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石油价格走势_80年代战争时期石油价格
1.伊拉克战争之前到底有多富裕?
2.80年代一美元相当于现在多少美元?
3.战争对商品期货的影响
4.战争有何负面影响?
伊拉克战争之前到底有多富裕?
伊拉克在战争之前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只是在战争之后就开始变得贫穷,因为那场战争持续了8年,而战争是一个非常消耗国家资源的事情,即使是伊拉克这样富有的国家仍然经不住这样的消耗。那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讲伊拉克在战前有多富有。
伊拉克富裕程度不亚于沙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伊拉克有大量的石油储存,伊拉克的石油储存量排名世界第五,占整个世界的13%。而在当时那个情况,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被抬高,而伊拉克就是凭借着丰富的石油,储蓄量直接通过石油获得了高额利润,称为富的流油丝毫不过分。
在水比油贵的中东,伊拉克依然占据优势
中东都是一些石油大户,所以在中东有一句话叫做水笔油贵,可是伊拉克就是既拥有石油资源又拥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有这两条河流,在那么伊拉克的农业发展就有了基础,伊拉克完全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将自己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伊拉克的经济处于中等发达国家
在萨达姆上台之前,伊拉克的人均GDP为3855美元,直逼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毫无疑问当时的伊拉克是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阶段,而萨达姆也算是幸运,接手的伊拉克不是战争后奄奄一息的伊拉克,而是一个富裕的伊拉克。
伊拉克人民福利待遇极好
可能你从这一点看不出什么,但要知道整个国家可以让人民的福利水平待遇好,就证明了它本身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够有多余的钱财进行福利建设,当时伊拉克实行的是免费的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这一点即使是如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都做不到,足以看出当时伊拉克有多有钱。
伊拉克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和洋房
得益于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发达的农业,在伊拉克的首都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和洋房,整体的生活水平丝毫不低于那些欧美发达国家。
教育普及
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足够的基础上,才能去发展教育。而伊拉克在80年代,就已经人人都上过小学,而这其中更是有55%的人可以上大学,伊拉克的文明程度非常发达,只有有了文明,有了教育才能够让人们的思想启蒙,诞生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国家谋福利,为国家创造价值。曾经伊拉克的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知道伊拉克的教育有多普及。
而这一切的建立都得于发达的经济。如果没有经济作为支撑,那这一切都是空谈,经历过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之后,伊拉克已经成为了被掏空的国家,曾经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轿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品。学校因为没有足够的师生资源而被迫关闭,人们重新回到了贫穷时期
80年代一美元相当于现在多少美元?
80年代5万美元约合10万左右人民币
1981年至1984年:1美元=2.30元人民币
所以5万美元约合115000元人民币
1985年至1991年4月:1美元=2.80人民币
所以5万美元约合140000元人民币
扩展知识: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尤尼它”,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在东线转为战略防御,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他们的国内经济更是接近崩溃;而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也遭受严重破坏;苏联的状况也同英、法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纳粹德国的侵略;唯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战争对商品期货的影响
战争的代价之一就是国内物价的飞涨,而物价本身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1812年,美西战争爆发,批发物价指数从38一直窜到58,在战争结束后,物价指数迅速下滑,在1845年甚至一度达到25的低点。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物价指数从32迅速飙升到70,而在南北方实现统一后,批发物价指数又再度大幅下滑,在1896年再度探低25。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批发物价指数从35迅速窜到80,在1919年战争结束后,物价指数又像前两次一样迅速回落,在20世纪30年代初回落到35左右。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批发物价指数又从40迅速飙升到80,紧接着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把物价指数推向100。在越南战争失败后,物价指数再度下滑,经济陷入衰退。
一般而言,战争爆发前及战争爆发后,战略物资(铜、石油等)长期上涨,粮食(玉米、大豆等)长期上涨,并在战后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或缓慢下降。
以国际铜价为例,一战是国际铜价创出当时的历史高位;战后缓慢下降,在1934年形成阶段底部;随后在二战的预期下,开始上涨,并在战争全面爆发前形成以小波加速上升,小幅回落后又开始持续上涨;45年战争结束后,由于二战的破坏性远大于一战,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需要大量的铜,因此战后铜价继续上涨。
期货市场,是按达成的协议交易并按预定日期交割的金融市场。现货与期货的显著区别是,期货的交割期放在未来,而价格、交货及付款的数量、方式、地点和其他条件是在即期由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的,商品及证券均可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虽然合同已经签订,但双方买卖的商品可能正在运输途中,也可能正在生产中,甚至可能还没有投入生产过程,卖者手中可能有商品或证券,也可能没有商品或证券。
2021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约为75.14亿手,累计成交额约为58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3%和32.84%。
主要问题:
一、期货市场规模和上市交易品种有限,影响了期货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期货市场投机成分过重,期货市场总体效率不高。
(一)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期货市场是属于“不完全市场”的范畴。在这种市场,商品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正因为期货市场品种少,不仅使大量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没有适合的风险规避场所,也成了不理性投机的根源。
(二)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功能是使各种生产者和工商业者能够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从而安心于现货市场的经营。
(三)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
三、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机制有待完善。
四、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五、期货理论研究不受重视,不能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的深层次问题。
战争有何负面影响?
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1、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二战之后,除了美国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重建问题。
2、人口问题,战争使国家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二战后的苏联男性人口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3、对人民的影响,战争结束后给人民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创伤,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绝对毁灭性的。
战争也在一定条件下也带来正面影响:
1、经济影响,一些国家确实能够利用战争发财,但前提是战火没有烧进国门内,并且战争行为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可以把美国在二战和越战时期的经济对比一下)
2、人口影响,战争可以消灭大量人口,短期内表面上解决人口问题。
3、资源影响,战争胜利者一般都能够向失败者索取各种赔偿,或者利用战争在短期内侵占资源
4、人民影响,战争能够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总会有XX威胁论)
5、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的生活水平。
从总体的人类而不是国家来说,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状态,两者相互矛盾、又互相交替。和平的时间长,战争的时间短。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无数财富毁于一旦,众多生灵倒毙疆场。但是有的战争恰恰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战争虽然引起种种灾祸和苦难,但它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好处,它无情地暴露、揭穿和破坏人类制度中许多腐朽、衰颓和垂死的东西。” 这是列宁的话,我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战争是两个或多个利益集团之间全面、激烈地对抗。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集团利益不受损害或者为本集团攫取利益。
战争过程中各集团必须采取任何手段达到战争的目的。
人是战争的主导因素,人心向背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战争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人类社会对这种影响力的承载能力有一个阀值。
军事手段是达到战争目的最直接的方式。
军事手段必须为实现战争的目的服务。
军事对抗是战争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军事对抗的结果与战争结果无必然联系。
总之,战争带来的伤害是长期的,确定的,深刻的;战争带来的促进是短暂的,不确定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