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背景

2.油价大跌对俄罗斯影响有多严重

3.俄罗斯经济衰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国际石油狂跌与制裁俄罗斯有什么关系

5.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6.油价暴跌俄罗斯依然表现出信心十足,他们究竟握有什么制胜“法宝”?

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背景

俄罗斯油价2014年_俄罗斯油价每升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俄本身经济虚弱;具体诱因则略有不同。

第一次大波动主要是外来的,由东亚金融危机引起的;第二、三次则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误,引起对其不信任所致,国际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场也是产生全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答时间:2021-12-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油价大跌对俄罗斯影响有多严重

谁能料及,就在俄罗斯外遭国际制裁打击、内受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的同时,国际油价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接连暴跌三成,至每桶仅80美元。这,让惯于坐拥世界储油宝库的俄罗斯大亨顿时愕然,措手不及。 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国际油价的严重缩水等同于财路被掐断,在内忧外困的环境下,俄罗斯只能等待国际油价尽快企稳回调,一面努力设法应付制裁影响;一面积极力求摆脱经济困境。 国际油价对俄罗斯有多重要,摊开俄联邦预算就知道。油价预测是俄罗斯制定预算收支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预算草案根据最近几年平均油价得出基准价格。上个月获俄议会批准的2015年至2017年联邦预算草案预计,俄主要出口石油品牌—乌拉尔原油未来的出口均价未来3年为每桶100美元。另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乌拉尔原油价格2014年将达每桶104美元。 而目前,乌拉尔原油价格也与国际油价一道,从年中的每桶110美元上方滑落至每桶80多美元。可见,俄罗斯作出的油价预测或许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一路走低的油价势必将拖累俄预算。 多年来,俄罗斯始终没有摆脱经济增长对原料出口的依赖,俄罗斯一半多的财政收入来自油气出口。俄财政部此前作过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7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这表明,国际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来看,在俄罗斯当前通胀率高达8%的背景下,加之多重不利因素,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极有可能致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持续滞涨状态之中。 为了降低乃至抵消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不惜动用危险方式挽救预算,那就是放任卢布贬值。一年来,俄罗斯卢布贬值已近四成,成为全球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俄罗斯国民经济运行和民众生活已遭受重大影响。然而,俄罗斯央行却在不久前宣布,结束卢布与一揽子货币的联系汇率机制,放弃对卢布汇率的自动干预。此举意味着俄央行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可能进一步加大卢布下行的压力。 俄罗斯央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国际油价以美元计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使用卢布。因此,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卢布也以相应幅度贬值。这样一来,俄罗斯石油出口所得的卢布收益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但是,用本币贬值对冲石油出口收入减少的做法风险极大。毋庸置疑,卢布贬值的最显著后果就是俄国内消费价格不断上涨,这将给俄民众生活带来更大负担,进而令执政者承受政治风险。不过,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总统的支持率一路飙升至85%以上,以这样的人气民意,他显然用不着担心其总统宝座与权力。正是如此,俄罗斯的决策者作出了“两害权衡取其轻”的无奈选择,用卢布作赌注,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导致的不利影响。 诸多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大跌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隐性制裁。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但这在看来,尽管国际油价下跌的背后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但低油价也会给这些操纵者造成损失,因此国际油价当前局面不会长期存在。 在当前条件下,俄罗斯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可用的手段不多。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日前透露,政府正考虑以削减原油开采量以稳定油价,但尚未作出正式决定。 事实上,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的意志还是个未知数,尽管世界石油输出国都在对油价持续下跌表示忧虑,但毕竟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背后的巨贾仍是美国。现在,俄罗斯只能寄希望于市场调节,坐等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以期尽量减少一些石油美元的损失。

俄罗斯经济衰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俄罗斯经济衰退从2014年年中开始,当时调整后的季度GDP率开始出现下跌。一开始出现的下滑十分缓慢,使得2014年GDP增长率依然维持在0.6%。但到了今年,真实GDP开始出现快速滑坡,第一季度同比2014年下跌2.2%,第二季度下跌4.6%。如果要理解目前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必须要回顾一下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历史。

