”。主要景点有:白云寺、唐银杏树、普照大禅师石塔、风水塔、五百罗汉碑、金沙、银沙泉、元极寺、龙浴寺、袁氏山庄、龙口风门等。 景区内的主体景点白云寺,始建于唐代,原名白茅寺,又称梦觉寺。寺内有单檐悬山大5间。其它中殿、山门、东西陪殿及出厦阁楼等50余间。寺后有元代石塔2座,雕刻精致,寺东有宋代五百罗汉碑,纪事翔实。寺西有金沙、银沙二泉,泉旁有地藏殿,建筑奇特。西临石崖,有窟名黑龙洞,深邃莫测。寺前古树参天,盛夏不见日色,为避暑胜地。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照大禅师石塔坐落于白云寺,后为一石雕喇嘛塔,五层,高4.9米,是开山住侍佛光普照大师的迁化灵塔。整个石塔刻工精细,造型优美,为元代石雕艺术稀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杏树位于白云寺门前,俗称白果树,又名公孙树,并列五株,寺院中佛殿后一株,共六株。千百年来,虽几经战火劫难仍巍然屹立。为白云寺一大景观。它是研究太行山植被的活化石,同寺院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白云寺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编辑本段]5、山西太原白云寺
古迹列为十方院第一的太原白云寺 白太原白云寺云寺俗称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它在我市诸多十方院中,以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环境幽雅而著称,列为十方院第一。 白云寺,初名净业庵,建于明初。明崇祯十三年(1640)向东扩展,称清凉寺。清初又新建、修缮而成禅宗南岳派临济宗的道场。因寺前常有白云飘飞,故易名“白云寺”。又因寺在太原南向,俗名南十方院,是太原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寺依山筑砌,坐北向南,分上下两院。上院以中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构成三重院的“十”字形建筑规制。依次有楼道、山门、钟鼓楼、献殿、大雄宝殿及二层三面围楼24间。各院两侧各有配殿,供枷蓝、关羽、达摩及观音、地藏菩萨。在横轴线上,左有方丈院,右有客堂院。西侧另辟观音堂,自成格局。院中林荫蔽天,清凉爽人。院内辟曲尺围廊、蹬道、月门等,可南北穿行,东西贯通。大殿五楹,悬山式九檩结构,内有释迦牟尼和韦驮的明代脱纱坐像,四周有经柜,珍藏数千册佛经。另有石碑、铁钟、供器等珍贵的宗教文物。
寺的东南悬崖下,另有下院,是多套四合院硬山式瓦房组成的僧人住宅,环境清幽隽秀,现改为南城区肿瘤医院。另在寺的东南山坡建有墓区,有墓塔数十座,遗迹犹存。 白云寺冬无严寒夏无炎热,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登临游览者络绎不绝。明末傅山先生常在此游乐住宿,有《续建净业禅院碑记》、《天泽润公碑》、《茶毗羊记》碣及许多词赋传世。
白云寺四周古木环抱,浓荫四蔽,景色幽邃。该寺利用红土沟高低地势凿修磴道,拾级而上是山门殿,殿额高悬“白云寺”三个贴金大字,左右门的门楣上书“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狮一对,给人一种幽深肃穆之感。殿内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弥勒佛端坐殿中央,弥勒佛背后是韦驮。韦驮身穿铠甲,手执金刚杵。韦驮的塑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於两腕上;另一种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韦驮手执金刚杵的姿势很有讲究,据佛门规定,凡是双手合十,横宝杵於两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韦驮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院,即为不是接待寺,游方僧尼一望便知。此寺的韦驮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显然是接待寺,所谓接待寺,是招待十方游方僧,故此寺又名“十方寺院”,简称“十方院”。由於此寺位於城南,又称“南十方院”。与城北有“北十方院、”之称的千寿寺相对应。
山门殿两翼是钟鼓楼,山门殿迎面是前殿,和东、西厢构成一个前院。前殿布局是十八罗汉朝观音。西厢旁有尊泥塑“常八十”。所谓“常八十”,就是有人问他多大年纪,他总是说八十岁,再过十年问他,还是八十岁,因此“常八十”叫开了,反把他的真名忘了。相传“常八十”活了120岁,曾是李自成理发师。当初李自成劝他进京,他坚不相从,后来在此落发为僧。由於他济施贫困,免费行医,威望很高,因此圆寂后,人们为他朔了这尊像,以示怀念。
后院正中是大雄宝殿,东厢为大士殿,西厢为地藏殿。院内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其中的白皮松,高约30米,是珍稀树种。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双目微睁,面相慈祥,踟趺坐在莲花上,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山西通志》又载:“雍正九年(1731年)僧了然重修建毗卢阁。”此阁在大雄宝殿的后面,分为两层,由於上层供毗卢佛而得名。《山西通志》载:“康熙丙寅二十五年(1686年),都司(官名)陆君兴建藏经阁五楹,四十六年(康熙)僧平山重修。”此阁也是两层,于1959年1月毁於火。
