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2.暴跌是洗盘还是见顶?

3.95 号汽油有望回归 9 元时代,油价还会下降吗?

4.中国的油价 为何那么贵?

5.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6.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油价大幅下调_油价下跌重要通知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是因为我们的石油公司有一套联动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国际原油涨价的时候,就会非常快速地联动涨价,因为石油公司是及时运转的,一边在卖石油,一边在买石油,国际原油涨价了,进货成本就会上涨,所以他们会第一时间马上涨价,以抵消进货成本的上涨。

相反,如果国际原油下降了,虽然进货成本也下降了,但是前期进货的库存的成本还是原来的成本,并没有下降,所以在售的油价并不会马上进行下调。说到底,石油公司就是商业公司,商业决策要优先服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国际原油涨价,如果不快速涨价就会亏钱,所以马上快速跟涨。

而国际原油下跌,保持暂时不降价,并不会损害利润最大化,这个降价的时间可以迟缓一步,这个时间点滞后并不会造成公司商业利润的损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原油的上涨与下跌存在像股票一样的短线行为,因为国际原油的波动往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

而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让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无法一下子判断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波动,这就存在一个合理的观察时间窗口,同样这个时间观察窗口的制定也要符合公司商业利润不减少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涨价,即使是短期涨价,那也必须马上跟涨,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误判造成的利润大量损失。

相反,如果降价,就不能马上降价,因为一旦降价后发现是暂时下降,又马上涨回来会给人一种随心所欲不稳定的印象,所以国际原油降价后,观察一段时间,确定属于长期降价后商业石油公司才会跟进。

暴跌是洗盘还是见顶?

暴跌是洗盘还是见顶?

核心提示:面对今天大幅下跌,投资者都会问:这是洗盘还是见顶回落了?如果是洗盘,短线就应该逢低买入;如果是见顶回落,就要及时离场,甚至是止蚀抛出。对今天下跌行情性质的判断十分重要。

今天消息面主要就是美国股市昨天大幅下跌2.34%,本来这一跌幅不是很大,应该对我们的影响有限。但是,大市今天却走出单边下跌的行情,全天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以2347点报收,下跌了92点,下跌幅度是3.76%,深成指数全天下的335点,下跌幅度是3.63%。券商、金融板块下跌幅度比较大。

面对今天的大幅下跌,投资者都会问:这是洗盘还是见顶回落了?如果是洗盘,短线就应该逢低买入;如果是见顶回落,就要及时离场,甚至是止蚀抛出。对今天下跌行情性质的判断十分重要。

一、今天大盘走出大幅下跌的行情

从消息面看,今天主要就是昨天美股的下跌,以及香港股市今天的下跌。

其实,昨天美股下跌的幅度只是一般,影响力应该不是很大。而且,近期外围股市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即使知道了美股下跌,也没有预计到今天会有这样大幅的下跌。

而大盘开市后,就走出了不断下跌的行情,全天多头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空头完全控制了局面。上证指数以2347点报收,下跌幅度是3.76%,深成指数下跌幅度是3.63%.

二、今天大盘下跌性质的两种可能性

今天大盘大幅下跌性质有两种可能性:

其一、上升的中途性洗盘。这种可能性认为,今天大盘的下跌,只是上升中途的洗盘,具体说就是大盘创近期新高后的一次技术性反抽。这是指数创新高后,常见的技术性走势。

如果是这种可能性,那么今天的大幅下跌应该就是一个短线买入的良好机会。

其二、见顶回落。这种可能性认为,今天指数的大幅下跌,意味着从3月中旬开始的上升行情已经阶段性地见顶了,大盘从今天开始将步入新的下跌趋势之中。而新的下跌主要是对近期的连续上升,做阶段性的调整。

如果是这种性质,投资者就应该及时离场,从现在开始,每一次反弹都将是抛出的良好机会。

可见,今天大幅下跌性质的两种可能性,是一种带方向性的判断。它直接影响着采取什么对策的问题,而不同的对策操作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准确判断今天下跌的性质,十分重要。

三、我们倾向于在整理结束后,后市还有一定反弹空间

我们从主力行为模式进行的分析。

关键点就是:3月底4月初上证指数创近期新高的方式、特点。

当时的突破方式是:指数震荡盘升,市场没有明显的热点,而成交量却连续两天放大量。

这种方式,使市场没有为创新高而高兴,使市场处于沉默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买入的应该就是市场的主力,而抛出的应该就是市场、就是投资者。其中主要的比较谨慎、观望的投资者。他们是在解套的情况下,顺利离场的。