在新千年伊始,这些改革开始开花结果。在1999年,受益于石油价格激升,俄罗斯经济进入了一波快速增长期。在当时,这是一个被视作已经完成基本经济转型,开始在私人所有制基础上搭建市场经济的国家——虽然经济结构的扭曲和种种不完善依然存在。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当时俄罗斯大型私有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在政治利益驱动下发生变故,公司资产最终由国有的Rosneft接管。之后几年,又陆续有其他国有接管私企财产情况发生,主要是在一些石油,能源,金融,军备以及基础建设板块。俄罗斯开始搭建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由国家官僚机构以及领导精英阶层严格把控,继而带来了政治专制主义的复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两年,俄罗斯经济再度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清晰可见。2009年,俄罗斯经济缩水了7.8%,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金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2010到2012年时,俄罗斯的GDP增长率基本没有太大起色,但其5.4%,4.3%以及3.4%的年均GDP增长率也还算合理。2013年,俄罗斯与乌克兰产生争端并导致遭受国际制裁,加上油价下跌,俄罗斯的GDP增长率已经低至1.3%。

国际石油狂跌与制裁俄罗斯有什么关系

最近,大伙儿见面的问候不是“吃了吗?”而是“加了吗?”国际油价连连下跌,到底有啥影响?至少对于特斯拉来说,就应了《泰坦尼克号》中Jack的经典台词:“You jump, I jump!”

国际油价狂跌与美国自身石油产量提升和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有关,与乌克兰危机不无关系!!!

制裁、低油价:俄罗斯更怕哪个?

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卢西安诺夫表示,油格下跌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西方制裁引发的相关限制。“制裁对于货币、财政预算、俄方出口产品的价格都没有致命的影响。但油价从今年年初起下跌了30%,而卢布也同样贬值了30%。”

对于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洛克银行副主席安德烈·柳申认为,如果明年的石油价格仍低于80美元/桶,那么可能会出现财政预算支出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得不发行额外的货币,而这会加速通货膨胀。”Grand Capital的分析师尤里·布洛克金表示,2014年原油价格每下跌10美元,俄罗斯的GDP就会损失1%。而如果原油价格跌到60美元/桶,则这已经是GDP的2%,即大约400亿美元。他总结,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低油价可能会给俄罗斯的GDP带来450亿美元的损失,而这将会渐渐把2015年的俄罗斯经济带入衰退。

不过,也有俄罗斯商界人士认为油价下跌对俄罗斯造成经济损失被过分夸大。“自由金融”公司总裁乔治·瓦申克认为,西卢安诺夫把俄罗斯经济由于油气部门产生的损失程度夸大了。“油气部门占GDP大约7%,即1470亿美元,而石油价格下跌30%对GDP造成的损失不会达到1000亿美元,实际的损失应该小2倍。”而这意味着,2015年的损失可能不会超过700亿美元,仅为财长预测数的1/2。

尽管究竟哪些因素对俄罗斯经济起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并无定论,但俄罗斯外经银行的副主席安德烈·克列巴奇对俄罗斯经济的短期未来并不乐观。他预测,明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很可能非常低。“我认为,2015年的经济可能比俄罗斯中央银行预测的更糟,很可能会产生衰退。今年的增长大约为0.5%,明年则很可能是负数。”

《经济学人》也指出:“俄罗斯的防御体系比看上去的样子要脆弱得多。而且其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打击,或者是新的油价下跌,或者是俄罗斯企业失败的债务重组,或者是接连的西方制裁。当国家经济变得不稳定的时候,国际金融体系常常最早成为将国家拖入深渊的催化剂,比政治或投资者的影响要更早。”

俄政府考虑降产量稳价格

目前,通过降低石油产量稳定国际市场价格的方法也被提上了俄罗斯政府的议程。随着委内瑞拉外长拉米雷斯到访俄罗斯,俄罗斯部分媒体传出俄罗斯将和委内瑞拉一起将每天的石油开采量降低1500万吨的消息。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强调,目前俄罗斯正在讨论降低石油开采量的可能性。“这个问题需要非常认真地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国家的预算非常依赖于石油领域的收入。我们没有像沙特阿拉伯那样的技术,可以迅速地降低或提高石油的产量。总体而言我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有最终决定。”

本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将在维也纳会晤,讨论通过削减石油产量来支撑石油价格的可能性。OPEC成员国中的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已经开始敦促OPEC成员国通过削减产量来支撑油价,尽管科威特称这种削减不太可能。

路透社报道称,如果OPEC成员国没能对减少石油开采量达成协议,则油价会毁灭性地跌到60美元/桶。路透社援引一家原材料资产投资基金高层的评论称,“从6月开始的油价下跌,已经跌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如果OPEC未能决定至少每天减产100万桶的话,油价还会继续下跌。”

