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又涨了!美国释放“大消息”,玉米恐将“生变”!咋回事

美国下周油价行暴_美国油价2021年

截止2020年1月13日,美国的油价在30美元一桶。

国际油价周四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双双暴涨逾10%,收复本周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动荡时的大幅失地,得益于市场臆测委内瑞拉呼吁召集OPEC紧急会议、全球股市反弹和供应速度放缓催生空头回补式反弹行情。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委内瑞拉与OPEC成员国接触,力促与俄罗斯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遏制油价大跌的计划。

扩展资料:

国际油市常见机构和简称汇总

1,OPEC:成立于1960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现有12个成员国,石油储量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7%,是对国际油价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2,IEA:全名叫做国际能源署,是协调和指导国际能源工作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3,EIA:美国能源信息署,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一个统计机构,其目的是向原油投资者提供准确独立的判断、预测和分析。

4,API:美国石油学会,是一家提供美国石油消耗及库存水平重要的每周数据的美国石油业机构,成立于1919年。

5,NYMEX: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能源产品,交易方式是期货和期权交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油价

国际油价又涨了!美国释放“大消息”,玉米恐将“生变”!咋回事

油价的上涨和下跌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油价的上涨趋势一直是市场的主流,但是,油价下行趋势仍有可能吗?

一、油价下行的原因

油价下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活动减缓,对石油需求的支撑力减弱,这是油价下行的主要原因。其次,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也是油价下行的重要原因,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使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从而导致油价下行。此外,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主要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产量也有所增加,这也是油价下行的重要原因。

二、油价下行的影响

油价下行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油价下行会对石油出口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油价下行会导致石油出口国的石油收入减少,从而影响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发展。其次,油价下行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油价下行会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增加,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三、油价下行趋势仍有可能吗?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油价下行趋势仍有可能,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活动减缓,对石油需求的支撑力减弱,这是油价下行的主要原因。其次,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也是油价下行的重要原因,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使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从而导致油价下行。此外,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主要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产量也有所增加,这也是油价下行的重要原因。

四、油价下行的应对措施

面对油价下行,各国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各国政府应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活力,从而支撑油价的上涨。其次,各国政府应加强石油产量的控制,减少石油产量,从而支撑油价的上涨。此外,各国政府还应加强石油储备的管理,以确保石油供应的稳定,从而支撑油价的上涨。

综上所述,油价下行趋势仍有可能,但是,各国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活力,加强石油产量的控制,减少石油产量,加强石油储备的管理,以确保石油供应的稳定,从而支撑油价的上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的国际市场,变数最大的就是能源和粮食。

回顾今年的原油市场,原油价格从今年一开年就在高位震荡,而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后,在3月份油价先后经历了2次比较大的跳涨,美油和布油都一度超过了130美元/桶的大关,刷新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但随着一系列“补救”措施等利空消息传来,此后油价一路震荡走低,但也基本在100美元/桶附近徘徊。

利空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虽然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但市场对于冲突导致的对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担忧渐渐下降。

或者更准确地说,随着冲突持续已一个月有余,担忧的情绪不可能一直处在高位,自然对市场的影响也渐渐变小。

二是因油价大涨导致下游需求被破坏,需求有一定走弱。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下滑至9940万桶/日,比之前下降了26万桶/日。

三是近期国际能源署与美国共同表示,将释放总计2.4亿桶的原油战略储备,这也使得市场的缺口短期内得到一定缓解。

不过,虽然利空因素不少,但油价大跌也很难。

首先,到了二季度以后,原油市场将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需求自然会逐渐由弱转强。

第二,根据欧佩克称,由于相关制裁,将导致俄罗斯原油的出口量将减少700万桶/日,而并非国际能源署预计的300万桶/日,所以虽然有2.4亿桶的原油储备释放,但显然如此庞大的缺口想要补足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当前全球库存处于低位,当战备储备再度释放后,会使原油市场更加缺少了抵御波动的缓冲力,市场一旦发生波动,油价可能波动更为剧烈。

也正是在这诸多因素影响下,4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收复失地,美油涨回到了98美元/桶,涨幅达3.9%;而布伦特原油则重回百美元以上,达到了102.7美元/桶,涨幅达4.3%。

因此短期来看,利空与利多因素相互牵制,原油市场或暂时高位企稳。

但是为了平抑油价,美国政府近日豁免了一项禁令,或使得玉米市场再次异动。

近日,美国政府紧急豁免了夏季高比例乙醇汽油销售禁令,将允许6月至9月期间销售混合15%的乙醇汽油。

在我国,是严控利用玉米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的,但是在欧洲、美国等地区用粮油生产生物燃料极为普遍。

2021~2022年,美国用于生产燃料所消耗的玉米总量约为1.36亿吨,占美国2021年玉米总产量的35%,相当于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73%。

而当前油价大涨至百美元附近,根据测算,当油价超过75美元/桶时,用玉米制作乙醇燃料就是有利可图的,虽然当前玉米价格也大幅上涨,但相比高企的油价来说,仍有利润空间。

而上述禁令放开以后,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玉米被“烧掉”,玉米的整体需求则会增长。

另一方面,今年化肥价格已然飞涨,之前美国的种植意向报告中就显示,美国农民对于大豆的种植意愿明显增加,而大豆与玉米相爱相杀,这也意味着玉米的种植将会缩减。

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这无疑为玉米市场埋下了涨价的动因。

而这种反应当前已然显现,4月12日,美玉米期货价格一度涨至了7.79美元/蒲式耳的高位,创3月以来的新高,今年初以来玉米的涨幅已超过30%。

对于利用增加玉米制作生物燃料是否能有效平抑高企的油价,市场一度存疑,但是这对于玉米市场来说,无疑是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因此可以预见,后续玉米市场的变化不会小,这场关于粮食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