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2.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近期有什么投资动向?

3.美国现十年来最大破产潮了?

4.下周一黄金怎么走?美元和人民币升值一起吗?

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到2030年国际金价是多少_2030国际金价

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即将到来的2021年扑朔迷离,在这个跨年的时刻,中信证券(港股06030)研究部根据全面客观的研究成果,重磅推出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展望一: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A股上市公司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 健康 增长,将不断催生出大量优质企业,推动A股基本面不断改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新兴行业的占比提升将全面改善市场估值体系。

第二,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将夯实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显著提升投融资效率。全面注册制打通一二级市场,退市制度推出加速优胜劣汰,金融开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上市门槛外升内降,加上“新经济”的中概股集中回归,优质的成长标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集聚。

第三,国内外增量资金将趋势性增配中国权益资产。中国经济的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核心资产表现优异,全球增配A股的趋势将持续增强。资管新规约束下,理财等类固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下行;“房住不炒”政策定调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显著下降,权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将显著增强。国内居民部门的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将趋势性提升。

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持续入市的增量资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展望二: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将依然是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200万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发达经济体8国集团GDP增速为4%,中国将依然是全球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基数效应下,各季增速“前高后低”,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宽松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预计2021年社融同比增速缓慢回落至11%~12%,财政赤字率适度下调到3.2~3.3%。

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中国领先欧美,而欧美领先其它经济体。预计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量50~55亿剂,可满足约26亿人接种,发达经济体接种进度快于新兴经济体。海外政策依然宽松,预计2021年美日欧三大央行净扩表规模2.2万亿美元,欧美财政刺激计划规模约合1.8万亿美元。

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预计中国在2021年的 社会 消费品零售规模将超过美国,2025~2030年间GDP将超越美国,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到200万亿,全球占比约为22%,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展望三:预计2021年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落地,A股IPO上市650家,融资规模5500亿,退市40家。预计2022年起A股退市率将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主板注册制改革条件已经成熟,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落地,三季度首批主板注册制公司发行。预计2021年全市场IPO上市约650家,从各板块排队公司数量判断,增量IPO仍主要由创业板和科创板贡献。预计全市场IPO募资规模约5500亿,其中主板800亿,创业板2400亿,科创板2300亿。在宏观政策温和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发行主体选择上市时机的背景下,预计IPO融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限。

退市制度改革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或将于2021年初正式推出。预计2021年A股被动退市公司约40家,过渡期后,预计A股退市率将从2022年起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展望四: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机构化趋势将加速。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持股市值将分别达到8.3万亿和9.1万亿,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超过30%。

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其中,净流入资金主要包括:权益类公募9500亿,北上资金2000亿,保险权益2000亿,理财子权益1000亿,私募及两融等1500亿。净流出资金主要包括:IPO资金分流5500亿,产业资本减持净流出3000亿。

未来5年,国内居民和海外资金将趋势性增配A股,国内居民增配机构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专业机构在A股流通市值的持股占比将明显上升,散户持股占比将快速下降。

预计A股2025年末的自由流通市值将达到105万亿,其中,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从当前的21.5%提升至30.5%,产业资本的持股占比将从50%下降至47.5%,而散户的持股占比将从28.5%下降至22%。

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到2025年末,预计公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4.1万亿提升到9.1万亿,占比提升至8.7%;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因子权重进一步提高,外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8万亿提升到8.3万亿,占比提升至8%;私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1万亿提升到4.5万亿,占比提升至4.1%;保险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1.6万亿提升至3.7万亿;银行理财子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0.3万亿提升至1.8万亿。

展望五:预计2021年资管新规不会再全面延期,居民资产再配置将提速,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超万亿资金将借道机构产品流入A股。

资管新规的过渡期2021年结束,预计不会再全面延期。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落地后,发展方向将基本对标货币基金,预计会影响约5.4万亿的存量产品,这些产品的资产端将转向短久期、高评级的品种,预期收益率将快速下行。其它受资管新规到期约束的产品,也将经历类似的收益率下行和规模压缩的过程。

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和“房住不炒”的定调下,2021年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选择中,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万亿的居民资金通过公募、保险和银行理财子等机构产品渠道流入A股。

展望六: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速较快,未来3年中枢价格依然将持续上行。按照年度均价,预计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经济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需求回暖与供给瓶颈叠加,预计未来3年内大宗商品中枢价格将持续上行。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最重要的变量,但产能周期造成的供给瓶颈和长周期的低库存会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中期持续上行。叠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表现更好。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首先,天气影响产量,农产品价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较大的玉米和大豆。其次,需求持续恢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55美元/桶。再次,铜矿供给相对刚性,低库存放大需求恢复带来的价格弹性,铜价周期性上行。第四,美国通胀回升成为推升2021年金价的核心动力,预计金价将重回前期高点。最后,供需基本平衡,煤价中枢有望保持平稳。