亚历山大·诺瓦克在电视节目“俄罗斯24”中,对OPEC做出减产决定的期待并不高。他表示:“现在OPEC的角色已经彻底改变了。是否能够回到过去的协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沙特阿拉伯的立场。我估计,达成减产协定的可能性存在,但是不高。”

而分析师们认为,即使OPEC达成了石油减产的协定,例如每天减产50万桶(或7万吨)石油,这对稳定市场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持OPEC应保持产油量不变观点的分析师则认为,即使OPEC国家降低了石油的开采量,后续石油价格的增长也只会促使不属于OPEC组织中的石油生产国增加产量,尤其是美国。

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内容提要: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经济金融制裁,至今仍在继续。俄经济形势出现急剧恶化:经济衰退、资本外逃、外汇储备骤减、投资环境恶化、通货膨胀飙升等。本文旨在研究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由于没有发现反事实,并且很难找到有效的比较,所以本文使用合成控制法来构造反事实(或合成俄罗斯)以预测没有受到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影响的俄罗斯经济。因此,真实俄罗斯和合成俄罗斯的人均GDP轨迹的差异可归因于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的影响。研究发现,自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的西方制裁确实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较低的增长道路,而且累积的影响越来越大。

关键词: 经济金融制裁;俄罗斯;合成控制法

“经济金融制裁”是指制裁国切断与目标国间的经济金融往来,影响目标国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来达到迫使目标国接受制裁国政治条件的目的。与军事制裁相比,经济金融制裁具有低成本、高效用等特点,所以经济金融制裁逐渐成为大国博弈间的新方式。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经济金融制裁并延续至今。尽管俄罗斯政府称,俄经济在长期制裁下情况一切正常,但制裁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小觑(李健民,2019)2014-2017年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失高达2800亿美元,GDP丧失增长率2.4%(Juan.C Zarate,2015)。在2016年以后,俄罗斯的GDP总量只及中国的广东省。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2014年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出口与2013年相比平均下降了14%,其中马耳他(-78%)、塞浦路斯(-42%)和比利时(-27%)对俄的出口的下降比率最高。同样在2014年,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均下调了对俄罗斯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BBB-,惠誉BAA2,穆迪BAA2。2015年欧盟理事会、时任均宣布延长和扩大对俄制裁,此后美欧对俄制裁在逐步施压、不断加码,故了解和研究经济金融制裁的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综述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西方制裁对俄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陶士贵、徐婷婷(2016)和许文鸿(2017)简要梳理和归纳了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金融制裁的过程,认为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经济金融制裁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首要选择。其中,陶士贵、徐婷婷(2016)还指出中国应警惕西方的经济金融制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措施。马雪(2018)同样认为制裁对俄经济产生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同时未来制裁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包括制裁的可执行性、正当性,道德困境,美欧对俄制裁发生分歧等。而马鑫、许钊颖(2015)和白联磊(2015)则认为虽然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经济已造成严重打击,但目前对俄金融制裁尚未成功,制裁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俄罗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这一观点与曲文轶(2018a)一致,同时他还认为俄罗斯已采取了有效的经济反制措施,并且在逐渐化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影响。

对于西方对俄制裁是否有效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如Konstantin A. Kholodilin&Aleksei Net?unajev(2019)认为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会直接和间接的产生不利影响;另一些学者如曲文轶(2018b)则认为制裁没有改变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中的立场,制裁目标遥遥无期,甚至刺激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和俄罗斯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政府获得更牢固的民意支持。但都没有否认的是制裁确实对俄经济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打击,在制裁与油价下跌的叠加效应下,俄罗斯经历了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外汇储备暴跌,卢布迅速贬值,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投资环境恶化,资本大规模外流,能源等领域受到巨大冲击,俄罗斯逐渐被西方世界孤立。

