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湾战争期间,为何萨达姆要向波斯湾倾倒500万吨石油?

2.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为何要点燃油井,将石油倒入海中?

3.萨达姆当年吞并科威特,到底是怎么回事?萨达姆“膨胀了”

4.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借口石油漏斗等鸡毛蒜皮入侵科威特

5.萨达姆从科威特撤退前,放了一把火,科威特损失了四千亿

6.美国怎么控制国际油价

海湾战争期间,为何萨达姆要向波斯湾倾倒500万吨石油?

萨达姆有多少钱_萨达姆时期油价多少

这个首先要从政经济学角度来讲,物以稀为贵,伊拉克在经理海湾战争期间,耗费大量国立,国库空虚,所以急需用钱,只要减少石油总量,需求不变,残量减少,物价就上去了,物价上去,伊拉克就有钱还花呗了,这不就很稳。

这些年来伊拉克本就明争暗斗,给点火星就能爆炸,萨达姆这种人的上任,更是暴脾气。其实自从萨达姆成为伊拉克的总统之后,整个中东就很不太平,萨达姆先和伊朗打了差不多8年的仗,造成双方1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美元。这场战争让两国国家的经济倒退了几十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真的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负债140亿美元,他们希望中东各国能够减少石油产量,这样油价上涨,作为产油国的伊拉克就能在段时间内还清债务了。

有那么多石油倾斜其实还是因为最近伊拉克产的石油多了很多,油多了,价格就讲了。萨达姆的想法很不错,但是科威特却提高了产量,造成油价反而下跌了!这让萨达姆恼羞成怒,加上当时中东民族和宗教局势动荡,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浑水摸鱼直接把科威特给吞并了!1990年8月2日,伊拉克集结了20万军队,包括海陆空三军,光是坦克就有2000多辆!在这样强大的兵力面前,科威特毫无抵抗之力,萨达姆不久后就宣布:伊拉克已经吞并了科威特,它已经成为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拉克在波斯湾不仅倾倒石油,甚至他还点燃了所有石油,这样就行成了一道火墙,遂与地狱其他国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毕竟伊拉克就是不缺石油。

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为何要点燃油井,将石油倒入海中?

海湾战争,是指由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作为中东强国的伊拉克,虽然是主场作战,且占有兵力优势,但却遭遇惨败,而萨达姆更是下令向海中倾倒原油,并点燃了科威特油井。

伊拉克VS多国部队,虽然兵力占优但却处在绝对劣势

两伊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由于欠了大量外债,于是便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从而使自己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却提高了产量,导致油价下跌,并希望由此迫使伊拉克在两国边境争端问题上让步。

于是,萨达姆便又起了吞并科威特之心,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赖掉大量债务(140亿美元),而且还可以掌握大量石油资源,从而挽回在两伊战争中的损失。1990年8月2日,在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后,伊拉克悍然发动了对科威特的入侵,迅速攻占科威特首都,继而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将科威特称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先后通过了11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并通过了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678号)。次日,美苏达成共识,要求伊拉克撤军,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向海湾地区增兵。

到战争打响之前,先后有40个国家加入非约束性反伊联盟(自愿联盟),而参加反伊联盟并为解放科威特做出贡献的就达到了34个国家。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轰炸,海湾战争正式打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到1991年2月15日,伊军已经陷入了全面被动,伊拉克被迫宣布愿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条件的撤军。2月19日,苏联提出四条和平建议,萨达姆表示同意。

2月22日,苏联进一步提出伊军撤军方案,但却被美国拒绝,持续向伊拉克境内进行轰炸,并于24日发动地面进攻,多国部队攻入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伊军迅速崩溃、节节败退。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挺火,多国部队则于28日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1991年2月28日,双方达成停战协议,海湾战争结束。

伊军为何倾倒原油、点燃油井?

从海湾战争的经过来看,伊军虽然是主场作战,且占有兵力优势(伊军120万,多国部队69万),但面对多国部队空天一体的全面进攻和精准打击,伊军却处在绝对下风,而伊军破坏产油、炼油设施,倾倒石油、点燃油井等?焦土政策?,为的就是阻断多国部队的进攻。

1、扭转空中劣势。纵观为期四十多天的海湾战争,地面进攻持续了不过短短的100小时,更多采取的是空袭和精确打击,这使得以地面武装为主的伊军痛苦不已。于是,伊拉克***便认为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和颗粒可以阻挡多国部队的空中打击,并影响多国部队精确打击的精度和卫星的侦查效果,从而扭转己方的不利局面。在大火之中,每天都有600万桶原油(95万立方米)被燃烧,此外还有70至1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

2、构筑临时防线。伊拉克工兵在科威特南部边境构筑了数道一公里长,3米宽、3米深的壕沟。不过,壕沟显然无法抵挡现代的机械化部队,于是他们又直接将大量石油倾倒在了低洼的地面和壕沟之中,以此作为抵挡联军机械化部队的防御工事,一旦多国部队地面军队发动进攻,伊军只需将石油点燃,便可构筑难以逾越的防线。