此寺在“”中遭到严重破坏寺内木雕泥塑,包括地藏菩萨、骑狮文殊、骑象普贤、骑朝天吼观音,以及关公和八尊伽蓝护法神,全部被砸毁,唯坐像聿驮幸免。在我国佛教中韦驮是护法神,所以他的塑像都是站像。唯白云寺有一尊韦驮坐像。相传有一年闹灾荒,白云寺只剩几位老僧守寺,其馀僧人皆云游方。几位老僧数日未食,奄奄一息,在生攸关时,有人从南方送来三车粮食。送粮者言:“前些时白云寺一名年轻和尚前去化缘,请求员外施舍几车粮食赈灾。恰逢我家**半身风瘫,长期卧床,百医无效。吃了这位和尚两副药,病已痊愈。感谢你们医病之恩,我家员外特意送来五车粮食。”众僧听后甚为震惊,问送粮者:“长相如何?”送粮者在山门殿看见了韦驮,对众僧说:“化缘的和尚就是他!”众僧立即在韦驮面前合十,感谢韦驮救命之恩。这批粮食不仅救活众僧,也使附近七百居民免於饿。因此,乡亲们集资雕韦驮像。集资者认为韦驮每年三百六十天都站着太累了,故把韦驮塑雕成坐像。
天泽和尚墓原在寺西沟口,清朝大书法家傅山撰文行书《天泽碑》,艺术价值很高,现存市内纯阳宫,天泽和尚墓塔在中被毁。该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天王殿、普光明殿、大雄宝殿、毗卢阁、观音殿、地藏殿、祖堂(内塑达摩、慧能、百丈、常八十和常九十像)、伽蓝殿等,大部为唐狄仁杰和清天泽和尚所建,最后一次整修是1993-1998年。该寺原传承法系为禅宗南狱派临济宗,后改为浮士宗。寺内有清朝碑记八块,现代碑记二块;珍藏《龙藏》一部。
如今的白云寺已修葺一新,四周古木环抱,浓荫四蔽,景色幽邃。游人到此,时而木鱼声声,时而梵音悦耳,仿佛置身于佛国世界。它和北向的双塔永祚寺,南向的狄仁杰故里、唐槐园,构成太原市区东南的一条旅游线路,是太原市民踏青、避暑、秋游、赏雪的理想去处 .
传说一,狄仁杰为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狄仁杰为官,始终保持了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流传有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即后世四大公案之《狄公案》。传说,有一年夏天,在外地做官的狄仁杰回家探亲,路经古寺休息。在乘凉的银杏树下有一石桌,上面已罢好一盘棋。狄仁杰欲向寺院借伞遮阳,老僧指棋盘对狄亡杰说:“家有家法,寺有寺规,想借寺院的东西必须在棋盘上战胜出家人。”一向爱好下棋的狄仁杰便和老僧对弈起来,经过三十回合较量,老僧招架不住狄芒杰的“马后炮”,推棋认输。当狄仁杰一行准备离寺上路时,老僧并未拿伞,而说:“施主路上有人替你撑伞。”原来在他们头上有块白云一直跟着也们飘浮,恰似一把“天”字号的大伞替他们遮太阳。这时狄仁杰才意识到老僧临别时所说的“路上有人替你撑伞”这句话并不是戏语,因而他断言:古寺的老僧道行非浅。当狄仁杰一行将要走进狄村时,头顶上的白云不跟他们飘浮了,而是孤零零地停在红土沟上空,令人不得其解。原来狄仁杰之母前几天得重病时曾在观音菩萨前许了愿,病愈康复即重建观音堂再塑金身。现在狄母病已痊愈,正准备选地建观音堂。狄仁杰听后,当机立断将观音堂建在白云之下的红土沟。现今白云寺就是由这座观音堂上屡加扩建而成的。原观音堂三间(今仍存),坐北朝南,堂内原有塑像三尊,正中是观音菩萨,身旁两侧是手执宝瓶的金童和手拿杨柳枝的龙女。
清朝时有位和尚将观音堂扩建为寺院,取名“白云寺”,命名乃取飘浮在狄仁杰头上的白云停在红土沟上空的传说。
传说二,坐像聿驮。在“”中寺内木雕泥塑全部遭到严重破坏,唯聿驮幸免。韦驮身穿铠甲,手执金刚杵。韦驮的塑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於两腕上;另一种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韦驮手执金刚杵的姿势很有讲究,据佛门规定,凡是双手合十,横宝杵於两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韦驮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院,即为不是接待寺,游方僧尼一望便知。此寺的韦驮双手合十,横宝杵於两腕上,显然是接待寺,所谓接待寺,是招待十方游方僧,故此寺又名“十方寺院”,简称“十方院”。由於此寺位於城南,又称“南十方院”。与城北有“北十方院、”之称的千寿寺相对应。在我国佛教中韦驮是护法神,所以他的塑像都是站像。唯白云寺有一尊韦驮坐像。相传有一年闹灾荒,白云寺只剩几位老僧守寺,其馀僧人皆云游方。几位老僧数日未食,奄奄一息,在生攸关时,有人从南方送来三车粮食。送粮者言:“前些时白云寺一名年轻和尚前去化缘,请求员外施舍几车粮食赈灾。恰逢我家**半身风瘫,长期卧床,百医无效。吃了这位和尚两副药,病已痊愈。感谢你们医病之恩,我家员外特意送来五车粮食。”众僧听后甚为震惊,问送粮者:“长相如何?”送粮者在山门殿看见了韦驮,对众僧说:“化缘的和尚就是他!”众僧立即在韦驮面前合十,感谢韦驮救命之恩。这批粮食不仅救活众僧,也使附近七百居民免於饿。因此,乡亲们集资雕韦驮像。集资者认为韦驮每年三百六十天都站着太累了,故把韦驮塑雕成坐像。
