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的油价_全球油价大涨迪拜土豪
1.文莱在曾母暗沙附近,怎样成为了比迪拜还有钱的发展中小国呢?
2.中东真的能捡到豪车吗?我去试过了
3.沙特,对石油开始感到深深恐惧
4.阿拉伯和阿联酋是什么关系?
5.为什么阿联酋航空有上百架空客380还能盈利?南航五架就赔老本?
文莱在曾母暗沙附近,怎样成为了比迪拜还有钱的发展中小国呢?
文莱达鲁萨兰国,又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简称文莱,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中国南海,西侧显我国的曾母暗沙,三面跟马来西亚接壤。海岸线161公里,有33个岛屿,面积不到5700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整体的规模与我国的中等县差不多。
一是世界上欠债最少的国家。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过着举债的日子。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穷国举债,富国、发达国家也举债。所以举债过日子已然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一种常态。比如超级大国美国,外债是它GDP的一倍多,欠债22万亿美元,照样不影响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还有日本,欠外债全世界最多,外债是GDP的2.6倍,几乎就是举债度日,但过得也很滋润。
然而,文莱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对外债务排名中倒数第一,欠债总共才占GDP的2.8%,总共不到3亿美元,是世界上欠债最少的国家,而且它的这点债务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借的。
二是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文莱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储量最少为14亿桶,天然气有3900亿立方米,这些资源够文莱享用几辈子。文莱国家虽小,却是东南亚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三是比迪拜还在有钱的国家。前文说到文莱是世界上欠债最少的国家,那么它为什么欠债最少呢?是因为文莱不差钱。文莱人均GDP高达52000美元,而迪拜人均GDP才46000美元。所以文莱居世界最有钱的国家行列,家家户户有豪宅、别墅、豪车,可谓是富得流油,是低调奢华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四是王室比沙特王室还土豪的国家。一提到土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沙特王室,他们挥金如土,一掷千金,俨然是土豪的代表。其实文莱的王室的土豪劲一点也不比沙特王室差!
文莱王室掌握着国家经济的80%,王室资产高达400亿美元,曾是1997年美国《财富》杂志评出来的世界首富。而且在海外的置业很多,其中在澳大利亚拥有一块比文莱国土还要大三倍的牧场。拥有在世界出名的最大的“实用皇宫”努洛伊曼皇宫,用黄金建造,可谓明珠耀眼,金碧辉煌。文莱国王的豪车新时达7000多辆。
王子阿都马力的婚礼,被视为迄今为止“穆斯林世界最豪华的婚礼”。别人家的结婚新娘都是手捧鲜花,王子新娘手里捧着的是一大串宝石,更不用提豪华的珠宝鞋子、纯金脚链、镶金宝座了。所以它比沙特王室土豪的多!
五是世界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文莱买车、购房、经商和个人收入都不纳税。医疗免费。本国治不了的病,可以去外国治,病人的一切费用,包括陪护家属往返路费,吃住费用均由国家报销。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统统免费,甚至连留学也是国家掏钱,还包食宿和来回机票。穷人家至少也有两辆汽车,因为买车不收税,一升油价比一瓶矿泉水还便宜,公路也不用交税。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一笔花不完的养老费,看病只象征性地收一元钱。政府鼓励自己建房,土地不收费用,只要一文钱登记费就行了。也可向政府贷款建房,退休时还完即可。政府还提供大量保障房,给低收入者居住,每月只交少量租金,30年后房子归个人。如此好的福利,想移民是不可能的,因为文莱不接受移民。
六是公共交通和商品贸易最糟糕的国家。因为在文莱家家户户都有车而且不是一辆,所以政府不再建有公共交通。这与同样有钱的新加坡大不相同,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相当完备。在这个问题上,不知道文莱政府是怎样考虑的,文莱毕竟是个城市国家,应该努力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完善公共交通。这给外国人带来很多不便,毕竟人生地不熟。这也极大损害了文莱这座城市对国际的友好度,也限制了发展,文莱政府要把文莱打造成国际金融城市,可是连公共交通都没有,怎么建?