也就是说,主力目前还是没有成功地离场。

所以,我们倾向于在整理结束后,后市还有一定反弹。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理论分析,具体还是要看盘面。(广州万隆)

空方来势凶猛态度坚决 谨防头部形成

益邦投资发表评论称,周三在外围股市普跌的影响下,两市A股低开低走呈现出震荡回落的走势。盘中沪指最大跌幅超过70点,将4月1号留下的跳空缺口尽数补去,说明空方来势较猛,同时下跌放量,表时多空双方虽有分岐,但空方占优且态度坚决。

从盘面观察,今日个股涨少跌多,活跃度明显下降,尤其权重指标股成为引领大盘下跌的主导力量,板块方面,新能源、煤炭、计算机软硬件以及航空航天等板块个股的表现相对较好,而证券、银行和钢铁等等则走势较弱。由于沪指09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达33.7%,股指近期已于2400点上方整理多日,在上涨乏力的情况下出现大幅调整,表明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开始动摇,股指的短线回落有可能演变成中级调整,对此一得不防。关于后市,我们认为股指仍有反抽2400点,甚至冲击年线的机会,但控制仓位,谨慎为上更有必要。(益邦投资)

资金开始向防御性品种转移

周三两市大盘呈宽幅震荡格局,金融股领跌市场,沪指的2400点被轻松击穿,并完全回补了前期的向上跳空缺口,市场呈普跌格局,日K线双双报以光脚长阴线。短线来看,经过短线的加速急挫之后,短期技术指标已趋于恶化,显示市场仍有继续调整的压力,不过,目前股指距离20日均线较近,股指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反复震荡,资金开始向防御性品种中转移。

基本面上分析,消息面利多利空交织,4月7日晚间,中国保监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关于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品种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共五个文件。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7日表示,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船舶行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不久将陆续公布船舶行业振兴规划的进度和具体安排。国家将支持两大船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同时积极推动上下游船舶企业并购的深化。而外围股指开始下跌,加剧了A股震荡。由于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亏损状况和企业业绩前景感到担忧,7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的跌幅均超过2%。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186.29点,收于7789.56点,跌幅为2.3%。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19.93点,收于815.55点,跌幅为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5.10点,收于1561.61点,跌幅为2.8%。值得关注的是,自9日起,国家统计局将陆续公布一季度重要经济数据,这也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在股指运行至关键区域后,基本面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指的震荡,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消息面的变化。

市场低开低走,金融股集体走软拖累市场急挫,其中券商板块跌幅接近5%,而银行类板块跌幅也达到了4.57%,保险股下跌了4.4%,由于巨大的权重效应,直接拖累股指走弱。近期,一些国际大行纷纷下调了中资中小银行的评级,周二,瑞银证券发布报告指出,“规模较大的银行是较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它们比小银行估值更便宜,一级资本充足率更高,因此下调了中信银行(601998)、兴业银行(601166)和民生银行股票评级至抛售”。金融股的下跌与负面消息不无关系,不过,由于该板块在本轮反弹中整体涨幅不大,且大盘银行股普遍处在相对低位区域运行,短线在消化利空后,继续深调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也就决定了短线大盘持续调整的空间较为有限,震荡拉锯仍是市场的主基调。

就目前市况而言,在股指震荡加剧之际,市场资金又开始向防御品种中转移,盘中交通设施板块出现逆市异动,盘中有资金关注迹象。经历了去年暴跌后的投资者,已经不敢长期持有股票,短线思维占据上风,尤其是股指在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反弹后,投资者又开始变得谨慎,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恐慌性抛盘开始出现,直接导致股指震荡加剧。不过,经过短线的急挫之后,市场的跌势将有所收敛。技术上分析,日K线双双报以光脚长阴线,短期指标再度弱,显示市场仍有调整压力,短线仍有惯性下跌的可能,目前20日均线正好处在2300点的整数关口,有望对短期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此区域的支撑力度。(九鼎德盛)

强势股纷纷倒戈 短线市场面临较强压力

今日A股市场一改前期震荡走高的态势而出现了冲高受阻回落并在午市后出现数波跳水的走势格局。其中上证指数以2429.88点开盘,小幅低开9.3点。在开盘后,一度因为一季度业绩预增股的活跃而有所逞强,最高摸至2435.39点。但可惜的是,前期强势股纷纷倒戈,中国软件等品种就是如此,从而使得市场人气迅速散淡。而券商股等品种更是领跌,如此就使得大盘出现波波跳水,最低探至2346.54点。尾盘以2347.39点的次低点收盘,下跌91.8点或3.76%,成交量为1381.6亿元。