传说三,“常八十”。山门殿两翼是钟鼓楼,山门殿迎面是前殿,和东、西厢构成一个前院。前殿布局是十八罗汉朝观音。西厢旁有尊泥塑“常八十”。所谓“常八十”,就是有人问他多大年纪,他总是说八十岁,再过十年问他,还是八十岁,因此“常八十”叫开了,反把他的真名忘了。相传“常八十”活了120岁,曾是李自成理发师。当初李自成劝他进京,他坚不相从,后来在此落发为僧。由於他济施贫困,免费行医,威望很高,因此圆寂后,人们为他朔了这尊像,以示怀念。
寺内还有一特色-白皮松。后院正中是大雄宝殿,东厢为大士殿,西厢为地藏殿。院内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其中的白皮松,高约30米,是珍稀树种。不知何时被人们当做神树供奉,你细看我拍摄的,就会发现,树旁悬挂着“有求必应”的旌旗。就我而言,所旅游的地方,还从未见有这种树木。
寺内新恢复了中被损毁的关公塑像。关羽,字云长,我们山西运城人。尊称为“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唐朝时,关羽被列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放进武庙。宋、元、明、清统治者,不断将其升级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又把关羽庙长格为“武庙”,与文庙—孔庙并列。在全国普建关庙,按时奉祀香火。武圣关公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 “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
如今的白云寺已修葺一新,并成为太原市佛教会所在地。该寺每年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举行大型祈祷法会,将当日布施收入捐助社会公益事业。
[编辑本段]6、山西五台山白云寺
坐落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圣地,以文殊师利菩萨为驻持道场的山西省五台山县五台山中,它位于台怀镇南十里处,东北沿临石凉公路,西南遥望圣地佛母洞;该寺周围群山环抱,涓水潺流,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是从东中进入五台山风景区处的必经之地。 白云寺,据史册记载:她布局严谨,建筑古朴,巍峨挺拔,宏伟壮观,是五台山四大名寺古刹之一;享有“南有九华金鼎寺,北有五台山有五台白云寺”的美誉,其古老的文化历史悠久远长。在当时,该寺大殿内主要供奉的是想享誉全国的高17米的千手千眼佛像;就连所供奉的罗汉尊者塑像,其高度也是全山寺公有独一无二的。同时,她也是全国高僧师和贤达信众们前来五台山纭聚参修朝拜礼佛的首当寺院之一。其宏魄的规模,浩大的声势,精严的教威,真是享誉空前。 白云寺始建于唐朝,由于当时太原的一位道台人士所建,道台是太原一位七品官。提起道台建寺,还有一段生动真实的公案:当年,道台的线亲身患重病而久治无效,并求取秘法良方。机缘成熟,化做过路和尚的文殊菩萨向道台说之:“令贤老母的病,快是不行了吧”,闻听此言一愣的道台心想:既然这位和尚知道母亲身着病难,就一定能够治疗此病,随即乞请和尚家中面医。化做和尚的文殊菩萨来到病人床前,举臂抬手轻轻地在病人身上的上空来回一划,病母立刻痊愈。感激不尽的道台母子,问询和尚的来由身历,和尚说了句“我是五台山白云寺的和尚”,说完话便转身即自离去。不久,心怀感恩之情的道台前往五台山去寻找白云寺。可是,整个五台山山上山下角落里外找了一个遍,仍是寻之不见。当走到现在白云村的这个地方时,疲惫不堪,心有伤感委屈的道台仰无长叹,双眼泪下地唉惜道:“阿弥陀佛呀,这白云寺到底在何方啊!”就在这时,万里无云突然在道台的头上,出现莲花白云。雪棉浓厚并且凝聚不动,道台抬头一看,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稳坐白莲花云,文殊菩萨向道台微微一笑。这下,道台才全部的恍然大悟,“啊,原来白云寺就在于此啊!我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欣喜不禁的道台便发心和修建了当时在五台山上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名刹古迹—白云寺! 在当时,修建白云寺所波及覆盖的领地范围之大,无一寺院能够比及。村民间经常流传一句“先造南山白云寺,后起西址碧山寺”的佳谣。因为谣中人们可以想象的到,就当时的修建工程是多么宏魄与盛大啊! 在白云寺声势显赫,闻名遐迩,是历代皇帝巡游五台山时所朝拜礼佛的改临就驾之地。康熙曾就亲驾住宿二月间,乾隆皇帝在第三巡游五台山时,亦曾作文写诗,状景抒怀。诗曰“一《白云寺》:春云出各如流,十年一度来游,底识峰台殊胜,今朝名实兼收。二《跋马》:跋马台山路,绥绥雨雪蒙:冻凝虽未宁,旭隐不为烘;虑恐寒过甚,如去景最工;轻与宁弗逸,欲与人同。至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这和雅士贤达们所遗留下来的绝句佳言,更是数之不尽,千古传芳! 历经数代,白云寺院香火繁盛,信众,络绎,高僧倍出。宋代朝代,有一位方丈统领白云寺、碧山寺、金灯寺和连金寺的总持管理,他就是一代著名高僧,当时白云寺的主持方丈——北风大师。在北风大师时代,四大寺院道风纯正,治学严谨,修行精苦,是五台山众多寺院中,参修佛法成就的最显著最殊胜最有威望的寺院之一,也是白云寺不断扩充修建和日趋完美的鼎盛时期。 令人痛惜的是:白乾隆十三年间,白云寺被一场大火烧至半月有余而严重损坏。随着历史的变迁,该寺又屡自然灾害的不断侵毁;加之抗日战争和“”期间和两次大破坏,致使现在的白云寺院公存三间龙王殿、五间五观堂和两块残缺的石碑。其零落的瓦和颓废的荒墟,惨的真是使人目不忍触,伤感致极!