还有就国内商品贸易方面也是同样的糟糕。在首都斯里巴加湾的最大商场,只是一栋老旧五层建筑,商铺入住率很低,大量铺面空闲。这与文莱人都去附近的沙巴购物有关,也造成大量财富外流了。
七是一个禁忌比较多的国家。也许是因为文莱穆斯林占多数的宗教国家,加上地方小,所以有不少的禁忌。在公共场合,边走边吃东西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生活在文莱的人,如果要喝酒就得驱车到邻国马来西亚买酒,或者在那里喝够了再回来,因为文莱没有酒吧,也不卖酒。文莱没有,禁止,大点的聚会要向国王报告,更无卡拉OK,没有夜生活,似乎他们最大的娱乐是看**,还有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虽然文莱禁忌较多,但是还传承着穆斯林一夫多妻的习俗。在文莱,一个男人可以娶4个太太,但前提是大太太必须同意。
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可能要问,文莱这么有钱、国民福利又好怎么被联合国归为“发展中国家”了呢?这除与文莱王室掌握国家80%的经济有关外,恐怕主要还是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文莱有钱不假,但它的生产力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先进。尤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低于60%。在这方面文莱显然是不达到标的。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文莱经济运行机制也不成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不健全。如果没有石油天然气,他们生活将举步维艰。还有文莱经济国际化程度较低,外贸出口方面形式太单一、质量低。
除了以上这些外,文莱的富裕并没有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民生设施配套上,比如文莱的首都斯里巴加湾到现在还使用非常不稳定的3G,连柬埔寨、缅甸都已经普及4G网络。再就是没有公共交通,让人感到十分的不便。
这就是“流油”的文莱、漂在石油上的国家,但是有钱了也不一定就是发达国家。
中东真的能捡到豪车吗?我去试过了
文/田忠朝
应编辑部要求,要我们回忆猪年采访中遇到的最有趣最有印象的经历,而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年底的中东沙特之行,毕竟时间近记得住。我说那我就写写中东见闻吧,比如票价10万元起步的阿提哈德航班空中官邸是个什么样子。
结果主编波哥提醒我,“千万别炫富,最近炫富出事的太多了。”好吧,那我低调点,就说说一群大老爷们是如何在不撸串不喝酒也不能看美女的中东浪迹四五天的。
2020年在沙特阿拉伯举办的达喀尔拉力赛在1月初正式开幕,受宝沃汽车邀请,让我们获得了一次前往中东观赛的机会。
虽然阿拉伯土豪之名国内皆知,但真去过的人不多,它对外依然是中东最神秘的国度,毕竟去年才开放旅游签证。
所以大家对这次旅程都充满了好奇,比如中东真的土豪遍地吗?能捡到被遗弃的豪车?女士不蒙面男士穿短袖会被宗教警察请进小黑屋?不吃猪肉不准喝酒是真的?
10万元起步的机票,是如何让中东土豪们排队抢着预定的?