国内关于西方对俄制裁的效果研究很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其结论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欠缺。故本文通过合成分析法,从实证角度去评价西方对俄制裁是否有效,或者说是否可以将GDP增长损失方面的一些不利影响归因于制裁。本文利用2003-2018年跨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Abadie & Gardeazabal(2003)所提出的合成控制法,使用35个在观测时间内未受到西方制裁国家或地区的组合来构成“反事实”的合成俄罗斯,通过比较真实俄罗斯制裁后的人均GDP的变动轨迹与合成俄罗斯的轨迹分析西方制裁对俄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的西方制裁确实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较低的增长道路,而且累积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现实背景:美欧对俄实施制裁和制裁前后俄经济表现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引发西方国家强烈不满,随即俄罗斯遭受了巨大的外部冲击:一是美国和欧盟联合对俄发起的经济金融制裁。美欧对俄制裁在步调、力度和范围都基本一致:首先是2014年的多轮制裁,在这一时期为了让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做出让步,美欧对俄制裁都较为密集,制裁力度和范围都在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7月MH17事件之后。而后2015年-2016年虽然美欧继续延长对俄制裁,但总体上来说在频率上没有2014年密集,且制裁力度和制裁范围也没有上升。2016年底,因“俄通门”事件爆发,美国2017年开始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虽然欧盟也不断延长对俄的制裁期限,但该时期美欧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欧盟对俄发起的制裁在力度和频率上远不如美国,制裁效果也大大降低。

二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通过英国BP的数据可以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从2014年的每桶一百多美元大跌至2016年的大约每桶四十美元。国际原油价格的骤减又恰逢西方对俄制裁,其真实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俄罗斯作为一个石油产出大国,其原油出口却是以美元定价和结算的,未能掌握石油定价权的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常常受到油价波动的冲击。同时近些年石油供大于求,但是沙特阿拉伯等一些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仍然不减产,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背后可能也是美国对俄制裁的手段之一。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伊德里斯·贾扎伊里(Idriss Jazairy)在2017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粗略估计俄罗斯GDP增长因制裁而下降了1%,三年内造成的损失约为500亿-550亿美元。”另有经济学家评估制裁使俄罗斯损失800亿卢布,2014-2015年制裁使俄罗斯经济放缓1.2%。2019年8月的《俄罗斯经济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制裁使俄经济增长年均下降0.2%(约150亿美元),油价下跌使经济年均下降 0.65%(约487.5亿美元),2014-2018年,俄罗斯GDP年均增幅仅为0.5%,低于预期2%。2014年以后俄罗斯GDP增长率始终低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以后俄罗斯GDP(美元计)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均未超过2%,还不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13-2018年俄罗斯GDP(美元计)总量在全球排名已从第8位降至第12位。2014年开始总储备(包括黄金)和总储备(不计黄金)大跌,总储备(包括黄金)在2015年达到低谷为3680.43亿美元,总储备(不计黄金)在2016年达到低谷为3175.44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西方制裁前俄罗斯通货膨胀一直稳定保持在个位数,2015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突破2位数达到顶峰为15.5344%;2014年油价暴跌引发卢布危机,卢布兑美元迅速贬值了13%。俄罗斯央行迅速采取措施防止卢布继续贬值并控制通货膨胀,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卢布兑美元继续下跌,到达 历史 新低,而卢布汇率的波动和高通货膨胀率又直接影响着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衰退与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双重考验(程伟,2017)。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将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作为处理组,没有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确定需先通过合成控制法为解释变量寻找合适的权重,再将没有受到西方制裁的国家进行加权平均(各国家权重为正数且和为1),以此构造合成俄罗斯。若合成俄罗斯与真实俄罗斯在2014年西方对俄制裁的事件发生之前,解释变量特征相似,则通过比较事件发生前后真实俄罗斯和合成俄罗斯输出变量之间的差异,就能确定西方制裁对俄产生的效用。

本文筛选出与俄罗斯发展水平相近的35个国家(地区)作为对照组,具体包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捷克、爱沙尼亚、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尔、塞浦路斯、马其顿、克罗地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印度、马耳他、沙特阿拉伯、摩洛哥、智利、乌拉圭、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墨西哥、秘鲁、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毛里求斯。选取人均GDP(2010不变价美元)的对数值为因变量,用于衡量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的预测控制变量包括一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国内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按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年通胀率)、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限于篇幅,实证过程略,参见原文)

四、结论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效果。 利用世界银行的经济发展数据库,经过合成控制法构造“ 反事实”对象—合成俄罗斯。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的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确实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较低的增长道路,而且累积的影响越来越大。具体而言,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经济金融制裁随即而至,俄罗斯的人均GDP增长也随之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的迹象,相比其“反事实”的人均GDP下降了9.344%。该结论在改变处理期和改变制裁对象的“ 安慰剂检验” 后依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016年以后,虽然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的累积影响仍在加深,但是速度明显逐渐变缓,这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采取的反制裁措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近几年的经济形势的恶化,与受到美国和其西方盟友的经济金融制裁密不可分。经济金融制裁对一国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会造成重大影响,并且累积的影响会逐年递增;即使是采取有效的反制裁措施,在短时间内只是会减缓了制裁对经济影响的加深速度,但并没有消除制裁对经济已经产生的消极影响。