[编辑本段]7、湖南宁乡白云寺
位于湖南宁乡县西南麦田乡回龙山山顶的天然盆地上,始建于唐初。白云寺规模宏大,共有大小寺屋300多间。香火旺盛时,有僧人300余人。寺中共有大型佛像30多尊,其中以二十四诸天菩萨最为威风,形象生动。旧时寺前井中有数十只刻有明、清年号被寺中和尚放生的乌龟,一听到公鸡报晓或僧敲木鱼开餐时,便结队而出,探头探脑食取施舍的饲饵。
白云寺山门由花岗石垒成,正中顶上石额镌刻清代名臣左宗棠题写的“南楚灵山”四大字。山门两旁刻有民国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题写的对联:
地净嚣尘,在绿树丛中,白云窝里;
缘多香火,是西天活佛,南国名山。
大殿门上方“回龙古寺”四字,龙飞凤舞,系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的笔迹。寺壁题联甚多,其中有宁乡光绪进士张萼林《题回龙山寺壁》的长联,联云:
山林常谴责,穷措大何事归来,东走东,西走西,
想当年景况犹佳,贪得了两袖清风,一囊明月;
菩萨独慈悲,老书憨尚能勇退,治非治,乱非乱,
把近日情形打算,倒不如上参禅伯,下课沙弥。
大雄宝殿之外,还建有关公殿。邑人谭其羽《题白云寺关公殿戏台》联云:
白云生处,白日放歌,听白雪阳春,白叟也来消白昼;
青史留芳,青山依旧,揠青龙偃月,青眼犹复仰青天。
这些文物古迹在“”中毁灭殆尽。上世纪80年代宁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宁乡县回龙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并决定恢复具有千年历史的白云古寺。1989年白云寺公布为宁乡县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回龙山又满目苍翠,郁郁葱葱,白云寺也恢复如初,于2001年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拟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8、山西平遥白云寺
白云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平遥县卜宜乡梁家滩村
古称西域寺,相传创建于唐,重修于明嘉靖十六年 (1537年)。后经过九次增补维修。寺坐北朝南,依山筑基,就岩起屋,南北高差30米,四进院落,层次有致,六十间殿宇尽藏于山坳丛林之中。总面积7792.6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弥陀殿、观音阁、大雄宝殿、七佛殿、观音殿、地藏殿等。
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内均有彩塑。
[编辑本段]9、广东肇庆白云寺
位于云溪上游的云顶峰山麓,又称鼎湖古寺。唐高宗仪凤三年(678),禅宗六祖慧能高徒智常禅师创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在白云寺旧址兴建鼎湖古寺,至万历三十九年竣工。清咸丰九年(1859)、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古寺由山门、花园、庭院构成,主体建筑分前后横排两列,中间以庭院相隔,内有大雄宝殿、五佛堂、檀越堂、祖堂、韦陀殿,寺前和寺侧有花园。寺内庭园古树苍郁,环境清幽。有明万历年间重修白云寺碑记等碑刻5件及石匾1件、石楹联1副。
9、山东章丘白云寺
地址:章丘市曹范镇寨山后村南300米处
白云寺位于章丘市曹范镇寨山后村的南面,独自坐落于山坡的一角,娴静而典雅,一派超凡脱俗的淡然。南、北两侧分别是鼓楼和钟楼。正殿坐西朝东,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南北配殿里分别供奉着观音和地藏王菩萨。整个寺院红砖青瓦,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唯一的古物是寺里的几通石碑,是历朝历代重修白云寺时所立。其中一通立于光绪年间的石碑上这样记载:是庙也,创建有年。古传,宝区递闻圣境,凤寨护右,苍茫白云之中。仙岭环左,幽雅翠柏以内。高耸愈于危山,烟云敢比鹊华。古柏丛生,异鸟成群,虽无泰岱灵岩之佳景,而云山松柏亦章邑之奇观也。况一方求福有求必应,万民祈祷无祷不灵。
铜艺制品厂家大全
导语: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它拥有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比如一些非物质遗产的手工艺术等等,特别是雕刻这方面的手工艺人。在古时候,大到房屋,小到窗户、笔杆、桌椅板凳,都会雕上一些浮雕,来显示另一番别致的美感。而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其雕刻艺术不仅仅只局限于木质,渐渐地,越来越多工匠开始运用其他材质的材料来雕刻东西,比如:铜、银、金等。那么现在生产铜艺制品的厂家到底有哪些呢?价格到底贵不贵呢?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几个生产厂家吧。