首先要说的就是交通问题,此次出国选择了阿提哈德航班,阿联酋第二大航空公司,仅次于迪拜阿联酋航空。目前国内已开通从北京、上海、成都、香港中转阿布扎比前往阿拉伯吉达的航线。
我曾经飞过阿联酋航空的商务舱,而我以为它的头等舱就是世界上最豪华的舱位了,但是在阿布扎比参观了阿提哈德航空总部后,我才知道没有最豪华,只有更豪华。
在阿提哈德航空A380上层客舱的前部,配备了商业航空历史上全球首个私人三室套间——空中官邸,配有起居室、干湿分离卫生间和双人床独立卧室,套件总面积约11.6㎡。
起居室配备Poltrona?Frau皮质豪华座椅和电动收放式软垫椅、两张餐桌、小冰柜、32英寸平板电视和降噪耳机。私密通道一直通向浴室和卧室,浴室内配意大利经典奢华品牌Colonia系列的洗发剂、护发素、沐浴露和润肤霜。而卧室配有27英寸液晶电视、双人床和天然纤维床垫、埃及棉床单、Pratesi牌床上用品、豪华枕头和羽绒被。
此外还有全套的服务人员提供专职服务,包括至少在5星级饭店工作过6年的空中大厨,和在传奇性伦敦萨伏伊酒店接受过培训的空中管家。
总之就是在客机上为你提供私人飞机的享受,工作人员还特意提到空中官邸的隔音达到了堪比豪华车的静音效果,与我们在同一架飞机上经济舱听到的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音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也是全机唯一一个不按人头售票的舱位,而是按舱位卖,但每个舱最多只允许两人登机。当然,这样一套官邸的票价也不菲,国际飞行根据距离远近,舱位售价折合成人民币的话要10万-30万元。
想想花30万元只为在一套11㎡房子里睡一晚上,我突然觉得国内的房价好便宜!
你是不是想问,这么贵有人订吗?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工作人员表示,“中东的客人都要排队预定的,因为每架A380只设这么一套空中官邸,提前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订到。”?
好吧,可能对于中东土豪来说,钱不钱的已经无所谓的,关键是级别要够,不说私人包机,最起码也是空中官邸起步吧,不然多没面子。
除了空中官邸,阿提哈德航空的A380飞机上的公寓头等舱,也比阿联酋航空头等舱更豪华。
这是业内独一无二的单通道头等舱,类似高铁的软卧车厢布局。每个公寓头等舱采用1.6米高半封闭推拉门,内设沙发和2米长的全平躺床(全部采用Poltrona?Frau真皮制造)。
此外还有一个迷你冷冻吧、一张个人梳妆台及一台可从座位或床上都能观看的旋转电视,头等舱乘客配专用浴室。
沙特真的豪车遍地,日本车最多吗?
不,其实落地吉达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步入二三线小城的感觉,路上豪车也不多见,常见的也不是日系车。
虽然吉达是阿拉伯第二大城市,但完全不能和国内的二线城市相比,据导游介绍这里的房价也就和国内三线城市差不多。就拿接待我们的旅游小巴来说,漏风的窗户和只有半截靠背没有头枕的座椅,在我的记忆中还是小时候坐过,但在吉达却是主力交通工具。
另外道路上常见的车,档次和国内二三线城市持平吧,韩系现代品牌的车型居多,当地出租车竟然和我的车是同款——现代朗动,真有点哭笑不得。
另外比较常见的就是丰田、日产、马自达、铃木,本田反而少见。大众车几乎见不到,在吉达两天我只看到一辆大众途锐。甚至连自主品牌在这里都比大众常见,我多次看到了吉利帝豪出租车,还有帝豪GS、名爵HS和比亚迪唐……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当地人从来不修车,常见的比如车灯破损、前后包围破损甚至丢失、外后视镜断裂、擦碰掉漆等都不修的,只要能开就行。
在吉达老城区,我看到一辆崭新的名爵HS,座椅薄膜都没撕,但车门凹陷,还有一道长长的划痕,似乎车主也没有修的打算。
可能是因为阿拉伯的车都是进口的,当地没有经销商自然也没有售后维修吧。当然,按照他们这种用车观念,经销商也活不下去的。街头确实能看到废弃的车辆,但不是豪车,想在这里捡一辆豪车是不可能的。
在吉达开车真正让我羡慕的只有两点:一是油价便宜,91号汽油折合人民币大概2.5元/升,95号3.5元/升,没有92号油。
另外就是道路基建好,阿拉伯也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加上新上位的年轻王子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所以吉达的道路环境非常好,停车、走高速都是免费。市内没有高架,但有高速路,同向都是3-6车道,通常是辅道+主道,主干道时速能飙到120km/h。
而且这里没有公交车,所以出门没车会很不方便,比如我们选择了横穿马路去高速双向车道对面的商场,结果导游教育我们,应该叫个出租车或ubre绕一下,也就十块钱,这样直接穿过去会很危险。
还有比较麻烦的就是,这里路口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转盘,可能你会好奇那要怎么转弯?实际上这座城市没有左转弯,只有掉头,所以往左走你必须先右转上辅道,然后在前面并入主干道后掉头回来再右转。如果你要连续左转,那么你就要不停的掉头、右转。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们的行车轨迹,感受一下。
沙特真的富得流油吗,不撸串不喝酒怎么花?