3、防止两栖登陆。由于无法与多国部队争夺制海权,为了避免多国部队从海上发动登陆作战,伊军将多达400万加仑(150万立方米)的原油倒入了波斯湾。此举直接导致沙特有800公里的海岸线全是粘糊糊的原油,大量原油在波斯湾中形成了长160公里、宽68公里、厚13厘米的油污带,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到十多年后,环境保护人士还在当地发现了100万立方米的原油沉积物。

4、破坏产油设备。除了以上军事用途之外,伊军的破坏还抱着一种?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伊拉克军队先后点燃了700多口科威特境内的油井,而为了增加灭火的难度,伊军还在油井周围埋下了大量的地雷。1991年2月底,当联军地面部队发动进攻后,被点燃的油井数量更是猛增到了一个巅峰。当联军重新夺回科威特后,私人承包商总共花费了约15亿美元来扑灭油井大火,直到1991年11月,最后一口燃烧的油井才熄灭。

伊军的这种?焦土政策?虽然对多国部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实际效果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扭转伊军战败的结果,却造成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污染,使得海湾地区国家深受影响。

萨达姆当年吞并科威特,到底是怎么回事?萨达姆“膨胀了”

当年萨达姆代表逊尼派和伊朗打仗,打完了,伊拉克希望卖石油还钱,希望大家帮忙保持或提高一下国际油价,结果科威特在某些人的撺掇下,背后捅伊拉克刀子,加大出口量,正好伊拉克在战争中损失了一个港口,看科威特就是天然港口啊,于是......

萨达姆的战争机器岂是海湾那些土豪能奈何得了吗?他的下一个目标恰恰就是沙特,并吞科威特再拿下沙特,阿联酋,卡塔尔那些小把戏不战而降,统一阿拉伯主要产油国,主导欧佩克石油定价权,油价翻几个跟头不是没可能,受害的是全球贫油国,再用大把大把的石油红利扩军备战,发展核武,资助全世界恐怖组织,他是干得出来。

萨达姆吞并科威特,是中了美国欲擒故纵之计,在入侵科威特之前,萨达姆征求了美国务卿的意见,美模棱两可才给了萨达姆吞并的勇气,不要把美国看得多么正气凛然,我国二三十年代也吃过欧美的苦,日本侵略中国时,欧美调停了吗?他们隔岸观火,美大发战争财(买战略物资给日本)。

其实武力威慑初期科威特就打算不用他还了,顺便在胁迫下再借一部分,不过萨达姆决得还不够,直接吞了更好,就作死了。后来科威特贵族有钱,在美国砸了大钱引导舆论控制媒体怂恿政府帮他复国。

当年萨达姆头脑膨胀的太严重了。他认为做了中东的老大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科威特人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被伊拉克军队吞并了!这种赤裸裸的侵略,震惊了世界!也是令世界不能接受的! 如果没有世界警察的干预。萨达姆将一路打杀下去,将成为自二战结束以来第二个! 还好,他没有得逞!

当年美国就要开打了,中国外长钱琪琛还前往劝说萨达姆审时度势撤出科威特,萨达姆这家伙根本不感冒,可能认为美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结果两天解放了科威特,那些可怜的伊拉克军人在回撤的路上成了美国新武器的实验对象!

美国出兵,主要目的是为了抢前苏联的地盘,告诉中东国家保护费交到哪里,其次是为了杀鸡儆猴,哪怕是我的小弟,不听话也照样大刑伺候,其三是为了测试军事科技在局部战争中的实用性,至于帮助科威特复国,就是捎带手的事。看看现在美国到处耍流氓,就知道它不过是一个欺软怕硬,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小混混。如今,美国不再伟大了,不要在这时候跪下认爹,因为认爹的机会不多。

萨达姆当时说了,美帝虽远必诛,伊拉克有多少飞机坦克导弹巴拉巴拉反正是厉害了,局座也告诉伊拉克美帝必然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萨达姆于是信了,然后挂了。

狂妄自大,无知鲁莽。其结局是悲惨而屈辱的。有时想,没有世界警察美国,中东国家不知要产生萨达姆这样的狂夫莽汉。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无知浅薄,致使美国频频得手,信心膨胀,凡事过犹不及,遗祸世界。

当时有几个世界大国还在支持萨达姆,给了萨达姆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雷达,防空导弹,大量的坦克,等等。谁能说出来都有哪几个国家吗?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借口石油漏斗等鸡毛蒜皮入侵科威特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号召伊拉克国民开展“圣战”,不惜战斗1000年

1990年8月2日,为了将科威特的石油宝藏控制在伊拉克手中, 萨达姆-侯赛因下

令其军队悍然入侵科威特。伊拉克出动3350辆 坦克,几十架军用直升飞机和5个师约

10万人的兵力入侵科威特, 整个军事行动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

伊拉克的举动使得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 使海湾地区局势急

剧动荡。联合国安理会应科威特政府的要求召 开了紧急会议,并通过了660号决议,

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 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限期裁军,否则将对其动武。

萨达姆总统在电台上发表了讲话,声称“圣战”已经开始, 表示“决不向美国

屈服”。其态度的强硬终于促使布什 签署了代号“沙漠盾牌行动”的作战

计划。在实施“沙漠盾牌行 动”计划的同时,布什还指令美国驻海湾地区总司令斯

瓦茨科夫 将军制订了“沙漠风暴行动”计划。

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主要包括三 个方面:

1. 石油政策。由于近年来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从1990年1月 的每桶21美元下跌

到7月的14美元。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 酋有意超产石油、降低油价,使伊拉克

损失140亿美元的石油收 入。科威特表示,两伊停火后,科一直遵守欧佩克规定的生

产配 额,为限产保价政策作出了牺牲。科要求增加生产配额,是为了 满足它在西欧

发展石油“下游业务”的需求。阿联酋也拒绝伊的 指控,指出维护世界石油市场稳

定是欧佩克内外产油国的共同责 任,为稳定石油价格,阿联酋宁可将产量减少到配

额以下。

2. 领土纠纷,伊科之间有长约120公里的陆地边界,其中盛 产石油的沙漠地带

未划定边界,伊指控科在两伊战争期间蚕食伊 拉克领土,在属于伊拉克的地区建立

军事哨所和石油设施,还在 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南部盗采了价值24亿美元的石

油,科认 为,鲁迈拉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应属科领土,并要求阿盟组 成一个仲

裁委员会,根据科伊现有的条约和有关文件划定两国边 界。

3. 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所欠700多亿美元债务中, 欠科等海湾国家

的债务约350亿美元。伊拉克提出它与伊朗作战 是保卫阿拉伯民族,因此应正式免除

战争期间所欠科威特、阿联 酋等阿拉伯国家的债务。科认为,伊未经协商单方面提

出取消全 部债务的做法是难以接受的,阿联酋指出,伊的做法引起争论, 不利于阿

拉伯民族履行义务。

萨达姆从科威特撤退前,放了一把火,科威特损失了四千亿

从世界历史来看,放火那基本上都出现在战争时期,如三国时期赤壁大火,将曹操烧的大败,项羽占领咸阳后,也是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毁等。而从世界范围内,火攻也不绝于书。但是,从成本来看,下面这把火堪称世界最贵。为什么呢?因为这把火烧掉了4000亿,一个国家都被烧穷了。

这个国家就是科威特,放火的人是萨达姆。要搞清楚萨达姆为何要放火烧科威特,那必须回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战。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萨达姆为何在两伊战争后,发动入侵科威特之战。其实啊,对于萨达姆来说,科威特必须灭,为什么呢?

一者,科威特在一战前本来就是伊拉克的,只是后来英国人让其独立了。而且科威特独立后,还带走了伊拉克大部分的石油资源,因此,对萨达姆来说,入侵科威特是恢复故土。

二者,出海口。本来伊拉克是一个重要的沿海国家,在波斯湾拥有广大的出海口,但是科威特一独立,伊拉克就只剩下几十公里的狭窄出海口了。随时都能被包饺子,而两伊战争重要的开打原因,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出海口之争。

三者,为了钱。两伊战争把伊拉克从战前的债权国,打成了战后的债务国,而且欠下的外债还不是一点两点,其中光是欠科威特就有140亿美元。而萨达姆认为,伊拉克和伊朗打了8年,也是为了科威特的安全,科威特应该放弃这笔欠款。但是科威特不但不放弃,而且还扩大原油产量,使得油价下跌,伊拉克日子更加难过。

这几条加载一起,使得萨达姆气不打一处来,结束两伊战争后,立刻进攻科威特,在几天之内就将科威特打回自己的第19个省。而当时科威特那是美国的小弟,自然找到美国哭诉,美国偷偷运了55万军队到中东,同时推动联合国决议,发动了海湾战争。

在美国先进的制导武器面前,伊拉克可谓是损失惨重,节节败退。但是萨达姆又很不甘心,其在撤退前,下令将当时科威特1313口大油井点燃烧毁。你想啊,直接烧油田,那威力可想而知。但是整个科威特都被浓烟笼罩,遮天蔽日。位于科威特上空的鸟类全部被熏死,直接往下掉,就连普通人家,都不敢出门,瞬间成黑炭,满是油污。

为此,科威特不得不花费15亿美元,从世界范围内找了无数灭火队来灭火。最后火势控制下来后,粗略的估计,被烧掉的原油差不多20亿桶,按照当时的油价,以及灭火的费用,科威特损失至少在600亿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4000多亿元。科威特战后元气大伤,也是因为此,这把火可谓是恒古未见,损失最为惨重的大火。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还原历史 背后真相

美国怎么控制国际油价

国操纵石油市场有三种手段:

第一,美国政府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采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二,美国的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愿意执行美国的战略,没有表现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给以打压油价的愿望。

第三,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

毫无疑问,在那里定调的是美国人,每天大量的期货交易推动着油价上涨。美国政府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来操纵油价。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之前说,推翻萨达姆政权1年后就可每天向市场提供300万桶伊拉克石油,3年之后可达到500万桶,而现在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只有150万桶,甚至低于萨达姆执政时期的出口量。

美国还凭借金融优势在油价上涨中大赚了一把。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前10天悄然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维持了11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大量对冲在石油价格上涨中做多原油期货做空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