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3月31日油价不做调整说明

2.为什么油价涨了国家都不管?

3.国际油价跳水,为何国内油价不及时下调?

广东油价为何没有调整_广东油价2021首次调价

截止到2022年12月23日,调整了。

2022年12月5日24点开始,全国油价经历第9次降价,92汽油仍为7元时代,本次调整下调汽油440元/吨,柴油425元/吨。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成品油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关于3月31日油价不做调整说明

2023年1月17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下调最新消息。

根据国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2023年1月17日24时起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即在现行价格的基础上,广东省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205元和195元。调整后,广东省成品油最高销售价格见下表。

广东省汽、柴油最高销售价格表

品名

最高批发价格

最高零售价格

元/吨

元/升

0号柴油

8200

8500

7.29

89号汽油

9235

9535

7.09

92号汽油

9807

10107

7.64

95号汽油

10379

10679

8.28

注:表中价格包含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为什么油价涨了国家都不管?

3月31日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本轮周期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油价调整将暂停。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

按照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3月31日)24时开启。

国际油价跌破“地板价”国内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3月17日—3月30日),国际油价继续震荡下跌,伦敦布伦特、纽约WTI平均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36.05%。根据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际油价平均水平已跌破“地板价”(每桶40美元的调控下限),按照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整部分将按照《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三跌三搁浅”的格局。截至3月31日,今年共有6次调价窗口期,其中2月4日、2月18日、3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85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780元。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本轮周期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油价今天将不调整。未调整部分将按照《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信息来源:新疆交通广播,央视财经新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际油价跳水,为何国内油价不及时下调?

油价的上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却似乎对此漠不关心,为什么油价涨了都不管?

油价上涨的原因

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油价上涨,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油市供求关系,油市供求关系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油市供求关系失衡,油价就会上涨。此外,国内政策的变化也会影响油价,比如政府实施油价调整政策,政府实施油价调整政策时,油价也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不管油价

油价上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政府很难控制,因此,政府往往不会对油价进行干预,而是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比如减税、补贴等。另外,政府也不会对油价进行干预,因为政府不想打乱市场秩序,也不想影响国际油价的变化。

如何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油价上涨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比如减税、补贴等。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控制油价,比如实施油价调整政策,政府可以定期调整油价,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

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油价上涨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会受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下降会导致经济增长减缓,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此外,油价上涨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结论

油价上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政府很难控制,因此,政府往往不会对油价进行干预,而是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比如减税、补贴等。油价上涨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比如减税、补贴等,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控制油价,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油价上涨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伴随着上周美国股市的大幅跳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回落,上周五,纽约期货交易市场的原油期货价格下滑至77美元/桶,今年首次进入低于80美元/桶的价格区间,一时间,各方反应强烈,国内各财经媒体亦爆出国家有可能下调成品油价格的预测。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一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今年10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和不断上调的国内油价终于结束了成品油市场长时间的价格倒挂,我国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三类产品的价格首次高于海外同类产品的价格。于是各家金融机构纷纷预测,一直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的国家发改委也许将在近期下调成品油价格,为实现成品油市场化定价做最后的准备。

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始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出于对石油供给下滑的恐惧,国际原油价格开始起步,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推高了人们对于石油消费的预期,加上金融投机的大幅介入,油价一路飙升,在今年7月中旬甚至一度达到144美元/桶。回过头看,我们必须承认是石油期货市场高达2/3的投机比例推高了油价,产出与消费都相对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已经脱离了基于供需关系的现货定价轨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数次增产,都只换来市场上更为疯狂的报复性炒作,各大石油公司亦向美国国会承认,原油价格已经大幅高于其生产成本,华尔街成为石油市场定价的主要力量。但随着次贷危机的放大,越来越多的银行卷入,金融市场流动性不断受到挑战,资金链的断裂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一波对于石油的疯狂炒作。石油价格终于缓慢回落。

现实来看,已经没有人能够确定石油价格的合理区间,但OPEC在上周末暗示可能的石油限产表明,低于80美元的原油价格,已经损害了石油输出国的利益,作为供给方的OPEC将会组织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于金融市场拯救计划的具体措施出台,对银行的直接注资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美国股市和期货市场终于反弹,原油价格重上80美元。而可能出现的美元疲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美元结算的石油价格,因此,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的大幅回调也许将只是石油产品消费者们的一个美丽幻想。

反观国内市场,止跌的国际油价让成品油的大减价失去了依据。近期来看,由于政策调整的滞后性,成品油价格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显得不那么紧迫。国家发改委可能更多考虑利用处于低位,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国际原油价格,逐步推进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并适时推出市场期盼已久的国内石油期货。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能让国内炼油行业走出政策性亏损的困境。另外,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性文件,大排量汽车购置税的上浮,北京地区实行的“每周少开一天车”的交通管制,都反应了国家在能源与环境问题上坚决的态度,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油价的大幅下调无疑将成为突兀的不和谐音。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理由乐观看待国际原油价格近期的雪崩,而国内油价的回落,也并不是一个必然。市场对于广大的开车族而言,也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