虽然沙特是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确实富得流油。但实际上从我们在吉达的见闻来看,沙特人民也不是很富有,因为99%以上的财富都掌握在王室手中。
但也不要以为沙特平民都很贫,首先平民阶层的贫富差距没有那么大,“朱门酒肉臭”是有,但“路有冻死骨”不太可能。按导游的说法,只要是沙特户口,哪怕每天啥也不干,一个人一个月也能领到大约3000沙亚币(约6000元人民币)的国家福利。
没错,即使家里没矿你也可以躺着玩!
其次沙特人口才3000多万,所以即使这不足1%的财富平分下来,虽然人人开豪车是不可能,但温饱生活,小康之家还是有的。
论据在哪里呢?
我们去吉达正赶上周五,这个时间点相当于国内的周六,海上清真寺这边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度假休闲的,两三个孩子的家庭很常见,多的四五个。在非洲可能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但在沙特却不是这么回事,人家确实养得起。
不过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生活确实有点枯燥乏味,不撸串不喝酒就算了,去KTV还必须全家人一起,不接待非家庭组合,所以当地人周末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带着全家人去海边吹风,逗猫。
在水上清真寺附近能看到成群的流浪猫,我们走访的吉达老城区,这里是吉达旅游必去的打卡点,在这里同样有很多流窜在垃圾箱上的流浪猫。
不过导游告诉我们,现在zj警察的权利被架空了,不像以前那么严格,所以他们还会找一些其它的乐子,例如挑战警察的权威,做一点不建议但不违法的事情,然后和警察躲猫猫。现在男士开始穿短袖了,但还是不敢穿短裤;女士还是一如既往地裹黑纱,在酒店也不会和陌生异性同乘电梯。
可以说在吉达一群大老爷们都憋坏了,唯一可享受的就是当地一家中餐馆的伙食,本来只打算在这里吃一餐,然后去寻觅中东味道的,但结果发现这家餐厅的川湘菜做得太地道了,相比下来,国内五星级酒店的饭菜可就难吃。以至于大家一致同意后面继续光临这家饭馆,然后一直迟到离开吉达都没换地方。
遗憾的是菜是好菜,可惜不能喝酒。所以到了阿布扎比,即便这次中餐馆的菜不行,大家依然喝的尽兴。中途发现服务员居然来自巴基斯坦,本着国际友好关系把他叫过来又多喝了几杯,有位老兄喝到断片差点连护照都丢了。
最后说一句,以上这些都是支线任务,仅仅是个人见闻供参考,观察不到位的还请大家补充。
当然,主线任务还是围观2020中东达喀尔拉力赛,此次MINI车队西班牙车手塞恩斯夺得汽车组总冠军,阿提亚王子斩获亚军,“达喀尔先生”彼得汉塞尔获得季军。
宝沃车队前冠军车手纳尼罗马驾驶301号战车综合排名第27位,最佳成绩是第7赛段拿到第10名,对于缺乏时间和经验的宝沃来说,还算不错的成绩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沙特,对石油开始感到深深恐惧
在世人眼中,沙特是一个因石油而富有的土豪国家,人均GDP2万多美元。
沙特阿美利润比苹果微软还要高,是全球最赚钱的公司。
每天赚得不多,也就16个亿。
沙特的豪,来自于它地里流的油,但现在,沙特却不想要这个印钞机了。
然而,就在上个月10号,沙特能源部长宣布:沙特不再是一个石油国家,而是一个能源生产国。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正式宣布自己不再是石油生产国。
更令人意外的是,沙特还宣布要造电动 汽车 。
年初,沙特就与美国电动 汽车 制造商Lucid Motors谈判。
准备在沙特建一座电动 汽车 工厂。
作为一个汽油比水便宜的国家,沙特为什么还要造电动 汽车 ?