义乌市美旅工艺品厂
这是一家以各类工艺品为主的厂家,经营的地址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商贸城D区12号门3楼,主要面对的客户群体有淘宝店、各大实体店,还进行了批发和零售。厂房的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制作的工艺主要以电工热处理为主。它还可以接那种只要你给设计图和材料,它就可以为你造出产品的工作。主要包含的产品有铜质的这个各种尺寸大小的铜钱,合金质的风水八卦,铜钱结艺车挂、包挂,仿古银,各种尺寸的合金铃铛等等。比如它的这一款十帝钱挂件,主要以10个大小一样的铜钱制成,价格也挺便宜的,买的多的话,每串才3元左右。
唐县汇丰工艺品厂
这是一家私营式的企业,创建于2003年,至今已有13年的发展史,厂房的地理位置很优越,交通便利,接近107国道、京石高速、京珠高速等等各大通道。主要以大型的佛像和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为主,其产品主要包含了大型佛像、铜钟、香炉、大型的城市雕塑、各种人物雕像和动物雕像等等产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贯策“诚信为本、质量为本”的宗旨。它的那款青铜马很适合办公室和家庭摆放哦,价格在3000元左右。
唐县鹏恒工艺品厂
这是一家主要以金属工艺品、佛像、城市标志性建筑、铜像、钟鼎为主营产品的厂家,厂房的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它具有比较完美的制作工艺,比如雕刻加工、注蜡加工、贴金加工、喷漆加工等工艺。其服务的领域有运动、休闲场所,各种机构单位,公文教,饰品以及家具用品等等。它的那款纯铜坐莲观音很具有价值哦,它的制作方法可是半手工半机械的,价格在4400元左右。
铜艺加工厂家介绍
深圳创光水切割有限公司
深圳创光水切割是一家以高压水切割机械为主的金属工艺加工厂,有18台国内进的数控水切割设备以及精雕数控机床等设备为广大客户提供水切割加工及精雕等加工服务。主要生产金属屏风,镂空金属花型,金属雕花,入门玄关,金属浮雕,铁艺构件等产品。拥有华南地区的铜焊与铝焊人员,并与多家高端金属表面处理厂家有长期合作关系,可为您提供金属表面氧化,电镀,弗碳喷涂,粉末喷涂等。创光水切割走过的10年,目前形成国内型、设备***齐全的水切割加工厂家,在各个行业领域拥有良好的声誉!承接了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五级酒店金属屏风工程,如:广州长隆酒店二期工程,白云宾馆,广州红酒城,海南三亚柏丽酒店,澳门威尔斯人,杭州万科度假酒店,武广铁路标识牌等。水切割可以在各种材料上作平面的任意图形切割。主要应用在:玻璃切割,陶瓷切割,铝板切割,铜板切割,铁板切割、钢板切割、不锈钢板切割、胶板切割、石材切割、泡沫板切割、有机玻璃切割
河北中正铜工艺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中正铜工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设计、雕塑、铸造、制作施工能力单位。拥有完善的,大型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并由多位经验丰富的高级铸造技师指导生产及制作。我公司在大型城市雕塑、园林景观雕塑、中西方人物雕塑、各类动物雕塑和宗教神佛、铜钟、香炉等雕塑的铸造、设计、制作方面都有丰富经验,尤其对现今逐渐兴起的城市广场雕塑、商业步行街人物雕塑、精美西方人物风格雕塑更为擅长!曾为国家、省、市政府及各公司铸造了很多标志性的大型雕塑;并储存了大量宝贵资料可供咨询。无论从黄铜铸造,锡青铜制造都能熟练掌握其材料比例和配方,使铜雕抗氧化性,防腐蚀性,防酸,防碱及铜雕受外力冲击而不折;令产品美轮美奂、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我公司以雕塑为本,以艺术为根,挟中华文化之传统,谐欧陆艺术之风韵,风格独特,尽显淋漓尽致。我们本着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以追求卓越为导向,坚持宁缺毋滥为原则,始终立于雕塑业蓬勃发展的前列。我们以***优秀的产品、***合适的价格、***完善的服务奉献给大客户,并可依照您的要求,为您度身设计,为人类的环境再添亮点。
我厂位于唐县长古城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县城3公里,距首都北京220公里,离107国道10公里,离天津海港160公里。我们将竭诚满足客户的不同的层次需求,使客户能以***实惠的价格获取颖,***别致、***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及质量上乘的优质服务。我厂是自产自销,中间无需过手,价格合理,承接贵单位来样定制,并帮助设计策划图案。
小编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文中也对各铜艺制品厂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它们已经了解很多了吧。
九华山有哪些风景地点,详细说明,门票是多少?从芜湖到九华山怎么乘车?