展望七:预计2021年三季度美元指数将跌破85,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6.2,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外资将趋势性增配中国资产。

预计美国经济的全球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趋势性下降,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未来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相对欧央行力度会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耶伦担任美国财长后,“财政货币化”取向将更明确,美元供给充裕,欧美利差因素导致美元相对欧元走弱。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预计2021年二三季度病毒传染系数下降,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资金趋势性回流非美货币等风险资产。预计跨年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在三季度跌破85,其后随着联储扩表减速,美国经济恢复和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四季度美元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出色的疫情防控,较高的中美利差,领先的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支撑人民币升值,预计本轮在岸汇率升值的高点在2021年三季度,将达到6.2左右。

预计2021年外资将继续增配中国,通过陆股通渠道净流入A股将超过2000亿,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和债券通渠道净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

展望八:预计2021年香港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达15%。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经济龙头将成为新主角。

预计2021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6.5%上升至15%,港股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00亿港币。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集中收获中概股回归的红利。美国《外国公司担责法案》已正式生效,根据法案内容,我们判断财务报告无法审计的美股中概股将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被禁止交易。预计香港市场将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代表“新经济”的美股中概股龙头将加速回归,预计未来3年回归数量分别为15、15、10家左右。二次上市公司允许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新经济”龙头将替代传统板块,成为未来港股的新主角。

中概股回归激发市场热情,陆港两地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再添动能,香港资本市场的境内外枢纽作用将愈发突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2021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2.8%上升至14.7%。其中,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更是从2020年的1.3%大幅上升至24.9%。

2021年国内利率中枢先稳后降,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区间为2.6%~3.2%,其中一季度高位震荡,二三季度趋势性下行,四季度有上行压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底线思维下,国家总体安全观大图景下的投资主线有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其中的优质赛道值得中长期布局,重点集中在 科技 、能源、粮食、国防、资源五个安全领域。

第二,能源安全领域,我国将逐步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中开发潜力大、安全性高的光伏和风电,以及全球 汽车 电动智能浪潮中的中国电动化供应链最具发展潜力。

第三,粮食安全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预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种植产业链整体将迎来价格向上、技术变革、政策支持的三重利好。

第四,国防安全领域,“十四五”是我军在实现机械化后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军工行业将在“十四五”的开篇之年延续高景气度并保持快速增长。

本文源自中信证券

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近期有什么投资动向?

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近期与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地产代理秘密见面,计划成立房地产投资基金,伺机投资中国内地以及香港的优质地产项目。

“近年来,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行业限制很多,举步维艰,替内房企业融资是其开拓中国市场的新途径。”海通证券中国业务部副总裁郭家耀对记者表示,在借贷利率受控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基金运作与楼价高低不存在直接联系。目前收益率较稳定的商业地产是房地产投资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

索罗斯旗下对冲基金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下称SFM)的香港分支SFM HK Management,今年初时就开始筹划成立房地产基金,目前基金客户包括多名内地与香港的富豪,希望可以在中国及香港买卖物业,可能替内房企业融资赚取高息或入股。

放贷赚取高息?

房地产投资基金作为高利率资金融资的方式之一,成为资本市场争抢的大蛋糕,外资投资基金也大举进入。

“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保护及外汇管制等政策影响,目前,外资基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影响非常有限,外资想要大规模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海通国际房地产行业分析师侯凌中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小房企目前资金链非常紧张,在市场波动中,外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更容易谈出好价钱和项目。

侯凌中说,由于传统的外资房地产投资基金以投资实物为主,本土项目管理和投资者缺位仍然是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外资的私募基金一般不会参与管理,即便是绝对控股,它们也会把项目管理权交给一线的房地产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开发商的原始想法是为自己融资,而不是致力于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开发商收到项目资金后,有可能将好的项目留给自己,不好的项目放到基金里,这样必定造成投资者信心缺失。

“传统的外资房地产投资基金以投资实物为主,但这些基金在中国的表现并不好。索罗斯基金可能会以通过放贷赚取高息的方式来运作,是对投资实物所产生问题的规避。”中原地产研究部联席董事黄良升对本报记者透露。

黄良升表示,商业地产是众投资者争抢的焦点,外资要想抢到好项目阻力更大。比如,新加坡丰树集团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拳脚一直放得不大,今年在内地和香港最大的投资,是7月份以188亿港元收购太古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九龙塘大型购物商场“又一城”。此外,此基金并无更多项目去向投资者谱写出动人的故事。

基金经理与内地富豪相熟

相比其他房地产投资基金,索罗斯香港基金SFM HK Management的管理层背景,无疑为其在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路上扫清了许多障碍。