盘口显示出,今日市场出现了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出现了跌停板的股票,而且是以前期炒作幅度较强的品种,比如说岳阳兴长、东方雨虹。二是一季度业绩渐成强势股与弱势股的分界线,其中强势股的大庆华科等品种均是业绩增长品种。而弱势股则是以银轮股份、三花股份等品种。三是金融股突然从强势股变为弱势股,跌幅居前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券商股等品种中,而券商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风向标,所以,这意味着短线A股市场将面临着较强的压力,建议投资者谨慎。(金百灵投资)

沪指下档支撑位2245点

今日两市低开低走,大幅下跌,成交量较昨日明显放大,呈放量下跌态势,金融、有色金属等指标股大幅下跌对市场人气打击很大,预计后市仍将继续向下。

今日消息面有两条利空。一是隔夜纽约股市大幅下挫。道琼斯指数下跌186点,跌幅为2.3%;同时,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二是海关即将于本周公布进出口外贸数据,专家和机构认为,三月份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进出口外贸数据偏冷的趋势或将持续。该消息改变了近期宏观面预期向好的现状,导致部分多头在高位选择离场观望。

同时我们注意到今日的消息面也有两条利好,却由于市场已有提前预期而没有出现炒作。一是中国保监会公布《关于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等五个文件,对保险板块构成利好,但由于港股金融股出现大跌,今日金融板块出现两市跌幅前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昨日公布,明确提出了2009-2011年的“五大”改革任务;随着近期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医药板块个股却出现见光死的现象,对大盘的支持力度很小。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盘处于高位,市场心态犹豫,一看到港股大跌,立即选择了离场。

技术面上,今日大盘放量下跌,恐慌盘涌出,显示后市仍有下跌空间。沪综指向下跌破了5日、10日均线;5日线拐头,明日若收盘在2361点之下则十日线也将拐头;4月1日形成的缺口2375今日已补,下档支撑位2245点附近。(国诚投资)

95 号汽油有望回归 9 元时代,油价还会下降吗?

今年以来,大部分的成品油调价都是上调的,所以能够下调价格都有点让人喜出望外。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机制来看,相关部门会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的价格,调价周期是10个工作日,而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该涨就涨,该降就降。就现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而言,处在2014年左右的价格位置,并处于上升通道趋势,所以猜测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会下降。

1、成品油的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而原油价格受国际各国供需方的影响。

只要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下降,所以成品油价格也不会下降,而国际原油价格还得看几个产油国和消费国的行情。

从几个产油国来看,分别是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加拿大等。而美国自产自销还需要进口,俄罗斯处在和乌克兰的冲突中,所以提高产量看得看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产油国的生产,也只有石油产量上升,才会有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

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随着疫情的复苏,经济的发展和需求,对原油的需求和依赖是离不开的,而且还会有不断提升的趋势,随意原油价格一定程度很难下降,从而成品油也很难下降。

2、国内的原油进口量来看,对原油的需求旺盛促使对成品油价格的很难明显下降。

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从2001年的0.6亿吨左右到现在的5亿吨左右,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7亿吨左右。这么庞大的进口量和需求量,很难使得原油价格的下降,也很难使得成品价格下降。

如果随着新能源的代替和大规模使用,促使对原油的依赖大幅下降,相信也有可能使得成品油价格的下降。

3、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来看,油价也不会再大幅上升。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接触到40—130美元的上下天花板时,成品油价格不会再调整。对比现在国际原油价格110美元左右,往上涨的空间还有一定,但是对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而言,已经快接近天花板了,所以价格很难再大幅提升。

作为拥有油车的消费者而言,还是希望油价下降的。毕竟当年300元就可以加满一箱油,就现在而言,加满一箱油需要接近500元左右,还是有点心痛的。

中国的油价 为何那么贵?

油价再一次上涨。3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3月2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44元和0.51元。此次调价之后,油价进入了8元时代。

价格上涨总是会引起消费者的不快,更让人不满的是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油价上涨时的解释“虽然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比较高,但是国家也是控制了成品油的调整幅度,并且也是延后了调价的日期,如果按国际油价(上涨)10%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成品油价每吨涨幅应该达到700块钱。”这句话的意思是,此次调整油价,消费者不仅不应该抱怨,甚至还应该感谢发改委给我们省下的100块钱。

是的,在目前“4%+22个工作日”的机制下,此次油价调整确实来得迟了,同时每吨成品油确实也少调了100元。但是,这个结果恰恰说明目前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存在问题——假如国际油价变动已经符合调价机制,为何国家发改委不能在第一时间调整价格,而是要让石油企业承担损失?既然国家发改委不能在正确的时间上调油价,是不是意味着它也会在很多时间控制油价下跌?换句话说,国家发改委作为油价主管部门,有没有依法行政?