一、风景区门票价目表(春节黄金周执行旺季价):
旺季:每年3月1日--11月30日普通票:190元优惠票:95元
淡季:每年12月1日--次年2月底普通票:140元优惠票:70元
二、进入景区的游客一律凭票入山,一人一票。
三、对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和僧尼持本人有效证件,门票实行全免;对教师、学生、现役军人、60岁以上老年人和皈依弟子持本人有效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实行半价优惠。
四、对身高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全免;身高1.2-1.4米儿童,门票按旺季价格实行半价优惠。
五、对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持本人有效证件,实行全免;对省级劳模、省级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持本人有效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实行半价优惠。
六、有效身份证件是指身份证、户口簿、教师证、学生证、老年人优待证、九华山皈依证、护照、驾照、港澳台同胞通行证、相关获奖证书。
二、九华山天台索道、百岁宫缆车票价
1、天台索道:普通票单程75元/人次,上下联票140元/人次,优惠票单程55元/人次。
2、百岁宫缆车:旺季普通票单程55元/人次,上下联票100元人次,优惠票单程40元/人次。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学生、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凭有效身份证件执行优惠票价。
三、九华山花台索道试行价格为(索道淡旺季时间同九华山,目前景点不需另外购票,可凭九华山门票游览)
1、旺季普通票单程90元/人次,联票160元/人次,优惠票单程70元/人次;淡季普通票单程70元/人次,联票120元/人次,优惠票单程50元/人次。
2、对学生、现役军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身高1.2-1.4米儿童凭有效证件执行优惠票价;对残疾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身高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票
四、景区交通费(免费的景区交通大巴只可免费乘坐4次,凭九华山门票上车,免费搭乘有效期为3天)
1、门票中包含4次景区免费交通费,大巴车,有4个站点可免费乘坐1次:柯村站(进入景区)、九华街站、凤凰松站(天台索道)、迎仙桥站(百岁宫缆车),每个站点上车后有专人在门票上打孔
2、持优惠票或免门票的游客,坐景区大巴时,景区交通费为10元/人/次
3、门票上的4站点各1次的免费乘车孔打过了,或者门票超过3天有效期,坐景交都需另外付乘车费。费用同上。
4、乘车去99米大铜像、甘露寺、花台景区等,均需另外购景区交通票,票价各个乘车点不同。
5、景区大巴车按淡旺季,等候的时间也不同,淡季一般要半小时一班,旺季15分钟就会有一班。
九华山的著名寺院 (前面3个寺院是敬香一定要去的)
九华山的寺院有百余座(目前是124座),其中著名的有:
化城寺: 九华山开山寺,也是全山百寺之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名系出自《法华经》中释迦点石化城的故事。化城寺在化城峰上,是唐代诸葛节等为金地藏改建。它位于九华山心腹位置的九华街上,依山修建,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连东崖,西接神光岭,四面环绕如城。殿宇前后四进,随地势逐座升高,气势巍峨,绿树葱茏。寺前有一泓半圆莲花池,名月牙池,传说是当年金乔觉的放生池。寺门上高悬“化城寺”匾额。门楣、斗拱和梁柱上的木刻镂雕都很精美,特别是正殿天花藻井刻有九龙盘珠,为木刻中的精品。此外尚有竹根雕狮子、铜蟹、玉如意、银塔、玛瑙佛珠项链等古物。有一条镂花岩石质地的金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作品,刀法明快,造型精美。另一块经人工琢磨成的八音石,也是明代制品,敲击时能发出8种悦耳的音响,是和尚念经时敲击的法器。寺后有建于明代的藏经楼,内藏有完好的《涅盘经》,更保存有明代百岁宫无瑕和尚用自己身上刺出的血配以金粉,花了28年写成的《华严血经》。此外,楼上尚藏有贝叶经及上刻“地藏利生之宝”字样的金、玉、铜质佛印多种。
月身宝殿: 始建于唐代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是金地藏王墓地上的塔形庙宇。古代月字与肉字相通,故又名“肉身宝殿”或“肉身宝塔”。殿前有81级台阶,佛教有“九九八十一难”之说。顶有天桥,桥南侧有“盘石常安”四字镌刻,桥北侧刻着“神光异彩”四字。殿呈方形,高十数丈,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殿中央有宝塔一座,七层八面,高17米,布满神龛,置金地藏肉身塑像100多尊。地藏的肉身趺坐在塔内。