阿联酋早就部署了电动 汽车 激励措施,并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100%电动化。
迪拜车展上的特斯拉
迪拜的电动 汽车 车主,可以在2021年之前享受免费充电,额外保修、优惠补贴及过路费减免。
迪拜已经建立了200个充电站,即使充电收费,充电也比加油便宜80%。
反观沙特,去年才建立了首个电动 汽车 商业充电站。
主要是因为沙特的油价太便宜了,91号汽油去年才36美分(约合人民币2.3元)一升。
沙特到底是怎么了,如此自废武功?
不搞石油,反倒搞起新能源了。
1
因为,沙特知道,离开石油,一切将重回原点。
发现石油前的沙特,可能比非洲还穷。
约占全国一半的人口过着游牧或者半游牧的生活,一顶帐篷就是他们的居所。
现在沙特那些富得流油的土豪,他们的祖辈以前世世代代都是放羊娃。
沙特95%的国土都是沙漠或者半沙漠,仅有1.45%国土适合耕种,农业产量仅够全国10%的人口需要。
可以说,发现石油以前,沙特人穷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日子过得,比非洲穷哥们都苦。
好不容易卖油卖成大款,为什么又不想靠油了?
1
石油越来越便宜
很简单,石油越来越便宜了。
1960年以来,沙特和几个产油国老铁凑一块,成立OPEC,通过联手限制产量,来控制油价,但这种垄断地位已经告急。
俄罗斯、美国这俩大兄弟就来砸场子了。
这俩都是日产千万桶石油的大户。
石油供应多了,油价也就越来越低。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快速下降,那时起沙特财政就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据估算,如果要达到财政平衡,沙特需要的油价至少在80美元/桶。
直到现在,油价也没挺回去。
2
美国不再支持
美国与沙特的根基,在于石油美元。
不过,民主党很是看不惯专制的沙特。
:沙特是个贱民
石油要是没了美元的背书,沙特还能活吗?
3
被高福利掏空
沙特实行的是君主制。
沙特王室成员大概有1.5万人,其中约2000人位居要职,控制着沙特的权力和财富。
从石油产业获益最大的,是沙特王室和 社会 上层,而一般民众得到的好处非常少。
所以,沙特贫富差距很大。
为了维系统治,沙特王室采取的方法简单粗暴——分钱。
拿福利换稳定:
过去沙特的蛋糕足够大,就算分得不太公平,大家也不太在乎。
但最近几年,沙特的蛋糕越来越小了。
分不到蛋糕,民众很有可能磨刀霍霍向国王。
因为口袋紧,沙特是疫情之下为数不多紧缩财政的。
疫情下,别的国家放手花钱刺激经济,沙特却反着来,把增值税提到了15%。
为了搞钱,沙特只能拼命开源节流。
先是驱赶劳工,保护本国人就业。
更是放大招解除了女性开车禁令,光2020年一年就增加了300万女性司机。
开车的人多了,加油需求就上去了。
尽管钱少了,但高福利还在。
体量小又玩高福利的委内瑞拉已经崩了,沙特还远吗?