当然,目前的“4%+22个工作日”机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像很多专家早已经指出的,单从数学模型来看,假设原油(103.25,0.00,0.00%)价格从100美元涨到104美元,涨幅4%,我们是上调价格,但如果从104美元跌到100美元,跌幅却不足4%,不具备下调条件,再从100美元涨到104美元,涨幅又达4%,再度涨价。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下,必然会造成涨多跌少的现象。而2009年新调价机制实施后的油价调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改委一共17次调整油价,其中上调次数12次,累计上调汽油价格达4680元/吨,柴油价格达4450元/吨。

但是,油价的不合理并不仅仅体现在“涨多跌少”,而是油价相对于其效用来说实在偏高了。有媒体统计了3月22日的美国油价,发现当中国的93号汽油都已经迈入8元时代时,美国成品油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也就是6.42元至6.83元每升。这意味着中国的油价已经高于美国!

不过,对于中国油价高于美国油价的现象,有专家认为这种对比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的油价中税收所占的比重较高。在2009年,国内甚至引发了一场“裸油价”风波。中石化的一位专家指出,“(2009年)7月6日中国90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7543.67元/吨,其中包含了增值税1096.09元/吨、消费税1388元/吨、城建等税收248.409元/吨,税占比为36.22%。最终,不含税的国内汽油价格为3.47元/升,比美国低13.03%。”虽然现在已经是2012年,但是税收所占比例并未减少,仍然在36%左右,而美国油价中的税金只占15.7%。换句话说,中国油价之所以高,并不是裸油价格高,而是中国油价中所含的税太多,从而推高了油价。

尽管“裸油价”的概念提出之后遭受了不少媒体的质疑,但是这种说法倒是解释了国内成品油油价为何会高于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国际原油价格统一,但是各国油价为何不一的现象。事实上,不少国家的油价中最为重要的成分就是税收——欧洲油价之所以贵,是因为税金占油价的三分之二左右,日本的税金比例是51.44%。美国油价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其税金所占比例低。

不过,即便把税金加上,中国的油价还是显得过于昂贵了——或者说,中国的税实在是太贵了。因为中国车主在上路之后不仅要支付不菲的油价,同时还要应付数量不菲的过路费。而在欧洲和美国,车主使用高速公路时一般都不需要另行付费——因为该费用已经摊入油价之中。我们以沪杭线为例,上海和杭州相距170公里,大约需要缴纳110元的过路费,以百公里10升的标准共需要耗油17升,油价成本为140元,再加上过路费则通行费用为250元。如果把这些费用都摊入到汽油中,则每升油高达14.8元!

当然,并不是每次出行都要经过收费公路,对于上班族而言,高速公路并不是经常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躲避每升高达14.8元的油价成本。事实上,由于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通过陆路运输而来,这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经为目前的高油价而买单了。

如果以上的推论成立,那么,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油价太贵,而是税费太重。当美国只需要通过油价15%的税金就解决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营运费用,我国占油价36%的税金也无法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从这个意义而言,解决中国高油价问题并不仅仅是要完善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机制,更是要降低税费——缩小政府的规模。

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住成品油的价格调整机制而无视油价中税费的分量,从而忽视税费的性价比,那么这样的改革注定是不成功的——对于一个税收占三分之一的行业来说,只有调整税收的比重和流向,才能真正减负于民。换句话说,在中国只有把油费和过路费联合在一起考虑,才能真正地测量出油价的高低——而这,是以前绝大多数讨论者所忽视的。

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目前,我国73%的原油是从国外进口的。现阶段,国内油价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外油价变动,呈跟涨趋势。

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上一轮调价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已首次突破每升9元大关。6月14日24时,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在开启,多家机构预测,届时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或将突破每升10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据她预测,进入三季度之后,wti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或达到105-1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约为110-140美元/桶。

根据现有国内油价定价规则,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存在联动机制,但国内油价却并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无限”上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当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但不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

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扩展资料

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原因

1、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2、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

1)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

2)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3、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政府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4、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

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百度百科-成品油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