天台寺: 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巅,坐北朝南,木石结构,硬山顶。全寺由3组民居式殿堂组成。该寺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它的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石洞,进深4.2米,其东、北两则为对峙的悬崖,径直可入大殿2楼;转折向南,沿墙外过道往“捧日亭”或“青龙背”。大殿(亦称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殿后有偏门通往观音殿、客房和云水堂。寺周景点众多。该寺是九华山最高的建筑,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另外最著名的是只园寺,百岁宫,甘露寺,东岩寺等四大丛林。皆以化城寺为中心。
祗园寺: 位于化城寺以东的东岩西麓,面向九华街头,初建于明代。前后五进,殿宇轩昂,为九华山最大寺院。寺前铺石板道,石板上刻有莲花、金钱图案。正殿名为大雄殿,高13丈,重檐画栋,上覆金**琉璃瓦,金碧辉煌。殿内供奉三尊大佛,端坐莲花台上,均高2丈有余。殿后塑海岛观音像。寺内屋宇很多,回旋曲折,宛若迷宫。厨房内有8口大锅,俗称千僧灶,最大一口直径一丈有余,可见当时僧侣之多、规模之大。
百岁宫: 又名万年寺,可从祗园寺后攀石级上该寺。也可坐缆车上山。登上百岁宫,凭窗远眺,磨盘峰、五老峰、太古岭、凤凰岭历历在目。寺内供奉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于九华山坐化的无瑕和尚贴金肉体坐像。也可坐缆车上山
甘露寺: 甘露寺是游人上山见到的第一座庙宇, 它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二圣殿至九华街上山的途中,距“定心石”不远。前后两殿,建在两个台基上,一暗一明,一高一低,布局新颖有趣。甘露寺的来历,有一传说:清康熙皇帝的玉林国师受康熙之派遣,曾两次来到九华祭拜地藏菩萨。第一次来到半山腰的定心石时,见这一带苍松傲穹、幽篁蔽天,东有龙瀑天池之景,西有龟山晓雾之悦,就认为此处很适宜建一座大的寺庙。第二次来,听说卧虎洞主禅僧洞安愿遵此意建庙。便亲自去卧虎洞探访洞安,鼓励他建庙。说来奇巧,就在破土动工的那天清晨,天空普降甘露。众人大悦。朝廷闻之,赐名“甘露寺”。甘露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九华山佛学院”就设在寺内。
东岩寺: 位于化城寺以东约1500米,分为山上与山下两所寺院。东岩上院毁于1933年的一场火灾,现存下岩寺为五层建筑,内部雕刻华丽,今辟为九华宾馆。附近有晏坐岩、地藏洞、清代钟楼、天池、龙女泉、闵公墓、太白书堂遗址等名胜古迹,以及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手书“云深处”石刻。
此外还有这些有名的寺庙
旃檀林禅寺: 坐落九华街西南。砖木结构。由4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东为僧房和斋房,敞厅堂,3层楼阁,有内落水小天井。西为云水堂,敞厅4开间,2层楼,小天井。僧房和云水堂之间为前厅,内用板壁隔成弥勒殿和韦陀殿,进深20.5米,殿两则是两层楼阁。厅前有狭长形封闭院落,石板铺面,后为四落水天井。其正南对大雄宝殿,殿高18米,宽11.5米,深15.5米,歇山大顶飞檐翘角。大殿西侧是花厅,两层楼,名“山中天”。寺内梁栋、门窗、佛龛雕刻精美。旃檀林系清末建筑,建筑面积2849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大悲殿: 是旃檀林于1988年重建山门后扩建的新殿。此殿由旃檀林主持慧深和尚发宏愿而建,整个工程设计仿古典雅,雄伟壮丽,主楼高达六丈三尺,殿堂正中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金碧辉煌。整个工程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据说,在此殿上正梁后,曾多次出现类似佛菩萨的白色光团。这是九华山近年来第一次出现的神奇光团,人们称之为“佛光”。现九华山佛教协会设在此寺,这里是大型佛事活动的场所之一。
五百罗汉堂: 与百岁宫相映生辉的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气势壮观。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目前我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新景观。