4
命门被捏住
石油是沙特经济的顶梁柱。
石油部门约占沙特总出口的90%,GDP的4成,政府收入超8成也要依赖石油。
石油这个单一产业就是沙特的命门,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因此,油价强则沙特强,油价弱沙特就歇菜。
过于依赖石油还意味着,一旦石油能源的地位不保,沙特的立国之本将会崩溃。
因为全球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快速发展。
一个特斯拉就搞的全球汽油车市场鸡飞狗跳。
有报告指出,2021 年将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接近万亿美元大关的最后一年,达到约 9750 亿美元。
2040年左右,沙特等中东产油国的收入会累计减少25% 40%,这是很可怕的。
石油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
目前,沙特石油部门就业人数只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
与此同时,沙特人口却增长过快,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威胁着沙特 社会 稳定。
油价再跌,沙特王室很可能会被揭不开锅的民众哄下台。
2
为了活下去,沙特王室必须改革。
说白了,就是把蛋糕做大。
而改革的总设计师,正是王储小萨勒曼。
2016年4月,沙特发布“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正式启动经济转型。
大力鼓励私有部门发展,力求将非石油出口占GDP比重从16%提高到50%,并成功促成国企沙特阿美IPO,来为改革提供资金。
很明显,沙特想学新加坡和日韩,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发展高新产业。
如今,沙特赌上国运也要搞一件大事—— 做世界最大氢能出口国。
沙特阿美去年宣布,不再将这些天然气以液化天然气的形式出口,而是将其用于制造更清洁的燃料——蓝氢。
另外,沙特正在建造一座耗资50亿美元的氢能工厂,工厂完全由太阳能和风能驱动。
待2025年成功交付运行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氢气制造厂。
欧美各国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成本很高,但沙特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恒久稳定的阳光和风能、以及大片的闲置土地等。
在沙特制造氢气的成本预计可达到全球最低,即1.5美元每千克。
除了太阳能制绿氢,沙特庞大的天然气储量还能使其能够生产蓝氢。
这一次,沙特或许有可能在氢能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不烧油的沙特,未来自救的难度相当大。
因为国民早已习惯躺赚摸鱼,突然要站着赚钱,一没技术能力,二没意愿。
沙特,早已积重难返。
阿拉伯和阿联酋是什么关系?
二者没有什么关系,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首先,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上一个独立的国家,全称是沙特阿拉伯王国。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但这并不全面,它应该是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
而阿联酋的全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它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哈伊马角七个酋长国组成的联邦制君主国。
而阿联酋,七个酋长国都有自己的统治者。总统副总统都由选举产生,现任总统是阿布扎比酋长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副总统是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
沙特阿拉伯的人口有2700多万,而阿联酋只有920万。其中还有约30万的中国人。
阿拉伯与阿联酋虽说都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却没有阿联酋那么重视。阿拉伯没有单独的寺庙。
沙特,主要依靠石油。
阿联酋,GDP主要依靠旅游业、贸易和运输。(尽管石油仍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福利待遇上,沙特阿拉伯是无法与阿联酋想比的。
在阿拉伯,政府之提供有限的福利待遇。
而在阿联酋几乎可以说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免费医疗(本国治不好,出国治政府也报销),免费教育(包括出国学习或研究生教育),并且基本在公共企业或私营企业中从事管理级别的工作,并且工资很高。
其实阿拉伯比阿联酋更富有,但是阿拉伯却没有阿联酋在全球的知名度那么高。
沙特阿拉伯百分之九十的收入来自石油,每年靠石油收入超过1800亿美金。可这些钱之掌握在王室手中,也就是说,只有王室有钱。沙特阿拉伯有4500位王子,每个王子平均每年可以领到20万美元以上的金钱。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王子们还掌控着全国的商业。所以,沙特阿拉伯的土豪们都王子。他们的平民生活还在贫困线以下,贫富差距巨大。
而阿联酋的发展就比较均衡开放,他们以石油和贸易为基础,打开市场,发展旅游业,这样可以拉动经济发展,不会仅仅依靠一个石油来发家致富,多元化发展才是王道。
扩展资料:
阿联酋简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海岸线长734公里,总面积83600平方公里,首都阿布扎比。
公元7世纪,阿联酋隶属阿拉伯帝国。自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19世纪初,逐步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3月1日,英国宣布同各酋长国签订的条约于年底终止。
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阿治曼6个酋长国组成联邦国家。1972年2月10日,哈伊马角加入联邦。
阿联酋本地居民为阿拉伯人,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联酋是一个以产油著称的西亚沙漠国家,有“沙漠中的花朵”的美称。
为什么阿联酋航空有上百架空客380还能盈利?南航五架就赔老本?