SFM HK Management由美林交易部前董事总经理蔡笃昀掌舵,董事包括由美国调来驻港的海归高层戴霁昕,据说都与内地富豪及基金业界非常熟悉。

今年7月,索罗斯突然关闭其255亿美元,即近二千亿港元的基金,退还了投资者近10亿美元,宣称目的是专注于家族业务,不但避开美国当局的监管,更成功避开9月开始的全球股灾。

因此,索罗斯也赢得了内地和香港的富豪,以及内地保险业和投资基金的信心,有意寻求索罗斯合作。有潜在投资者表示,因为明年的大环境不容乐观,手上资产必定会严重缩水。如果将部分资金投向对冲基金,有机会在逆市中赚钱。

“以索罗斯之前的投资履历,投资者对他充满信心,融资绝不会成为这一房地产投资基金的问题。”郭家耀认为,通过替内房企业融资赚取高息或入股的盈利模式,让SFM成为简单的债权人。楼价升跌,项目利润与贷款利息不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内地房企出现融资难的状况下,这是一个非常好盈利项目。预计索罗斯会通过分散投资,定期评估投资回报率及项目风险等方式,去减轻房地产企业高债务比率带来的风险。

海通国际策略师黄薰辉则对上述项目提出质疑,“相信信贷问题和资金跨境流动会成为此项目的主要障碍。”他指出,在大笔资金无法自由进出中国内地的情况下,索罗斯可能会通过购买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去解决资金跨境流动的难题。

索罗斯抄底入境炒楼 放贷房企赚取高息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美国现十年来最大破产潮了?

是的。8月15日据外媒报道,今年以来美国已经有400多家大型企业宣布破产,这是十年来最糟糕的数据。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遭受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损失。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场看不到缓和迹象的经济地震。

据埃菲社纽约8月13日报道,美国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2020年大量部门受到了破产的影响。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遭受的损害尤为严重。”这份报告包括了资产或债务超过200万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94元——本网注)的上市公司和超过1000万美元的私营企业。

报道称,据该公司分析师塔耶芭·伊鲁姆和克里斯·赫金斯统计,截至本周早些时候,累计已有424家大型企业破产,“超过了2010年以来这一可比时期的处理数量”,原因是经济急剧萎缩。

扩展资料

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共有超过100家大型企业破产,其中包括20家历史悠久的零售商,如美国老牌服装企业布克兄弟,拥有最古老大型百货商场的洛德-泰勒百货公司,以及克鲁服装集团和安·泰勒等流行品牌。

最具视觉效果的破产零售商可能要数尼曼·马库斯公司的高端门店。一年多以前,该公司一家面积两万平方米的门店开业,位于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专属商业区中心。但在疫情造成停工之后,公司决定将其闲置。

这一浪潮的其他“受害者”属于餐饮业,如经营必胜客和温迪快餐的特许经营商NPC国际公司。该公司受到门店关闭和游客缺乏的影响。

新华社客户端—美国现十年来最大破产潮 外媒:一场看不到缓和迹象的经济地震

下周一黄金怎么走?美元和人民币升值一起吗?

1、美元2020走势大概会怎么样

2020年8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711,较前一交易日下调62个基点。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0-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预测美元汇率未来走势(跌?涨?)

美国正进入金融危机——美元跌

3、预测美元走势的方法有哪些?

这不是物理或者数学,影响美元走势的原因很多,国际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原油,黄金,美联储政策等等。

4、美元下周走势?

低开低走,消化前期的获利盘,根据今日北京时间12:28分更新的外汇牌价:1美元=6.8726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请采纳谢谢!

5、2020年美元会贬值吗?现在汇率1:7今后会不会1:5或更低?请事实说话

那就看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目前来看需要战略性的贬值。因为美国印钞机在大规模印刷。

6、2021金价还会跌到300一克吗?

基本没有可能。

1、国际金价从1700跌到1400左右,金饰价格跌到350元左右,估计就难跌下去了,金饰价格除了料金价外还有各种成本,金店需要利润还要赚钱,所以金价也是很难再跌到300元以下。

2、国外疫情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各国央行降息,世界经济不乐观,股市油价下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让金价大幅度上涨,所以短期内黄金价格并不会下跌,跌到300元以下可能性就更低了。

扩展资料

1、2020年是黄金价格疯涨的一年,毕竟全球时局动荡越厉害,黄金的价格越高,就但在2020年黄金的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三十。

2、黄金价格基本超过了500元每克左右,当然啦裸金的价格是在498元每克,目前黄金的话,确实是在呈下降的状态,但是可以看到市场上黄金价格下降范围并不大。

3、新一轮的经济如何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新冠疫苗的生产,另外国外的疫情根本处于完全散养状态的,加上病毒已经开始变异,因此金价下跌的可能性会比较小,比较乐观的话是持平状态。

人民网-2021年国际金价能否继续强势

7、2030年黄金会是多少钱一克