慧居寺: 原名“慧庆庵”。坐落天台山西麓、中闵园东。始建于清代,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该寺背倚高山,面临竹海,环境十分幽美。建筑面积541平方米。寺内十八罗汉及菩萨塑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为全国重点寺院。
古拜经台: 古拜经台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2华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 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 拜经台大雄宝殿,1994年重建,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重檐歇顶,框架结构,造型庄重、浑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文殊、普贤,后面海岛观音,两旁十八罗汉。 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高约二丈,宽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右边墙壁上嵌有“古拜经台”字样的碑刻一方。地面突出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传说,当年金地藏就在这块凸出的平台上拜经,这方岩石即是跪拜时的垫脚石,因而留下了足印。以前在伏虎洞苦修的和尚,效金地藏拜经、拜《华严经》几十年,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
九华山七尊肉身菩萨:
1、甘露寺-慧成和尚肉身-
2、通慧禅林-仁义师太肉身
3、旃檀禅林(大悲楼)-明净和尚肉身
4、肉身宝殿-地藏王菩萨
5、地藏禅林-慈明和尚肉身
6、百岁宫-无暇和尚肉身
7、青阳烟霞园(九子岩)景区大兴肉身殿-大兴和尚肉身(中国建国后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
九华山旅游必去景点
化城寺:九华山最古老的寺庙,现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博物馆。
肉身宝殿:供奉金乔觉肉身的地方,金乔觉即为地藏菩萨。
百岁宫:供奉无瑕真身(应身菩萨)的地方。
天台寺:九华山最高的寺庙,天台晓日景点所在地,晴天在山顶可以看到长江。如果游玩天台景区的话,需准备一天的时间。
大花台:最美不过花台景,到九华山一定要来花台看看美轮美奂的九华景!
凤凰松:号称天下第一松。
天然睡佛:据说是由已圆寂的仁德法师首先发现的,而且跟仁德法师神似。出百岁宫上观景台可见到。
99米地藏菩萨大铜像:中国最高的露天大铜像。
九华山餐饮
九华山是佛教名山,以素食为主。九华素菜历史悠久,一直为游人香客津津乐道。原料多取本地所产的竹笋、百合、黄精、石耳、木耳、银耳、黄花菜、地心菜、马兰头、豆苗、椿苗蕨菜等山珍野味,配以冻粉、豆腐、面筋、新鲜蔬菜、素油制作,有上百个品牌,凡荤菜亦尽有之,如素鸡、素香肠等分清炒、清煨、清炖,还有果杂四类,均以清淡为本色,青丝绿叶,间色分明,天然野味,香、脆、鲜、嫩并重,营养丰富,久食不腻。
九华山名菜主要有“九华三耳”(木耳、石耳、银耳)、“凤凰烧鸡”、“天台双冬”、“冰山雪球”、“双龙戏珠”以及“佛珠肉”、“素鸡”、“素香肠”等佛家名菜。
推荐二个餐饮地方,都在九华街上
1.祗园寺附近的上客堂宾馆里去吃素斋,菜做得很美,也很可口,价位也还可以。我和朋友点了3个菜,1个汤,总共花了124元,吃到撑。那里周末提供自助餐,58元/人。非周末只能点餐。
2.九华街上的特色徽菜馆(徽菜名菜:“符离集烧鸡”、“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葫芦鸭子”、“腌鲜桂鱼”、“火腿炖甲鱼”、“毛峰熏鲥鱼 ”等。)
另外,如果吃素斋的话,也可以去庙里。
特产:
禅悦林九华素饼是青阳县禅悦食品工贸有限公司出产的
黄精:1.开盒即食,休闲佐茶。2.用温水浸泡洗净,配以猪肘、仔鸡或黄鳝、鱼等煮食,制作药膳。3.直接泡茶或浸酒饮服、增强体质。
竹笋:系九华山名产,九华山中各商店和农户均有出售。
石耳:多年生植物,生长在高山悬崖之上,是一种真菌和藻的复合有机体,是高级绿色食品,食用石耳免疫健体之功能。
葛粉:九华山野生植物葛藤,根部富含淀粉,榨洗出白粉即为“葛粉”。其性凉、味甜,洁白如玉,有清心明目、消火健身功能
冰姜:主要原料是生姜的白糖,经过9道工序制成,是人们喜爱的佐茗食品,九华山一些商店和农户均有出售。从明代起,即为佛民贡品。其色白肉嫩,嚼之无渣,故名冰姜。其味香甜辣俱全,食之能生津开胃,祛寒解毒,清痰正气,是健身强体之佳品。
敬香旅游线路攻略: 寺庙通常是4:30开庙门 - 17:00关庙门此攻略以3天旅游为准(含路途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