空客公司对于A380的商业理解:
其研发目的是基于一种不同于波音公司的新思维。那就是为了便于航空公司降低国际远程航线的运输成本,中转+超大型客机的方式最为可行,也就是说让周边乘客全部前往一个指定的大型枢纽机场,统一搭乘超大型客机,然后飞往远距离之外的另一个大型枢纽机场,抵达之后乘客在通过其他小飞机向周边目的地进行中转分散。
根据这一理解空客公司2000年启动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项目A380的研发工作,并于2007年向全球航空公司交付量产型A380-800型客机,这款客机商载能力在550-850座之间,航程达到10000-15000km,运载能力的确是民航飞机中的老大,已经超越了原先的波音747。
不过在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上A380的总体表现不如人意,累计销量只有280多架,远远低于波音747超过1000架的业绩,并且根据空客公司的计划A380将于2021年正式停产,也就是说这款巨无霸飞机只维持了14年的生产就关闭生产线了,可谓是让空客公司亏损严重。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对于空客公司这种中转飞行方式完全不感冒,而对波音公司推出了直达非常方式普遍比较热衷。正因为如此,波音公司推出的300-400座的波音777机型和200-300座波音787机型就非常热卖了,当然空客公司自己的200-300座A330也比较畅销。
阿联酋航空商业运营策略
阿联酋航空是空客A380全球最大的订购商和最忠实的用户,累计拥有115架A380-800型客机,这一机队规模相当厉害,要知道阿联酋航空整个机队规模只有269架飞机,其中只有1架窄体的A319飞机,其余都是宽体客机,A380机型数量占到阿联酋航空机队规模的40%,比例相当高了。
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主要还是源自阿联酋这个国家独特的地利特点,阿联酋位于中东波斯湾,一方面周围都是一些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伊拉克、伊朗等中东石油出口国,而这些国家自身民航产业并不发达,往往需要前往其他国家进行中转才能飞往全球大部分国家;另一方面阿联酋是处于欧洲、远东、非洲三角连线的中间位置,直达客流密度较低,因此比较有利于发展中转客流。
因此,阿联酋高度重视中转航空运输产业,不仅大量购置大型客机,而且还围绕机场周边开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购物中心、酒店产业等,面向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推行免签、落地签等便利措施,从而吸引了超大流量的国际中转客流。
南方航空的商业定位;
相比于阿联酋航空,南方航空的地利优势就不明显了,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首先国内方面的枢纽机场很多,除了白云机场之外,还有北京、上海两个巨无霸枢纽存在,此外还有成都双流、昆明长水、深圳宝安等机场。国内的国际客流很难大强度的汇集到白云机场,而是比较分散的汇集到十来个枢纽机场。
其次,中国距离欧洲、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航线距离相对比较均衡,除了美国之外,大多数都是在10000km以内,普通的A330就可以飞到;此外对于美国东西海岸的机场,用波音777/787或者A350也挺好用的,200-400座的客舱灵活度挺好,能够保证上座率。而对于超远距离的南美洲,国内客流比较少,不值得开行固定航线,可以走中转航线即可;对于非洲航线,也是如此。所以,国内航空公司对于A380机型基本看不上眼,也就是南方航空买了5架,再也没有新用户了。
总的来说,A380这样的机型不适用于我国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也不适用用大多数国家的航空运输市场,只是局限在像阿联酋、卡塔尔、新加坡等这样的热衷于搞中转国际航运产业的小国家,从而导致了其产量不过200多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