五、启示

一是要高度警惕和重视西方国家对目标国发起的经济金融制裁行为。从对俄制裁来看,经济金融制裁显现出明显的单边主义和权利不对称的霸权主义。由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经济金融领域上的联系加深,经济金融制裁会对目标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冲击。即使是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经济金融制裁已经成为制裁发起国常用的、仅次于小规模战争的经济外交手段,甚至成为准军事手段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补充。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西方国家对目标国发起经济金融制裁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和持续影响。经济金融制裁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歧视,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对歧视行为的分析,在经济金融制裁过程中,拥有较强综合国力一方的相对损失要比综合国力较弱的另一方小得多。从美欧对俄经济金融制裁成效看,尽管俄罗斯进行了反制措施,但制裁对其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国际贸易、国际融资、国际正常清算渠道、汇率水平等都产生了显著的冲击和后续影响,随着制裁的延长,很可能危及到 社会 和政治的稳定。这也表明即使拥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军事实力的经济体,面对经济金融制裁所带来的强外部冲击,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充分的应对之策。

三是目标国要做好应对经济金融制裁的反制裁措施。如果不能规避经济金融制裁,就须正面应对,提前做好预案和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寻求国际 社会 更多经济体的支持,充分动员可以利用的所有经济政治资源,尽量降低经济金融制裁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尽快走出制裁泥潭。

(参考文献略)

(本文转自: 《世界经济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陶士贵 高源

油价暴跌俄罗斯依然表现出信心十足,他们究竟握有什么制胜“法宝”?

油价暴跌,俄罗斯依然表现出信心十足,从目前表现来看,他们没有制胜的法宝,之所以信心十足,他们为了对抗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再加上有中国为依靠,所以俄罗斯在面对着油价暴跌的时候,依然没有签订减少生产量的协议,

一、对抗美国,

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纠葛,从冷战时期就开始,继承了苏联的俄罗斯,自然也就将这一纠葛继承了下来,虽然已经没有了冷战时期那一种火药味极浓的那种针锋相对,但是相互之间攻击一直在各个方面存在,所以才会有之前美国派指责特朗普的通俄门,在能源方面,美国在上个世纪开始研究页岩油气,随着水平井和压裂技术的不断成熟,自当选开始页岩油气的开采产量快速提升,特朗普当选之后?美国能源独立战略?成为其能源政策上的重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彻底放开国内的石油生产,石油开采活动再也没有任何政策阻碍,大规模的热钱进入这一行业,美国主要的40多家页岩油公司在过去三年中现金流为负,再加上开采成本普遍在40~50美元每桶的情况下,油价要是跌到30美元每桶,足以让一大批中小规模公司面临破产的困境,2020年是特朗普的选举之年,如果能够造成油价跌破30美元,必然会对特朗普的选举造成巨大的影响,也会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影响,而这一结果俄罗斯是乐见其成的,

二、对抗沙特阿拉伯,

虽然欧派克是由多个国家组成,但主要牵头的还是沙特阿拉伯,当需要减产的时候,也是沙特阿拉伯承担了更多的任务,这就导致了沙特阿拉伯被迫将市场部分占有额让给了俄罗斯,在沙特王子阿卜杜勒?阿齐兹担任石油部长后,他决定重新树立沙特在石油领域的权威夺回应有的市场占有,而俄罗斯已经尝到了甜头,当然不会进行退让,对于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派克提出来的协议自然会是反对,虽然的发言人一再表示,克里姆林宫对于必要时举行会谈一直敞开着大门,但什么时候才是必要的时间,恐怕只有俄罗斯心里才会清楚,

三、依靠中国,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但是他在中国占据的份额较少,在2014年开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陡然加速:2014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俄罗斯超越沙特,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一大国。中国的经济在日益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是世界上能源需求最大的国家,而导致石油价格暴跌的原因在于新型冠状肺炎,而中国已经控制了新型冠状肺炎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现在中国的精力开始放到了经济发展上面,如果能够能在这个时候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就算是油价再暴跌,俄罗斯也有信心在当中取得足够的利润,再加上俄罗斯为了摆脱对石油依赖的各种努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让俄罗斯最终拥有了在原油市场上进退自如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